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境下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研究

2023-10-09 17:54岳佳鑫
新楚文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语言交际文化冲突文化差异

【摘要】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两种文化的冲突也逐渐显露,究其根本,文化冲突源于文化差异,而这种差异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语言交际,更与非语言交际冲突的产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正确对待中西方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交往中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两种文化的进一步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本文从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出发,从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四个方面详细总结了目前国内众多学者所做出的关于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差异的研究,且对产生差异的原因做出了归纳总结。此外,还对非语言交际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希望以此提高人们对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差异的正确认识,促进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H0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2-0069-04

一、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的关系

(一)非语言交际代替语言交际

在不曾出现语言的远古时代,当原始人类想要传递信息、交换食物的时候,就只能通过非语言的交际手段来完成,譬如手势和身体动作,因此在那个语言缺失的时期,非语言交际就起到了替代语言交际的作用[1]。人类在经历了不断发展之后,便生成了一套完备的语言体系,但是非语言交际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作为语言交际的辅助形式出现在交际活动中。比如语言障碍者要通过手语来与人交流、传递信息;再比如在比赛场上裁判会通过手势来进行指挥、维护秩序等,这些都是非语言交际行为代替语言交际的表现。

(二)非语言交际补充语言交际

在日常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当人们遇到无法用语言精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情况时,也会通过一些非语言交际行为来帮助表达,这时非语言交际就起到了补充语言交际的作用[2]。比如老师在讲授新内容的时候,除了可以通过言语来讲解,还可以通过用手指黑板上的内容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记忆的效果;再比如当我们与人初次见面时,除了言语上的问候,我们通常会面带微笑、与人握手来传递友好的信息。事实上,这些非语言交际行为都对语言交际起到了补充作用,从而帮助交际者更好的表达意思。

(三)非语言交际调节语言交际

在日常生活中非语言交际是必不可少的,除了以上所说的代替、补充作用,有时非语言交际行为也会用来调节语言交际。例如,在两个人的交谈中,一个人明显的面露难色,或是做出打哈欠的动作,另一方就会感受到交谈的内容是对方感到尴尬或是无聊,那么他就会及时调节语言交际行为,改变谈论话题的方向。也就是交际双方可以从对方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中接收到信息,从而调整接下来的语言交际。

二、非语言交际的方式

当今世界的文化交流愈发密切,仅仅了解语言已经不能满足文化交流的需要,因此充分意识到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掌握不同文化之间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差异则变得至关重要。毕继万先生将非语言交际概括为体态语、客体语、副语言、环境语四种类型,本文的研究主要以毕继万先生对于非语言交际方式的分类为标准展开研究[3]。

(一)体态语

体态语又可以叫做身势语,是非语言交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包括眼神、身势、手势、面部表情等。一些简单的体态语是世界通用的,比如一些模仿的动作。表达吃东西、睡觉等手势不受种族、文化等影响,是可以轻易地被理解并广泛使用的。但仍有许多复杂的体态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在中国年轻的女性手牵着手,仅仅代表关系亲近,而这在西方国家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以下主要讨论中西方体态语中的眼神、身势两个方面的差异。

1.眼神。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由此可以看出,在人的日常交際中,眼神能够传递出的信息是内涵丰富且寓意深刻的[4]。但是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中西方交际过程中的眼神表现有着许多差异。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十分注重礼仪的国家,讲究长幼尊卑,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晚辈、下级通常不能一直直视长辈、上级的眼睛,反之,则会给人留下高傲、叛逆的印象。同辈之间交谈时,眼睛通常只看到对方的颈部,以表尊重;而在西方国家,两人交谈时,如果听话者不能在交谈中与说话者保持直视,则被视为对说话者所说内容不感兴趣、毫不在意,而被贴上不礼貌的标签。

2.身势。除了眼神,中西方在身势动作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差异。在中国我们不难发现,正式场合的会面,交谈双方通常都是双腿并拢或者是稍微分开,双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或是双手重叠放在桌上,手部动作较少;而西方人尽管面对正式会谈,仍有许多人习惯于跷起二郎腿且手部动作较多、幅度大。两种不同的坐姿也给人留下了完全不同的印象,前者端庄正式,后者随性自然,这与文化的熏陶息息相关。另外在一些地区,会经常见到“蹲”这种姿势,因为生活环境、历史习惯等原因,即使在有椅子的情况下,有些人也还是习惯蹲在上面而不是坐下;但这在其他地区是很少见到的,没有这种生活习惯的中西方家长们甚至教育孩子“蹲”是一种不雅的姿势[5]。

