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赠
摘 要:新媒体为中国动画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民族精神一直是中国动画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动画如何通过新媒体在创作中表现民族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体技术为中国动画电影创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觉表现空间,但是动画主题与风格创新才是中国动画赢得市场认可的关键。利用民族精神创新表现来提升动画电影主题思想性和动画风格艺术性,依托新媒体技术表现动画电影民族性,借助新媒体传播环境构建中国民族精神开放性,是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原创动画电影民族精神创新发展之道。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原创动画;民族精神;创新表现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数媒语境下中国原创动画电影民族精神创新表现研究”(2021SJA1102)研究成果。
中国动画发展至今,民族精神一直作为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伴随左右。中国动画发展初期,动画创作者就将自身对中国民族精神的认知和传承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创作中。民族精神似乎也成为中国动画彰显其独特艺术性的有效途径。回看中国动画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原创动画电影在世界上取得的辉煌成就都跟中国动画民族精神表现有着密切联系。新媒体语境下的中国原创动画电影也不例外,媒介本身的新变化也催促着中国原创动画电影去创新中国民族精神在动画表现上的形式,进而更好地迎合动画市场,实现用中国动画语言与世界沟通的目标。
一、新媒体语境下民族精神在编剧设计上的创新表现
在新媒体语境下,动画除了满足叙事的基本功能外,要具备一定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可以是观众与情节直接发生关系,也可以是情节引导观众去关注动画传达的某些导向焦点。新媒体语境下的动画编剧与传统动画编剧是有区别的,观众在没有看到动画影片之前就能够从网络上获取该动画的新闻评价,观众在该阶段就有选择权决定是否与动画继续发生关系,这会影响动画市场的后续发展。所以新媒体语境下,动画编剧设计决定了动画能否成功。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去丰富中国动画民族精神,在动画编剧过程中可以更加自由地设计剧情的时空关系,新媒体技术为剧情时空呈现提供了视觉保障。
中国原创动画电影借助中国民族精神取得了伟大的成绩,随后,中国动画在新媒体语境下依靠编剧设计中国民族精神表现方式,直接拉近中国观众与中国动画的关系,还形成中国动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动画产业链逐渐完善的环境下,动画既要像国外商业动画一样具备动画戏剧性的设计,又要具备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从动画电影《西游记大圣归来》可以看出,其角色定位已经跟《西游记》原著中的师徒四人有了很大的区别。在这部动画中,孙悟空角色的自信英勇是通过天真无邪的唐僧的仰慕建立的。编剧利用动画假定性,颠覆了观众对师徒四人的认知。在观影时,观众会参与到师徒四人关系的探讨中,会拿影片中的孙悟空对比《西游记》原著中的孙悟空。这种探讨成为观众与动画影片互动的桥梁,而这种互动会在网络上吸引更多的观众进行观看并参与讨论。在情节设计上,孙悟空与唐僧这种关系体现着当下英雄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在影片中孙悟空是唐僧的偶像,孙悟空没有让唐僧失望,帮助唐僧这样的普通人战胜了妖魔,而唐僧也揭掉山神身上的咒符解救了孙悟空。影片中孙悟空和唐僧的角色定位,体现了中国民族英雄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小人物的英勇,也体现了英雄与民众相互帮扶的关系。这种英雄角色的定位和演绎,与新媒体网络时代大家互不认识但又能相互帮助,平凡人也能成为网络时代英雄的民众意识有着相通性。影片对于中国民族精神的表现不同于以往,没有直接套用传统文学进行民族精神表达,而是结合当代动画娱乐性进行角色关系反转,进而增加影片戏剧性。中国原创动画编剧虽然秉承中国民族精神,但是其表达设计已经开始注重新媒体时代观众的读解方式,是对民族精神表达的创新。
中国原创动画电影的题材虽然还是多从中国传统文学和神话中选材改编,但是编剧突破了中国动画市场“儿童化”定位的禁锢。中国动画编剧对本国文化更为熟悉,了解当下观众所呼唤的民族精神。因此,在针对本国传统文化进行编剧设计时,更熟悉不同年龄段观众的观影需求。动画电影《姜子牙》呈现了当代成年人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时的自我救赎与突破,进而映射出中国民族精神中隐忍英雄的气概。角色姜子牙更像是一个隐忍的中年人,有着自己对“善”的深层理解和保护方式,不是单纯凭借对事物的表面分析去简单地做个执行者,而是有自我革新的魄力,宁可自己信仰破碎也要遵循初心。整个影片很多情节设计都有隐含的寓意,可能低龄儿童只看到姜子牙最后为救小九而牺牲自我的英雄故事,但成人观众则更有可能被一种更为复杂深刻的情节关系。成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社会问题被表达出来,体现一定的现实批判性。角色特质不再是单一的英勇无畏,情节线索也不再是单纯的英雄获胜与敌人失败,故事表达的中心思想需要结合观众自己的辨析去推理判断。动画表达的主题思想像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含蓄深沉,这种动画主题表现在中国之前的动画创作中是不多见的,比中国早期动画《哪咤闹海》更为悲壮浪漫,情节设计中除了安插孩子喜欢的可爱角色,还融入了爱情观和社会价值观。姜子牙与神权抗争的悲戚和决绝,也唤起观众对社会的反思和对自我人生的审视,表现出中国民族的反抗精神和自我革新精神。中国原创动画电影民族精神在编剧设计表现上开始更贴合当下的生活环境,敢于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创作表达。动画主题表达的内容有深度又不失动画戏剧性,故事情节在照顾观众对动画戏剧性的基本需求之外,更深化了故事情节,带来多维思考,利用动画假定性扩充中国神话虚拟时空,为动画视觉创作提供更大的表现空间。
