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艺,李灵琴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3)
2023 年5 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对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行动计划》提出,要“增强同伴支持”。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朋辈心理辅导便是有效的同伴支持。积极探索新时代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动性,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助力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
朋辈心理辅导起源于美国,20 世纪20―50 年代被重视并发展,20 世纪70―80 年代传入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本土化研究。朋辈心理辅导在持续研究与规范化发展中不断走向成熟,已成为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朋辈心理辅导是由“朋辈辅导”概念衍生而来,实质内涵与“朋辈辅导”并无差别,相似的概念还有“准心理辅导”“专业心理辅导”“同伴辅导”等。国内外学者对朋辈心理辅导的概念界定有不同的侧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内学者陈国海、刘勇提出的:“朋辈心理辅导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相互给予的心理安慰、支持和鼓励,它是非专业心理工作者所从事的心理帮助活动,是一种自助式的朋辈心理咨询。”[2]在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是经过选拔与培训,掌握了一定心理专业知识和心理辅导技巧的学生,向有心理困扰的同学或朋友提供帮助,通过倾听、积极关注、理解、支持、安慰、鼓励等,达到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功能[3]。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平等性、及时性、互助性等特点,是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补充。
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积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朋辈心理辅导定位初是危机干预,但发展到现阶段,除了危机干预外,更多的职责是通过学习、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在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助力其身心健康成长。朋辈之间年龄相仿,关系平等,在价值观、心理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能更好地理解彼此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的心理困扰。朋辈心理辅导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助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各高校按不低于1∶4000 的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但心理教师的数量与日益增长的学生心理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朋辈心理辅导可有效缓解专业力量的不足。一是朋辈辅导员的数量较多,可遍布各个年级和班级,弥补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不足;二是朋辈心理辅导被学生接纳的程度高,大学生更倾向于与同龄人相互交流、倾诉烦恼,学生之间开展心理互助可以有效缩短建立关系的时间,基于彼此的情感连接,在心理上和情感上更容易得到同学的理解和接纳,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朋辈心理辅导在预防心理问题发生、日常重点关注、心理危机预防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心理咨询的开展方式往往是预约制,学生通过自主预约寻求专业心理老师的帮助。辅导员大多负责多个班级,涉及上百名学生,难以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心理危机预防在实际过程中的难度较大。朋辈心理辅导员作为学生中的一员,深入学生的生活、学习,可及时、真实、广泛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如有学生出现心理困惑,朋辈心理辅导员能及时关注并提供帮助,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他们能及时发现其心理、行为的异常,在当下提供帮助,并及时反馈给辅导员以及相关部门,真正起到监督防范的作用[4]。
大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朋辈心理辅导员通过主动获取知识,掌握了一定的辅导技巧,完全可以参与到心理的助人工作中,帮助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并获得较好的效果。朋辈心理辅导员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自我的心理调控能力,从而实现助人自助。在辅导过程中,朋辈心理辅导员增强了大家的参与感,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充分发挥了示范教育榜样的力量,体现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有利于形成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形成“自助-助人-互助”机制,在全校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一是缺乏重视朋辈心理辅导的校园氛围,学校对朋辈心理辅导不够重视,在人、财、物等方面上的支持力度不足,朋辈心理辅导缺乏影响力,难以发挥其作用。二是工作机制不健全,学校缺乏顶层设计,没有设立相关的组织机构持续推进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在工作流程、管理与考核等方面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三是学校、二级学院、班级之间缺乏有效联动,导致校内的相关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未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合力,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
