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渊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体循环淤血等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如何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已成为临床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心肌收缩和心排血量,使心率稳定,有效改善其心力衰竭症状。然而,对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而言,单独使用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不甚理想[2]。沙库巴曲缬沙坦为复方制剂,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依赖性醛固酮释放,发挥抗心力衰竭作用[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2 年3—10 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选择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0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 例。观察组中男25 例,女25 例;年龄42~66岁,平均年龄(54.37±1.61)岁。对照组中男24 例,女26 例;年龄42~64 岁,平均年龄(54.87±1.64)岁。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4]中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并经超声心电图确诊;临床资料完整;左室射血分数(LVEF)<45%,且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耐受。排除标准:易过敏体质;存在意识障碍无法配合研究;中途退出研究;患有免疫性疾病;患有严重感染性疾病。
两组均接受强心治疗。给予患者地高辛片(成都倍特得诺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112,规格:0.25 mg/片)口服,0.25 mg/次,1 次/d;1 周后将用量调整至0.125 mg/d,1 次/d。
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给予患者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城东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83008,规格:5 mg/片)口服,初始剂量为2.5 mg/次,1 次/d;1~2 周后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7.5 mg/次,1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给予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Novartis Singapore Phar 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Private Ltd.,国药准字HJ 20170362,规格:50 mg/片)口服,初始剂量为25 mg/次,2 次/d;1~2 周后增加剂量为100 mg/次,2 次/d。
两组均连续用药12 周。
(1)临床疗效:显效:NYHA 心功能分级改善≥2级,临床症状及双肺湿罗音消失;有效:NYHA 改善≥1 级,临床症状及双肺湿罗音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肺部湿罗音及NYHA 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前及治疗12 周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常规分离血清取上层清液,放置于-30°C 环境下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3)心功能:治疗前及治疗12 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检查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乏力、呕吐、血压下降、心慌等。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ET 水平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两组的各项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的ET 水平低于对照组,CGRP、NO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表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治疗前,两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两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的LVEF 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 均短于对照组,LVPW 薄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比较()
表3 两组心功能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慢性心力衰竭在心内科较为常见,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也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重要的死亡因素之一[5]。临床多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仍不能有效降低其住院风险和死亡风险[6]。因此,还需采取其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其心肌损害。
比索洛尔是选择性β 受体拮抗药,对心脏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作用力,可有效阻滞心脏β1 受体,降低机体对交感肾上腺素能活性的反应,起到扩张血管、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血阻力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7]。但单一用药在更好地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且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多,可能造成患者出现漏服药物的情况,进而影响疗效,故临床应考虑联合用药。有学者指出,神经激素系统的激活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及利钠肽系统为主要组成部分,临床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根本原因[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ET 水平低于对照组,CGRP、NO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 均短于对照组,LVPW薄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其原因为,沙库巴曲缬沙坦为复方制剂,由缬沙坦和沙库巴曲组成,可分别作用于不同靶点[9]。该药可有效抑制脑啡肽酶,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依赖性醛固酮释放,还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 型受体,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增强利钠肽系统,提高利钠肽水平,促进钠排泄,减轻患者心脏负荷,降低血管性水肿,改善其心功能[10]。另外,该药作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抑制剂的代表药物,具有利尿降压、血管舒张、抑制心室重构等作用,治疗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能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