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时性研究的古代童谣美育价值指向及建构策略

2023-10-07 19:05林家业卓淳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28期
关键词:童谣美育儿童

●林家业,卓淳

“凡三王教世子者,以礼为乐也;乐,故修内也;礼,故修外也;礼乐交错于外,所以成也义也,恭敬而温文。”[1]这是《礼记·文王世子》里面提到的关于美育的阐释,而中国古代童谣便集成了作为“人的养成”的“修外之礼”以及“修内之乐”规范和审美成果。可以说,古代童谣是中国美育教化的瑰宝,也是树立作为“人”最基本形象的开始。

一、承古:古代童谣美育价值挖掘

童谣者,“儿童歌讴之词”[2],既是植根于幼儿内心的一种悠长回响,亦是耳朵的一次享受,更是口头上的艺术情感表现[3]。童谣没有具体的乐谱或符号,大部分靠的是儿童间的口口相传[4],童谣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时代的脚步,紧紧依附于历朝历代的农业基础以及上层经济建筑。

童谣美育的文化内涵渊博多样,具有深奥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显现了中国百姓爱美向善、学则不固、崇德向上的精神与风采,以及中华民族雄厚的文化艺术造诣。中华杰出传统美育文化中滋长的童谣美育精神是中华美学灵魂在民族实际举动中的映现,是自由与认知意志的组合。

中华传统美育遵循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原则,独具正心诚意、天下一家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智慧。

(一)内外兼顾,形神俱备

儿童本身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好动活跃,对万事万物都充满探索的心与求知欲。因此,顺应儿童发展的天性特征,使得儿童在开放包容的清新环境中成长便显得尤为重要。童谣恰恰能够满足儿童对于歌唱和故事的渴望,因为它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故事情节,让儿童能够通过歌唱和演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享受到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不仅节奏轻快、通俗易懂、活泼自然、风趣幽默,且在精神层面上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的哲理,是使得儿童对世俗了解润物无声的不二选择[5]。

童谣可以培育儿童的性情。童谣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动感的唱词,为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限欢乐。童谣也常常以合唱、互动等形式出现,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音乐的魅力,还促进了他们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这种音乐形式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交技能。有的游戏歌词可以自娱自乐,如金章宗完颜璟时期的《泰和八年童谣》:易水流,汴水流,百年易过又休休。两家都好住,前后总成留[6]。通过吟唱韵律优美的童谣,儿童不仅能够享受到音乐的美感和情感,还能够感知到时间和空间的流动。因为童谣往往蕴含着时间和空间的元素,体现的是宋词长短句音韵美,喜闻乐见之下又透露着民歌的味道。除此之外,伴随着肢体动作的表演,两个人之间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交流,反映了儿童在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期待所追求的情感交流和友谊精神。还如《炒蚕豆》是一首由两个孩子一起吟唱的童谣,他们还会配合着做出同样的动作。大多数童谣游戏需要一群孩子的加入。譬如《挤油》这首儿歌,就需要一大群孩子轮流靠在一面墙上,利用身体的力量挤向同一方向,以此进行娱乐;童谣游戏《开城门》需要一群孩子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站在相隔五米左右的对面,手牵手依次站定,然后双方互相派选出手来尝试突破对方的防线。一群孩子在这样的场景下嬉戏,通过玩耍,让孩子们加入同行组成的“邻人”,在嬉闹中熟谙社会、接触生活;在游戏中,他们可以获得“家庭”“集体”的观念,同时察觉到“人”的存在[7]。

(二)和谐相处,美美与共

童谣,通过上一代在日常生活中对下一代的教化而延续,成为一种对于个人和群体生活的劝勉和引导。同时,这些童谣的内容多样,几乎覆盖了家庭生活、农业生产、民间传说等,代表着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传承了民间的智慧和生活方式。通过这些童谣,孩子们能够学习周围的语言及文化,以此塑造自己的人格和人生观。

