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素养的高考古诗词命题趋向及备考策略

2023-10-13 05:04张翠娥李波
语文建设 2023年8期
关键词:备考策略

张翠娥 李波

【关键词】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趋向;思维素养;备考策略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提出:“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考试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0)》指出: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实现学生“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化,根治应试教育的顽瘴痼疾,突出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可见,批判性思维成为高考综合改革及命题改革的方向之一。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词教学和备考讲评中,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思维素养在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中的体现

通过梳理2017~2023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的古诗词阅读题目,可以看出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对学生思维能力和素养的考查走向。

思维能力方面,一是突破思维定式,由考查题材的共性转向考查其个性,由考查著名诗人的特定风格转向考查其创作特色,由常规提问转向变式提问。如2017年全国Ⅱ卷所选古诗为苏轼《送子由使契丹》,题目为“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由常见的惜别伤离之情转向考查旷达洒脱之别。又如2022年全国乙卷考查《白下驿饯唐少府》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排遣离愁的方法,由常规提问“表现离愁的方法”转向“排遣离愁的方法”。二是由象及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通过意象意境,考查诗歌深层意蕴。如2018 年全国Ⅰ卷选用李贺《野歌》,题目为“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要求通过寒冬过后春暖柳绿的景色体味诗人虽不遇于时但依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2023年新高考Ⅱ卷选用林逋的《湖上晚归》,考查诗歌是如何印证王国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观点的。学生需要从诗歌中的意象“峰、水、树、翠羽、红菜、鸡、犬、桥、寺”等中感受诗人恬淡闲适的心态。

思维素养方面,一是考查批判性思维、探究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如2018 年全国Ⅲ卷选用王建《精卫词》,题目是“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从探究最后两句的表述角度考查学生的批判思维、探究思维、创新思维。二是考查比较思维。有同中求异的对比思维,如2022年全国甲卷考查欧阳修《画眉鸟》与文同《画眉禽》两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不同作用。还有异中求同的类比思维,如2023 年新课标Ⅰ卷选用宋代林希逸的《答友人论学》,考查类比思维,诗人以类比的方法,借助魏了翁的观念阐明自己的治学主张。三是考查辩证思维。如2021 年全国甲卷选用陈师道《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题目为“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通过对立统一关系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

上述梳理显示,高考古诗词阅读题目命题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到比较思维、批判思維、创新思维,对思维能力的考查越来越突出;从整体性、灵活性到系统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

二、古诗词鉴赏备考的思维素养现状与原因

古诗词鉴赏备考中,学生最大的困难是读不懂。虽然所给材料注释中有助读支架,如写作背景交代、疑难词语解释、疑难典故提示等,但学生总是雾里看花,难解其疑,通过各种猜读、套读,最终导致误读。究其原因,主要有:阅读浅表化,导致难深入;阅读碎片化,导致难周全;阅读类型化,导致难切合;阅读定式化,导致难创新。通过考生答题样本反馈,笔者对问题的梳理及对原因的分析如下。

1. 缺乏艺术想象和合理推理

在古诗词鉴赏题中,想象体现在通过形象世界感受抽象情思,通过生动画面分析浓缩的意蕴,通过细节描绘体味整首作品表达的情感三个方面。学生缺乏必要的联想想象能力,自然就不能进行合理推理,就会出现以下答题误区。

一是知象不知境。一般来说,意象构成意境,意境表情达意,因此对诗歌意境的鉴赏应遵循意象(诗歌的基本单元)到意境(诗歌的画面),再到诗情(诗歌的内涵)的思维流程。学生虽然了解古诗词常见的意象内涵,比如“雨打梧桐感伤情”“渔樵垂钓闲适情”“大雁迁飞流徙意”等,但面对多个意象组合而成的独特意境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联想想象能力,往往难以结合语境作出恰当的分析。如2022年全国乙卷王勃《白下驿饯唐少府》颈联“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选用“浦楼”“晚照”“乡路”“风烟”四个意象,营造出凄迷苍茫的意境,形象地再现了饯别场景,表达了惜别伤别之情。很显然,此联重在“表现离愁”,而不是“排遣离愁”,自然不属于题目考查的范围。倘若不能知象明境,自会错解题意。

