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霞
【关键词】汉字汉语专题;任务群;常用词;常用语义;文言学习
“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任务群强调就汉字或汉语的某一问题,引导学生加以归纳、梳理等,加深对汉字、汉语的理性认识。而为了加深对汉字、汉语的理性认识,文言是绕不开的重点。
在学习文言时,我们容易将目光聚焦在生僻字上,而忽视对常用词常用语义的关注。清代经学家王念孙曾言:“小学明则经学明。”学好文言的第一要素是语言。学习文言最大的困难是古今汉语的区别,而语言的演变涉及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1]词汇学习的关键是理解与记忆常用词,“学古汉语和学外语一样要记生字。古汉语大概有一千到一千二百个常用词,把它像学外文记生字那样地记住,大有好处”。[2]学习常用词,“要记它常用的意义,那些生僻的意义,可以不记它”[3]。对常用词常用语义的讨论,可以作为“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任务群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文言常用词常用语义教学价值分析
文言常用词常用语义具有丰富的教学价值,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准确分析文本
阅读文言文最常見的问题是望文生义,以今律古。前者的原因是过分依赖语境,缺乏对语义的理性分析与判断;后者则是因为过分依赖现代汉语经验。望文生义本质上是忽略了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有社会性,是社会的产物;只有全社会都懂得的言语,才是语言”[4]。如果一个词的某一义项只在某个句子中成立,就不能在全社会通行,黎锦熙先生曾言“例不十,不立法”。而忽略了汉语的古今差异,就会造成文本误读。了解常用词的常用语义,能有效避免一些错误。
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中的“鄙”如果解释为“卑鄙”,就是望文生义。“鄙”在古文中有“边邑”“边境”之义,由此引申出“见识短浅”。“肉食者鄙”指的是身居高位的人目光短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若按照现代汉语,“学”和“习”均为“学习”。实则,“学”指的是接受知识和技能,“习”小篆写作,上面为羽,本义为“数飞也”(《说文解字》),意为练习飞翔;“习”在“学而时习之”中意为练习知识和技能,与“学”不同。因此,此句中的“学”与“习”不可以互换。现代汉语中,“疾”与“病”在“疾病”这个意思上是相同的,但在先秦汉语中二者语义差距明显。《说文解字》:“疾,病也。”“病,疾加也。”“疾”为生病,“病”为病重、病危。“曾子寝疾,病”(《曾子易箦》)突出了曾子病得非常严重,但他坚持换掉不合自己身份的床席,反映了儒家礼法至上的观念,这也使曾子成为以身护礼的典范。
2. 深入解读文意
吕叔湘先生指出学习语文要“咬文嚼字”:“一个字眼,用在什么地方合适,用在什么地方就不对头?在一句里头的某一处,有几个字眼供你选择的时候,选哪一个?学习语文,这个功夫少不了。”[5]了解常用词的常用语义,能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意。“语义是文意的依据,文意不从语义出发,则无所依托。”[6]
如“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如果把“引”理解为“拉”,就无法明白作者的深意,还需要聚焦“引”的语义特征。《说文解字》:“引,开弓也。”“引”的本义是“拉弓”。拉弓一定会有一个方向,人需要退后一步,故“引”的本义中含有“倒退”之意。相如不愿与廉颇争位次,他远远地“望见廉颇”,为了避免正面交锋而“引车避匿”,“引车”意为“掉转车头”。蔺相如此举展示出他顾全大局、谦逊退让的品格。[7]
又如,称谓语往往具有不同的表意功能,第一人称“我”是无谦卑也无尊崇、倨傲义的通称,“余”是谦卑的说法,而“吾”有亲近之意,与现代北京话的“咱”“咱们”类似。[8]《烛之武退秦师》中,郑国情势危急,郑伯请求烛之武帮助,说“吾不能早用子”,用“吾”自称,有亲近之意。第二人称“尔”“汝(女)”在表意上也存在一些差距,“秦汉以来,‘汝和‘尔,是平辈之间或对下辈、对轻蔑者的称呼,不能用作对长辈、对上司的称呼。就是在平辈之间,也多用在双方关系很熟、可以不拘礼节的场合”[9]。《苏武传》中苏武对卫律说:“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连用两个“汝”,表达了苏武对卫律的蔑视。
3. 有效沟通古今
掌握常用词的常用语义,除了利于准确、深入解读文言文的文意,还有助于进行古今沟通,因为现代汉语中留存有大量的古汉语成分。“大量的语言事实证明,口语词的构词能量,往往低于来自先秦文献语言的文言词。”[10]
成语中有很多古汉语常用词,现在最占优势的成语往往是“后死者”,“某一个已死的字义也似乎托庇于这种后死的成语,得到较长的寿命”[11]。理解了这些常用词的语义,也能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如“屡试不爽”往往容易被误解为“多次尝试都不开心”,因为“爽”在现代汉语中多为开心、爽快义。这里的“爽”为差错、有差异。“爽”在古文中便有此义:“爽,差,忒也。”(《尔雅》)“爽,明也。”(《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认为:“有差异”是“明亮”的引申义,“明之至而差生焉,故引申训差也”(《说文解字注》)。“爽约”一词指与原本的约定有差异。
