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媒介融合的视角,纵观配音艺术的历史从译制片影院时期到视频配音时期,再到移动互联网娱乐配音时期最后到多屏并置下的配音真人秀节目时期的整个发展进程,结合《声临其境》节目的启发,将配音艺术的媒介演化历程进行了分期辨析,对配音艺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一部分参考价值。
【关键词】配音艺术;《声临其境》;媒介演化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2-0055-04
在当今多网、多媒介融合的时代大环境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技术的革新,配音艺术也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2018年初,由湖南卫视打造的大型配音真人秀电视节目《声临其境》一经播出便受到国内外观众一致好评,同时利用网络媒体的多元化平台,一度成为当年现象级电视节目。在观看《声临其境》对于配音艺术的舞台化、电视化演绎后,笔者对配音艺术的媒介演化产生了思考。
一、译制片影院时期
电影艺术从1895年诞生于法国以来,自最为原始的无声电影,再到有声电影,后从黑白电影发展到了今天的彩色电影,经过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发展历程。要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配音艺术,应当先从影视作品的发展作为切入口,从而才能更加立体地探讨配音作为艺术的形态和价值。
1927年10月6日,美国华纳公司拍摄制作的完全有声影片《爵士歌王》在纽约百老汇公映,历经32年的“伟大的哑巴”终于开口说话了,与此同时这部电影的公映标志着有声电影的开始[1]8。有声电影的产生和出现,同时也标志着电影艺术由单纯的视觉艺术转变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视听艺术。自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问世之后,受众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审美,无法再忍受活动的影像呈现出的却是一个无声的世界,对于听觉的追求已经达到了与影像不可割裂的程度,声音与画面的“依恋”也许更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美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在巴黎上映时,观众对着银幕中的剧中人大喊:“讲法语!”这个事件很明显地向我们展示了,曾经的无声电影拥有运动的画面,同时配有字幕和音乐,其特殊的艺术渲染力可以让无论哪国的受众均能看懂剧情,感受到影片所展示的情感与主题,例如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多部影片到现在依然广为流传。而有声电影则与之大不相同,由于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情绪交流、矛盾冲突很多时候需要靠剧中人的对白或者影片旁白完成,那么对于拥有不同语言且具有不同文化认知的受众来说,听不懂或者感受不到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译制片诞生了。
我国第一部译制片电影原本来源于苏联电影《马特洛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完成译制工作,更译影片名为《一名普通的战士》,后更名为《普通一兵》,诞生于1949年8月。该片自公映以来,受到了国内大众广泛认可与好评。随后,我国译制片发展呈现蓬勃态势。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译制片事业在短时间内走向成熟,同时又迅速地发展起来。“1949年—1965年期间,短短的十七年时间,我国译制外国影片的数量已经高达775部,平均每年高达45部左右,每年观众数以亿计,在当时正处在经济起步发展的中国,人们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在电影院,在广场上,在矿场中,观看译制片已经成为人民休闲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21所以译制片在我国的发展前期,处在我国国民经济起步阶段拥有这样的成果不可不视为一个奇迹。
1977年后,我国走向了改革开放,中国的电影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几十年来译制片事业也随着国力的增强,其制作的技术和艺术审美能力突飞猛进,曾经国产译制片的配音及录音效果与当今的譯制片成品效果完全天壤之别。从最开始的单声道录音到后来的立体声效果,再到如今的立体声环绕效果,当然一个译制片厂家也能录制各种样式或者多种制式的电影配音。认真鉴赏近些年我国译制的电影作品,应该说广受大众的好评,与过去的译制片有着相当的差距。例如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我国译制后的作品成品,让我们能够以第一视角进入作品中,感受到战场的残酷和枪炮轰鸣的场景,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影片在同一时刻出现了多个人物的同时对话、枪炮声、飞机轰鸣声以及各式各样的环境声音,但是给予受众的听觉感受却没有一丁点杂乱无章的感觉,不论是人物对白所交代的事件情节,还是所展现的人物性格,以及情景中所让受众应当感受到的场景氛围,均让我们有一种层次分明、浑然天成、和谐自然的感觉,也如战场上的轰鸣枪炮声,让受众在感受到震撼力的同时也不觉得刺耳。当然这一切的成果源自几代配音艺术创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让译制片事业一直发展下去。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配音艺术在译制片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局限性也同时暴露了出来。