(二)客体语

客体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它包括人们的衣着、气味、颜色、个人用品等一切能够向人们传递信息的成分[6]。客体语的使用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在语言交流、身体动作之前我们最先接收到的是人们的客体语所传递的信息,我们也可以把这理解为对人的“第一印象”。例如在正式会面时,身穿半袖和短裤会让人觉得过于随意和不够礼貌。这里主要从衣着、颜色两个方面来讨论中西方的差异。

1.衣着。在中国,人们更加注重根据不同的场合来搭配不同类型的衣服,例如,参加婚礼通常选择红色,或者颜色清新艳丽的衣服,而参加丧事通常要穿黑色或者较深颜色且无过多装饰的衣服,以表示对逝者的尊重;西方人也需要分场合选择衣服,只不过西方人更喜欢通过服饰彰显身份。

从服饰的图案上来看,传统的中国服饰更喜欢“龙”和“凤”的图案,因为龙、凤自古以来就被中华民族视为灵兽,能代表祥瑞,带来安康;而西方人将龙视为邪恶、灾难的象征,与大海相关的服饰图案则更受欢迎,这或许与西方人崇尚自由的文化心理有关。从服饰的遮盖度来看,中国人的服饰较为保守,通常不能袒露较多的身体部位;而西方人的服饰则较为开放,可以袒露的身体部分较多,这与西方人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民族特点息息相关。

2.颜色。总体来看,黄色、红色等暖色,可以使人舒畅、振奋;蓝色、绿色等冷色会对人的心情、胃口起到抑制作用,这些是中西方文化共同认可的。但是,也有一些关于颜色的特殊寓意体现了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客体语的差异所在。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朝代往往有着不尽相同的颜色崇拜,但是总体来看,中国人对于红色的崇拜最为强烈、持续时间也最久。中国人通常将“红色”与“喜庆”“兴旺”等含义挂钩,过春节时会张贴红色的福字、挂红色灯笼,结婚时也会穿红色衣服。发展到现代,从“红包”“红榜”等现代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红色”在中国人眼中所具备的含义仍在延续;而在西方,“红色”并不具备“喜庆”的内涵,在一些词语中,“红色”甚至会蕴含贬义,例如用“in the red”来表示“财政赤字”。其次是黄色,人们认为黄色是皇权的象征,有很长一段时间,黄色仅为皇室贵族专用,而平民百姓不得使用;而在西方“黄色”却代表“胆小多疑”。在中国古代,紫色被认为是一种不吉的颜色;而在西方,紫色是高贵的象征。

(三)副语言

副语言又被称为“类语言” 或“伴随语言”,指伴随着话语而发出的没有固定含义的表意方式,包括咳嗽、沉默等,恰当地使用副语言有利于在交往中自然地表达自身想法并加强语言表达效果。

1.咳嗽。当个体单独处于某一环境时,咳嗽只是一种生理行为,而当个体处于社会环境时,咳嗽就成为一种特殊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中国,咳嗽声可以表示“提醒”“暗示”的含义。课堂上如果有学生窃窃私语,教师会通过咳嗽的方式来提醒学生,学生能够很快会意,并停止说话;而西方国家的课堂中,学生并不理解教师咳嗽的用意所在,因为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中“咳嗽声”并没有提醒的含义,他们更希望对方直接通过语言来提醒。

2.沉默。沉默是一种独特的副语言。在中国文化中,我们常听到“沉默是金”“言多必失”等词语,由此可知,中国人更喜欢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来对待沉默[7]。中国人讲究“三思而后行”,认为沉默可以带来更多的思考,认为沉默过后做出的决定也更加正确。中国人交际过程中的沉默既可以表达肯定和默许,也可以表达否定的含义;但是对西方国家的人来说,沉默是一种消极、懈怠的交际方式,通常意味着“不满”“不感兴趣”,甚至可以成为一个人不自信的表现。

(四)环境语

环境语是非语言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包括建筑设计、时间观念、空间行为等。恰当的使用环境语不仅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行为,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人的思维判断。这里主要讨论中西方对待时间观念及空间距离的不同态度。