二是知典不知意。用典是古诗词中借古论今、借他人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含蓄表情达意的常见手法。明典知意是解读这类诗歌常用的方法。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常见典故,但有时依然读不懂诗意。仔细分析,这与学生对古人用典中的对比联想、类比联想,隐性联想、显性联想,常规联想、反向联想等种种思维方法不清楚有关。比如,杨万里《野菊》尾联“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的含意,不少学生这样解答: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诗人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和热爱自然的高洁志趣。学生不明白诗人用典除了正向联想还有反向联想,生搬硬套给出了答案。其实,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颔联“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生动描绘了野菊的姿色、芳香、品性;颈联“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流露出对野菊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尾联“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通过对比野菊和“东篱族”,以野菊嘲笑那些像陶渊明一样宠爱东篱菊的人,突出野菊不迎合不谄媚的品性。诗歌托物言志,借野菊表现诗人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品性和志趣。

2. 缺乏系统思维和整体意识

诗歌是一个整体,不能断章取义;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复杂的,不能以偏概全;诗人所处时代是诗歌创作的背景,不能以今律古。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知一不知二。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往往是丰富的,分析鉴赏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2020 年新高考Ⅰ卷(山东卷)考查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一诗,学生从诗题“赠别”便得出表达了惜别伤别之情,不肯深入探究。其实全诗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由伤时感世到自伤自怜,由难得相知到不舍离别,由宽解到希望,由嘱托到祝愿。全诗抒情婉曲而深致,不是“惜别伤别”一语所能道尽。学生如能学会运用相关联想,形成特定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的聚合思维,对鉴赏诗歌大有裨益。

二是知表不知里。古诗词中不乏戏谑自嘲、借反语表达真情的篇章。如王维《酬张少府》一诗后两联“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初读闲适恬淡的隐逸之风扑面而来,但再联系诗歌前两联“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难忘世情、官场失意的情绪自在其中。因此,鉴赏诗歌应着眼整体,形成系统思维,从关键虚词入手,由表及里,触及“诗心”。古诗词中也不乏以形象的画面寓含抽象道理的作品,如2022 年新高考Ⅰ卷考查魏了翁的《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词作的下阕议论“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情由境出,情至理随。作者对南山春景的描绘和人日祈福、劳作的场景描写寓含做人的道理。如果只停留在文字画面的层面,理趣自然无从获得,解答只能泛泛而谈。词的首句“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一“苦”一“觅”,表现出要珍惜美好、追求美好的人生道理;紧随其后的“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商行贾坐农耕织”,“村村”表达人人参与,“商”“贾”“农”表现各行各业,“趁”体现积极向好,这四句表达乐观向好、重视劳动、努力奋斗的人生道理;而“翁前子后孙扶掖”,“翁”“子”“孙”表现遵守孝道、其乐融融、各安其所的做人道理。由表及里,方能探得奥秘,探得“诗心”。

3. 缺乏创新思维和交际语境

古诗词鉴赏有必要合理建模,归纳各个题材的解读角度,举一反三,快速形成对古诗词主要思想内容的直觉感知和初步理解。这只是古诗词鉴赏备考第一步,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灵活变通,合理迁移,知“类别”更要知“个别”。如2020 年高考江苏卷选用王安石《送沈康知常州》一诗,考查诗歌后两联的思想情感。从标题看,这是一首送别诗,是曾任常州知州的王安石送沈康赴任常州知州时写的。诗歌颈联“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常恐”“忽逢”直抒胸臆,担忧的是后任者烦劳人民轻视百姓,欣喜的是现在有了沈康这样的佳士主政常州。担忧中有期待,欣喜中有赞美。诗歌尾联“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惆怅”“最忆”直抒胸臆,惆怅中含有自己未能治理好常州的愧疚,怀念中含有对常州百姓的关切之意。从学生“感伤离别”的错误答案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形成思维定式,主观上认定只要是送别、赠别或留别,就有惜别伤别之情,全然不顾及诗歌文本的独特个性。思维定式影响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碎片化的解读,主观臆想的情境,“自洽”的狂欢……这是误读的表征,本质是直觉思维、线性思维的大行其道。

阅读类型化、定势化,导致鉴赏难切合、难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我”注诗,构建新语境。这里的“境”既指“意境”“情境”,还指独特的“交际语境”。从高考命题人的视角来看,古诗词鉴赏要注意古人写作的交际语境,从实现“交流沟通”这一语言功能的角度指导学生理解文本。如王安石《送沈康知常州》一诗,王沈算不上至交,二人唯一的交集是常州知州这一官位,前者离任,后者赴任。这一独特的交际语境暗示虽为送别,但是属官样表达,惜别伤别自然无从谈起。引导学生关注独特的言语交际情境,鉴赏不至于滑向“偏”“奇”“怪”,也就可以避免以偏概全、无中生有、过度解读的答题误区了。

三、指向思维素养的高考古诗词鉴赏备考策略

出现以上现象,与高考古诗词复习课注重知识讲解轻视艺术想象、注重读懂诗意轻视读出意蕴的课堂教学不无关系。解决策略如下:

