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馨 王元翠
摘要:舞蹈作为一种可以跨越族群差异、通过形体动作引起共情的艺术表达形式,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新媒体时代,舞蹈影像是舞蹈艺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国传统舞蹈的影像化传播创作为研究切入点,基于文化认同视域,从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的重要性、打造立体的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创作内容、构建多样化的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创作主体、建设矩阵式的中国传统舞蹈影视化传播创作渠道这几个方面阐述,希望能提高大众对中国传统舞蹈的认同度,通过影像化传播将中国传统舞蹈以动态的形式展现给大众,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舞蹈的精神内涵,助推中国传统舞蹈的进一步传播。
关键词:文化认同;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创作
中图分类号:G206;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8-00-03
0 引言
传统舞蹈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对推动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舞蹈具有丰富的内容,是祖先留给世人的宝贵遗产。过去,传统舞蹈主要是在祭祀仪式上表演,多是向神明祈祷[1]。在文化认同视域下,受众对中国传统舞蹈价值取向的认同十分重要,可促进我国舞蹈事业发展。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是指利用大众媒体来描述“拟态环境”,对传统舞蹈进行视觉呈现和传播的过程。影像世界伴随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变化。影像世界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生动呈现出人类历史与精神世界的变化。当前,影像化传播是保存与推广中国传统舞蹈的重要途径,能够完整记录中国传统舞蹈,具有便利性,使其能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1 文化认同视域下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的重要性
1.1 影像化传播满足中国传统舞蹈的传播诉求
传统舞蹈的文化内涵丰富,覆盖面较广。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现传统舞蹈,能够确保传统舞蹈的内涵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现。通过影像传播技术,可以将声音、动作,以及图像、文字等直观地展示出来,实现传统舞蹈资源的共享和学习,有利于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传统舞蹈影像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以及短视频平台等进行分享,全方位、多角度传播,既能满足中国传统舞蹈的传播诉求,又能增强大众对中国传统舞蹈的文化认同感。
1.2 影像化传播平台是中国传统舞蹈交流的重要工具
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说,影像化传播平台可以及时传播传统舞蹈的相关信息,拉近受众与传统舞蹈之间的距离[2]。影像化传播平台发布的内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传播者与受众都可以参与传统舞蹈视频的创作和传播,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舞蹈的认同感。通过在影像化传播平台上的互动,传播者与受众能形成一个特定的圈层,达到精准传播的效果,加深受众对中国传统舞蹈的印象。
1.3 中国传统舞蹈是影像化传播的重要内容
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传统舞蹈是影像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使中国传统舞蹈屡屡“破圈”,比如《舞千年》[3],展现了舞蹈本身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受众对传统舞蹈的认同感,从而构建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系统。通过互联网等输出中国传统舞蹈,使更多的受众认同传统舞蹈,增强文化认同感。
2 文化认同视域下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的创作定位
2.1 创作语言
传统舞蹈语言是从舞蹈语言体系中提炼出来的,其构成随着文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4]。由于创作者的生活经历不同,所以舞蹈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与理念。传统舞蹈语言的运用犹如戏曲艺术,有固定的程式,这将禁锢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中国传统舞蹈语言越来越缺乏活力。因此,创作者必须突破这种惯常模式,创造一种新的舞蹈语言。
2.2 创作内容
传统舞蹈作品的内容取决于创作者生存的环境[5]。创作者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仔细观察日常生活,选择某种有意味的题材,然后进行深层次的艺术处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意蕴。随着文化认同理念的进一步传播,大众对中国传统舞蹈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传统舞蹈为题材的纪录片,通常是以“一人一事一物”为中心[6],在此基础上,呈现出完整的内容。在传统舞蹈的影像化传播创作中,应该结合传统舞蹈的内容,根据中国传统舞蹈的具体特征,深入挖掘其内在元素,从而全方位呈现中国传统舞蹈的内容,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7]。因此,需要丰富中国传统舞蹈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传承传统舞蹈。
2.3 创作倾向
创作者的创作倾向受到亲身经验等多种多样因素的影响。因此,舞蹈创作者只有对素材进行精心的筛选、深入的体味,才能创作出与自己意愿相符、能引起强烈情感共鸣的好作品[8]。通常情况下,创作者会设计出一个故事情境,以增强故事情境的可视性。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前提下,用恰当的艺术手法呈现传统舞蹈。因此,需要实时更新中国传统舞蹈的影像化创作途径,在确保影像真实性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舞蹈,使中国传统舞蹈永远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3 文化认同视域下中国传统舞蹈的影像化传播创作路径
3.1 构建全民参与的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创作主体
传统媒体在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创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媒体兴起的背景下,坚守传统媒体阵地,不断提高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创作的影响力。在实际操作中,要充分发挥当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作用,发挥电视台的联动功能,打造中國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记录中心[9],通过团结协作的方式,建立专业的视频传播团队,持续制作优质视频,更好地呈现中国传统舞蹈的内容,促进文化传播。在文化认同视域下,新媒体能快速传播传统舞蹈,为中国传统舞蹈的影像化传播奠定基础。在影像化传播创作的过程中,全方位展现中国传统舞蹈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景,从而吸引受众的关注。快手、抖音、西瓜视频等是主要的新媒体平台。在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创作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10],构建全民参与的传播格局,增强大众对中国传统舞蹈的认同感,在面对异质文化的冲击时,坚守自身的文化立场。由此可见,多样化传播主体的构建对中国传统舞蹈的影像化传播有促进作用。