在译制片中,虽然配音演员的个性化声音形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也让受众的听觉审美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配音演员过分追求声音塑造能力中的个性化色彩,让作品产生的僵化感十分强烈。很多演员在进行译制片配音过程中,为了与国产电影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认知层面产生一定的区别,故意在配音中增加了一些外语腔调,使之出现了语言僵化和表现做作的问题。另外,由于受众对于配音演员的普通话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配音者来自话剧演员、影视演员甚至主持人队伍中,其字正腔圆的语音语调,使得作品自然而然就拥有了拿腔作调的“距离感”,使得受众在感受作品的过程中出现了僵化感和审美疲劳感。而后,译制片的发展呈现了滞后和缓慢的趋势,人们似乎更愿意观看原片,通过字幕同样能够感受到影视作品中的情节与情感,从而顺利地完成观影体验。
二、视频配音时期
虽然译制片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受众对于语言障碍和文化认知的局限问题,但是其本身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译制片的人物配音环节,虽然已经解决了曾经译制片作品中配音演员普通话并非标准的情况,但由于受众对于审美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审美认知上的观念不断进步,对于听觉的要求也越发挑剔。同时,电视媒介的迅速崛起,电视剧及动画片产业的飞速发展,致使受众对于配音者的嗓音条件、语言塑造、情感把控等方面的要求更为苛刻,所以参与配音的演员不仅要求普通话的标准程度较高,同时对于其语言把控力和塑造力更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对其表演方面的情感运用能力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新标准。基于这样的发展态势,很多配音演员开始追求个性化的声音色彩和能够吸引受众听觉的声音,进而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很多让观众“不见其人、只闻其声却能知其人”的个性化声音。例如台湾著名配音演员石班瑜,为喜剧电影大师周星驰系列电影配音,帮助周星驰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后成为周星驰的“御用配音”,直到现在,受众都无法再接受另外的声音来塑造周星驰在剧中的人物形象,这让人们不禁感慨:到底是周星驰成就了石班瑜,还是石班瑜成就了周星驰?
在电视领域中,电视剧的配音也成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板块,例如大陆86版《西游记》,其中由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形象也让这部电视剧一时间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面,为孙悟空配音的李扬,他用声音塑造的天资聪颖、一身正气的齐天大圣的声音形象也用另外一种方式成为这部电视剧的点睛之笔,时至今日,该电视剧作品和孙悟空的影视形象被广大受众奉为经典佳作[1]8。
从另一方面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起,电视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受众的观看方式从曾经的影院时期发展到电视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5年左右,我国电视领域发展迅猛,国外的大量译制电视剧、译制动画也纷纷登上了荧屏,这些新颖的电视剧和动画片给当时的受众带来了强烈的吸引力,经过长期的文化饥渴之后,人们更是对此类电视剧和动画片趋之若鹜。例如,当年红极一时的香港电视剧《霍元甲》更是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面。由于电视面对儿童和家庭化受众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电视所呈现出的节目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在这个阶段,我国译制的动画片、译制的电视剧以及大量的自然类纪实纪录片呈现出了多类型化的趋势,由于特定的受众群体的限制和审美需求,这类影视剧、动画片以及纪录片均采用中文配音的方式进行播放。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译制电视剧作品,例如日本电视剧《血疑》、巴西电视剧《女奴》、朝鲜电视剧《无名英雄》、德国电视剧《海蒂》、美国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前南斯拉夫尔电视剧《黑名单上的人》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领域迅速崛起,新媒体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观看欣赏影视作品的途径和方式以“爆炸式”速度更新换代。2001年,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经典电视剧《兄弟连》经译制在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播出后,反响平平几乎没有盈利,这代表着用传统译制方式播出大制作的美剧并非符合当下时代环境的发展趋势。由于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更多年轻化的受众更热衷于通过网络拥有更多影视作品的片源,不管是国内作品还是国外作品都能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相应资源进行观看。在PC端和移动互联网平台上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字幕了解作品中的情节和情感,而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原有的地域文化色彩、语言语境都是更为真实和直接的,并非通过另外一个平台经过加工之后所感受到的,正如原生态的产物虽没有浓妆艳抹,但所呈现和还原出来的原汁原味感觉却是完全不同的审美体验,进而使原有的作品所体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和渲染力,以及艺术表现力极大增强,而非译制片中强行增加的文化元素所带来的僵化。当然与此同时,观看的方式也在不断发展,通过互联网平台观看影视作品,也就是完成了除了通过在电影院观看之外的途径进行观影的过程,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影视作品,同时还拥有了更大量的影视作品资源[1]21。之后,移动终端技术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除了在PC端观看影视作品,在MP4、手机、平板电脑等一系列移动终端技术产物的平台上观影,同样能拥有更为便捷的收视体验,从而达到了文化体验更深入、审美体验更真实、观影体验更多元的效果。
