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丹 邱冬梅 石懿斌
摘 要:当前制约高校思政铸魂与审美育人深度融合的因素为美育实践缺乏整合教学导向性和渗透性,探寻地方高校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融合发展与实施路径对于解决该问题具有实践意义,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基于此,文章简述了审美教育的意义,从分析美育实践的地位与作用展开,指出地方高校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融合发展与实施路径,认为需要在美育中融入美育的感性教育因素,通过在实践中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实践模式的多样化,将课程思政融入美育,最终实现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的融合发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美育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课程思政;美育实践;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6-0149-04
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其理论基础是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即人类的进步是文明的进步,是引导人类走出自然、野蛮状态,走向自治状态的进步[1]。按照狭义审美教育的说法,这种美学教育中的启蒙精神最初由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倡导,旨在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个体的审美情趣。相比之下,广义审美教育更加侧重高层次的人文教育,其教育内涵是启蒙人并实现人精神的自由。在这种状态下,人的自由和人本身应该被视为一个整体,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在某些情况下,审美教育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其可以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引导人们进一步走上启蒙的道路,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目的,旨在鼓励人们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自由地认识和培养自己的审美素养,完善个人情操,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审美教育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它支持了一种常识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能够通过美的方式,坚持一种共同的归属感。针对地方高校的审美教育及教育实践,地方高校要保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最鲜亮的底色”,构建地方高校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的融合发展。
一、美育实践的地位与作用
(一)美育实践的地位
通常,学界根据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所述,将“审美教育”理解为“人性和谐发展的高度”[2]。对席勒来说,“道德”自由和“审美”自由,是“审美教育”的“本体”。这就解释了席勒在《卡利亚》中对美的原始定义为“外表的自由”,席勒坚持认为审美理性既可以被定义为理论的,也可以被定义为实践的[3]。美育实践将审美教育的表征与意志联系起来,将此形式应用于必要或自由的行动。因此,席勒认为,将美育实践应用于道德行为被称为道德判断,将美育实践应用于自然事件或必要行为则被定义为审美判断[4]。与康德不同的是,席勒之后,审美判断是美育实践理性的一种形式,即将其原理应用于自然界事件的形式。美的概念只诉诸最基本的道德价值,正如道德应该是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的一切对象,都携带着对幸福的保证。
由此观之,美育实践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是随着社会实际需求发展而逐渐产生的,不仅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了教育者旺盛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也观照了受教育者的价值诉求,照耀着受教育者的心田。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不能生活在一个没有道德的社会状态中,只有当现代人获得了美的体验,个体理性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才能得到恢复。即一个人只有在证明了他的道德自由的能力时才有公民自由的权利[5]。换言之,美本身并不产生道德结果,而是产生良好行为的自由或能力。美不仅是一种诗意的许可,而且是哲学上的正确。在这一点上,现代教育理论将美育实践看作是“感性和理性二元论的调和”,其行为介于“形式驱力”和“物质驱力”之间。即在美育实践中,人的自然的、理性的能力不会与之相抵触,而是会与他的道德本性相结合,即“人的自决”的出现,标志着道德启蒙的顶峰,是真正的道德教育的一种评价和理解,也是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产物。正如《论优雅与尊严》中所描述的,审美教育的问题要服务于道德目的,而且审美经验本身就是道德的实现,道德实践和审美经验必须处于同一本体论水平,这样审美教育才能对道德产生真正的影响。就当前地方高校的思政教育而言,美育实践的地位是由新时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完善过程中的社会需求和现实功能共同决定。
(二)美育实践的作用
在分析审美教育的实践作用时,康德坚持认为,即使审美判断是普遍的,也没有客观的原则来评价这些判断。换句话说,审美体验是建立在愉悦感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客观的原则来判断美,那么就不可能以普遍的方式来确保对审美的认可。判断将只包含主体的感觉,因此,不能仅通过描述感觉的特性来同意判断。对此,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指出,物体本身一定有某些特质,可以维护我们的一致性,即使我们不能证明审美判断,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有一个客观的美的原则。马克思则将“美的原则”归因于实践而非理论上的理性。美的原则不能预先假定一个对象的概念,它不是认知的。因此,这个原则也不是构成性的,在康德的意义上,它只是规范性的。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把物体当作“自由的表象”是可能的,因此,美是“类似”的自由,但它不是真正的“实例化”的自由[6]。基于上述论断,地方高校课程思政中的美育实践活动,具有以下积极作用:
