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涛 杨晓慧
(兰州市第十一中学 甘肃 兰州 730030)
随着社会以及教育系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学习主动性,这样学生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作业是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高低会对学生化学能力以及化学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为了能够切实发挥出作业的积极作用,需要对个高质量的作业体系进行探究,保证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科学性、有效性。
作业一般在两个方面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其一,能够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面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其二,体现出教师所应用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否新颖、先进以及科学等。作业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批改作业,都会对教与学产生直接影响,而高质量的作业体系更容易提升教学水平,并且能够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准确把握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
布置高质量的课堂作业,便于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方面有积极作用。课堂作业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扎实的了解和巩固知识,还能够掌握化学知识的基本应用[1]。同时,高质量作业还能够帮助教师收集学生信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此外,高质量的作业在发展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推动作用。可见,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新课程标准出发,设计并实施高质量作业体系。
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在设计并实施该质量的作业体系时,需要开拓自己的思维,对作业展开精心设计,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升化学教学的综合水平。首先,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在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作业体系时,教师要注意创新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化学带来的乐趣。作业可以是口头作答、可以是实验探究报告、可以是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是默写概念和实验仪器等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在不同形式的作业中学习、应用不同的化学知识,化学的综合能力会随着完成各种形式的作业不断增强[2]。例如:《水的组成》一课,教师可以设计口头问答作业,提出“水的组成中有氢元素吗?水的化学式是什么?”等问题,学生直接作出回答即可。这种形式的作业简单,只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认真思考就能够给出正确答案,既能够提高作业的质量,又能够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与此同时,因为作业内容、完成方法以及形式等都比较简单,这样能够调动部分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化学能力相对偏低的学生而言有良好的效果。其次,增加作业的层次性。简单来说就是作业要有梯度性,将学生按照化学能力分层,设计难度不同的作业。例如:《酸和碱》的教学中,对于化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作业内容集中在酸和碱的区分标准等基础性知识;如果是化学能力中等的学生,作业设计和实施的主要目标是了解酸和碱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反映出酸和碱的性质;对于化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比较具体的问题或者实验,利用作业强化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理念和作业形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作业的批改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提升作业的价值。传统形式的初中化学教学中,作业的批改没有得到重视,而在新课程标准下,批改作业的方式逐渐丰富,不仅教师可以技能型当面批改,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互相批改、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进行批改[3]。第一,教师当面进行批改。教师可以课堂教学时间,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微信视频以及家访等形式当面批改作业,如果有错误要及时指出,帮助学生回顾解题思路,进而了解出现错误的原因,引导学生寻找科学的、正确的解题方法。第二,小组批改。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教师采取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并借此落实作业批改。教师设计问题式作业,组织学生分析“金属铁的化学性质,并提出保护铁制品的几点方法。”完成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之后,小组内部和不同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实现作业的“小组批改”,改善课堂氛围。第三,随课堂教学批改。该方法适合课堂形式的作业,在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积极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是因为学生完成作业之后能够立即了解完成效果,而学生也正是受到好奇心的驱使而努力且快速的完成作业,并对作业产生兴趣。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案,那么这将会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劲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并且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以及个性化,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知识[4]。在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作业中,同样需要发挥学生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并且重视“减负”,为学生与预留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以便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自然界的水》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布置作业。学生都会非常有兴趣,有的学生想要设计一个电解水的小实验、有的学生准备针对生活用水写一篇科普短文、有的学生想要进行实地调查、有的学生想要设计节约用水的广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会根据自己的能力以及完成作业时间等因素设计符合自己情况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既能够突出作业的个性化、学生的自主性,又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拓展学习范围;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究精神也会有所提升。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个性化作业。一般需要教师参考学生的化学能力以及个性特点。例如:性格比较开朗的学生一组,负责社会实践性作业;性格内向的学生一组,负责制定学习细化、实践计划以及撰写报告;也可以是能力强的学生带领能力一般或者比较差的学生共同设计并完成实验等。多元化的个性化作业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个性等情况设计并实施合适的个性化作业。
科学且高效的初中化学教学不仅需要依靠模仿和记忆,合作交流、自主实践和探索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教师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设计作业的主要模式。对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参与化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交流、探索,从而掌握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学会化学思想、积累丰富的化学经验。例如:酸、碱、盐这几部分内容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形式的作业,即利用厨房的物品鉴定纯碱和食盐、确定鸡蛋壳能否在酸性溶液中溶解、烧水壶中水垢如何清理干净等。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积极的分析和讨论,找出可能完成以上小实验的物品,并在家庭中进行以上实验,撰写实验报告。该类型的作业需要学生之间密切合作、积极讨论,在实验过程中不断调整方案、修正观点,增加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学生在互动中所掌握的知识以及技能、学习方法等也不是个人学习能够得到的。此外,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互动性作业中,辅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家庭实验等,使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利用家长和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丰富学生的人生经验等。
要想认识并且理解一个新的事物,需要在人的脑海中形成相应的表象素材,这样才会走出具体事物的影响,从概念抽象逐渐过渡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中间环节,实现理性到感性的跨越,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在设计高质量作业时将知识整合起来,增强作业的整合性,为学生内化吸收知识创作机会、提供平台,整合性作业一般在完成一个单元或者一个章节的教学后设计,将整个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保证知识的连贯性[5]。例如:学习与元素化合物相关的知识点时,因为知识点比较杂乱、零散且量多,记忆难度较高。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取对比、归纳的方式想,将元素及其对应化合物的不同点、相同点整理好,而后按照性质上差异的大小进行整理,找出存在的递进关系。这样的作业便于学生将知识点整理在一起进行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质量,还能够提高知识体系建构效果,理清知识点,在解决相关问题时能够从更全面、更系统的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且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作业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而基于新课程标准设计并实施高质量的作业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业的积极作用。对此,教师基于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需求,可以从拓展思维、优化作业批改方式、个性化以及互动性等角度设计作业,全面优化作业,争取提升作业的积极意义,使其在提升学生化学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提升化学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