了解常用词的常用语义,还有助于辨析易混淆的词语,做好古今沟通。如学生常写错“闻名遐迩”“无暇顾及”“白璧微瑕”中的“遐”“暇”“瑕”,在学习《归去来兮辞》时,也容易将“时矫首而遐观”中的“遐”写错。这三个同音词的语义差距十分明显,从它们的部首就可以看出。
“遐”的本义是远:“遐,远也。从辵叚声。”(《说文解字》)“暇”的本义是空闲:“暇,闲也。从日叚声。”(《说文解字》)“瑕”的本义是玉上的斑点:“瑕,玉小赤也。从玉叚声。”(《说文解字》)积累常用词的常用语义需要关注语义的时代性,了解语义演变的一些规律,如扩大、缩小、转移等。例如,“宫”在先秦时期有宫室、围墙两层意思,“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论语·子张》)中的“宫”是围墙,“围墙”义后来不再使用,以至于后人在解读此句时,常将“宫墙”解读为宫外之墙。还可以尝试在近义词、同源词等词语聚合中理解常用词,将语义置于引申义列中进行有规律的积累。在积累常用词的语义时,还可以借助《说文解字》《尔雅》等相关工具书,掌握常用词的概念义、分析语义的特点、理解语义的具体情态和色彩等,助力深入解读文本。
至于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文言常用词,可以参考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书中收录了一千多个常用词;还可以参考郭锡良、唐佐藩等先生编写的《古代汉语》,书中收录了二三百个常用词,并对词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同源词、同义词等均有举例分析;洪波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每个单元后附录的常用词还涉及词语的古音等,对近义词的具体情态、色彩等进行了详细辨析,内容非常翔实。
二、“探寻常用词的表意功能”任务设计案例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依托统编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可以设计6个课时的“探寻常用词的表意功能”的任务。具体如下:
导入:作为指示代词“这”的“是”和“斯”是有区别的。我们一起来看几个熟悉的例子: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
(2)夫子之于是邦也,必问其政。(《论语》)
(3)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
(5)微斯人,吾誰与归?(《岳阳楼记》)
“是”指代的对象可以很明确,也可以不明确,如“是人”“是邦”“是日”都不是明确的某人、某城和某天。而“斯”的指代对象必须是明确的,“逝者如斯”的“斯”指代的是“川”中之水,“微斯人”中的“斯”指的是古仁人。可见,近义词拥有不同的表意功能。带着这样的认识,让我们一起走进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几组近义词。
环节一:它们有何不同
学习活动一:《鸿门宴》中“大王来何操”与“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中的“操”和“持”均为“拿”,两个词是否可以互换?
《说文解字》:“持,握也。”“操,把持也。”由此可知,“持”更强调握在手中,表达一种稳定的状态,因此有“持之以恒”这样的成语。而“操”更强调拿这个动作。“我持白璧一双”用“持”显得更庄重,“大王来何操”更像是张良对刘邦的日常询问。
学习活动二:现代汉语中,在“说”“说话”这一层面上,“言”和“语”没有区别,如“有什么事情,您言语一声”中的“言”和“语”都是“说”的意思。《鸿门宴》中表示“说”的“言”“语”例句如下:
(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2)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3)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6)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结合语境,为什么有的句子用“言”,有的用“语”呢?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文解字注》),直接陈述、挑起话头用“言”,回答问题或辩论用“语”。与“语”比,“言”包含“主动”义。(2)句中张良说自己“为韩王送沛公”,因而不得不告知刘邦,似乎他与刘邦只存在“道义”上的关系,然而从文中可知,刘邦极为信任张良,遇事必向张良请教,张良也屡次为其献计。另外,刘邦逃跑时,留下张良殿后,亦可以看出二者关系之亲密。(3)句是张良为刘邦谏言,让他主动拉拢项伯,告知项伯自己不敢背弃项羽。(4)句是刘邦让项伯主动在项羽面前为自己开脱。(1)句是曹无伤主动来投诚,而(6)句项羽说曹无伤是主动来告密,有推卸责任之嫌。(5)句项羽的季父项伯却在项羽面前主动为刘邦求情。由此便可看出刘邦阵营之人心思缜密,而项羽阵营之人则不是立场不坚定,就是有勇无谋。刘邦最后能战胜项羽,由此也可窥见一斑了。[12]
学习活动三:借助近义词的细微区别,便能沿波讨源,深入解读文本。除基本义外,还应关注近义词不同的情感义、文化义。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区别。
(1)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鸿门宴》)
(2)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
(3)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论语》)
