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茹
【摘要】探究性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小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新课标的教育教学任务目标角度上来讲,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步培养和激发,而基于具体的数学课程内容、通过自主探索完成教学任务既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追求的主要目标,也是体现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教师应通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选择科学的数学课程内容达到激发学生探索学习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实践教学
引 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来说,学生主观上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是这一启蒙教育阶段中教师需要着重锻炼学生形成并提升的能力.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更是成为宏观的教学目标被设定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这也意味着探究性的教学方式与小学数学的教学引导进行融合应用成了现阶段小学教育取得预期效果的主要途径.
一、探究性学习方法与小学数学融合应用的主要优势体现
(一)有利于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固定教学关系
探究性学习方法講求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在通过自主探索找到问题的答案的同时达成学习相关知识的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及自主探索精神的引导都需要教师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既是探究式学习方法与传统学习方法存在的主要差异,又是这种新的学习方法能够体现出的一个典型优势.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在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主导与被动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出于对小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较弱的顾虑,在组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应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开展相关的教学组织工作,这就使得学生的主观学习思维激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而当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中投入应用后,意味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处于整个教学组织环节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思考和发散思维的空间更为充分,这对于取得更好的数学课程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能够有效改善在固定模式下师生之间相对紧张的教学关系.
(二)实现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与拓展
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拓展是推动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根本性提升的重要条件.在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要求的提出,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实现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步创新.另外,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本身对于学生来讲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小学生在相对枯燥和难度较大的数学课程学习中,若能够接触新的教学引导方式,其对数学课程学习的状态和学习过程的认同感也会进一步提升.相对而言,探索式的教学组织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本身就属于对教育教学组织开展方式的一种创新.而这种创新依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说,创新后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必然能够更好地激发其主观上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其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中的趣味性.若教师能够以具体的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开展切入点,则学生就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数学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有利于改善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过程的既定印象,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为引入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提供方便
新的教学资源的引入不仅意味着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体现了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的转变和优化.当新的教学资源能够被充分地应用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时,学生的主观学习感受会得到同步的优化,教师的整体教学组织过程也能更加规范和系统.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来讲,这种全方位的优化和完善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质量的全方位提升.教学组织形式的更新和发展,意味着新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也能够匹配相应的创新教学模式.在新课标背景下,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模式即是在教学创新后出现的新的教学工具和创新组织模式的代表.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来讲,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为了给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一定的便利并且有效引发学生的主观思考,教师更需要通过融入视频图片或微课资源的方式在教学的起步引导阶段给学生以具有针对性的关键引导,突破教学难点,推进教学组织过程的进一步发展.
二、在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
(一)对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偏好进行把握
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与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环境、基础文化素质、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都有一定的关联,这也使得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在本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面向小学生开展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时,教师应当首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和数学知识理解能力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把握,在探究问题提出的过程中,以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设置问题,并且按照不同学生的层次对提问的难度进行区分,确保探究的过程能够给不同的学生带来收获感和满足感,这也是提升学生数学课程学习信心的有效路径.基于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索过程,因此若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较为薄弱,教师在筛选相应的课程内容组织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就可能遇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障碍的问题.为了提前扫清这些障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进行把握,确保探究性学习方法融入相应的课程进行应用时,能够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避免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感受到过强的学习压力.另外,学生的主观兴趣也是关系到探究性学习模式能否发挥出其作用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教师应当通过在前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主观上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或者对部分数学知识的主观感受,从而尽可能用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为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奠定基础.
