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岩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四平 136000)
发展好农业,建设好农村,解决好农民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几年,国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连续发布实施了诸多文件,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吉林省也不例外,如:《吉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2022),《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2018)等。可见,国家和各省都非常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以提民生、促就业和助经济发展为使命的职业教育来说,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办好职业教育描绘了更加广阔的蓝图。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实用性教育,其社会性、经济性、地方性特征决定了其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密切[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指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明确指出,要快速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密切相关的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2021 年《四平市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统计,四平市有6 所中等职业学校和1 所中职办学机构,其中市直公办中职学校(机构)4 所,3 个县(市)各有1 所县属公办中职学校,开设有加工制造类、农林牧渔类、教育类、医药卫生类等14 大类71 个专业,在籍学生共计11951 人[2]。此外,四平市还有两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和四平职业大学。近年来,四平市整合了职业教育资源,围绕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加大了其社会服务力度,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规划,为了挖掘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各项事业的内在潜力,做出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四平市政府与吉林工程职业学院联合办学,成立了四平农村合作经济学院,已完成首批50 名合作社带头人、百名村党组织书记培训。这是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队伍,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梨树黑土地学院的成立也标志着四平市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四平市职业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上仍存在不足。
四平市(县)域内的职业院校,特别是县级中等职业院校,往往集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对口升学、社会培训多功能于一身。但这些院校通常把提供学历教育和对口升学作为首要办学宗旨,而对急需获取职业技能的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缺乏必要的培训,偏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办学宗旨。究其原因,根源在于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社会“重学历、轻技能”思想长期存在,职业教育认可度低。
四平市作为吉林省的重点农业发展区域,近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不断加快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建设了一批乡村振兴典型示范项目。比如,双辽20万亩杂粮杂豆国家绿色产品原料基地、梨树黑土地保护项目、伊通黄牛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调查发现,四平市县域内的职业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去农化”现象明显,即使是某些涉农专业也仅仅配置掌握初级农作物种植技术的教授,没有实现与上述产业和项目的有机融合。
2020 年教育部启动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制)订工作,新版农林牧渔类专业目录应运而生。该目录中农林牧渔类专业立足于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主动适应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需求,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出发点[3]。而四平市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也没有适当参照该目录,因而专业设置上的缺陷导致了它们在服务乡村振兴上能力严重不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 年)指出: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突破人才培养瓶颈。要想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必须把人才振兴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从职业教育的地方性特征来看,地方区域人口是当地职业院校培育的重要目标,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和社会开放办学,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出与当地行业和企业岗位标准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四平市(县)内的职业院校在校外乡村人才培育主要是提供在校的短期职业培训,缺乏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而其他以提供学历教育为主的涉农职业院校在培养乡村人才方面与当地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联系也不够紧密,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远离农村,而去往大城市和大中型企业就业。
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服务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应及时有效对接国家重要战略规划目标,政策目标方面将侧重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质量[4]。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四平县域职教师资队伍存在着数量、质量、结构和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双师型”队伍建设也有待加强和提升。现有教师年龄老化、知识陈旧、教学实践能力不足[5],青年教师引进困难,专业课教师短缺,“双师型”教师自身的水平能力与“三农”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不相匹配,既具备农村农业专业知识,又掌握生产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落后的教师队伍建设严重制约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使得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大打折扣。
职业院校要顺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时改变办学理念,使职业院校成为乡村人才培养、社会培训的多功能、综合化的服务实体,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术培训与项目推广的服务基地;落实以“城市中心导向”向“农村中心导向”过渡的发展定位,解决“服务发达地区”的功能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间的矛盾[6]。从乡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职业院校要着力转变办学理念,不仅要发挥传统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原有功能,还要探究将其转型升级为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智慧农业,也要关注现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突出“三农”办学特色,将“兴农强农”职业技能培养与“为农爱农”职业情怀养成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大批“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振兴人才。
针对专业设置“去农化”现象严重、与产业对接不紧密等问题,职业院校应做好前期调研,了解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人才的需求情况。同时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越性,与当地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共同开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产业有效衔接。涉农专业的设置还要适当参照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
对现有传统的涉农专业进行调整优化,向绿色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专业方向转型升级。同时激活第三产业,开设乡村旅游、庭院经济、休闲农业等涉农专业,着力凸显地方发展特色,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此外,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同农用机械使用与维护、农村电商、现代物流等专业的有机融合。并将梨树县的辽河剪纸,双辽市的民间泥塑,伊通满族自治县的面塑、萨满绘画及传统油漆工艺等地方特色文化及非遗技艺融入专业建设中。还可以增设与上述非遗技艺相关的专业,同时聘请非遗技艺传承人参与专业建设,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针对乡村人才培养机制缺乏灵活性的现状,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当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在政策、技术、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融合多方资源,助力全方位乡村人才振兴。
《吉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规定,乡村人才主要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高素质农民队伍、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乡村企业家、乡村本土人才、返乡就业创业人员。针对不同的对象,应该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针对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农业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经营者、乡村企业家等开展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7];针对高素质农民队伍开展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训;而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一些乡村本土人才可以开展专业服务型培训,以长短结合、工学结合等灵活培训形式,提升乡村本土人才整体素质。此外,对返乡就业创业人员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辅导、政策咨询等精准服务。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决定了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及其服务乡村振兴的质量,因此要培养一批与乡村振兴相匹配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首先,应该加强现有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定期轮换式地开展校外培训与交流,让更多优秀教师走进田间地头。同时,将现代农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作为考核在岗教师的重要依据,激发职业院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其次,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薪资待遇,吸引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尤其是农村生源毕业生到县域职业院校执教,解决青年教师引进难的问题。最后,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聘请有知识的“文匠人”、懂技术的“田秀才”和善经营的“农创客”等乡村精英担任职业院校实训教师,参与到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8]。另一方面,吸引离乡发展,具有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前瞻性视野和开拓创新时代品格的企业家型人力资源回归乡村,为其提供税费减免。通过校内校外协同,积极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补齐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短板和决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发力点。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任务,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四平市职业院校应该以此为契机,深化职教体系改革,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克服以往以升学和就业为指向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加强多主体合作和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乡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