童谣,往往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来引导幼儿学习孝道。特别是揭示反面生活的童谣更加生动形象:通过讽刺、反讽等手法,展现了不孝行为的丑陋和可耻,激发幼儿的反感和抵制情绪,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学习孝道。《童谣大观》收录的江南童谣:“小板凳,你莫歪。让我爹爹坐下来,我代爹爹捶捶背,爹爹叫我乖宝宝。我进爹爹一杯茶,爹爹赏个玉蛤蟆。”[8]稚气幼嫩的语气之中蕴含着幼儿纯真的反哺心意。《旧京歌谣》载童谣:“洋洋羊,跳花墙。抓把草,喂它娘。”幼儿喜欢模仿,小羊羔衔草喂自己亲娘,对幼儿来说有着“榜样的力量”。《广天籁集》载童谣云:“西方路上一只小白羊,遇着舅舅来白粮。大斗量来小斗粟,升箩头上养爸娘。爸娘养我长和大,我养爸娘不久长。”[8]这些童谣,反映了农业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和家人的关怀和尊重,反映了中国传统美育文化中的智慧和良知,教育人们要懂得珍惜资源,为家庭着想。

(三)礼乐修身,修齐治平

华夏民族是一个崇尚礼乐传统和诗教文化之邦。礼主要指国家典制、统治秩序、阶层规则等;乐则是乐舞歌诗的总称。童谣内容反映了乡村地区间不同的语言特征、行为习惯、形象塑造与社会风俗,是儿童美育的有益资源。童谣传达了基于生活体验和戏剧表演的传统观念,而民间美育实践主要通过色彩鲜明的面部扮装等艺术作品来表达。

礼仪规范之教则是间接体现了和谐之美。在系统性学前教育缺乏的古代,童谣作为儿童早期教育特有的形式,具有深刻的育人价值。

朱熹论著《童蒙须知》中有涉及儿童穿着应时的注意事项:大抵为人,身体端正[9]。其要求懂得珍惜穿着的衣服与冠巾,且鞋子和袜子不得凌乱,还要求衣冠等干净整洁。同时,训诫亦提及了“三紧”,分别包括:男童要把头发扎紧,用布或丝绦等带把腰部收紧,且鞋袜都要紧束,不宜宽慢而显得吊儿郎当、轻贱放肆。这体现了知识阶层的话语方式与普通百姓的童谣表达方式在文化传承中的分别。从语言形式上来看,《弟子规》以更为正式的语言方式,采用规范、条理的表达方式,通过严格的要求来引导儿童的行为和品德,体现了知识阶层对于传统文化的规范和强化[10]。而童谣则采用诙谐幽默、生动活泼的方式,更加贴近儿童生活实际,通过故事、比喻、谚语等方式,引导儿童认知世界,锻炼语言能力和培养品德,较好地达到了文化传承的目的。

(四)协和万邦,以和为贵

“和谐”是华夏民族自古以来便极为推崇与渴望的。这里的“和”有和谐的意思,但并不是指形式上的和谐,而是侧重于多角度、多维度、多方向、多层次的和谐与融合,强调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体本身之间的和谐统一。

譬如河北农村的一首童谣就极具特点: 媳妇公公病了,媳妇用一个篮子的烧饼去探访公公,宛若特别的和睦孝顺,在和熟人问好的路途上,却在口中无礼地对公公患病这件事情出言不逊,即童谣中“扒着炕沿哼哼哼! 该打老杂种”。要把握该童谣的核心,必须把这种现象置于农村的思维模式中剖判: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种失礼的言语听起来或然是轻渎长辈,但童谣中的儿媳实际上是乡村的环境下“孝道”的直接行为展现,同时还遵照了一定的品德准则。老人在患病的时期儿媳妇有责任护理孩子和公婆,因而她作为儿媳去探访公公并带去“一篮子烧饼”,这反而是一个真正的乡村道德的肖像画。

许多乡村道德教化内容都隐含在通俗的日常生活中,但也有一些童谣以优秀的品德榜样著称,譬如《天籁集》中便记载有一首童谣《石榴子花开》[8],说的是为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孝心,已婚女儿在石榴花开之时特意带上为母亲制作的花鞋前来探望,感叹母亲怀孕以来,几乎每时每刻都为自己操心,心存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这个童谣被视为道德典范,得到郑旭旦的高度评价:“这真是孝女的至情至性。”在士绅阶级所著的文学史籍中,“孝”的执行通常都是单方角色,体现的大多是男权思维。然而童谣中却表明,“孝”道并不仅仅存在于男性角色中,女性同样也有“孝”的表现和实践。从该童谣里能发现,道德观念在乡村具有易学习和易传播的特性。随着童谣的口口相传,里面所饱藏的道德观念逐渐被世人所熟知,对人们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社会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起到了一定的教化效果。