3.2 打造立体化的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创作内容
目前,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创作的内容不丰富,拍摄主题缺乏针对性,导致其传播效果不佳。有关中国传统舞蹈的专题片和纪录片,大部分是以仰望或者俯视的角度拍摄[11],不可避免地会让受众产生疏远的感觉,难以体悟文化。首先,为打造立体化的传播创作内容,应将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创作的重点放在对历史景观符号的挖掘上,从多个视角呈现舞蹈的独特魅力。中国传统舞蹈的影像化传播创作离不开各种历史文化遗产。追溯中国传统舞蹈的历史发展,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向人们展示中国传统舞蹈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其次,中国传统舞蹈在进行影像化传播时,要拉近与中国传统舞蹈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脱离平民化视角的影像化传播内容,就如一座漂浮在半空中的建筑,让人捉摸不透。例如,永新盾牌舞蹈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可以让受众自然地进入其所构建的影像化环境中,从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12]。最后,可以将传统舞蹈文化和现代舞蹈文化有机结合,丰富中国传统舞蹈的内容,为中国传统舞蹈的影像化传播提供有效途径[13]。
3.3 建设矩阵式的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创作渠道
“两微一端”是实现中国传统舞蹈影像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利用其可以优化宣传效果。在文化认同视域下,需要注重中国传统舞蹈的影像化传播内容与传播渠道,促进其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方面,打造与中国传统舞蹈有关的各种网站,将有关中国传统舞蹈的新闻、历史故事等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多个渠道同时放映,优化中国传统舞蹈的宣传效果。同时,能够激发受众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传播内容与传播渠道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要提高拍摄中国传统舞蹈的能力,持续优化视频的叙述技巧,利用现代科技给受众带来崭新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推动传统舞蹈事业发展,从而不断提升其影响力。利用现代技术促进中国传统舞蹈的影像化传播,是一种新型传播方式,能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影像化传播可以乘上科技的快车,与AR、VR等技术结合[14],将传统舞蹈转移到虚拟空间中,充分调动受众的感官,给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例如,《唐宫夜宴》的舞蹈是通过5G和AR技术完成的[15],较好地展现了唐代的风俗民情,让观众感受到盛唐的氛围,优化了传统舞蹈的艺术呈现效果。在实践过程中,要确保所展示的传统舞蹈内容是真实的,促使受众在较短的时间里融入场景,与受众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在此期间,电视台可以制作一系列精品节目,与受众现场连线,提高受众对传统舞蹈的关注度,实现中国传统舞蹈的高质量发展。
另外,还可以鼓励电台主持人、网络达人以及学术界人士参与到中国传统舞蹈的传播中,拍摄一系列宣传视频,丰富传统舞蹈的文化内涵,提高传统舞蹈的知名度。
4 结语
传统舞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征,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像化是中国传统舞蹈进行传播的重要途径,能够展现其丰富的艺术价值。在文化认同视域下,需要从不同的层面探索中国传统舞蹈的影像化传播创作路径,增强受众对中国传统舞蹈的认同感,更好地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只有拉近受众与传统舞蹈之间的距离,才能使其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舞蹈的精神内涵,引起大众对传统舞蹈的重视。在创作传统舞蹈的过程中,应该选取与大众实际生活相关的素材,使中国传统舞蹈更接地气,给受众带来全方位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
[1] 李利民.传统服饰在现代舞蹈创作中的艺术呈现[J].棉纺织技术,2023,51(3):98-99.
[2] 于嘉烁,王悦琪.守正与创新:浅谈当代民族民间舞蹈舞台化再创作:以2022年首尔国际舞蹈大赛民族舞创作青年男子组金奖作品《川》为例[J].艺术教育,2023(3):120-124.
[3] 陆吉星.地域文化再媒介化传播的影像赋能:“到贵州·见不同”系列微纪录片的创作启示[J].四川戏剧,2022(11):116-119.
[4] 张倩.“非遗”传统舞蹈的当代构建与审美表达:以朝鲜族农乐舞为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2(4):156-160.
[5] 陈国华.关于畲族舞蹈作品题材选择与创作实践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22(21):128-130.
[6] 陈萌.影像舞蹈的新视觉体验[J].黑河学院学报,2022,13(6):132-134.
[7] 马晓飞.乡村振兴视阈下传统舞蹈的价值功能研究[J].艺术百家,2022,38(3):110-117.
[8] 刘小标.花垣县十八洞村舞蹈创作元素的识别与融合[J].北京舞蹈学院学報,2022(2):83-88.
[9] 雷真.新世纪中科技与舞蹈的碰撞与融合[J].科技资讯,2022,20(3):248-250.
[10] 曹竹馨.试论传统舞蹈文化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以中韩舞蹈为例[J].当代音乐,2022(2):202-204.
[11] 杨一凡.“非遗”视域下传统舞蹈的传承研究:以朝鲜族长鼓舞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16):
160-162.
[12] 宋珮暄.少数民族短视频的影像传播与文化破壁[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3):138-142.
[13] 张馨,赵树旺.中国舞蹈影像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唐宫夜宴》为例[J].传媒,2021(11):65-68.
[14] 苏心.舞蹈的传统与当代,对话与共享:2020年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年会暨传统舞蹈文化的当代实践性研究研讨会侧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2):135-140.
[15] 刘广宇,王成莉.短视频语境下非遗影像化创作与传播研究:以抖音、快手为例[J].当代电视,2021(2):95-98.
作者简介:孙悦馨(2003—),女,江苏徐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舞蹈编导(师范)。
王元翠(1987—),女,湖南衡阳人,硕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中国传统舞蹈、汉乐舞实践创作。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重点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传统舞蹈的影像化传播创作研究”阶段性成果;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潮文风下汉画舞蹈的‘活态复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3SJA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