《说文解字》:“弑,臣杀君也。”“弑”多用于下杀上。《说文解字》:“诛,讨也。”本义是责备、谴责,“诛杀”是其引申义,表示杀有罪之人。(2)句中孟子认为诛杀商纣王不是“弑”,是“诛”,因为孟子认为纣王是有罪之人,不能说是“弑君”。(1)句中沛公“立诛杀曹无伤”,可见他对曹无伤十分痛恨,而项羽却未动告密的项伯分毫;一边是杀伐果断、赏罚分明,一边却优柔寡断、任人唯亲,刘邦战胜项羽也就可以理解了。
环节二:称谓语中的情感表达
学习活动一:除以上近义词外,《鸿门宴》中人称代词的使用也颇有特点。请梳理《鸿门宴》中众人对项羽和刘邦的不同称谓,并谈谈你的发现。
不同的人称代词有不同的人际表意功能。众人对项羽的称呼多变,但无论是“大王”“大将军”等,都可以看出大家对他的尊敬,以及尊敬中的疏远。范增作为项羽亚父,对项羽要么没有称呼,直接命令“急击勿失”;要么称他为“君王”“项王”,比较疏远;最后直呼“竖子”,怒其不争。可见范增与项羽关系并不十分融洽。项羽勇武有力、能征善战,众人敬畏甚至害怕他,但他刚愎自用,众人并不亲近他。刘邦个人能力虽不及项羽,但礼贤下士,因之周围人都信服他。刘邦当初在沛县起义,人们拥戴他为县令,尊称他为“沛公”,《鸿门宴》中他的下属都称他为“沛公”,也能看出民心所向。[13]
学习活动二:梳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自称及他称形式,谈谈这些称呼对文意的影响。
如“臣”本义指男性奴隶,在先秦时含有贬义,汉代以后才逐渐变成只有大臣和高级官员对皇帝说话时的自称,不再有贬义。[14]面对郑伯时,烛之武自称“臣”,有自谦甚而自贬之义,为表达自己年岁已高、无能为力作铺垫。在先秦时期,“吾”作为第一人称,有亲近之义,郑伯在烛之武面前自称“吾”,也是放低了姿态,使烛之武感到了尊重。
学习活动三:梳理初中语文教材中《愚公移山》《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中的称谓语,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如“汝”在先秦时期是第二人称的贱称形式。《愚公移山》中愚公用“汝”称呼自己的妻儿,是尊长对卑幼者的称呼,而智叟骂愚公时用“汝”,愚公回应智叟的质问时也用“汝”,这里都有鄙贱之义。
环节三:虚词的表意功能
学习活动:除称谓语外,还需要注意句末语气词的不同表意功能。大家在默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这句话的三个语气词时经常出错,上学期默写《师说》时,也常分不清“也”和“矣”。《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也有“也”“矣”“已”三个语气词。请摘录这些语气词所在的句子,结合本单元其他文章及上学期所学《师说》《论语》等中“也”“矣”“已”的使用情况,试着梳理这三个语气词的使用规律,谈谈它们的区别。
句末表示判断的语气词“也”“矣”“已”具有不同的表意功能。语气词“也”从判断词演变而来,所以当它与其他语气词连用时,总是处在最前面。“矣”是一个表示事态完成的语气词,可以翻译为“呢”“了呢”“了”。“已”来源于动词,与其他语气词连用时,位于“也”之后,其他语气词前。“也”“矣”“已”表示肯定的语气程度由弱至强。[15]晋文公说“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表达的肯定语气并不强烈。“今老矣”中烛之武用“矣”强调自己年老无能。“无能为也已”连用“也”“已”,语气更为强烈。烛之武“三世不得迁官”,内心充满怀才不遇的苦闷,在郑伯面前如此表达,实则也有渴望被重用之意。
环节四:补充理论知识
学习活动:认真阅读《关于古代汉语的学习与教学》(王力《文言的学习》),《怎样确定句中词义》《怎样掌握古汉语词汇》(蒋绍愚《古汉语词汇讲话》),王宁《阅读优秀的言语作品是语言积累的最好途径》(任翔主编“教师素养读本3”《文學的旅程》),圈点批注,梳理并摘录文中关于文言词汇学习意义与方法的观点。
环节五:制作常用词卡片
学习活动:以前面四个环节的学习为基础,分类梳理必修教材中你认为有价值的常用词的表意功能,将其制作成词汇卡片,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要求:所选词语不少于五组,写出词语所在的句子,并结合语境分析语义。
环节六:完成研究小论文
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文言学习经验,以“文言常用词的表意功能”为话题,完成一篇不少于700字的小论文。提示:可以写它的学习价值、积累的方法等,也可以借助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查阅相关资料。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环节四至六从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拓展开去,指向对文言常用词的表意功能这一问题的持续性理解,强化学生对相关语言现象与规律的理性认识。
这一教学案例先从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入手,深入解读《鸿门宴》的文意;再借助称谓语、句末语气词的不同表意功能,体察作者蕴含于《鸿门宴》《烛之武退秦师》等作品中的情感态度;之后通过梳理相关理论文献中词汇学习的观点,增加词汇学习的理论知识;然后运用所学梳理必修教材中的常用词表意功能的案例;最终以一篇研究性小论文的形式呈现专题学习的成果。六个学习环节从梳理语言现象、总结语言规律到学习相关理论,再到在实践中继续梳理语言现象,最终总结学习成果,在持续的学习中加深对“常用词的表意功能”这一问题的理性认识,符合高中新课标中“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任务群“专题研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