1. 组织古诗词群文阅读活动,使思维活起来

高三备考,枯燥的字词解释、诗句翻译以及程式化的试题解答规范等依然充斥课堂。如何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呢?古诗词群文阅读是不错的選择,即以教材诗歌为依托,辐射到历年高考真题,师生共织思维之网。可以打破教材编排顺序,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主题阅读。以题材、体裁、时代、作者、地域、风格等为组合体系,由单篇到多篇发散,由一人到多人联合,恰当延伸,合理拓展。同中辨异,异中求同,多维比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曾经开展过“说不尽的爱情诗——《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纤云弄巧)》群文阅读”“赤子心与济世情——《登高》《蜀相》《登岳阳楼》《客至》群文阅读”“一样登临,别样情怀——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李商隐《岳阳楼》、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群文阅读”等在内的主题教学,收效甚好。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通过整合、比较、归纳、评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思维素养得到提升,复习自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关联历代有代表性的诗人传记,分析他们的人生履历,了解时代样貌,获悉他人评价,从而形成对诗人的立体解读,有利于思维素养的综合提升。

2. 试卷讲评重思维,找准失分痛点,打开思维通道

在当下的试卷讲评课上,教师根据参考答案评价学生答题优劣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依据答案分条解答,依点赋分,言之凿凿,貌似科学合理,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打通参考答案和学生答案之间的思维通道。那么,如何通过参考答案找到学生答题的痛点呢?笔者以2023 年太原市一模古诗鉴赏为例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试题要求比较分析《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和《登岳阳楼》(杜甫)两首诗写洞庭湖的不同用意。考场呈现以下答案样本:李诗借洞庭湖表达了诗人流放途中遇赦的喜悦心情;杜诗借洞庭湖表达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这样的答案占比不小。参考答案为:李诗用洞庭湖的开阔烘托了(1分)岳阳楼的雄伟(1 分),表达了诗人流放途中遇赦的喜悦心情(1分)。杜诗用洞庭湖的雄浑开阔反衬了(1分)个体的渺小和孤独(1 分),表达了诗人的流离漂泊之苦(1分)。学生只关注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在字面上的差别,内在的答题思维误区还是混沌不明。这就需要教师将每个答案要点背后包含的考查意图和对应能力挖掘出来。如本题考查的能力有:理解诗意(包括注释);解读题干,梳理思维路径;辨析景物之间、景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表达,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晰,要逻辑自洽。教师讲评只有直击学生答题痛点、思维盲点,搭建学生答案和参考答案之间的思维桥梁,才能使学生廓清迷雾,豁然开朗。

3. 转换角色,强化命题意识,搭建思维提升平台

古诗词鉴赏备考,应积极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只有把诗歌文本的命题测试考查功能与思维素养的培养功能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推动复习备考和试题讲评教学范式的改革与创新。作为鉴赏者,解读文本时注重的是对文本自身文学性的挖掘。而作为命题者,关注的是古诗词鉴赏所包含的高考必考的关键能力以及古诗词本身所具备的个性特征。不管是一轮的教材诗歌复习还是二轮的真题演练,教师都应从注重作品文学性的赏析者角色转换为高考视野中思维素养导向能力为主的命题者角色。笔者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会对教材诗歌和经典诗作进行基于考点、基于作品文学个性特征的多维解读,拆除教考分离的藩篱,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

4. 注重文体思维下的逻辑思辨能力培养

逻辑思辨能力在古诗词鉴赏中必不可少,甚至可以说至关重要。教师要提醒学生关注事理逻辑、生活逻辑、情感逻辑,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干谒诗都是一味醉心名利,清高的文字背后是高洁耿介的志趣和情怀;不是所有的隐逸诗都是恬淡闲适、岁月静好,平淡的文字背后是难忘世情的痛苦和有志难伸的无奈;不是所有的送别诗都是执手落泪、无言凝噎的惜别感伤,深情的文字背后也有期待、勉励和祝福;不是所有的爱情诗都是曾经沧海的男女之恋,挚爱的文字背后也有君臣难合的深层忧伤……丰富鉴赏经验,提升思维品质,是古诗词鉴赏复习备考的不二法门。

综上,高考古诗词命题趋向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素养和能力,备考当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和能力为重,真正使学生从思维浅表化、碎片化、类型化走向思维深刻、周全、创新,解决学生读不懂、写不清、答不对的问题。

猜你喜欢
备考策略
从高考试题看化学反应原理
注重语篇建体系,加强理解提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新课标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之我见
在体系中把握细节
解读中考英语任务型阅读题型
高考模式下化学备考策略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如何备战高考物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