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珍
2022 年4 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版)》强调“注重学段衔接与科目分工,加强课程一体化建设”[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一个显著的亮点与特色便是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科逻辑和思维进阶协同设计学习目标,体现连续性、进阶性和衔接性,并将教学目标、内容、形式、任务、方法等关联起来,减少教学脱节的可能性,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学段,确保小初数学教学顺利过渡。
1.教学难度差异
小学数学教学难度以教材为“基准”,在选取例题与练习题时,不会做过多的拓展与延伸。而初中数学教学则不同,其难度常常超越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还经常会对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挖掘,对一些典型例题的知识范围进行拓展,即“借题发挥”。以“逻辑推理”为例,在小学阶段,学生只需要感悟数学的说理;到了初中阶段,学生要会用数学的符号表达数学道理,并会基于这样的道理证明一些数学命题[2]。
2.教学方式差异
小学数学侧重打下数学的基础,其教学容量小、知识简单、题目变化不大、教学进度缓慢。这样,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反复讲解和提供充足的练习时间,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进入初中以后,随着知识容量的增多、难度的增大,以及课程的增加,教师集中教学时间远比小学少。此情形下,教师只能采取精讲方式,加快教学进度,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1.学习方法差异
在数学学习上,小学生主要是借助直观、具体事物进行学习。他们对教师依赖性较大,教师讲授什么就学什么,教师要求什么就做什么,独立思考和知识梳理能力较弱。而初中生主要是独立性学习。他们不仅要学会独立思考、知识梳理和融会贯通,还要开拓自我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进行差异化学习,避免思维定式,避免高分低能。
2.学习动机差异
小学生的学习动力除了来自自身的好奇心、求知欲外,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教师和家长的要求。教师的评价和家长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例如,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内作业的基础上,利用课外时间加强运算和数学竞赛方面的训练。与小学生不同,初中生面临着激烈的升学竞争,他们为了考上较为理想的高中,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会规划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自己能够有效地投入学习。
一个具有较高核心素养的学生,意味着他在学习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能够对学习结果有积极的预期,而不再是一个盲目、跟风学习的“高分低能”生。因此,小初衔接阶段,教师应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让学生拥有持续学习的核心素养,而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考高分。
作为小学与初中之间过渡的桥梁,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不仅要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大和更好的发展空间,还应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观念的转变,让学生能够合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积极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使其进入初中以后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升入初中后能够适应紧张的学习节奏,必须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
小学数学所要学习的内容相对简单,即使学习习惯不怎么好的学生在成绩上也很少与学习习惯好的学生有较大的差距。到了初中,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难度的增大,小学时养成的不良习惯的缺陷就会逐渐暴露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孩子小学成绩很优秀,到了初中反而不如普通孩子,甚至有的还成为学习困难生的原因之一。可见,小学时期的学习习惯对初中学习影响相当大,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知识梯度,不是斜坡式而是阶梯式的。“在特征上,小学数学知识比较具体,而初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3]以“数”为例,小学生接触的主要是正数、小数及基本算式等,而初中生要学习的则是有理数、正负数、一元一次方程等。可见,从小学到初中,“数”的知识点在范围上、形式上和深度上都发生了一次飞跃。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虽然有一定关系,前者是后者学习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与拓展,但初中数学教材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全新的。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置,将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知识妥帖地融入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内容中,使小学高年级学生能够提前了解初中数学学习,并在适当难度的挑战中,获取有趣有用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用方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学过的“认识方程”等相关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寻找等量关系来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并帮助学生感受运用这一方法的优越性,避免学生产生简便运算中的思维定式。有些教师对教授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感到不可理解,认为“杀鸡焉用牛刀”,引导学生运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更适宜“教”与“学”。这些教师会有这样的想法和看法,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基于小初数学教学衔接这一视角来考虑问题。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安排学生口算练习,让学生逐步熟悉依据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思路”[4]。这种以复习的形式,让学生再现、复述等式的基本性质,丰富学生解方程的必备知识,既降低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这一知识点的难度,又可以为学生升入初中后能够高效地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做好铺垫。
小初数学教学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要让学生升入初中后能够适应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就需要小学高年级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使其既能够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又可以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初步感受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因而,它应是一种梯度化、衔接性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教师拟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方法植入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时,应立足学情和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造提升,便于学生顺理成章地接受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知识能力的生长,教师可以将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优化,提炼成为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形成相应的学习观念、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和平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拟将初中常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渗透至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教学内容分解为三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逐一完成。
(1)寻找新的方法,阐释轴对称和平移图形变化的特征;
(2)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和平移现象,探究为什么通过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平移能够变幻出优美的图形;
(3)围绕教材呈现的实例和操作活动,归纳、提炼轴对称、平移的定义。
这样,既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又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使之对自主学习有更深刻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初期为学生设计包括学习目标、自学内容、问题讨论、概括总结、当堂检测等环节,到后期要求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建构学习策略。久而久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还为学生升入初中后拓展学习空间、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所以,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即对直观的事物容易感知,对鲜明的形象较易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抽象思维能力明显不足。进入初中以后,数学知识点的抽象性明显增强,学生一时难以迅速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转化,导致许多学生无法在第一时间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使学习成绩不进反退。基于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比如关注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解决,然后再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抽丝剥茧、层层深入,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新的培养和升华”[5]。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的的长方形知识,并向学生提问:“长方形是一种画在平面上的图形,如果将这一图形呈现于现实中,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可以摆出实物图,帮助学生理解,并提出问题:“这个长方体的各个部分是在同一个平面吗?”在学生否定回答之后,教师又追问道:“长方体两个平面的交界处是什么? 说一说它们的情况。”学生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后,教师归纳长方体的特征,并板书:面6 个,对面相等;棱12 条,对棱相等;顶点8 个。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问:“生活中,长方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是什么决定了其形状和大小?”教师通过动态演示,引导学生对比发现: 长方体的棱决定了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当长方体的三条棱确定了,这个长方体也就确定了。以上将抽象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方法,与初中生的思维模式相契合。所以,当学生建立了将抽象转化为具体的思维模式后,自然可以胜任初中数学的学习。
教师“无法改变学生自身的学习基因”[6],但可创造条件让其高度发达。小学高年级教师肩负着小初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使命。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新理念真正树立起来,把新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小初衔接意识,让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更契合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方向,与初中数学教学实现有效衔接。俗话说,路遥知马力。小学高年级要开足“小初数学教学衔接”这个马力,让学生怀着憧憬,充满信心地走进初中,开启人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