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厚金,李鸣
高质量课堂离不开校本教研支撑和保障,但现行中小学校本教研普遍存在主题统领乏力、过程薄弱、质量不高、效能低下等诸多问题,很难支撑高质量课堂建设。深化校本教研改革,实现校本教研转型重构,提高其质量和效能,成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当务之急。
校本教研对每所学校来说都是长期坚持的例行性活动,但传统的校本教研普遍存在顽症痼疾,严重制约了其教育功能和力量发挥。
校本教研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常态性问题,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转和基本质量,常需要将这些问题统整为一定的主题;二是教育教学难点攻坚,核心是聚焦课堂质量的学情诊断、标高把握、路径优化、质量监测等。但现行校本教研往往内容繁杂,主线不分明、重点不突出,根源是缺乏针对性、本质性主题统领,表现为聚焦课堂教学研究内容与主题的关联性、连续性、层次性差,导致教研活动低质低效。
教研机制科学性、独特性、人文性不足,成为中小学教研动力培育、质量提升、效能生成等整体薄弱的主因之一,难以有力激发、规范、导引课堂实践研究深度前行。当下校本教研机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缺乏激发力和凝聚力。教师教研积极性不高、敬畏感不强、参与度低,“被教研”“打卡式教研”等现象屡见不鲜。二是缺乏过程调控。教研过程缺少规程引导,关键环节缺乏教研工具支持,难以提供教育教学的方向与标准指引、行为与路径指导,导致研究过程虚化、重复低效严重。三是缺乏资源统整。校内外教研资源整合不足,校本教研缺乏专家或名师把关引领。即使有专家或名师指导,但仍存在诸多缺陷,如重视名家大师引领而缺乏一线名师榜样示范,重视大型活动而缺少日常教研跟踪指导。四是缺乏成果固化与效益转化,教研成果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固化,常将成果丢失在路上;教研成果反馈到课堂还缺乏有力跟进机制,导致成果转化率低,参与者获得感差。
当前不少的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关联度不高,对大面积提升课堂质量的常态性指引和突破性支撑不足,主因是未能抓住课堂教学关键问题和系统性问题。主要表现为:(1)未能聚焦课堂关键问题,赶时髦或追求高大上,对解决常态教学问题缺乏借鉴与指导。(2)教研过程未能扎根课堂,脱离课堂真实场景、真实问题,忽视产生、验证研究成果的课例培育。(3)教研成果没能及时落地课堂。教研成果只有运用于课堂,才能检验其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在常态化教学中完善与迭代,产生实际效能。
针对校本教研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教研质量和效能,以有力支撑高质量课堂建设,我们展开了主题教研建构与实践。
这里所说的主题教研既是“有主题的教研”,更是研究主题源自课堂、研究过程扎根课堂、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的校本教研。
主题教研注重从课堂教学中提炼高价值和典型性问题,并转化为价值导向与行为指引的统领性主题,通过系列、持续、深层次的实践研讨,将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有效解决实际问题[1]。
主题教研具有统领性、实践性、发展性特征。统领性表现为主题统领,即对核心问题、价值取向与教研目标的统领,并由此统领整个研究过程及其成果获得。实践性体现为研究主题源于课堂教学真问题,教研过程常以课例研究为主要载体,通过研究达成共识,并及时返回教学实践进行成果验证以改善课堂教学。发展性体现为教学常态性问题解决的行为优化和关键性难题解决的突破创新,既提升教研质量和效能,也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师教研力发展。
主题教研是在高价值、本真性主题统领下,以系列性、持续性课例建设为载体,以渐进式、深层次研讨活动为路径,以团队深度参与为保障,以提升全员教研力和大面积培育高质量课堂为目标的研究活动。
教研力主要包括教研动力、教研能力、教研效能。影响教师教研内生动力的主要因素有:教研主题与教师教学的亲近度与价值获得感,教师参与教研的体验深度,呈现课例的质量高度与主题研讨的深度,教师对成果运用、反思改进的意愿与效度,这四方面构成全员沉浸校本教研的 “动车组”,“四维联动”为校本教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教研能力主要体现为“五力”: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的关键问题和系统性问题捕捉力;将问题转化为有价值导向与行为指引的主题提炼力;践行主题的教研路径、方式选择与创新设计力;问题研讨、过程调控、成果生成的实践力;成果运用、行为改进的转化力。教研效能指教研的效果与作用,包括三个层次:完成教研任务,达成预定目标;教研成果反馈课堂的教学行为改进度与教学质量提升度;教研动力增强与教研能力提升。
