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12 05:37袁静洁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应用策略小学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全面的创新。基于信息技术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受到了广泛重视,这门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优秀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误区,降低了教学效率,难以发挥该课程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科学化的课堂,让学生在新颖的课堂中提高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并正确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从而增强他们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将全面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缺点,提高课堂的活力,并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然而,当前的信息技术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使信息技术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怎样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已经成为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信息传递方面,它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时代下,我国教育事业正在不断发展,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对广大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已成为指导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传统的教育思想对此领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限制,导致部分老师只是简单地教授书本知识,让学生对此课程兴趣不高,德育目标难以实现。然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可以同时符合新课改改革标准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使得抽象难懂的知识可以转化为更具体的内容,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诸多便利,不仅在教学理念和方式上有了突破性的创新,各类教学资源的丰富也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教师往往以教材为基础,从自己的认知角度展开教学,但这种方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引入丰富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接触到书本之外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为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可能性。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和智慧课堂等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拓展互联网资源,将社会热点和生活实践融入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层次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教师应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具象知识呈现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面临着一些挑战,因为他们的认知和能力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问题解决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很多抽象的概念,这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困难,也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通常是将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让他们接受并记住这些知识。然而,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常常让他们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不利于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质量。但是,如果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形象化和直观化功能,将传统的抽象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内容。例如,一些教师会将教材知识进行分解,然后借助信息技术将生活中的故事情节与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这种方式既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又能大大降低学习的困难,从而全面提高课堂的质量,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不断提高。

三、信息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信息化教学应用程度不高

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信息技术已全面覆盖于各个学科。然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忽略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重要性,导致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不高,无法满足当前教学需求,也没能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的价值。部分教师在开展各个教学活动时通常会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频率较低。作为辅助教学的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缺乏创新和多樣性。

(二)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发起者,其信息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质量。然而,目前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提高,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导致课堂上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实际价值。有些教师只会在课堂上使用简单的课件形式进行教学,而不能通过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这制约了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推广和发展,也限制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四、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微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信息化时代,微课教学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和青睐。这一教学方式侧重于学生自学,以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材主题、教材重点、教材任务进行深度分析和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开展微课教学,可以更为直观地让学生了解所学的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育人功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以三年级下册《大家的“朋友”》为例,这一章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生活当中的公共设施以及其用途,进而树立起保护环境,不破坏公物的意识。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有关朋友的概念,再引导学生逐渐了解身边的公共设施,理解“特殊的朋友”的含义。例如学校旁的公交车站、公园里的健身器材、人行道边的垃圾桶等。录制微课视频,将这些物品的图片呈现在微课上,让学生观看。在学生观看视频后,可以设计一些课堂任务,如讨论身边存在的生活设施,了解公共设施的名称以及用途,并讨论如果在生活中没有这样的公共设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学生观看视频并接收到任务之后,将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合作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视频播放生活中一些破坏公物的现象:例如一个小男孩在公园里玩耍,看到周围没人,便拿起石头敲旁边的运动设施。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一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设计“温馨提示语”,并组织学生张贴到生活中的公共设施上。通过这种方式,能充分发挥微课视频教学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并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借助信息技术,增强生活实践体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信息技术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侧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政治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然而,如果学生只是在学习中获得知识,而无法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那么这些知识就无法发挥其实际价值。同时,如果学生没有接触到实际生活,那么在学习知识时,他们的思维会受到限制,难以理解知识的要点和内容,无法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多样化的教学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以三年级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为例,这个单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学校,感受校园文化氛围,了解学校的事物和学校的文化内涵,从而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在课前,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关于学校的宣传视频和图片,并引导学生观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学校的俯视图以“3D动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观察校园的3D动态图,了解整个学校的具体布局。同时,学生可以在屏幕上进行一些操作,例如“放大、缩小、旋转”等,从“上帝视角”了解整个学校不同建筑的具体样子。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体验信息技术的神奇之处。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动态图中原本存在的颜色清除,让学生在屏幕上填充颜色,并说出原因,呈现出他们心目中的“绚丽学校”。例如,有的学生可能会选择给教学楼涂上蓝色,因为他认为蓝色代表梦想,教学楼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地方。有的学生可能会选择给操场涂上绿色,因为他认为操场是学生运动的场所,充满生机,所以应该是绿色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完成这个环节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校园,寻找学校的要素。例如,学生可以谈论自己最喜欢学校的哪些部分,是否了解学校的情况等。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小组自行选择话题,比如“总结学校后花园的植物种类,并根据3D动态图了解不同植物种类在校园的具体分布”“调查学校的运动设施及其具体分布情况”“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等。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对学校全方位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自豪感。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三)整合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并将其融入实际教学中,以丰富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教材中的内容,同时也能让教师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提高后期教学质量。教师在整合教学资源时需要注意,网络教学资源种类繁多,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筛选和整合,实现知识和知识之间的有效连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以四年级下册的《我们当地的风俗》为例,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风俗和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传统的意识。针对这一主题,教师可以事先从互联网上整合各类与风俗相关的资源,在新课導入环节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例如小孩子抓周、中秋节吃月饼和赏月、端午节赛龙舟和包粽子等风俗习惯。通过这些视觉感官的刺激,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对这些风俗的认知和理解。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他们说出自己所了解的风俗或家乡的传统文化,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中的情感交流。同时,教师还可以以某一节日(如端午节)为例,让学生观看包粽子的视频,并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包粽子的由来和节日习俗。在这一环节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安排学生开展实践课,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包粽子”活动。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文化自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从课堂中获得更多以外的知识,实现知识的拓展和课外的延伸,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优势,教师应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巧妙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多元化课堂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全面改革。当教师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并恰当运用时,能够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创新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增加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应通过不断提升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追求教学的创新和改进,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育教学服务。

参  考  文  献

[1]吴丽,柏晋萍.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11):42-44.

[2]纪婷婷.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2(4):125-127.

[3]崔妍妍.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人物画报下旬刊,2020(4):1.

[4]陈静.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津教育,2020(6):37-39.

[5]葛雪斐.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2019(18):1.

袁静洁(1989.09-),女,汉族,江苏昆山,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兼任道德与法治。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应用策略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