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艳波 王松梅 郭梓峰
关键词:初中地理;生涯教育;极地地区;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1009-010X(2023)26-0057-04
生涯是指人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渡过一生。生涯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清楚自己将去往何方、怎样去,并接受自己选择结果的全人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生涯认知和生涯探索阶段。学科课程是生涯教育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科教师要转变观念,除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肩负起做好学生“生涯导师”的职责,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追求美好生活。学科融合生涯教育是把学科学习延伸到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世界中。
地理课程贴近生活,关注自然与社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课标》)明确提出:“地理课程以提升核心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本文以“极地地区”为例,尝试在初中地理课程中融合生涯教育。
一、案例说明
“极地地区”对应《课标》主题四“认识世界”第二个专题“认识地区”的第四条内容要求:“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一)《课标》解读
本条要求中的“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既是方法限定,又是本节课重要的知识目标,需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是分析“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的基础;行为动词是“说明”,意思是不仅要说出结论,还要解释明白原因;“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为主题四“认识世界”第二个专题“认识地区”的最后一节内容,该区域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需要补充一些教材之外的素材完善学生的认知;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区域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及其对区域水热状况等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因此学生可以从自主认识极地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相关资料初步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2.结合情境材料和教材,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概括南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3.通过南极科考真实情境,了解部分与南极科考有关的工作,感受极地科考工作的艰辛,理解什么是南极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选择该课作为生涯渗透案例,主要是因为该课例可以通过人类的极地科考历史和精彩的极地科考故事让学生了解与地理学科密切相关的科考工作,了解科考队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克服的困难,并通过其中感人的故事使学生受到科考人物的感染,从而达成生涯教育目标。
二、案例描述
(一)新课导入
本节课设计了课前学习任务:搜集并观看我国极地科考资料,记录一件自己最感兴趣或最受触动的事情。导入环节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了解的南极或北极的科考故事,然后播放视频《两极的科学考察》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极地科考历史,感受极地科考的艰辛和科学家为了探索未知世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二)情境创设
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本节课创设了“跟着梁红去南极”的教学情境,分为四个分情境。
分情境一 视频资料:张昕宇和梁红是一对普通的北京夫妻,2020年他们率领科学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志愿者,从浙江舟山出发,驾驶自己的破冰船历时99天,到达南极罗斯海沿岸陆地,行程15600海里,帮助科学家们完成了多项科研任务,并在罗斯海建立了中国在此区域的第一个无人值守气象站,成为以民间力量助力极地科考的先驱者。
分情境二 视频资料:张昕宇和梁红为了此次南极之行,耗时五年,花费上亿购买并改装了目前中国第一艘民间科考破冰船,命名为“北京海洋领导者”号。该船的破冰能力在全世界破冰船中排名前十。
分情境三 视频资料一:虽然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但张昕宇和梁红仍然觉得非常值得,因为在这次民间科考活动中,科学家完成了我国首次全航段气象采样、我国首次全航段海水采样,还发现了两个待定的可能新物种,还有数十项上百次其他的科学实验和考察。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南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无人值守气象站,也是中国在南极的第17个气象站。
视频资料二:两极地区的气候、物种都与地球其他地区有着很大区别,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地球,进行极地研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南极地区为人类记录下了地球的演化和气候变迁等极其重要的信息,这对预测人类未来生存环境变化具有借鉴意义;南极冰盖保存着地球上大约70%的淡水,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全球海平面的变化……
分情境四 文字资料: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年平均气温-4℃;年均降水量约200毫米,夏季平均气温介于4°C到6°C之间,冬季一月气温常年低于-16℃,最低可达-40℃;植被主要是地衣和苔藓类。
设计意图:创设“跟着梁红去南极”情境是因为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次由民间组织的南极科考活动,与南极科考国家队相比,从人物到具体情节更贴近学生生活,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有代入感,也更具吸引力。通过重温南极科考路活动体验张昕宇、梁红以及科学家们不一样的人生,引发学生的生涯思考。
(三)问题设置
问题1 观看分情境一视频资料,结合教材,在南极地区图上描出南极圈,圈出罗斯海。指出南极之行的目的地南极在哪里?罗斯海又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极地的心理距离,引导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描画南极圈,让学生运用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概括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问题2 观看分情境二视频资料及张昕宇和梁红在南极拍摄的景观照片,结合南极地区逐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1)在景观图片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为什么?(2)张昕宇和梁红为什么要驾驶破冰船去南极?(3)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并简要说明原因。(4)读南极洲地形剖面图,说出南极大陆基底平均海拔高度大致多少米?冰盖最大厚度大致多少米?(5)概括南极大陆的地形特征。
设计意图: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南极气候的特殊性,复习巩固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和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初步认识南极冰盖。理解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和气候与地形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能够对南极知识形成结构化的理解。
为了增加学生对南极极端气候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入三组南极极端气候的数据资料,引导学生说出“酷寒、干燥、烈风”三大气候特征,并提出新的问题:“南极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会有巨厚的冰层?”为学习南极地形做铺垫。
问题3 观看分情境三视频资料,回答问题。(1)此次南极科考遇到了哪些困难和危险?又取得了哪些科考成就?(2)根据你的理解说一说极地科考的意义。(3)你是怎样看待张昕宇和梁红此次南极之行的?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极地科考工作的非凡意义,需要克服的各种困难,需要挑战的各种危险和人类极限,从而感受科学家的职业精神,感受两位探险家的人生追求,并引发学生对自己人生追求的思考。
问题4 阅读分情境四文字资料,回答问题。(1)说一说你從这段文字中发现了什么?并尝试分析原因。(2)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北极地区,并列表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设计意图:迁移应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南、北极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四)承转过渡
本节课根据情境将内容顺序进行了调整,目的是讲好一个地理故事。为了让这个故事更连贯、更符合逻辑,承转过渡的作用不可忽视。
承转一 在学完南极寒冷的气候之后为了自然地过渡到地形,加了一句过渡语:“巨厚的冰层使得南极也成为七大洲中海拔最高的大洲。”
承转二 地形之后是自然资源,这时的过渡语是:“虽然整个南极大陆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但仍然有动植物生存。”
承转三 在了解了梁红夫妇南极科考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包括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无人值守气象站后,要继续学习北极地区科考进展,用了这样的过渡语:“目前我国除了在南极建成了5个极地考察站,对北极的科考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04年建立了北极黄河科考站。”
(五)过程评价
为了方便评价学生的素养水平,诊断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案例针对每一组问题都设计了学生表现评价量表,不仅有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还有对学生学习态度和生涯思考的评价。
问题1 目标任务:描述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问题2 目标任务: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特征并简单解释原因。
问题3 目标任务: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问题4 目标任务: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以上量表可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也可以综合起来用于本节课的终结性评价。
生涯教育是由体验得来的,由于南极和北极地区对于学生来说遥远而陌生,所以本节课通过引用大量视频和图片资料,采用民间科考故事,创设重温科考历程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极地、与极地科考的距离,尽量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在沉浸于科考故事的过程中产生对获取相关知识的渴望和学习动力。本节课不仅让学生认识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还让学生能够关注到人,也能感受到自己,了解自己是否喜欢情境中人物的人生,是否愿意从事他们那样的工作,不计得失、不畏艰险,体会人生价值、感受生命意义,以达成生涯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