首先,美育实践能够增强受教育者实践能力。在教育中应用美育实践,鼓励受教育者的社会情感参与,允许受教育者通过想象并探索它们如何与人们理解和感受的其他一切相关联并建立联系。这种美学方面的实践,对于学习体验至关重要,能帮助学生走出课堂的束缚,在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之间,建立起了重要的联系。这是因为美育实践将价值从一个经验领域转移到了另一个领域,将它们附加到日常生活的对象上,并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洞察力使这些对象变得有意义。因此,作为生活和潜在体验的象征,美育实践会随着每次的互动而不断变化,以提供多种背景解读和视角。
其次,美育实践有助于发展受教育者的特长。从学习的角度来看,积极的想象力通过允许无意识的思维创造了一座桥梁,通过促进潜在想法、感受和欲望之间的新关系来教导有意识的身体,实现了受教育艺术特长的发展。例如荣格描述了积极想象的概念,其中思想、图像和信仰的聯想,可以通过书面和绘画来表达。这个过程能让受教育者迅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进而帮助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基础知识储备和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
再次,美育实践是传统德育教育的有效补充。杜威论证了教育学审美维度的价值,表明学习是通过经验发生的,美育实践加深了反思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杜威建议艺术家能够积极地内化受教育者的情感,然后外化他们的艺术想法和认知反思,从而促进新的见解和可能性的形式。在这方面,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和媒体艺术在内的任何艺术形式,都为教师和学生的德育和学习提供了多种表达形式,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感知、观察、聆听、思考、解决问题和合作的实现。在美育实践中,受教育者通过行动、重演、应用和主动寻找,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作为学习和解放的一种手段,美育实践有效地落实了德育任务。
最后,美育实践促进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环境中,艺术不再是奢侈品,而是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加强社会情感应对技巧和自我意识来支持这些目标,从而使学生能够在需求和资源之间找到正确的个人平衡、持续努力、促进协作和自我调节。在促进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中,将美育视为情感和人际自由和越界的实践,而美育实践又促进了受教育者的审美距离,一种在具象领域内的相遇,既能激发情感又能进行审美实践检验。因此,美育实践在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了形成性作用。
二、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融合发展与实施路径
(一)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内容的综合化
学习的审美维度涉及高级思维技能、想象力和创造力、自我调节学习、人际互动以及情感和社会情感参与的强大组合。美育实践作为地方高校学生的知识来源之一,成为一种扩展地方高校学生审美、立美和创美观念的干预措施,有效促进了地方高校学生个人成长,加速了地方高校学生的思想认知和社会过程的设计、促进和指导,为实现对个人有意义和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成果。因此,凭借美育实践的重要性,有必要将美育实践整合到地方高校的课程思政中,将美育实践作为一种感知、了解、调节学生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方式,实现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内容的综合化。
具体而言,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内容的综合化,首先需要找准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内容的交叉点。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思政在日常生活中的隐形表现,拓展发现美的渠道,探寻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的可联结之处,多方面进行美育实践,以此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正如前文所述,审美实践涉及符号、隐喻和多感官技术的动态相互作用,以促进复杂的体验表现,其中想象力、认知和情感得到最佳参与。通常,审美实践可以体现在教师的方法中和课程活动、课程作业中,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奉献友爱精神。因此,在课程思政中使用主动的、标志性的、象征性的、具身的美育实践内容,可以使课程思政充满活力,促进受教育者的思想开放和意识联系,鼓励受教育者的灵活性和批判性思维,并促进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
其次,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内容的综合化,需要明确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内容的认知。认知取决于整个教学体验中发生互动的质量,也是学习的基础。虽然由学习者持有,但在很大程度上受学习体验中互动的引导。认知存在的基本原则是参与实际的探究过程,以及探究参与者能够通过持续交流构建意义的程度。正确的认知有助于学生通过探索和意义创造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为此,对高校思政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保证其具备基本的美育知识,清楚美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理论基础,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中,降低体系化的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对思政和美育有综合性理解,在教学中加入实践设计,实现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内容的综合化。
