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具扁担和箩筐的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2023-10-09 01:15邓晓霞
美与时代·上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设计箩筐扁担

摘  要:对扁担箩筐的造型、功能、材质和蕴含的民族精神进行分析,以现代家具为载体,从造型的保留和传承:引发记忆与情感双重共鸣的设计、功能的延续和改良:节约室内空间的一物多用设计、材质的继承和创新:可替换式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创产品设计方案,为传统农耕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传统农具;扁担;箩筐;文创产品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22年度科研项目(NDYB2022-08)研究成果。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文化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随着工业化、现代化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传统农业正在不断地发生着变迁[1]。如何通过恰当的设计将这些曾经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农具记录下来,让他们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便利,同时让农耕文化精神延续下去,这是设计师们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一、扁担和箩筐的设计美学分析

中国传统的民间造物发明都是围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行的,扁担和箩筐也是如此(如图1)。扁担通常由竹木制成,中间宽两边窄,主要用于辅助人工运输,用来挑、抬物品,广泛应用于各地农村。箩筐通常由竹材编制而成,用于装载和运输各种农作物,常与扁担配合使用,也可以用来盛载其他各种物品。它们作为一种简单的民用运输工具,为百姓提供着诸多便利,直到今天仍在使用。其设计源于古代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与道德精神,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现代设计理清了文化和生活的关系,这里将从造型、功能、材质这几个角度对扁担箩筐进行设计美学分析,探索其应用于现代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一)造型解读——“器完而不饰”

“物无枉然,必由其理”。传统农具的造型都较为朴素和简洁,并且能够长时间使用。扁担作为一种简单的民用肩挑工具,其造型呈“一”字展开,为了减轻压力,让挑担者的肩膀更为舒适,靠近肩膀处间距最宽,往两边依次递减,在视觉上呈弯曲的弧线造型,其造型都与使用功能紧密结合,器完而不饰,曲与直、长与短、圆和方的变化,都是在功能需求以及使用者舒适度需求引导下变化的,既节约了资源,又让人与物的关系变得更纯粹。

(二)功能多样——“物尽其用”

“以少胜多,一物多用”。扁担和箩筐作为早期的农用运输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减轻肩膀以及手臂的压力。除了运输农作物,扁担和箩筐也经常用来携带儿童(如图2),对于在乡村长大的孩童来说,基本都有被长辈用扁担箩筐挑着行走的经历,或者跟随长辈去干农活,或者出去赶集,这种只有在孩童时代才能享受得到的乐趣,长大以后都会成为一种难以忘怀的珍贵体验,是乡土中国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孩提时的集体记忆。除了运输功能之外,扁担还经常被架在箩筐上,形成一条简易的凳子,为挑担者提供休息场所。

(三)材质天然——“就地取材”

“因地制宜、因材施用”,扁担通常使用天然的竹或者木作为原材料。这种取材于自然,与自然为善,不浪费自然资源的价值思维体现在农具的设计与制作当中,指的是其从前期的选材和制作到后期的使用和废弃,都在避免给环境带来负担,体现了古代人对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木材本身所具备的特性与人存在一种生物共性所带来的亲近感,而竹材更是由于易加工,生长速度快,材质硬度高,韧性好,而成为新兴的低碳产业。目前这两种材料在现代家具和家居产品设计当中的应用依然很广泛。

(四)扁担精神

从精神功能的角度上来看,扁担不仅象征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品质,同时也体现出吃苦耐劳的品格。如同陈列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面那根“朱德的扁担”,传达出来的是那个年代的领导们肩负的民族使命,诠释着艰苦奋斗以及不断创新的民族精神。

二、扁担与箩筐文创

产品设计的载体与可行性分析

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产生个人情感、社会情感和群体性在场感的重要区域,是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的关键场所[2]。经过前面分析我们得知,扁担和箩筐这两种传统农具的造型和部分功能与现代家具有相似之处,而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和常见的物质器具,以家具作为载体对扁担和箩筐这两件传统农具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可以让我们的设计得到大范围的了解和关注,转化成商品后也能因为其实用性而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和购买。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农具主要用于农耕生产,而家具主要满足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两者的使用环境和主要功能各有不同,但扁担和箩筐这两件传统农具的造型结构和制作工艺都比较简单,体积也与家庭常用的生活器具相差不大,这就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将结合传统农具文创产品设计方法从造型、功能、结构、材质这几方面对扁担箩筐与家具设计的相关元素进行整合,得出既具有农具特色,又能解决现代人需求,并且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家具设计方案,引导消费者主动地去关注和传播传统文化[3]。

三、扁担与箩筐文创家具的设计思路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以服务现实为主要目标,按照时代需要以及当代设计原则去改造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让他们与现代社会接轨、与人民需求合拍,实现古为今用[4]。

(一)現代家具设计背景分析

1.居住空间的局限

目前,大部分年轻人受各种因素制约,会选择租住或购买小户型住宅作为自己的住所。小户型住宅的空间非常有限,而家具作为室内生活物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室内空间的整体自由度。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集中整合家具的各项功能,减少家具的空间占有率,释放消费者的生活空间,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

2.重视用户体验

近年来,重视用户体验的设计思想得到了广泛关注。现代家具设计除了考虑产品的基本使用功能外,还要关注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体验式设计是一种参与式设计,如何通过功能和结构设计去实现人机交互,让使用者感受到被重视,感受到人性关怀,在家具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3.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是绿色设计和生态设计的延伸。现代家具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其二是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减少生产成本;其三是满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使用天然环保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延长家具整体或其部件的使用寿命,使资源长久可持续使用,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二)扁担与箩筐文创家具的设计思路