那么教研力与课堂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在我们看来,教研力与高质量课堂高度关联、深度契合。教研力是提升课堂质量的重要支撑力,课堂质量是教研力培育的依据、目标,课堂提质既能为校本教研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内容、有价值的问题,也能为校本教研提供直接动力。因此教研力与高质量课堂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生共长。
当下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以主题教研为抓手提升教研力,培育高质量课堂。
从课堂教学真问题中提炼的教研主题才是教师的真实需求,才能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与动力。以践行主题的系列任务为抓手,教师主动、真实、深度参与研究活动,才能获得真实体验,激发本质思考,内涌创生力量。践行教研主题、落实教研任务必须以课堂实践研究为主途径,做到主题源于课堂、过程依托课例、共识生于实践、成果落地课堂。动力源发机制可概括为需求导引、任务驱动、实践导向。
主题教研能否支撑高质量课堂,关键在于主题与课堂的关联度。要求主题源于课堂教学典型问题的整合提炼。教研组进行主题建构与设计后,依托课例开展持续性实践研究,通过系列课例诊断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措施方法,并凝练成共识性成果,再运用于课堂,促进课堂优化。
教研与课堂高度关联的纽带之一,是围绕课堂提质的教研主题优化及其实践落地。需要强调的是,新课程教学中的主题教研,必须从研“教”为主转向研“学”为主,并重点围绕以下点位展开:将教材内容转化为便于学生学的“学材”;精准把握学情,找到从学情起点通往课程标高的教学策略; 设计结构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建构性的学”;实施伴随性评价,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内生动力。研教关联机制可概括为主题源于课堂、过程扎根课堂、成果用于课堂。
高质量主题教研需要高效易行的路径导引。可借助专家名师进行专业引领、榜样示范,让教研行稳致远;研发应用系列教研工具,让教研在主航线上走深走实;全过程调控,引导教师把专业学习、问题聚焦、方法建构、教学实践、系统反思、自觉改进统一起来。路径导引机制可概括为专家名师引领、量表规程导引、专业反思实践。
伴随性评价要求将评价贯穿教研活动全过程并有机关联课堂,做到以评促教研活动质量与效能提升,以评促课堂行为改进与质量提升,以评促教师教研力提升。首先要强化内生性评价。教师对自己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投入度、贡献力、获得感等及时评价反思、自觉改进,才能真正成为教研主人,并进而产生教研内生力。在内生性评价方式上,既要突出教师参与教研的自我评价反思,也要促进教师公正地进行教研活动评价,从而实现本质意义上的教研共商、共建、共享。其次要注重外驱性评价。学校对校本教研活动评价要突出本质性、创新性、纵深性。本质性体现为教研活动必须解决有价值的真问题,能改善和提质课堂;创新性体现为教研活动具有创新性和解决教学问题的创新性;纵深性体现为促进教研活动持续递进及其价值不断提升。评价生长机制可概括为突出教师主体、自我反思改进、内外激励生长。
我们组建了“2+1+n”优质教研团队。“2”指一个指导专家和一个一线名师,二者作用互补且不可替代,专家侧重理论引领和方向把握,名师侧重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并做好示范,为教师导引教改方向与路径,激发教研内驱力。“1”指一名管理骨干,主要职责是促进教研组将学校的教研要求落实到位,将专家名师的指导转化为组内教师的跟进行动。“n”指多名学科教师在专家名师引领示范和管理骨干带动下,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在深度研讨中获得进步与成效。
1.主题教研规划单:顶层设计与研究蓝图
教研组在专家名师指导下聚焦教学真问题,提炼候选教研主题,通过主题研究价值、路线图、成效解剖,确定教研主题。老师们根据主题展开前期研究,确定子主题目标任务,形成教研框架和路线图,即“主题教研规划单”。“规划单”将教研主题分解成前后关联、互为支撑的多个子主题及系列活动。
2.教研活动预告单:目标任务与分工准备
“教研活动预告单”是对教研活动的详细规划与准备,指导老师围绕主题开展前置学习研究,清楚自己的研究任务并提前做好准备、思考和筹划。“预告单”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动员令和说明书,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流程、任务分工、阶段要求等。
3.课堂教学诊断单:关注事实与寻找证据
无论课标教材解读还是教法学法优化,无论作业设计还是阶段学习反馈,都以课例研究来运用和检验,必须开展课堂观察与数据分析。“课堂教学诊断单”包括教学预设、课堂实施诊断,为教师课堂观察提供视角和标准。为了便于课堂观察,我们坚持把每堂课都完整录下来,观课教师除现场观察记录外,课后也能多次“把课打开”,以反复观察与分析课堂,罩住课堂问题和症结[2]。
4.评课析理改进单:以据析理与完善改进
虽然每位教师都按要求完成了前置教研任务,对观课视角都进行了思考研究,但经过细致的课堂观察与数据分析,常有新的想法或疑惑,需要进一步思考研究,为评课析理做好准备。为此我们提出“一个月磨出一堂课”,录课后给观课议课老师至少留出一天时间,让他们为深度评课析理做准备。
