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4”技工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建构研究与实践

2023-10-13 10:50:49江连凤杨卫星
职业 2023年16期
关键词:育人体系大思政技工院校

江连凤 杨卫星

摘 要:本文聚焦技工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成果借鉴相关院校已有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结合技工教育特征,运用行动研究法等开展研究并进行调研,重点以机场运维专业群为例形成“工学一体思政融合”解决方案和实施路径,系统建构“1394”体系,以此通过实践探索,推进学校“大思政”工作落地。

关键词:技工院校 “大思政”育人体系 思政教育

课 题:本文系北京市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科研课题“技工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编号:BC21-011)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意义与背景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技工院校德育工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大思政”育人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概念整合。其中“全员”指教育主体,“全过程”指教育时间,“全方位”指教育空间,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统一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过程。“大思政”育人是走在理论之前的实践概念,与“三全育人”内涵几乎相同。本研究和实践主要针对技工院校常规学制教育中的全日制在校学生(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参照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德育工作要求,构建技工院校思政话语体系,营造立德树人氛围,厚植技工教育土壤,创建思政工作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体系建构

(一)依托6个方面的理论基础

一是思政教育“三因规律”和“三大规律”,即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二是课程思政相关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课程文化发展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等。

三是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方法的理论基础。

四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当代先进的学习理念,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无论是公共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其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等全过程均应围绕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展开。

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文化生态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立德树人为目标,用文化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思政教育系统,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六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要基于研究“学习者的学习是如何发生”这一问题展开。学习者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观察他人的语言和行为,从而习得类似于示范榜样的语言、思想和行为。

(二)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开展研究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学习22份思想政治相关文件和28篇国内关于“大思政”育人的思政课标、思政理论,厘清“大思政”“三全育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等概念内涵及相互关系的研究文献,研究探索技工院校“大思政”育人的要求与标准,找出现实与标准的差距。

2.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采用问卷、访谈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对校内师生、外部院校、企业进行调研。内部调研面向校内1 621位在校生(包括221位实习生)、23位一线在编专职文化课教师、67位一线在编专职专业课教师、15位兼课行政人员、21位一线专职外聘教师,设计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思政教师版、专业课教师版和公共课教师版。

3.案例研究法

学习讨论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课程思政培养与评价相关实践资料,同时研究国内职业院校特色和典型的课程思政案例,归纳总结课程特点,发掘新的思政元素,结合技工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并通过具体分析和讨论,将其应用于同类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课程思政。

4.比较分析法

比较技工院校与中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思政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方法、思政素养评价等方面的异同,提取共性内容,探寻技工院校特点,并在本校与其他技工院校的比较中研究新媒体特色内容。

5.行动研究法

前期设计的课程体系、教育方式、资源机制在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培养方案实践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在行动过程中,针对问题进行反思,对实施结果进行診断和分析,不断修正完善培养方案。思政研究以机场运维专业群为重点,开展了专业思政体系方案的实践研究;课程思政以英语课程教学为例,开展了近2个学期的探索实践研究。

6.观察法

在思政课程教学、劳动教育等教学实践中,观察学生在各方面的行为表现,以检验教学效果。例如,在自我管理课程“习惯与自律”内容中,以学生现实行为表现为鲜活案例,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唤醒和激励学生,观察学生在课程前后的行为变化,追踪教育效果,并动态调整。

7.试验研究法

在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设计的思政素养评价方法对授课前后学生思想素养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验证思政素养培养的效果,不断修正完善前期假设。在机场运维专业群开展了4门专业课程单元教学思政的试验,形成典型案例;在航空服务专业群进行英语课程思政融入试验,先后进行两个学期试验,把所教授2个班级的3组数据作对比。

8.经验总结法

充分吸纳校内德育教师、一体化教师、资深公共课教师在期末提交的教书育人总结中提炼的有效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形成优质的思政教学资源和案例。在思政评价方面,积极吸收北京市人社系统德育核心教研组开展的思政课教师基本功大赛和思政教学案例中的思政评价经验。

(三)建构“1394”技工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

综合采用以上方法,本研究构建了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1394”技工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

“1”代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代表全阶段思政课程、全过程课程思政和全环境日常思政的育人体系;“9”代表“全阶段”的3个学段: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全过程”的3类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践课程,“全环境”的3类学习环境:校园文化、家校合作和校企合作;“4”代表实施“大思政”育人体系的指导机制和保障机制。在指导机制上,强调党建工作对学校核心业务的引领,主要体现在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融合、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的融合;在保障机制上,强化以思政教育管理平台为基础的组织保障和以思政教育资源平台为基础的资源保障。

