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重逻辑

2023-09-24 13:03吴文霞
理论建设 2023年4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内容阐发上始终坚持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理论逻辑,在路径选择上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实践逻辑,在目标指向上始终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逻辑,这是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重逻辑。深入认识、深刻把握这三重逻辑,对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进一步彰显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767(2023)04-0106-07

2020年10月,在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1]123,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2]35从理论、实践和价值三重维度,对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经验进行深入总结和阐释,有助于从理论层面厘清如何科学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利于从实践层面理清如何科学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益于从价值层面厘正如何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而且对于进一步推进文化育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阐发:坚持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理论逻辑

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再阐释,使其符合时代发展、满足时代需要、体现时代特点,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3]我们党始终坚持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理论逻辑,阐释中国古代思想观念、哲学理念、道德规范等,有力解决了上述问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再阐释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思想,赋予其新的时代生机。如毛泽东将共产党的无产阶级立场同“民为邦本”思想相结合,指出我们党及党的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4];运用唯物主义认识论改造发展中国古代“知行合一”思想,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5]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同时以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阐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内涵,以矛盾的对立统一阐释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及“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等。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科学社会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关于构建理想社会的思想作出了全新阐释,使其更具时代特色并深深内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之中。如邓小平赋予“小康”(《礼记·礼运》)新的时代阐释,强调“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6];江泽民赋予“与时偕行”(《易经》)新的时代内涵——“与时俱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胡锦涛赋予中国古代“和合”理念新的时代意蕴——“和谐”,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时期,我们党还将“人民是社会历史创造者”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先后提出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拥护、是否答应”作为检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据,以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等重大论断,深化了对民本思想的时代阐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深入认识,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更深远的意义上阐释了传统民本思想。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发展大局,着眼于世界人民大团结,把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同中国古代“大同”社会构想相结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从更广泛意义上再阐释了儒家“天下大同”的思想蕴涵。

坚持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理论逻辑,重新阐释传统思想观念、哲学理念、道德规范等内容,使我们“在某種意义上可谓突破了中西体用关系框架的拘囿,超越了‘非此即彼式的知性思维的局限”[7]。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应立足现实生活,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再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与理念精华,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其一,关注新时代新征程的社会现实,在密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其现代诠释。具体而言,既要客观分析文化发展面临的新环境、出现的新矛盾,科学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新特点、新要求,以及社会文化建设的基本趋势和内在规律,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展现传统文化新气象;又要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传统文化内涵、性质、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与时俱进的现代诠释,激活其生命力,展现传统文化新活力。

其二,密切结合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目标,在增强时代再诠释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体而言,即是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国家的发展现况,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结合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阐明我国社会建设已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面临的重大挑战、机遇,突出再诠释我国悠久历史长河中积淀的优秀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等的重要价值,凸显进一步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现实必要性。与此同时,要准确分析国家的未来发展规划,将国家发展战略与发展步骤具象化,特别是将文化强国建设战略与发展规划具体化,从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的大局视角认清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现实必要性,使之更好地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治国理政实践、精神文明创建等方面相协调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1]324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选择: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实践逻辑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各项具体实践路径、举措的执行落实。对此,我们党始终坚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从理论和现实层面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一方面,我們党始终坚持立足国家社会发展现状,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深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强调“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8]。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继承发扬本土优秀民族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江泽民强调保持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积极汲取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以实现本土文化与时俱进,事关国家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9]400;胡锦涛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调继承优良传统道德对于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2]314,“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10]170,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党始终紧密围绕社会文化建设实践,在现实实践中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科学原则,在尊重中华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腐朽落后部分和蕴含民主性、革命性的部分进行有效区分,继承发扬了包含戏曲、文艺、文学等多种形式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秉持历史的、阶级的方法正确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既“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11]335,又“划清封建主义遗毒同我们工作中由于缺乏经验而产生的某些不科学的办法、不健全的制度的界限”[11]335,在全社会依托各类文化创建活动大力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家治理内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要求鉴别并“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10]164,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积极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使其表现形态更加多元丰富,既有承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节庆礼仪文化的现代复归,也有蕴含和展现优秀传统文化、民族优良传统的文学艺术作品、影视歌剧的创作呈现,还有诸多以年轻化、先锋性为代表但极具丰富内涵的影视纪实、诗词歌曲新编等现代视觉艺术方式再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风采,有效激活并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12]我们党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程中始终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有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这一文化创新实践的深入发展,要继续坚持扎根社会实践,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丰富多彩的具体实践中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首先,坚持在广大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生活实践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一是结合新时代新征程新的实践要求,深入分析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内含的新趋势、出现的新问题,在科学认识把握实践新变化、新特点的基础上,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连接点,密切二者之间的现实联系,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二是结合丰富的精神文化生产、创建实践,深入总结广大人民群众创建精神财富的实践经验,汲取广大人民群众满足精神追求、充实精神世界的实践智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落实到群众生活细处、小处、实处。

