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光清 王春梅 张玉
摘 要:博物馆研学旅行是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将《课标》作为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的指导依据,筛选博物馆研学资源,确定研学旅行目标,设计研学旅行方案和手册,制定贯穿整个研学过程的评价标准。在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在研学前做好准备工作,研学过程中周密组织实施,研学后做好成果的展示与反思,以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解决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课改;博物馆研学旅行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26-0052-05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课标》)的课程实施部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强调开发社会地理课程资源,其中学校所在地区的博物馆是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参观、研学旅行等。因此地理教师要积极开发与利用博物馆资源,并通过设计与组织博物馆研学旅行活动,使学生不断提升地理实践力,并培育其核心素養。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之后,研学旅行作为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新方法在我国迅速发展,其中博物馆研学旅行因其安全性有保障,易于操作实施,更受学校的青睐。2020年,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指出,各地文物部门和博物馆要会同教育部门和学校,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研究开发系列活动课程。实际上博物馆在内容开发、活动实施、跨界合作等方面有诸多问题,这致使博物馆研学旅行多停留在浅层参观,缺乏深度体验与深层探究,即缺少注重学生学段与差异的个性化课程。地理教师更熟悉学情,了解课程内容,清楚学生需要的社会课程资源,因此地理教师积极参与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积极谋求馆校合作,能使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的效果不断提升。
一、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路径
地理教师可将《课标》的课程目标作为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的指导依据,然后深入熟悉学校所在地区的博物馆资源,如此可有针对性、有深度地设计开发不同学段的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
(一)筛选博物馆研学资源
教师依据《课标》、参与人员特点等筛选博物馆研学资源。根据《课标》要求选择博物馆,以使研学更科学、有深度;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筛选博物馆资源,以使博物馆研学活动更有趣味、更有探究价值。地理教师根据博物馆资源内容,确定所涉及的学科及采用的实践方法,进行跨学科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
(二)确定博物馆研学旅行目标
博物馆研学旅行目标的确定至关重要,决定了研学旅行的质量。地理教师需根据筛选的博物馆资源确定涉及的学科,并邀请相关学科教师和博物馆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研学导师团队,然后通过预先踩点,结合《课标》要求、学生特点,逐步确定研学目标。如笔者组织初一与初二学生去河北省地质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在此之前教师首先宜邀请参与研学的地理教师和学生代表踩点,通过地质博物馆专业人员现场讲解充分了解地质博物馆资源,并观察学生在踩点过程中的兴趣点、关注点,听取学生的需求,然后结合博物馆人员的专业介绍,梳理研学内容,讨论可以设计的活动。最终结合《课标》,确定研学目标。
(三)设计博物馆研学旅行方案和手册
教师可同时设计方案和手册,方案通过手册外显出来。博物馆研学旅行方案包括研学主题、时间线路、研学任务与活动、评价与注意事项等。活动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项目式、主题式、任务驱动式等,利于实现深度研学。研学手册是学生们使用的博物馆考察体验活动手册,要体现出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探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博物馆研学手册一般包括博物馆简介、博物馆平面示意图、参观注意事项、研学目标、研学任务、评价六部分。
博物馆研学旅行的有效开展需要有明确的主题、任务群与驱动问题做抓手,因此研学任务或问题设计至关重要。研旅行方案体现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教育理念。研学在主题的统领下,设计任务问题链,形式要灵活多样。必做活动立足基础,体现全员自主参与;选做任务活动体现小组合作与竞争,具有一定思考性,体现趣味性、选择性、合作性、探究性与个性化。任务与研学旅行资源内容紧密相关,贴近生活。参照《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初中阶段的研学旅行课程应设计更多理解性内容,适当增加竞赛性、参与性、探索性内容,以满足这一阶段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活动类型多样,注重综合性、开放性和趣味性。
主题的选择应适合学生、结合静态展示与动态展演,采取启发式导览和体验式学习方式。研学旅行问题设计注重循序渐进,以简答问题和探究问题为主。研学旅行手册分为学生版与教师版,根据学生需求不同细分为专业爱好者版与简约版。
(四)制定评价标准