最后,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内容的综合化,需要应用包括音频、视频和文本在内的各种多媒体资源,巧妙地使用图片、声音、视频以及表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种表达自己审美和审美交流的方法。高校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需要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便师生、生生之间就审美问题和思政教育内容产生丰富的对话。尤其是当学生学习思政课程材料中的敏感话题时,丰富且及时的交流回馈将为学生塑造科学的审美观,激励学习者增强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情绪,消解学习过程的消极情绪(如情境焦虑)。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丰富了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内容,让课程思政洋溢着进取与创造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打破陈规、冲出桎梏的理念。
(二)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模式的多元化
当前,在地方高校思政教育中引入新的方法论途径是实施二十一世纪相关教育原则的必要条件,是在课程思政中引入人本主义、人格的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培养能够在精神理想的基础上,承担道德选择责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核心关键。其中,最有希望也最容易实践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融合发展的方法来提高地方高校学生的整体审美能力和美育效率,最终反哺思政教育,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为此,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可穿插艺术鉴赏环节,将审美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帮助学生懂得审美,把审美更好地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学生的思政认知中树立多元化审美理念,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积极贡献。
针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的单一和片面问题,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探寻整个课程思政体系或个体成员的审美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过程中应尊重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培养,实现思政教育的个性化,建立师生之间的伙伴关系和生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以这种模式为基础的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教育制度,其目标不是以知识和技能的形式形成具有期望特性的人格,而是为充分实现个人发展的内在力量创造条件,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例如“蒲公英人才培养计划”公益美育志愿服务项目弘扬责任担当的社会风尚,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实践者,传播向上向善向美正能量,传递美育价值,做到美美共享,美美与共。
在“蒲公英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中,一是要常态化运作保实效,坚持采用“桂志愿”系统和美术与设计学院志愿服务积分手册相结合模式开展活动,近一年来累计志愿服务5000时长,累计6000余积分。二是要科学化管理促发展,逐步在选拔、培训、服务、合作等方面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定。三是要社会化运作创品牌,注重与社会资源合作,在培训、服务、物资捐赠等各个环节与玉林市团委、社区、乡镇政府、中小学校、爱心企业、公益组织等多家单位合作,共同开展项目,形成有效合作机制;四是项目化运做出成效,以传统工艺课堂和义务墙绘为两大载体,凝聚全院师生力量,创新、扎实地开展公益美育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其将个人经验与所呈现、应用和反思的材料进行对话。通过地方高校课程思政与美育实践的融合发展,能够整合从古代到今天的整个历史过程中的艺术发展,以及这一领域的现代研究,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审美教育手段,有助于发现和发展艺术审美与思政教育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1] 王冠英,周炯焱. 高校第二课堂美育现状审视与优化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1):50-52.
[2] 尹爱青,刘畅,柳欣源. 增值赋能:中国特色学生美育评价的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6):165-173.
[3] 戴岳.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和美育的有机融合[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0):98-99.
[4] 朱小晴,张铭钟. 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0):104-105.
[5] 焦豫丹. 美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參考,2022(39):101-102.
[6] 杜艺垚. 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探论[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3):9-11.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