二、新媒体语境下民族精神
在动画角色设计上的创新表现
新媒体时代信息化加速,新媒体技术为动画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对动画视觉成像要求也越来越高。动画角色在演绎剧情之外还担负了视觉传达功能,动画角色视觉设计不但要符合动画情节的基本要求,还要能够给人深刻的视觉印象。这样才能保证动画在茫茫的网络影像中快速脱颖而出,彰显动画艺术性的独特之处。这种视觉独特性也推动动画产业在新媒体时代开创新产业形式,即动画IP。动画IP要求围绕某个动画形象,在不同的媒介中进行二次或多次开发,最终带来产业价值最大化。中国原创动画电影在新媒体语境下创作的作品不但传承了中国动画民族性的理念,在動画角色设计上也能够融合提炼中国传统艺术。动画角色设计既符合新媒体语境的审美性,又具有前卫的民族性,角色IP彰显着中国独特的民族精神。
首先,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原创动画电影的角色设计具有双重时代性。角色设计既能够符合情节演绎的神话时空或者远古时空,又具有当下社会人群的生活气息。这种设计更有利于将观众带入剧情演绎的时空,角色表演不再脱离当下观众的思维模式,更能够与当下观众建立关系,具有娱乐性。在中国原创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角色创作中,能明显感受到角色就像一个当代生活中的儿童,其调皮的方式和说话的语气不会让观众产生时代隔阂。角色设计不再像中国早期动画那样为了教化而故意弱化角色的思维与智慧,让观众觉得角色过于简单和幼稚。《哪吒之魔童降世》与中国1979年拍摄的《哪吒闹海》动画相比,角色不再屈从父亲、遵守家规,而是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这种反叛精神看似像当下儿童的叛逆缩影,实则表达了角色反抗敌人压迫的斗争精神,是新一代儿童的人生观和思考能力的体现。角色在表现中国民族精神时更具有时代性,运用当下动画角色创新的演绎形式来表现中国动画民族精神。《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哪吒闹海》的角色有着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一方面是受三维电脑制作技术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情节对角色定位的需求不同。《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角色外形设计上,除了保留哪吒道具的原型之外,角色面部设计结合了当下流行的“丧萌”形式,身体外形也与动漫市场热卖玩偶泡泡玛特有着相似的设计模式。角色的外形设计与其性格完美融合,角色IP在网络上获得了巨大的流量价值,有效推动了动画后期市场的发展。
其次,角色的服饰道具能够巧妙融合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元素,而不是一味照抄古代服饰。结合当下动漫IP角色设计的审美来创新动画角色的服饰道具,让角色的服饰道具更具个体特征,提升了角色的IP视觉特征。
中国动画民族性一直是中国动画角色设计过程中的重点,纵观中国动画发展史会看到中国优秀的动画角色IP 设计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性。从《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阿凡提故事》到当下的《姜子牙》《新神榜:杨戬》,新媒体技术发展也推进中国动画角色设计创新。在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的角色设计中,角色服饰呈现的材质与纹样都源于中国传统工艺和艺术。角色杨戬的头巾是仿照中国扎染技术制作而成,角色上身是融入云纹丝绸质感的白袍,下身是类似扎染材质的裤子,这些材质都通过新媒体技术得以细致呈现。在角色服饰剪裁与穿搭设计上,裤子版型又和当下流行的哈伦裤有相似性,头巾和脚上木屐也具有个性化设计感。这样的角色服饰在保留角色时代感的同时也呈现出动漫IP应有的潮流设计感,让角色设计更符合民族精神表现的需求。
再次,角色表演借助传统绘画中记载的歌舞来提升动画民族性的表达力。在新媒体时代来临之前,动画角色表演会因制作技术限制而回避一些角色表演方式和镜头表达方式。但是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推进之下,动画角色表演得到更大的表现空间。角色表演的难点从动作设计转变到形式设计,让角色表演呈现最佳视觉感是新媒体动画艺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早期动画《大闹天宫》的仙女角色取材于敦煌壁画。仙女歌舞表演设计只是在参考壁画中仙女姿势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动态拓展,视觉形式远远不如《新神榜:杨戬》中婉罗角色的一段歌舞表演。在新媒体动画制作技术下,通过对角色服饰的飘动路径和镜头机位运动路径的设计,呈现出角色歌舞表演超于真人表演的视觉美感。动画借助中国传统艺术的创作手法,从原来的模仿到当下的创新,利用新媒体技术创作出更多高于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而丰富动画的民族性表达,提升了中国原创动画民族精神的自信心。