其次,坚持在治国理政的探索实践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一要深入挖掘并将中国古代优秀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进一步融入国家治理的各项建设实践,从顶层设计方面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推进其创新性发展。这里要特别注意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密切关系,“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12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新征程上要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推进其创新性发展。二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亟须解决的短板问题,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建设的有益启示,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补充、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实现其创新性发展。

最后,坚持在世界文化交流传播的丰富实践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2]314。坚持以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科学态度与宽广胸怀打破世界文化交往的壁垒,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实践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坚持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2]314,在文化对外传播的实践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是新征程上深入挖掘和彰显中华文化时代风采与永久魅力的重要途径。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旨归: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逻辑

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中,价值逻辑集中体现为目标指向、目的意义,是人类活动合目的性的重要表现。在百余年的奋斗征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逻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层认知视角重新诠释中国古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责任伦理,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矛盾论的基本观点同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有效“会通”,使其融合生成新的意义范畴,强烈激发了国人救亡爱国情怀,进而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實现了中国人民的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科学原则清除传统文化中封建、落后内容,并积极借助优秀戏曲剧目和民俗表演形式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进一步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传承创新,大大解放了当时国人的思想。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对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义利观予以现代改造,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个人与集体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以及暂时和长远利益,都并非处于不可调和的冲突中,而是有机统一的,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9]92,并大力通过教育、宣传、影视艺术等方式方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发展,进一步解放了人的思想,极大促进了“四有”新人的培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积极借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艺术、礼仪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深入挖掘中国古代优秀价值理念、道德规范,高度重视“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3],不断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贴近人民现实生活,为广大人民提供丰盈的道德润养,极大丰富了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大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个人是一个文化的载体,但也是在文化的不断创新中成为的变体”[14],文化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积聚力量的强大驱动力。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逻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深入地挖掘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极大彰显和提升了中华文化影响力。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使其进一步服务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服务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满足人民需要的基础上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要深入结合人民生活新的时代条件,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客观分析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精神文化水平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科学认识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在核心价值体系、主流价值导向、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反映的新问题,努力通过“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10]164,促使广大人民在全面且深刻地认识传统文化基础上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地区的文化建设内容很多,有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弘扬地方的传统文化。”[15]要充分结合各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现况,在尊重和保护地方特色、地方传统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并最大限度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引领价值导向、规范社会行为、凝聚群体精神等方面的教化作用,“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2]314,提升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实效。

其二,尊重和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一方面,“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10]27,深入考察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群众自发组织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传播活动,并从中汲取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力量,进而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网络传播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科技新方法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蕴涵、教化内容、育人精髓“活起来”“火起来”,使之同现实文化互相转化、融通,共同服务于以文育人的时代要务。另一方面,自觉总结广大人民群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人民群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经验、新方法,进而有效结合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特点和面临的新境遇,在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基础上灵活转化并运用相关经验智慧,着力把跨越时空藩篱、超越地域国度、富含永久魅力的文化精髓要义弘扬起来,进一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有效引导广大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密团结在一起,凝聚起攻坚克难和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结 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6]。正是基于这一深刻认知,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奋斗征程中,始终坚持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理论逻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实践逻辑、始终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逻辑,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阐发、再发扬与再挖掘,极大彰显和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魅力与实践影响力。这三重逻辑构成我们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经验,也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这一伟大文化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坚持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的理论逻辑是再阐发中国古代优秀思想文化、哲学理念等内容的根本遵循,在这一理论逻辑的正确指导和运用下,我们才能既从整体上又从具体层面上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蕴涵、重要价值、现实意义等,避免落入“文化虚无主义”窠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实践逻辑是在实践中再发扬先进价值理念、深厚文化精神的根本遵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要求在统筹国际国内发展大局、科学把握时代大势条件下,有效采取和运用科学规范的实践举措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真正将其落到细处、小处和实处,避免落入“形式主义”窠臼。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逻辑是再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的根本遵循和价值旨归,“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1]54,紧紧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才能从根本上长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切实将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进一步挖掘出来并传承下去。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7]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更要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深入认识、深刻把握并在实践中继续坚持运用这三重逻辑,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3.

[4]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

[5]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4.

[7] 何中华.马克思与孔夫子:一个历史的相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24.

[8]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9]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0.

[14]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38.

[15]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7.

[1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6.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

The Triple Logic of the CPC to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U Wenxia

(School of Marxism,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root and soul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CPC has always been the faithful successor and promoter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erms of content elucidation, always adhere to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combin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in terms of path selection, always adhere to the practical logic that integrate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erms of goal orientation, always adhere to the value logic that takes human development as the core. This is the triple logic of the CPC to promot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Deeply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the triple logic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ntinuing to promot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further highlighting and enhancing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on the new journey of comprehensively building a socialist modernized country.

Key word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oretical logic; practical logic; value logic

[責任编辑:王 磊,盛 利]

收稿日期:2023-03-29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研究”(20720221004)

作者简介:吴文霞(1994—),女,安徽枞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浅谈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