1.时间观念。霍尔将不同文化的时间习惯划分为单元和多元两类。处于单元时间文化的人群认为在单一的时间里只能完成单一的某件事情,而处于多元时间文化的人群认为在单一的时间里可以完成多件事情。西方国家更加偏向于单元时间文化,而中国就是典型的多元时间文化[8]。比如,拜访朋友时,中国人通常不会与朋友约定特别具体的时间,只定于某一天,而在这一天中,也许还有别的安排,所以中国人会等到处理完自己的事情之后用空余时间去拜访朋友,而不会特别考虑朋友的方便情况,因此,也经常会出现拜访时朋友正忙于某事的尴尬情况;而西方国家的人通常会约定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在约定的时间之前则是给朋友预留的准备时间,因此,西方人拜访朋友时,通常不会提前到訪,避免朋友措手不及。

2.空间距离。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位置可以反映出双方的心理状态以及亲密程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对于双方距离的把控持有不同的态度。美国心理学家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划分为四种类型:私人距离、亲密距离、一般距离、礼貌距离,从这四种不同的划分可以看出交际时双方的距离一般是由交际双方的关系决定。

通常情况下,中国人可接受的体距要比西方国家的人近得多。比如,在我国常常能看见在拥挤的公交车、地铁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但这在西方国家是不常见的。当两个人在交谈时,中国人更喜欢彼此保持较近的距离,一方面是认为这样便于沟通,另一方面这也是彼此之间关系好的证明;而在西方国家,西方人更喜欢交流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西方人更注重私人空间,过近的交谈距离会使他们感到不舒服、不礼貌。

三、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分析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且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大部分的冲突往往源自文化冲突,而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差异性正是引起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各族人民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存在如此多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因素、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影响。以下主要分析由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差异所导致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差异。

(一)思维方式不同

文化会影响人的思维,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了不同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中国人属于螺旋式思维,在与人交流时,出于礼貌以及考虑面子,在语言表达时通常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通过一种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当聚会时,一个人的发言不太恰当,周围人往往会通过“咳嗽”或“使眼色”等方式来提醒他,而不会直接指出他的不对;西方人则属于直线型思维,他们认为说话办事更应该直截了当,这样才能以更高的效率来完成沟通,拐弯抹角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此外,中国人形象思维突出,与人交际时注重感性和诗意的表达;而西方则是倡导逻辑思维交往过程中更注重事物及表达的逻辑性[9]。

(二)價值取向不同

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几乎一直保持主导地位,直至今日儒家思想仍然对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基本特点之一即是“中庸之道”,因此,在与人相处过程中,中国人不讲求争强好胜,突出自己,在一些广为流传的谚语“吃亏是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也能看出,中国人更加注重奉献自己并维护集体的利益;而从西方的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更加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崇尚自立自强,发展自我和维护个人利益,因此,在交际活动中,西方国家的人往往更在意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对方的。

四、结论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也越来越密切,非语言交际行为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尽管在大部分情况下,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是同时发生的,但是非语言交际对语言交际可以起到替代、补充、调节的作用,在交际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非语言交际领域,文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体现在体态语、客体语、副语言、环境语中的差异是十分显著的,这也提醒着我们,非语言交际存在于跨文化交际过程的方方面面,我们要提高自身敏锐度,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这些差异。

参考文献:

[1]郑红霞.中西大学课堂非语言交际及其文化差异[J].阴山学刊,2006(06):99-125.

[2]蒋维雅.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身势语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204.

[3]曹莹.中西方非语言交际之体态语的差异[J].教育教学论坛,2018(01):74-76.

[4]侯悦.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行为差异的文化影响——以中美客体语中的物品表现为例[J].才智,2019(05):217.

[5]赵长欢.从非语言交际层面试析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差异及对策[J].同行,2016(11):446.

[6]武术.客体语的跨文化交际[J].电影评介,2014(18):107-108.

[7]黄新英,黄廷慧.从沉默看中西文化差异[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74-94.

[8]周文文.非语言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吉林:吉林大学,2012.

[9]徐焱伟.从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看中西文化的差异[J].长沙大学学报,2010(04):98-99.

作者简介:

岳佳鑫(2000.8-),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语言交际文化冲突文化差异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播音主持的语言交际及情感表达探析
如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灵活运用影视材料
英语的语调功能浅析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中英礼貌用语对比及跨文化冲突——以《喜福会》为例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裸体模特之争与文化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