三、新媒体语境下民族精神
在动画场景设计上的创新表现
动画场景作为动画镜头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画信息传达的重要途径。在新媒体语境下,动画民族性的艺术风格需要动画场景来表现,新媒体技术也能够实现和支持多种动画艺术形式混搭的创作风格。因此,动画场景的风格在一部动画片中可能呈现多样性,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可以更为广泛地运用在其中,民族精神表现的途径也因此可以更为多样。
动画场景在新媒体语境下最大的创新来自于,在具有科幻风格的同时还能体现中国传统意境。动画场景在还原中国古代的时空背景时,对传统建筑进行现代空间布局设计。从动画的艺术角度将中式建筑、园林景观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形成中国动画民族性表现的新形式。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中神仙居住的仙境以漂浮在天空中的岛屿形式出现,仙境岛屿表层是植被和沿山而建的中式建筑,建筑风格类似于中国山西悬空寺的样式。进入岛屿后,为了彰显神仙居住地的都市繁华感,其建筑虽然沿用中国琉璃金瓦与红色木制卯榫结构的建筑墙体和门窗,但是建筑的自身尺寸被拉深,外形像现代建筑一样多层,又有别于中国塔式建筑。这些多层建筑叠落在一起,远看像都市高楼大厦,近看又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堆叠。神仙岛屿的上下环境空间被无限延展,形成一种无限拓展的神秘感和赛博朋克都市感。动画场景中的建筑保留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构成元素,在建筑外形上具有明显的识别性,但是构成岛屿都市的空间布局又具有现代感,让动画实现了虚拟空间艺术的创新。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动画场景将传统建筑结构与现代建筑框架相互融合,其构成的虚拟建筑场景可以满足动画观众对虚拟时空的视觉构建,又具有对外沟通的国际性,符合新媒体时代动漫设计的潮流性。
中国动画在道具设计上遵循场景设计的思路,道具在保留中国传统工具外形的基础上添加了现代机械设计的功能,能够将中国传统工具和物品的外形巧妙融进现代设计和未来科幻设计。同样在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中,所有交通工具都保留了中国古代造船的外形基础,但是船体制动功能和攻击系统又添加了现代科技设计。角色使用的飞船在中国航海大帆船的外形基础上,于船尾添加类似于现代航天飞船的制动设计,让飞船既有中国传统造船的设计美感,又能满足当下观众对科幻世界的好奇心。角色使用的飞船钥匙,在口琴外形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设计。口琴结构由木质和银质拼凑而成,而银质的选取源于角色在传说中使用的弹弓银弹。口琴设计不但辅助了角色表演和角色特征,还让道具在科技感的设计中呈现出中国民族性的艺术特征,增加角色表演过程中民族精神表现的时代性。
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原创动画电影将民族性表现赋予场景和道具的外形上,但是又不缺失场景和道具设计的现代功能性。这种科幻创新的融合表现形式又是新媒体语境下动画市场所需求的,观众对场景和道具创新性的期盼成为动画赢得市场的关键点,是动画进行早期市场宣传的时候能够随同编剧设计快速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新媒体语境下民族精神在动画场景设计上的表现是视觉技術和科幻设计的融合与创新,通过动画场景设计呈现出动画民族精神的创新性。
中国原创动画电影在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传播环境的推进下,不断通过创新来探索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道路。在新媒体语境下创新民族精神也成为中国动画原创发展的有效表现方式,中国民族精神在动画创作中的创新和表现促成了中国民族性动画新的艺术特征,成为中国动画沟通国际动画市场的有效表达,中国原创动画电影在视觉和编剧上的民族精神表现得到了国内外动画观众的认可,为中国原创动画电影的发展拓宽了新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强,乔慧.21世纪以来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性、现代性与工业美学[J].民族艺术研究,2020(5):29-37.
[2]张引.《哪吒之魔童降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评析[J].工业工程设计,2020(4):45-50.
[3]李锐.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性探索[J].当代动画,2020(1):32-35.
[4]李朝阳.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研究——基于传统文化表达的视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5]聂欣如.新中国动画的“民族性”问题[J].艺术百家,2018(1):157-163,226.
[6]贡布里希.理想与偶像——价值在历史和艺术中的地位[M].范景中,杨思梁,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侯赠,硕士,徐州工程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