除此之外,童谣中亦蕴含着家国天下和入湖济世的大道理念。譬如《旧唐书·西戎传》中记载了一首童谣《高昌童谣》:“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8]这首童谣最初在高昌国内传唱,不仅体现了作为“匹夫”的报国之志和誓要破敌的决心,更反映了高昌反对分裂、要求统一的民心所向,希望回归大唐的怀抱,“回首”更让儿童唱起来酣畅淋漓,是一首“为人”的童谣,同样能够指引儿童发展的方向,滋养其心灵,是一种独特的人格教育。

(五)天人互泰,任物无为

天人互泰、任物无为,是我国较为独特的、区别于西方激进主义的美育文化核心思想。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我国的传统向来主张天人贯通、无为而治,“无为”即是“为”。

有部分童谣,描摹自然景致或动物,譬如江水、杨柳、青雀、鱼、鹅等,往往这些景物是很常见的、简单的,没有太多的修饰和隐喻意义,通过隽永描摹,来刺激孩子的兴致,熏陶他们的语言和文学造诣,帮助他们更好地熟悉寰宇和自身。《晋书》中记载了部分童谣如《襄阳童儿为山简歌》《永熙中童谣》等,其中的“日夕到载归”“桑生裴雷柳叶舒”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古代汉语中常通过将字词相连来构成意象,如“水流鹅”表示鹅在水中畅游,又如“江水何泠泠”“杨柳何青青”等,而“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发芽,打拨儿”则与游戏相关联。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汉族民间文化对自然的独特感知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表现了童谣中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二、读今:新时代童谣美育的价值建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 年10月16 日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旨在提高学校美育的地位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它呼吁学校加强对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领域的教育,同时也强调了美育工作与文化传承、国家发展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习近平同志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题演讲里面提到:“我们总是向往美好事物的,也包括儿童,中华民族应该要有包容共赏其他文明精神美的眼睛,这是无法阻挡的,是我们文明的延续。”[11]美育从古到今都是儿童生活的“刚需品”。古代童谣传统审美教育中具有的意义不亚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穿衣吃饭。古代童谣支撑起了儿童对于知识与美的追求,立足中华传统美育文化实践,对培育全面发展的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时代价值,为培育健康身心发展的国家人才提供一定的生命指引。

(一)以美启童智

古代童谣中包含着大量个人对世界的真理认识,通过儿童自发的吟诵,可以提高个人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激发儿童的热情,同时亦可以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与知识水平,了解不同花鸟草木、飞禽走兽的名字,譬如万历壬子济南乡试童谣《池北偶谈》中有云:“三人两小,太阳离岛”。[8]这首童谣和谜语结合,谜面头一句是拆拼法,三人两小即是“徐”;后面一句则是会意法,太阳恰好露出水面,寓意“日出天明”之意;“离岛”而不“离地”,暗喻该人名字与海有关,因此该童谣的谜底便是万历四十年科举解元徐海。这首童谣体现了审美教育中的核心内容,既是情感教育,同时通过美育启迪儿童智慧,引发儿童的思考与认识。古代童谣中展现的内外兼顾与礼乐修身、任物无为与以和为贵是这一“形象美、教养美”的整体具象表现。

(二)以美入社会

童谣不是一个儿童的童谣,亦不是以单独的个体形式存在的。相反,童谣更多地反映着社会的风俗民貌,儿童通过童谣初步接触社会习俗教化。明朝《帝京景物略》中有童谣《都城小儿祈雨歌二则》:“青龙头,白龙尾,小儿求雨天欢喜。麦子麦子焦黄,起动起动龙王。大下小下,初一到十八。摩诃萨。风来了,雨来了,禾场背了谷来了。”[8]民俗与古童谣结合的“求雨歌”,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对于雨水的期盼和急切心情,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敬畏和依存。这首短小精悍的七句童谣不仅用到了三种不同的韵脚,而且在表达思想时也呈现出跳跃性的特点。这种语言上的跳跃性传递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感知,反映了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句首的重复,使这首童谣更富童趣。例如“麦子麦子焦黄,起动起动龙王”,通过反复出现“麦子”“起动”等词语,让儿童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这句童谣,增加了其韵律和节奏感。最后一句“禾场背了谷来了” 天真地幻化出了一个场景:禾场背着谷走了起来,村庄获得丰收,旱情得到缓解。