(二)选取适当的数学课程教学内容
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对于教师来说虽然具有较高的熟悉度,但新的教学方法的融入,需要教师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分析,确保选择适合应用新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的内容开展教学.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新的教学组织方法的积极作用,也可为教师提供分析教学内容结构的机会.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对具体的数学课程的内容选择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例如概念性的数学知识较之具有实践性或与生活联系更为紧密的数学知识而言,与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匹配应用在匹配度方面并未达到较高的水平.对此,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及学生的主观意愿,在运用探究性合作教学模式时,科学有效地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确保应用的适宜性,这也是进一步发挥出新教学模式促进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作用的有效途径.需要注意的是,适宜的数学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也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教师要在与学生达成良好的沟通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课程应用这种教学模式.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科学途径分析
(一)充分做好前期的教育教学组织准备
教学组织准备工作是一切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组织准备工作的开展一般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对基础原材料和辅助工具的准备,二是对整体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流程和思路的准备.教师应基于教学实践的需求做好这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发挥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作用提供帮助.在具体的教学组织开展中,教师应在筛选出适当的教学主题内容后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具有适宜性和先进性的探究性教学模式组织应用基础条件资源.这不仅是为了给正式的课程教学开展打好一定的基础,还是帮助教师厘清教学思路的重要环节.例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课程教学组织中,教师需要基于这部分课程所涉及的一部分几何知识,首先在教学组织环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部分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实体物品,或者通过应用专门的课程教学教具,在探究式教学模式组织应用前先通过直观的物体观察引导学生对这类图形的基本情况及在生活中的常见性进行展示.随后,基于这部分课程教学对于学生几何理解能力的要求,教师还可以引入微课视频资源将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演变关系及其边长、周长、面积等的关系,通过动态视频向学生讲解,或利用视频录制的方式,将核心的课程内容浓缩为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这不仅能够为学生的课程预习提供一定的帮助,还实现了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创新和发展.
(二)通过合作探究组织形式的应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在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应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独立的问题探究会受到个人思维的局限性影响,而在合作的背景下进行问题的探究有利于学生在互相讨论和探索的过程中吸收其他同学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对照观察自身在问题思考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这不仅是对学生主观思维的一种激发和引导,还是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究式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能够将学习中的绝对主体地位预留给学生上.教师应当在选取相应的课程内容后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认识到学生主导教学过程对于提升其学习效果的重要意义.教师自身只需要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中充当解惑答疑的角色.只有本着这种教学原则和观念,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才能切实取得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小学数学“整数的四则运算”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这部分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混合性的基本特征,首先在教学引导环节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加、减、乘、除的独立运算规律进行回顾分析.在确认学生掌握了基础的独立运算规律后,教师可通过设置具体问题的方式,出一组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四则运算题目,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由选取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题目进行解答.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运算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可将整个讨论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模式转变为数学竞赛的模式,对回答准确率最高、速度最快的小组进行表扬或奖励.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对学生的具体讨论分析问题的过程及题目解答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给予及时引导即可.在这种教学模式的融合应用背景下,学生自主探索的成分更多,其若能够顺利通过合作的方式解答出具体的题目,则意味着在主观上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信心也会得到有效激发,这对于学生保持长期的数学课程学习热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组织发散性探究教育引导方式
对不同学生的尊重是小学阶段教学开展的基本要求,只有在启蒙教学阶段就表示出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才能使其时刻保持灵活的自主思维状态,避免长期的传统教学引导对学生的思维发散性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化特征也会导致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失去自主思考的意识和信心,以教师的教学引导内容主导个人的数学知识学习.为了充分发挥探究合作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当更加注重不同学生在共同探讨并解决问题后在主观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反映出教师在教学引导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也能体现出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及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结合不同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引导和教育,从而确保各个层次数学学习能力的小学生都能够得到基于其自身基础水平的优化和提升.例如,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利用这部分知识在客观上存在一定难度的特征,鼓励学生通过共同探讨的方式进行,从而完成这部分课程教学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数学学习能力较为薄弱或基础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会局限在对于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意义了解层面上,而对于具有更强学习能力或学习基础更为扎实的学生,其个人运用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的自主能力会更强.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学习基础,鼓励一部分具有更强学习能力的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和研究的方式对条形统计图的实际应用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教师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可以布置相应的实践性统计作业,对其学习的实际效果进行检验.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中,虽然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仍然处于较为薄弱或稳定性较低的水平,但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从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环节就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可选取适当的数学课程内容,灵活运用探索式教学组织方式,力求通过创新教学方式等方法充分发挥出新的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为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提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阿格.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讨[J].散文选刊:中旬刊,2019(5):11.
[2]吴美莲.探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1):36.
[3]徐建国.小学数学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思考[J].国际教育论坛,2020,2(9):76.
[4]朱文友.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