浅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3-10-14 21:59王舒文
今天 2023年23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高中语文

王舒文

(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高级中学 江苏 扬州 225261)

群文阅读是新课改衍生出的产物,是对单篇阅读教学的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现行的语文教材以单元为设计单位,各单元都存在独立的主题,单元结束后,教师可结合主题展开群文教学。然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仅仅是完成教学目标,来不及实施单元整合,在主题整合时缺少深入思考,无法实现直击学生灵魂深处的发问,导致不能激发学生的共鸣。对此,教师要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依据教材内容开展各项群文阅读活动,更好地发挥群文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1 单篇阅读教学根深蒂固

单篇阅读教学即进行课堂教学时,以教材为载体,教师采取细致讲述的方式,将一篇篇文本灌输给学生。教师对文本的讲授,全部以教材为编排依据,从头开始精讲每一篇文章,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而后将考试的要点强加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全程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服从教师安排,缺少自主思考的机会,一切向分数看齐,教师过分追求知识和方法的传授,却忽视学生个体的情感诉求[1]。现阶段的群文阅读教学,依旧以传统的单篇教学为主,或围绕某单元主题展开教学,忽视了将学生接触的所有文本打乱重新组合。究其根本,在于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不敢逾矩做出大胆尝试,学生则没有真正认可群文阅读教学,导致群文阅读教学徒有其表,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造成的影响难以消除,急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1.2 群文阅读形式化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高中语文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认识不够全面、深刻,致使其在实施群文阅读时,存在诸多的不足。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首先,在设置群文阅读议题的时候,背离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甚至与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不相符,致使设置的群文阅读议题不够恰当、不够得体;其次,在选择文本的时候,由于语文教师自身阅读视野不够开阔,是导致其选择的文本质量、难易程度都难以满足新课程下的要求;同时,教师在对阅读文本进行组合时,没有抓住文本之间的“异”、“同”,致使文本组合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弱,难以满足群文阅读的要求;再次,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对群文阅读理解不够全面、深刻,在具体实施群文阅读的时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给学生留思考的空间、创设讨论的氛围,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学习状态关注度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群文阅读中,致使群文阅读教学流于形式。

1.3 课堂形式单一

群文阅读是新课改实施后兴起的教学方式,现如今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针对单篇阅读到群文阅读的改变,还需教师围绕其展开不懈探究。据调查,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少数教师没有固定的教学流程,这便充分体现出群文阅读教学形式存在的单一、固化的问题。虽然在固定的教学模式下,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总结相应规律,便于学会举一反三。但是单一、固化的教学形式也很可能限制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且固定的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文本。如“设置议题—阅读文本—合作交流—整合知识—升华主旨”这样的固定教学模式只适用于人文主题类议题的教学,至于策略方法类、文本形式类议题还是更适合采取“引导学生精读一遍,学习方法,举一反三迁移到其他文本,师生探讨,取得共识”这样的教学方式[2]。此外,课堂形式单一还体现在大部分教师习惯采取传统的单篇阅读模式,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愈发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灵活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

2.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

以往进行阅读教学时,多数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过分追求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与诉求。在课堂上教师关注自身教学主体地位的作用,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采取“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把自身多年积累下的教学经验和对历年高考试题的汇总一股脑灌输给学生,过分追求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考场上能否通过阅读摸清出题人的意图,能否给出得高分的答案。然而,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再加上新高考要求增加阅读量,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注重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其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拓展阅读种类、丰富阅读量。基于此,教师必须注重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围绕高中生的兴趣、特点、爱好等,精心挑选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促进阅读能力提升的高质量读物[3]。

2.2 科学选择群文阅读议题,契合学生发展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是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唯有科学选择群文阅读议题,才能真正保障群文阅读的议题。具体来说,基于群文阅读的内涵,教师应坚持“多元化”的角度,结合文本的内容,从时间、人物、景物等方面设计群文阅读议题;还可以文本的情感内容,设置出包含生命、成长、教育、爱等情感的主题;也可以作者作为研究出发点,科学设计群文阅读议题;另外,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群文阅读议题的时候,不仅仅要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还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结合群文群文阅读教学需求,对其进行灵活地调整,确保群文阅读议题与学生的认知发展区和学习需求相契合。通常,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群文阅读议题的时候,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契合,应结合教学大纲、语文学科素养的要求优化设计,强化学生的阅读认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阅读认知需求;另一方面,在设计群文阅读议题时,还应关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之前,应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感兴趣的话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群文阅读中。

2.3 立足教材内容,精选阅读文本

以往进行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在选取文本的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进而导致出现选择的文本内容与语文教材中的实际内容之间存在脱离的问题。因此导致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并不能深入理解相关内容,并不利于实际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这也就充分说明传统的教学方式缺少合理性,并不可取。而要改变这一现状,那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注重充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阅读文本的精心挑选,找到最有益于学生学习的文本。首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提前设计好相应的活动主题,然后选择与这一主题相契合的阅读文本,此外,还要关注在不同文本间建立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展开组合阅读[4]。其次,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保障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议题的设计,从而使设计的议题可以更好满足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其在群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群文阅读教学的实际作用得到全面发挥。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学习时,还要关注引导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更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2.4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群文阅读效果

要想增强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注重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进行课堂教学时,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40 分钟。这就造成进行单篇文本的精讲时,教师只能带领学生深入研究某一篇文本的内容,因此,在采取群文阅读教学法时,还需要教师针对教学时间做出合理安排,课前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以此保障后续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一方面,教师要围绕其中的基础知识展开详细介绍,包括作者生平简介、创作背景、基础字词等内容,引导学生结合基础的知识内容来有效预习相应的文本知识。当学生进行良好预习后,引导学生及时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教师予以针对性指导。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引导学生挑选自己更感兴趣的文本展开阅读,不需要对每篇文本都精读一遍,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群文阅读学习的目标,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最后,教师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时,形成对教学流程的合理把控,充分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关于群文阅读学习方式的看法、意见,引导其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引入课外阅读时碰到的相关内容,促使教师通过对学生意见的整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对学习认识的升华。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实施,“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要求教师合理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手段,从而实现对教学效果的巩固提升。但是,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不能盲目使用群文阅读的方法,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其阅读需求,分析群文阅读在实践应用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教学对策,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高中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群文活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