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扬
[摘 要]生命教育日渐成为教育界热议话题,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话题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往往与当时社会重大突发性事件相关联。生命教育不可沦为灾难性事件的产物,而应时刻贯穿于人一生的教育实践。鉴于当前我国生命教育可量化评估工具较缺乏,实际应用中容易与其他学科相混淆,该研究对生命教育的实践逻辑进行了探讨,旨在厘清生命教育学科特性,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终身发展;生命教育;实践逻辑;人才培养;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1-0101-03
一、相关研究背景
生命教育相关研究由来已久,各国社会背景、现实问题不同,其研究侧重点也有较大区别,如美国在面临青年吸毒成瘾、暴力犯罪等社会不良现象时,为了帮助这些误入歧途的青年回归正轨,杰·唐纳·怀特提出了“education for life”即生命教育理念。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更加重视研究药物滥用导致的系列问题,旨在提高青年的生命质量[1]。日本学者主张从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心灵教育、性教育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2]。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也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有多种表述,比如从广义上说,生命教育是一种全面塑造人格的教育;从狭义上说,生命教育就是一种人生观、生死观的教育,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3]。又如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保存生命、发展生命、幸福生活[4]。再如生命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提升的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5]。观察这些表述可发现,无论是从身体状况还是从心理状态出发,都着重强调保存生命和发展生命这两大目的。生命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生命个体,这就决定了其运作模式必须因时施教、因势施教,将生命教育理念牢牢扎根于人们心中。
二、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辐射作用不够显著。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以来,学术界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蓬勃开展,尤其在国家发生重大社会突发性事件后,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会呈现井喷式增长,这为心灵在灾难中受到创伤的生命个体提供了某种程度的抚慰,也为人们在事件发生后开展心理疏导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生命教育研究不应只针对社会灾难性事件而开展,否则容易导致生命教育这项本该常态化开展的工作变得被动化、滞后化[6]。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要涉及不同年龄、阶层的对象,涵盖不同类型的社会事件,坚持将生命教育贯穿人一生的发展的理念,拓宽研究面,发挥研究最终服务于人与社会的作用。
科學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个体生命教育的受教育程度和实际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教育可分为学前教育、中小学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针对不同的学历层次应分别开设相对应的课程,以保证受教育者能便捷有效地获取相关知识、提高相关能力。但目前来看,开展生命教育的课程体系与理论架构尚未建立,且缺乏科学量表对教育对象进行专业评估,这就很难从根本上有效把握受教育者的真实情况。
结果反馈路径不够清晰。这是基于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所衍生的问题。首先,生命教育更多的是通过影响个体心理价值判断改变其对待外部事物的态度与行为;其次,只有生命个体在面临如突发应激事件、生命困顿时刻及思考人生发展意义等时才凸显出生命教育的作用。检验生命教育之成效显然不可能以受教育者在各类危难时刻的表现作为参考,这就给生命教育的结果反馈机制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三、生命教育实践逻辑探讨
从教育目的来看,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认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正确引导他们探索自我发展之路。探究生命教育的目的同样需要知道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人这一点,因此,应坚持采用去模式化、去灌输式方法,将施教者引导性与受教育者自我启发性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人类活动和心理发展特征,从知、情、意、行四方面来把握生命教育目的尤为迫切。知即认知,它是人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或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7]。开展生命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帮助个人认识生命,对生命的存在有直观感受和基本判断力,它是实现生命教育其他目的的先决条件。情即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的反映[8]。与情绪不同,情感带有明显的持续性、稳定性和社会性特征,情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情感在帮助个体适应社会、发起动机、组织心理活动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生命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唤醒个体对生命的积极情感,积极情感是人们在践行积极健康的生命之旅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意即意志,它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8]。生命教育的第三个目的是要强化个人的生命意志。意志在影响行为方面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采纳决定的阶段,只有经过动机斗争和确定行动目的之后才能进入第二阶段,即执行决定的阶段,此时又要经过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克服困难以执行所做出的决定这两个步骤才能真正转化成实际行动[8]。拥有顽强的生命意志可帮助个人在面临生命困境时仍能坚定信心,更快更及时地调节自身心理活动,帮助自己克服困难跨越难关。行即行为,它是指有机体在各种内外部刺激影响下产生的活动,是个人在知、情、意因素综合支配下的具体行为体现。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个体的实际行为得以体现,它与前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从教育内容来看,可以生存教育、发展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等为主题构建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教育内容。人人都拥有生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珍惜生命,懂得欣赏生命的多姿多彩,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享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有的人不仅不享受生命,反而常常制造戕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悲剧[9]。生存教育是最基本、最初级的内容,没有最基本的生命保证,其他一切都是空谈。国内的有关报道指出,自杀已经成为我国近几年15至34岁人群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且自杀的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青少年已经成为自杀的高发人群之一[10]。