博物馆研学旅行评价贯穿整个研学过程,包括研学旅行前、研学旅行中和研学旅行后评价。评价内容要全面,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多样性与多元性,体现自评与他评结合。评价形式要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体现鼓励性,定量评价(可赋一定分值)体现科学性和公平性。其中小组间的竞赛形式评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研学中过程性评价要在研学手册中体现,并在研学后形成物化的成果与产品,如地理模式讲解与使用短视频、调查报告、考察报告、手抄报、自制地理模型等。
二、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路径
(一)研学前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需确定研学时间,组建研学导师队伍,确定任务和分工,并将责任落实到位。《研学旅行课程标准》提出“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由于研学旅行参与学生多,现场复杂多变,教师需要到研学地现场踩点,并做细致考察和详尽记录,设计多种方案,充分预设。研学旅行前,教师还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前布置任务,打印研学手册,准备研学工具,强调研学事宜和注意事项,明确家长参与情况、集合时间、地点等。
(二)研学过程中周密组织实施
1.组建团队,分工明确。研学旅行中研學导师很重要。研学导师是在学生研学旅行过程中,负责活动组织、内容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和体验式学习的专业人员。研学导师要兼顾教师与导游的双重功能,既要善于研学的辅导,又要善于旅行的组织。一般研学旅行往往需要多个教师合作完成,因此需要组建团队,分工明确。活动往往需要活动组织者、主持人、讲解员、计时计分员、安全监督员、摄影师等,如果教师人数较少,可招募家长志愿者(家长自愿报名,并进行相关培训)参与。同时需要安排几位答疑人员,以便学生在遇到复杂研学任务时可以求助、咨询与解惑。
2.有序组织,关注全员。教师组织学生按时到达研学地点;科学分组,最好异质分组,选责任心强、威信高的学生做组长,明确组长职责,激活小组凝聚力与活力;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使学生明确研学目标、研学任务、完成研学时间、分工、集合地点、成果呈现方式、奖励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研学过程中,关注全员,组织学生有效考察(观察)、调查,有效地合作完成研学任务,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研学行为,及时提醒学生控制声音、爱护展品、把握时间。研学考查后学生团队进行展示与评价,教师注重每个小组的充分参与和展示,展示中先统计各小组必答题完成情况,并将其作为各小组基础分,然后再开展抢答环节,抢答环节需要有纪律员维持现场秩序。
3.注重引导,善抓生成。在任务驱动的研学实践与探究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给学生搭梯子,提供方法上的指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当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求助时,老师切忌直接告知答案或包办代替,应以鼓励、点拨、提供方法为主,可采用提问的方式方法,启发学生深入观察与思考。教师要善于抓住研学过程中的生成性成果,如:学生在参观河北省地质博物馆时发现沉积岩往往分层,提出分层的原因。这并没有在预设中,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观察沉积岩形成过程,合作探究完成新发现的问题。在研学展示环节,教师应善抓生成,抓住学生展示中的得失,注重思考过程的显化,而不只是明确正确答案。
4.活动多样,注重评价。研学过程要注重学生身心体验,注重兼顾“听、观、触、感、演、说、画”多种方式活动的评价。活动既有独立体验,又有合作完成,评价兼顾自评与互评。研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使用评价表,以评促研。
笔者经过长期研学活动的实施发现,初中生往往对竞赛式活动投入更多兴趣和热情,而现场展示汇报是研学活动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性表现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故可通过竞赛展示评选出优胜组,评选标准除按分数确定外,还可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如最佳参与组、最注重观察组、最佳合作组等,从而体现评价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三)研学后成果展示与反思
研学后,教师需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形成调查报告、考察报告或者物化的成果和产品,如学生可参考博物馆的模型制作地理模型等。教师可与博物馆合作,将部分优秀成果汇总成博物馆网络资源,形成线上的研学资源。
博物馆资源往往丰富多样,教师在开发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时需拓宽视野,在深挖本学科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课程资源整合,开发并实施跨学科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落实核心素养培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周婧景.中国博物馆“研学旅行”研究发展述略——基于文献视角[J].中国博物馆,2020,(3).
[3]韦志榕,朱 翔.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4]郭峰涛,段玉山,等.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J].地理教学,2019,(6).
[5]周维国,段玉山,等.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四)——课程实施、课程评价[J].地理教学,2019,(8).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资助课题“初中地理实践力培养与评价研究”(课题编号:190305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