本體系的基本逻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覆盖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的全阶段思政课程,涵盖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习实践课程的全过程课程思政,支持学生成长和职业能力发展的校园文化、家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全环境日常思政的育人体系;强化党建工作对学校核心业务的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相融合;发展思政教育管理平台和思政教育资源平台,为学校实施“三全育人”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资源支撑。

三、实施验证

(一)实施验证覆盖学生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全阶段”的思政课程体系

通过对技工院校与中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方法、思政素养评价等进行对比和研究,提取共性内容和体现技工院校特点的内容。校内以机场运维专业群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为契机,开展8大核心素养、20个思政主题和100个思政元素融入的思政课程,工学结合的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公共文化课程,通用职业素质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两门课程的试点,先后对3组数据进行对比。2021级秋季入学、2021年学期末、2022年期中,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和评价学生的思想素养水平,采取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三方综合评价方式,分阶段的评价成果分别是72%、87%、95%,显示学生思政素养水平显著提升。

(二)实施验证覆盖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的课程思政,形成技工院校思政育人体系

广泛学习借鉴相关院校已有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学习参考大量课程思政相关文献,结合纲要和中职思政课程标准等,并结合技工教育特点,创设思政素养培养体系方案,并开展实践验证。

以机场运维专业群工学一体化思政融合体系建设为例,本专业群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公德、健全人格、职业精神、历史文化修养、技术伦理和专业修养的思想政治素养,突出安全素养和运维精神的特色。安全素养:安全价值观——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安全使命——以一流安全运维品质,为机场高水平运营提供可靠保障;安全愿景——共建平安企业、共创安全发展、共享幸福生活;安全底线——人身安全、运行安全、空防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安全;安全作风承诺——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安全工作精神——国门工匠精神、钢铁战士精神、安全铁军精神。运维精神: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协作共赢的利他境界,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匠人情怀,勇争第一的事业追求。

(三)实施验证覆盖学习、生活、校企、家校“全环境”的劳动教育、班级管理、行政服务管理等日常思政活动

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学校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室为依托研究班主任能力建设模型,建立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的行动体系:建立、发展和维护班级;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与成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创设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动教育淬炼的五育并举的学生培养体系。建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覆盖学生学校生活、家校合作、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实践的全成长环境,常态化开展主题月活动和红色基因代代传等活动。

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和特色活动,形成劳动教育体系方案。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教育3个方面发挥劳动教育主战场的作用。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如讲故事、看视频、动手做、唱歌、表演场景剧等,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观,体会劳动带来的喜悦。

四、小结

一是“大思政”育人体系要在院校党委领导下,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优化运行机制,强化平台化建设,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融合教学资源,并及时进行监督和评价。学校当前面临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大思政课题的研究需要在党委领导下,调动全员力量,形成全校的思政体系评价机制,将“大思政”育人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技工院校课程思政研究起步晚、研究能力弱,且各院校普遍专业系部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这就需要发挥各专业系部党支部的作用,从专业思政层面统筹设计本专业群或产业系的思政特色,形成框架设计,并将其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再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形成专业思政统筹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路径。

三是“工学一体思政融合”的全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框架还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不同专业群特色思政文化还需进一步探讨,以推进对不同专业课程思政规律、特征的研究。

四是研究需要扩大成果实践范围,将“大思政”育人落实到学院更多专业、课程、课堂以及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提炼出更多的实践案例,呈现更多方面的育人效果,进一步延展“大思政”育人研究的广度、深度、精度,增强效果,凝练可推广的规律性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陈海娜,刘志文,刘大军.职业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价值、模型与路径探索[J].职教论坛,2021(4).

[2]汤伟群.技工院校思想政治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2020(26).

[3]潘瑞旺.技工院校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初探:以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为例[J].职业,2016(20).

[4]马伏英.大思政背景下技工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J].东西南北,2019(20).

[5]汤伟群,陈海娜,周志德.技工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

(作者单位: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育人体系大思政技工院校
深化实习育人体系培育产业后备人才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四全”育人体系
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学理论·下(2016年12期)2017-01-19 00:52:30
试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职校园文化活动育人体系构建初探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07:33:12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4:11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求知导刊(2016年25期)2016-10-17 23:41:55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