1.坚持文化传承和创新设计相统一

创新与传承之间不是反命题。任何一件设计作品既可以传承,也可以创新,还可以两者兼并[5]。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创新设计让家具设计更好地为现代人服务,满足现代人的多重需求;另一方面要在不影响产品主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带领大家去认识扁担和箩筐,让大众有更多机会去了解什么是扁担、扁担的用法和扁担精神的内涵,去传播我们的农耕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感。

2.坚持设计引导和满足需求相统一

在强调关注现代人需求的同时,文创产品的引导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除了注重产品文化内涵的传达,设计者还应结合节能、绿色、环保的当代设计趋势去呼吁消费者关注个人、社会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件物品都在满足我们需求的同时引导我们的生活,实现一种更为理想的生活状态。

四、扁担和箩筐文创家具产品设计实践

基于以上设计思路,结合扁担和箩筐的原始形态和功能得出设计方案(如图3)。这是一款扁担箩筐造型的多功能家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的实际需要选择放在客厅、卧室或者书房,她既可以是凳子,也可以是茶几,还可以是一张桌子,结合用户需要随时变换自己的角色。与之配套的椅子是以簸箕为基本原型进行设计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是否需要配套购买使用。

(一)造型的保留和传承——引发记忆与情感双重共鸣的设计

这款多功能家具的主体造型由扁担放置在两个箩筐上的基本造型转化而来(如图4)。原本独立的扁担和箩筐通过原木进行连接,变成流畅的一体式造型。扁担部分进行了加宽和抬高处理,一方面为了适应人的身高,使用过程中可以增加身体的舒适感,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另一方面,抬高之后整体造型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合理和美观。筐体部分的造型进行了简化处理,变得更加简洁和现代。

(二)功能的延续和改良——节约室内空间的一物多用设计

扁担和箩筐在农村主要用于运输和储物,如果要搬到室内成为一件现代家具,要结合现代人的居住条件和生活需求来对其功能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一物多用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我们要以满足实际生活需要为目的,在功能和结构之间进行优化组合。这款多功能家具巧妙地通过一体式设计把扁担和箩筐结合起来,既能保留住传统农具的基本造型,实现原始功能的部分延续,又能通过结构的改良让它们产生新的功能,实现一物多用,节约空间和成本。在有限的室内环境中,如果能让一件家具同时拥有多种功能,可以有效地节约室内空间,减少资源浪费,同时有利于改善人与空间的紧张关系。老子主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形并不是没有形态,虚无也并非一无所有,而是与“实”相对应,以少胜多,提倡简洁与节物,用最小的变化来获得最大的功能需求,以期达到简朴的良善设计[6]。

(三)材质的继承和创新——重视用户体验的可替换式和交互设计

这款多功能家具的主体材料选用了制作扁担和箩筐常用的木材和竹材,台面部分和箩筐底部使用木材,保证家具整体的稳定性。箩筐筐体结构使用竹材编制而成,竹材韧性好,方便造型。竹材外部包裹针织椅套。椅套可以进行拆卸,方便清洗,是可替换式的设计,有多种色彩方案供用户选择(如图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大部分家具的造型和结构都比较简单,此类家具产品的情感交互设计主要侧重行为的情感交互[7]。用户可以通过替换和尝试不同风格的椅套,获得丰富多彩的家居体验,并且在组装过程中感受到动手参与的乐趣,实现人和家具的交互,获得成就感,从而产生愉悦的心情。同时,这种可替换式的设计也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延长产品使用寿命,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四)扁担精神的主动传递——有教育和推广意义的设计

民族文化精神是构成设计美最高境界的核心层,它由特定民族在自然、社会和历史环境下逐渐形成的,经由民族成员代代传承,最后升华并且凝聚成为该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念与文化传统 [8]。扁担精神是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这种在艰苦环境下所诞生的精神信念是不可磨灭的历史丰碑,也是我们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当下每个年轻人应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对于没有机会接触过农具也不认识传统农具的这部分消费群体来说,通过我们的设计去讲述扁担和箩筐的故事,让他们了解何为扁担精神,了解我们的革命前辈如何艰苦创业和开拓创新,并思考在新时代如何发扬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传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尤为重要。

五、结语

扁担与箩筐文创产品设计主要思考的是如何结合现代人的生活背景以及精神需求去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除了以现代家具为载体,设计者们还可以进行其他的尝试,例如灯具设计或文具设计,让传统农具以一种新的形式继续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为现代人服务的同时也向我们诉说历史的故事,带领并且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王三星,叶良均.皖北地区农业文化变迁研究——以Y村农作物、农具、节日习俗以及人际关系为例[J].农业考古,2018(3):249-254.

[2]韩若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以“情动机制”为视角[J].民俗研究,2019(6):56-66.

[3]王晓航.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体现[J].包装工程,2017(22):276-278.

[4]王增福.傳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正确处理六大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103-113.

[5]邱爱金,王岩.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思维特色[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5):61-66,111.

[6]何怡露.传统造物设计美学研究——以挑具扁担为例[J].设计,2020(17):137-139.

[7]孙辛欣,许柏鸣.基于情感交互理论的家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14):113-116.

[8]杨娇.论民族音乐文化在民族精神发展历史中的传承与创新[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28-133.

作者简介:邓晓霞,硕士,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产品艺术设计及其相关领域。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设计箩筐扁担
杨存怀:“土专家”挑起增收“金扁担”
金扁担
哈尼族图形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手绘插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及营销探究
熊爸爸的扁担
景德镇创意陶瓷产业发展与“一带一路”旅游业文创产品开发
挑扁担
大礼难还
2.皇后和子女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