童谣常常采用夸张却不失真实的表达方式,以富有生活气息的形式展现了儿童的想象和认知世界的能力,不仅培育了儿童的共情能力和道德能力,同时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对自然界怀有的神秘感也能通过童谣被儿童知晓。事实上,古代童谣不仅仅是让儿童了解社会习俗,更是成为培养儿童审美情趣、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手段,儿童通过童谣掌握语音、语调和韵律等基本技能并了解自身生活的世界,学习如何表达情感,如何运用语言来描述世界,从中习得民俗习惯。

(三)以美润童心

《荀子·乐论》载:“鼓,乐之君邪!故鼓似天,钟似地,磐似水,竽笙箫和筦籥似星辰日月,鞉柷、拊鞷、椌楬似万物。”荀子在批判墨子的同时,较为尖锐直接地指出君子清朗地向天空,用广大的乐声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滋养,有教养的人从音乐中得到高洁的志向,让感情变得平静温和。荀子把乐器比喻为自然,将艺术乐律情境与自然律动、天地韵律相结合,这更像是一种自然美育,也是天人互泰、任物无为的另一种具象表现。高山流水、梅兰竹菊等意象是幼儿打开视觉、听觉、触觉的钥匙,通过环境的同化浸润,儿童生命主体意识得到升华,去沐浴阳光,去感受雨露,去倾听大海的呼唤,这些鲜活的勃勃生机不仅能够发展儿童对自然事物形状、颜色和气味的认知,相较于艺术美育和社会美育,更给孩子们带来生命的自由,让儿童内心充盈,变得心如止水,起到润物无声的美育效果。

三、展望:童谣美育在幼儿园中何去何从

(一)在全球化视域中借鉴先进经验

西方对“美育”的讨论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学”,二是“艺术学”。集中在教育学中的涉及美育的相关课程以“艺术”“戏剧”“鉴赏”“哲学美学”“音乐”“博物馆”为主。因此,对美育的建设主要也是基于“艺术教育”的建设,并且更倾向于对“人文素养”层面的教育[12]。康德的美学之判断也从属于道德这个无上命令。蔡元培在美育实践中加入尼采的思考,美学并非知性范畴,也不从属于道德,“就美的对象而言,在我们理诸法,而照见明了之时,是允许一定自由的”[13]。童谣发展应该遵循“取其精华、抛其糟粕”的原则,留存能够展现儿童生活之美、创造与想象之美的童谣,同时革去一些对儿童发展不利的“灰色童谣”,进一步培养儿童的情感意识。在此基础上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儿童语言美、艺术美、心灵美的健全人格教育,陶冶儿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修齐治平的性情,使儿童从小树立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

(二)以理性务实之举推进童谣教育实践

通过幼儿园童谣教育实践,深入挖掘古代童谣美育精神的文化价值,推动其不断创新和发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平台,扩大美育的传播和影响力,提高美育水平和质量,促进中华美育精神在全社会的深入传承和弘扬。做好童谣美育价值的传扬,需要不断地注入“活水”,增强中华美育文化的生命力,多维度整合文化艺术资源,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将互联网技术、创新科技、人工智能融入幼儿园童谣教育。例如央视《经典咏流传》便以古词、古诗搭配时下的音乐,不仅让传统的诗词得到美的传播,更重要的是让儿童能够参与到传统童谣、诗词的传承中来,极具新意与创意,拉近了个人对传统美育文化的距离。童谣中广泛使用的拟音、儿化声和叠声等形式不仅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还有助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此外,音韵形式也给童谣注入了丰富的韵律和韵味,让童谣在新时代得以“永流传”。

(三)以古代童谣培育儿童的文化自信

古代童谣由尧时代流传唱诵的童谣《康衢童谣》为真正的起源,该童谣颂扬尧对国家治理和整改做出的杰出贡献,并借儿童之口传达给民众一种舆论风气,达到万民称颂景仰的效果。中华优秀的美育核心文化植根于华夏民族长期的实践积淀,是我们民族魂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丢掉了优秀的中华美育传统文化,就丢掉了我们民族的根,就割断了民族的血脉。”[14]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以及青年人“躺平”文化的蔓延,从小抓起、从幼儿园抓美育便显得刻不容缓。通过古代童谣的创新性传承,进一步提升儿童对国家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成为心系国家与民族的新一代时代少年。

当下幼儿园应该强化教师对传统童谣美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优化园区教学环境,在以童谣为辅助教学工具的背景下把童谣审美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挖掘童谣深层意蕴下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打造心灵美、礼乐美、艺术美、行为美的新时代祖国花朵,开发园区童谣游戏特色课程,培养幼儿基础审美素养。

猜你喜欢
童谣美育儿童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