我们不得不正视眼前的现实问题,并反思现有生存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和不足。生存教育的核心在于让受教育者从内心认同珍惜生命,继而做到保存生命。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激发个体生命活力,引导受教育者通过努力奋斗实现人生意义,将自身和谐融入社会,通过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更多永恒的价值,这是生命教育的高级阶段。作为一切人生,不论伟大还是平凡,也不论是幸福还是不幸的最终结局,死是对生命意义的最大威胁和挑战,因而是任何人生思考绝对绕不过去的问题[11]。国人对死亡这件事常会有所避讳,认为不吉利,但生与死自古就是相伴而成的,孔子有云:未知生,焉知死?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向死亡,这是不可避免的。对死亡展开探讨有利于帮助人们认清生命的基本目标与价值,通过认识死亡的必然性来反思生命的意义及价值。死亡教育的要义就是引起人们对生命的敬畏,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唯一性和有限性特点。死亡性事件还会对个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冲击,加强死亡教育有利于引导人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各种原因造成的不可逆的死亡事件,在抚慰受害者心灵方面发挥人文关怀作用。
从教育的手段来看,应基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别加以探讨,首先通过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实现引领,早日实现将生命教育课程覆盖至各年龄段的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普及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增强人们的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同时,要努力营造包容、支持与理解心理疾病的社会氛围,认识到心理和身体一样也会生病。患者在主观上都是不愿意生病的,因此,对待这类群体要表现出支持和理解,不能以异样的眼光看待,更不可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包容和关爱不仅要在现实生活中体现,而且要体现在网络生活中。曾有媒体报道抑郁症患者们在网上相约自杀,这就急需从国家层面成立专门的监督系统,结合最新科学技术手段,尽早掌握这些轻生动态并采取干预措施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援。
在学校层面,可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设置专门课程的作用就在于形成规范的教学体系,通过教师的威严和严肃的课堂,向全体学生灌输生命教育知识。开展好生命教育要以传授知识为途径,是有其历史依据的。大学生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的教育原则,同时要结合新形势丰富教育理论,加大教育的力度,改进教育的方法,拓宽教育的渠道[12]。从郑晓江的研究中可知,江西师范大学、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商学院、广州大学等一些高校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其他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外还应重视实践部分,如开展心理话剧、情景剧和角色扮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系列活动[13]。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自由抒发情感,体会当事人在多种情绪下的内心感受,有助于增强其作为参与者的同理心,拓宽其感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渠道。
在家庭层面,长辈是孩子生命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父母的生命教育观念及行为直接且显著影响其子女。家庭的生命教育在以下三个方面不能轻视。其一,鼓励与引导。在子女年龄尚小、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时,父母一方面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另一方面应时刻警惕生活中各类负面因素带给未成年人的影响,尤其要重视子女生活中出现的错误思想及言行,及时加以指导,纠正子女错误的价值判断。其二,以身作则。长辈的言行举止、处事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后代。有相关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与其从父母身上观察学习到的亲社会行为程度显著相关,如果父母榜样作用缺位就会大为增加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其三,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有效开展家庭生命教育的保障在于创建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众多研究表明,父母离异、家庭暴力、家长胁迫式教育等正成为造成问题子女的主要原因。父母有责任通过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子女心灵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子女明确生命含义,积极探索生命价值。
从教育的结果来看,生命教育的成效必须可以量化,对生命教育进行量化性评价实际上就是要检验开展该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查漏补缺,以教育客体最新状态为依据,随时调整、优化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将生命教育作为常态化事业落实到底。
四、结语
要明确终身发展视角下生命教育的实践逻辑,还要懂得区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一些学科。部分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代替生命教育课程,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些课程在教育宗旨、培养目标等方面与生命教育有交叉之处,但生命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性。在教育实践中既要发挥不同课程协同育人的作用,又要区分其各自的侧重点,以提升生命教育的成效。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 余伟芳.日本学校生命教育及其借鉴 [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5-6.
[3] 陈连珠,董前程.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与担当[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4):8-12.
[4] 陈开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特点[J].教育與职业,2014(5):71-73.
[5] 冯建军.走向道德的生命教育[J].教育研究,2014,35(6):33-40.
[6] 向麟,邹太龙.英雄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不可偏废的另一端[J].当代教育科学,2020(5):81-84.
[7]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5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8] 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9] 肖川,陈黎明.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4):30-36.
[10] 冯建军,武秀霞.生命教育:研究与评论[J].中国德育,2008(8):27-32.
[11]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12] 卜金超.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27):53-55.
[13] 郑晓江.生命困顿与生命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3(2):48-54.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