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辅导技巧和助人意愿。目前,高校大部分参与朋辈心理辅导的学生都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他们缺乏心理学基础知识,而上岗前要有专业的受训经历和实践经历。但高校大多缺少专业的培训体系,他们通过上大课,开讲座,短期的、零散的培训达不到心理辅导所需求的实际知识储备量。朋辈心理辅导员往往因缺乏专业知识和辅导技巧、专业性不足而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
朋辈心理辅导的队伍不稳定、组织性不强,存在人员流失的情况。一是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培养周期较长、培训要求较高,学生容易出现畏难情绪;二是在校期间学生时间精力有限,有学业和各种考试压力,又因其与社团活动、社会兼职等存在时间冲突而无法全身心投入心理辅导培训;三是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庞大,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成员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进而从队伍中脱落。随着每年学生实习离校,已有一定经验的朋辈心理辅导员大量减少,新一批的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尚未成长起来,毕业季和开学初往往会出现朋辈心理辅导队伍“青黄不接”等情况。
朋辈心理辅导的开展主要通过面谈、电话、信函、网络等方式开展,主要形式有个体辅导或团体辅导。面谈的地点主要是学校的教室、宿舍、餐厅、心理咨询室等,网络聊天工具通常是微信或QQ。各高校信息化水平差异较大,信息化建设不足导致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缺乏平台载体,活动组织零散,人员分散,线上线下活动割裂,开展的具体情况和效果难以统计和评估;各院系之间、朋辈心理辅导员与心理老师之间、朋辈心理辅导员之间缺乏有效联动,严重制约着朋辈心理辅导作用的发挥。
第一,将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纳入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投入相应的政策支持、场地建设和经费扶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的影响力和作用面;第二,建立“两级管理、四级网络”体制,学校心理中心与各二级学院进行两级管理,建立学校朋辈心理辅导中心(工作处)和院系二级朋辈心理辅导站,校院共建。明确四级网络中“校―院系―班级―宿舍”各层级的制度、职责,管理与信息反馈,陆续出台工作实施意见、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职责、管理制度等文件,细化工作流程,提供“科学合理、完善有效”的制度保障。
第一,在选拔方面,建立不同的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综合考察思想政治素养、基本心理知识、综合素质能力、人格特质、心理状态和助人意愿等方面,选拔方式可以自我推荐、班级推选、考核推荐等多种方式并存。第二,在培训方面,搭建培训平台,不断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员专业化、规范化培训。培训分为基础培训、骨干培训、实践培训三个阶段,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基础培训需进行理论学习与考核,内容涵盖朋辈心理帮扶伦理、朋辈心理服务流程、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心理素质提升等,学习考核通过则颁发培训课时证书;骨干培训包含异常心理识别与应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技巧等;实践培训通过现场演练、角色扮演、模拟咨询、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总之,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方式,可因地、因时灵活多样,包括引导阅读专业书籍、听专家讲座、开展团体游戏、观摩心理电影、开展朋辈督导等,切实提升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专业性与胜任力。
第三,在评价方面,采用多维评估模式,助力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快速成长。一是自评与他评相结合,通过自评促进学生自省与反思,结合他评促进相互提醒和帮助;二是效果评估与过程评估相结合,对辅导过程加强专业指导和督导;三是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考核服务数量和质量,查考分析个案的能力,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难题和困惑。
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稳定性不足,需进一步探索管理方式。可以采取小组或团体培训的形式,在小组中“以老带新”“结对传帮带”,充分调动团体的资源来促进朋辈辅导员的成长。建立朋辈辅导员值班制度,增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责任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提升团体的凝聚力;通过专业指导和实践检验提升朋辈辅导员的胜任力,增强自我效能感,减少人员的流失[5]。每学期评选出优秀的朋辈心理辅导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增强朋辈心理辅导队伍成员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为基础,着力开展朋辈成长工作科研、朋辈实践活动项目立项支持,采用可持续发展策略,切实培养一支稳定性强的专业化团队。
创新朋辈心理辅导形式,构建覆盖广、多层次、完善的朋辈心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形成全员育人的模式[6]。一体化平台可包含心理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测评、朋辈心理互助、心理咨询预约、心理活动开展、心理危机预警等功能。学生通过平台自助获取心理知识,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心理健康状况,寻求朋辈心理辅导,评价反馈辅导效果。朋辈心理辅导员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可在征求同意的情况下,在平台上直接转介给心理专业教师;开展活动时可利用平台发布通知、报名参与、打卡签到、提交心得、加德育分等;一旦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或者自杀风险的学生,可一键预警通知学校心理中心、二级学院和其他相关部门。此外,利用信息化建设,平台可把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串联起来,带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断优化校园心理育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