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慧玲
【摘要】紧随新课标的步调,丰盈阅读课的内涵与外延,这是新形势下一线教师的执行力的表现。本文做了任务群下阅读课的尝试,得到了一些微薄的回馈,以丰富阅读课的形式。
【关键词】阅读课 整本书阅读 新课标 任务群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69-01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一线教师要做的是学习、革新、求变……学习是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那么教师从思想到技能的革新亦是主动的。语文课堂的主要呈现形式便是阅读,或者说教材的支撑者即一篇篇的文本。那么基于文本的学习如何开展?新课标下的文本学习又如何进行?为此,围绕着语文学科的四项核心素养,骨干名师团队研发出了18个任务群,119个专题学习;而后又拓展出16次写作和16次口语交际配套在18个任务群里。新课标下,语文学科的教学框架出具雏形。
一、专题学习的传统与创新
人教版教材是以单元结构的,其支撑是文体特征;苏教版教材是以专题结构的,其核心是人文素养。进而新课标下衍生出的119个专题与苏教版的专题区别在哪?
在笔者看来,前者是单元的别称,集合教材文本的中心元素不同。后者是学科教学活动开展的元素与支架或抓手。褚树荣老师认为“我们说的‘专题学习,是在新课标‘学习任务群视域中考察的,但与单篇教学、比较教学和单元教学有不可分割的继承关系”。由此,我们应该将“专题学习”定义为在任务群下的专题,而非在苏教版教材中所呈现的文本单元格式。只有搞懂彼此间的关系才能专业化地进入任务群的解读。
鄞高对于教材的解构与重组有一定的探索。2015年,响应新高考的格局,鄞高语文组解构重组了苏教版必修五本教材,融入鄞高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与各项作文赛事及选修课程,形成新的教学实施单位,达成了校本化课程新探。
二、读整本书——以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为例
史铁生笔下的地坛使他从一个世界逃离到另一个世界;而读一本书,是从一个世界到我的世界;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认识自己、找到自己!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四点,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文化传承与理解又包含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与拓展文化视野的素养。在《边城》中,笔者领略到了这样一个小世界,一个民族的传统,一个时代的文化,一群鲜活的生命……
阅读初探:笔者选择的版本为《边城》,武汉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
布置任务,提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做好阅读感悟。有专注于爱情,有专注于湘西文化世界,有专注于民风民俗,有专注于沈先生的行文特点,也有专注于文本形成及其描绘的时代的……
在集体阅读之下鼓励个性化的阅读,老师只是把握方向加以勉励,协助学生,积累阅读的经验。记录是阅读的眼睛,从而为文撰写抑或进行口语表达,这则是阅读的外延!使得输入转化成了个性化的输出。
扩大阅读:
一为沈先生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的文本,了解其写作的特点。在笔者推荐的《边城》中,收录了沈先生25篇文章,以此由点到面的了解沈先生的创作是很好的抓手,这就是笔者认为的粗浅的群文阅读。之于群文,是基于对一个知识点或是主题的学习,找寻重组教材达到教学目的的阅读教学行为。
二为沈先生学生的文本。本校高二年段的主题阅读涉及到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这亦是很好的阅读素材;必修本出现的《金岳霖先生》是西南联大时期的同事,这亦是个联系点或者窗口去探微沈先生。
三为选择性的深发阅读,可适当寻找对于沈先生评价追溯的論文及文集。推荐阅读西南联大期间的文人文章以及历史书籍,例如《南渡北归》。这属于超高要求,作为选择性的项目,所以也放在最后面,对于学生的阅读积累与阅读速度、接纳度有一定的要求。
成果展现:
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并进行展示。
在本次教学计划中出现了任务群视域下的“读一本书”和“群文阅读”的交叉现象。笔者看来,二者在一定的概念与执行中处于交叉状态,相互融合而达成学习目标。由沈先生的《边城》为基石了解其行文中的“农人”与“士兵”的两大人物角色群像与个性,可谓他的情结所在。而后考据其生活的年代以及他学生友人的一代芳华,由点到面,扑面而来。立足问题的角度,了解沈从文先生牧歌式小说的特点,体味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历经政治运动打击从而陷入迷狂状态而不断念叨着的“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的执念!
新课标下的阅读课呈现出新的气象,更要求一线教师围绕语文学科四个核心素养主动实践任务群的学习,展开专题性课堂。本文仅为阅读课探微,不当之处还望斧正。希望我们在阅读的田野中,收获金灿灿的麦穗!
参考文献:
[1]谢澹.“阅读手札”:让阅读成为河流[J].语文学习.2018(3).
[2]褚树荣,黄会兴.开卷有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