三、移动互联网娱乐配音时期
1976年,上海电影译制厂搬入了永嘉路383号,并在此搭建了简陋的录音棚和两个排练厅以及一个仅有200余席位的放映厅,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工作环境均达不到曾经电影译制厂的基本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译制片事业从辉煌开始走向了衰落,从而让影视配音艺术也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市场运作和人才短缺的硬性问题,“明星效应”也同样给译制片事业造成了一部分影响,处于商业上的多方面权衡,很多影视作品开始热衷于邀请明星配音,由于部分明星并非专业科班出身,也因为工作繁忙,对于配音艺术的理解和对文本的三度创作的深入不够,导致作品粗制滥造的现象严重,从而出现了受众对部分作品的期许与现实对比之后的落差。基于种种因素人们也许更喜欢在互联网平台端上观看原片,通过网络平台受众能够更多地获取到影视作品的原始影像,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情感表达和文化认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忽略配音的重要性,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新兴的配音艺术也在我们身边用它特有的全新面貌悄然地出现在了我们的审美之中。
纵观当今的互联网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已经达到了逐步改变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的程度了,由曾经的1.0、2.0时代一跃升级为了“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产物已经开始和“互联网+”的概念进行挂钩,重新资源整合,让传统产物同样拥有了互联网传播的色彩。那么对于淡出人们关注视野中的配音艺术同样也不例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由于配音艺术从原理上解构之后,人们很容易就发现了这项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同时拥有了“互联网科技”的技术支持,人们很容易让这项曾经在幕后需要通过一系列复杂工序之后才能呈现出来的艺术拥有了“普世性”,也正因为这一点,大量有关于声音艺术和配音艺术的网络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视野范围中。从2010年到目前,越来越多的优秀配音作品或配音者以多元化的形式火爆于网络上,例如因《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一炮而红的胡戈,因恶搞配音各类经典影视作品而被网络粉丝追捧的“胥渡吧”“淮秀吧”等民间娱乐配音团队,因用重庆方言为经典剧作配音的网络红人“果子哥哥”“邓先森”等。
四、多屏并置下的配音真人秀节目时期
基于配音艺术由发展到辉煌,从辉煌到没落,再从没落到崛起的演化历程,同时介于当今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配音艺术开始以新的表现形式出现在大众的审美视野中。无论是大众对于“声优”产业的逐渐追捧,还是由于配音艺术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产生的多样化娱乐功能,这些元素均让曾经一度作为冷门的配音艺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被广大受众所熟悉和喜爱。这同时也为配音真人秀节目《声临其境》的成功培育了文化认知的土壤,进而从另一个角度上开启了多屏并置下的配音真人秀节目时期。
所谓“多屏并置”,也就是多个屏幕的交互性融合艺术的产生。而“多屏并置”对于配音艺术所产生的效应在配音真人秀节目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屏幕指的就是三大屏幕,即“电影的大屏”“电视的中屏”“手机的小屏”。“电影的大屏”指的是节目中影视作品的画面;通过电视这种后台媒介将配音艺术以声画影像的方式呈现运用的就是“电视的中屏”;同时移动终端技术产物例如手机,为这样的表现方式提供了配音真人秀和配音艺术的粉丝群体,即运用了“手机的小屏”。由于配音艺术独特的自身属性,也由于它拥有一定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现而今将配音艺术作为电视节目主体内容的节目模式已经拥有了类似《声临其境》的先河。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媒介融合的视角来看,笔者认为我国的配音艺术的媒介演化历史可以分为:译制片影院时期、视频配音时期、移动互联网娱乐时期,以及多屏并置下的配音真人秀節目时期。
参考文献:
[1]施铃.电影电视配音艺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山田实.大众传播研究入门[M].东京:日本芦书房,1988:6.
[3]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薛睿,黄丹.从《声临其境》看配音艺术的魅力[J].传播力研究,2019,3(35):53-54.
[5]张茜,郭峰.论配音艺术的语言魅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9(12):114.
作者简介:
李林翰(1993.7-),男,汉族,四川达州人,博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文化产业、播音主持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