展开高质量的评课议课,我们提出了“评课析理四步法”:亮观点,根据理论学习与课堂观察分析,观课教师提出一个小议题,以便围绕论题评课析理;列证据,观课教师基于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或典型事件提出相应观点;析原因,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理论学习,分析这些“证据”说明了什么、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可能会涉及学科本质、认知规律、教法选择、学法指导等多方面;提建议,教师根据上述分析和学情,修改完善教学建议,为实际教学提供借鉴,助力优秀课例形成。
评课析理不是单纯的听评课,而是以课例研究为抓手的系列教学研讨,进而解决课堂教学共性问题,并从内容与思维上分为三个层次:观课与分析,观察同伴课例中“教”的行为和“学”的表现,分析“教”与“学”的关联性、契合度,从学科课程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等方面找到教学原理的解释与支持;比较与借鉴,对比“我”的经验和教学预设与同伴课的优劣之处,找到背后的教学理论依据,在相互借鉴中形成优质教学方案;对标与内化,将“我”的教学与名师专家对标分析,找到差距,积累优质教学方案,内化为课堂教学方法论。
评课析理的价值不仅体现为对本课例的修改完善,具有利他性,而且有众多的利己性。如在课例比较中对教材处理与教学设计的更深认识,在对标名师专家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研究课例实践与教学原理中获得方法论提升。
“评课析理四步法”为教师深度参与教研活动提供了“拐杖”,是前置任务完成情况和课堂观察及数据分析质量的集中“验收”,也引导着老师展开高质量的“链式”反应与思考。
教师只有在评课议课前充分准备,才有高质量的智慧碰撞与交锋,才能产生深度教研。老师在前置研究准备过程中,通过理论学习进行实践性反思,通过评课析理在常态教学中进行反思性实践,从而实现“实践→理论→实践”的迭代升级。
上述“四单”的研制与应用,既是高质量主题教研的行动指引,也是教研环节的质量标杆。“规划单”是顶层设计与路线图;“预告单”是落实教研活动“小主题”和前置任务的过程引导手册;“诊断单”是进行解决教学问题的事实与证据收集;“改进单”是实现沉浸式研讨的重要前提和智力支持,也是教研成果内化并改进教学行为的关键抓手。
将教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常态教学行为,是主题教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激发教研内生动力,提升教师获得感的必要前提。
我们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是,专家和名师全程参与“三研两磨”课例研讨和深刻的评课析理后,与老师们一起凝聚提炼,形成教研共识,再由一线名师“同课再构”。组内教师观摩名师的“打样课”后,展开常态教学实践,逐步实现大面积课堂教学的蜕变升级。
展开支撑高质量课堂的主题教研评价,关键是让教师成为教研评价的主人,实现从外驱型评价向内控型评价转变。教师对自己在教研活动中的表现与收获进行自我反思评价,是为了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自我改进;教师对教研活动效果进行反馈性评价,是为了及时收集意见与建议,完善和改进下一次的教研方案。
教师反思性评价包括三个维度: 教研前的活动期待与准备程度(重视度);教研中的行为表现与智慧贡献程度(参与度);教研后的成果梳理固化和内化应用程度(获得感)。学校设计了“两度一感”评价量表,即五个层次的评价标准,让教师看到自身表现与评价标准间的差距,从而形成教研内生性动力,自觉及时地调整教学行为。
反馈性评价主要包括主题的匹配度、组织的规范度、氛围的融洽度、课例的优质度、研讨的深入度和目标的达成度等,即“六度”分值(“1”表示较差,“6”表示最好)。“六度”反馈性评价能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自觉意识,凸显教师的主人翁地位,营造“共创、共享、共生”的教研生态文化。
学校除对教研常规例行检查外,还对教研活动阶段成果进行考核验收,如以微论坛、微讲座、专题报告等方式汇报教研成果及形成过程; 以优质课例展示诊断实践活动呈现教研成果的转化与运用,举办教学论坛,表彰优秀成果。
总之,反思性与反馈性评价是“自评”,旨在促进个体和集体反思改进,持续激发教研内生力;奖励性评价是“他评”,通过督促引导、表彰奖励,形成教研的重要推手。我们坚持以“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做到二者互为补充、协调并进。
群体教研力显著提升。教研主题源于课堂,让老师们“想研”;“四单”指引教研,让老师们“深研”;过程扎根课堂,让老师们“会研”;成果用于课堂,让老师们“研成”。教研“四单”的研发运用为老师们深度参与教研提供了“拐杖”;“评课析理四步法”促进老师精心准备、专注观察、深度析理,为高质量课例形成提供了“轨道”;老师们在链式思考中实现了成果内化与认识升华。近两年来,我校老师参加赛课(说课)、技能竞赛、作业设计、备课展示、论文案例与教研成果评选等活动,均获市(区)级一等奖。
常态化课堂教学大面积提质。老师们在主题教研实践中更加关注学情起点,更加重视结构化教学,更加精心地开展学法指导,更加主动地改进课堂评价,实现了常态课堂改进优化、教学质量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