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磊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除法的开始,相对于加法、减法和乘法,除法的意义抽象程度较高。因此,理解除法的意义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数与运算”中指出: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基于运算一致性的除法意义的教学通常有以下两条路径:一是联系乘法运算,通过观察、比较、类推,感悟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二是结合“分物”问题,通过逐次减去分掉的数,体会除法是“同数连减”的简便运算。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我倾向于联系减法引出除法。首先,减法是把一个大数分成较小的几个数,除法是把一个数分成同样多的几部分,这两种运算都可以从“分物”的实践活动中找到原型。其次,学生从圈一圈、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经历连续减去相同的数的思维过程,容易体会到除法是“同数连减”的简便运算。再次,以“12÷3=4”为例,由乘除法运算的互逆关系,可以推算出4×3=12。根据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可以写成4 个3 连加的算式。那么,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可以逆推得出12-3-3-3-3。这样就把四种运算联系起来,更能体现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
结合以上思考,我从“平均分物”的实际问题切入,把“分”和“减”作为除法运算意义的认知生长点,基于减法和除法意义的一致性展开教学。
在除法意义的运用中,学生感到最困难的是不知道什么情况下该用除法计算。究其原因,在除法认识的起始课上,教师通常简单化地让学生对照“□÷□=□”进行按图索骥地填写,没有让学生充分经历“直观感知→意义表征→获得概念”的思维过程。对此,我采用任务驱动策略,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经验解决问题,获得对除法概念的认知能力。
出示问题:有12 个苹果,每4 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师: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圆片摆一摆、分一分;也可以画一画,或用算式写一写。
在交流过程中,结合实物操作,引导学生对加法算式4+4+4 与减法算式12-4-4-4 进行对比与联系。
师:在加法和减法算式中,你们能看出放了几盘吗?
生:3 盘。
师:谁上来圈一圈3 个4 在哪里?
小结:数一数,一共减了3 个4,可以放3 盘。
师:同学们想一想,求能放几盘就是求什么?
生:求能放几盘就是求12 里面有几个4。
数学概念的获得离不开对具体事物的抽象,不同表征方式的交流有助于概念的形成。教学中,从操作到画图再到算式,激活了学生同数连加、同数连减的经验,以直观的图示来支撑数学思考,通过圈出相同数据这一行为,着眼于后续除法概念的学习,为不同运算方式之间的类比、迁移作了铺垫。
“求总数里面有几个几”的问题,适合用圈一圈的方式表征。与之相关联的“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的问题,每份数量是未知的,能不能也用圈一圈的方法解决呢?
出示问题:把12 个苹果平均分给4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生:一个一个地分,如果还有,再一个一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师:先拿几个苹果出来分?
生:4 个。
师:为什么每次拿4 个呢?
生:有4 个小朋友,每人分到1 个,需要拿4 个。
师:谁知道一共能分几次?
生:3 次。
师:你们怎么怎么想出来的?
生:12-4-4-4。
生:分3 次正好分完,每个小朋友每次分得1个,一共分到3 个苹果。
师生共同小结:“把12 个苹果平均分给4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也可以看成“求12里面有几个4”。
先解决“求总数里面有几个几”的问题,建立“从总数里面连续减去相同的数”的模型,再将问题进行变化,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与画图,明白“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的问题可以列连减算式解决,充分感受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体验两类分物问题的一致性。
课上,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用除法解决“平均分物”问题,而是通过独立操作活动与集体交流,让学生体会用“几个几”思考更方便快捷,连减的过程还可以用除法表示。
出示问题:有36 个苹果,每4 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他将撕下来的纸摊开,铺平,然后他的铅笔在这张纸上慢慢地蠕动,再蠕动。过了一会儿,常爱兰发现纸上出现了一辆歪歪扭扭的独轮车,还有一个胡子拉碴的老男人。常爱兰的眼睛里就放出光来,但这种光却是凶光。常爱兰说,你在画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小心麻糍回来揍你。
师:能放几盘就是求36 里面有几个4。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36-4-4-4-4-4-4……
师: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数太大了,用减法比较麻烦。
师:能不能创造一种新的运算,更快、更简便地解决问题?
生:想( )×4=36,能放9 盘。
师:我们知道,同数连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那么,同数连减可以写成——
生:除法算式。
这样教学,学生经历了除法算式的创造过程,与“同数连减”建立联系,为除法的生成找到了知识的源头。在揭示除法的意义的同时,让学生感受了除法的简便性。
实际上,在一年级教材里就孕伏了除法意义的相关内容。例如,解决连减相同数的问题:42 连续减去7,写出每次减得的差。这样的编排,不仅是对减法运算的巩固,更是搭建了由减法到除法过渡的桥梁,为更好地理解除法的含义作铺垫。在后续除法竖式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从被除数中逐次减去除数的倍数,最后将减去的次数写出来就是商。
综上所述,除法意义的教学,应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基于运算意义的整体性,引导学生以联系的视角,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知,自然生成对除法意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