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推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非遗”项目是民族文化最生动、最鲜活的载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美术教育可开发的重要资源。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学校积极开发“非遗+学科”的特色校本课程,充分挖掘“美育+学科”育人新路径。“非遗”项目与美术课程融合是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探索“非遗”项目向美术课程资源转化的路径,有助于实现“非遗”项目与校园美育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基于此背景,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梳理“非遗”项目、美术课程资源和美术课程这三者间的关系,从“非遗”项目的价值、地方初中生的美术水平以及美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入手,分析“非遗”项目进入初中美术课程的可行性,并选取省级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南通灯彩为开发资源,探索“非遗”项目向初中美术课程资源转化的路径,包括分析人文特色、探索教育功能和价值、校内外携手确定转化内容、立足核心素养设计课程,总结形成南通灯彩美术课程资源库,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计美术课程,旨在为“非遗”项目与美术课程融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遗”项目;美术课程资源;蓝印花布;南通灯彩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8-0-04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民族的独特个性和审美习惯,蕴含着深刻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是宝贵的文化和美术资源,同时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教育资源。《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艺术体育教育。“非遗”项目与美术课程融合是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也是培育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探索“非遗”项目向美术资源转化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非遗”项目类目丰富,本文主要探寻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与初中美术课程资源的联系。
1 “非遗”项目与美术课程资源的联系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明确指出,美术课程资源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等。《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文化遗产、民间美术、各类传统艺术归为地方和社会文化资源。由此可知,“非遗”项目属于极具价值的地方和社会文化资源,经过开发和转化,能够成为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融入美术教学,上升为美术课程。这对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领悟和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区域之一的南通为例,目前,南通市共有2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有蓝印花布、板鹞风筝、木版年画和南通灯彩等。这些丰富的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拓展了南通市美术课程资源内容,经由教师甄选和转化,南通市中小学开设了一系列广受好评的校本课程,如通州实验小学的蓝印花布的秘密、通州区刘桥小学的板鹞风筝制作技艺和如皋市外国语学校的元宵节里挂彩灯、竹编等课程。这些课程实现了“非遗”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将其成功转化为美术课程资源,充分挖掘了“非遗”项目与校园美育融合的新路径。
2 “非遗”项目进入初中美术课程的可行性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尹少淳曾说,“运用民间文化和地域文化中的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教育也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取向和研究课程”[1]。本文主要从“非遗”项目的价值、地方初中生的美术水平以及美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入手,分析“非遗”项目进入初中美术课程的可行性。
2.1 “非遗”项目的价值
“非遗”项目反映了我国各地区的特色民俗和本土风情,蕴含着中国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通蓝印花布为例,其被开发运用于南通市各中小学美术课程之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本身具备的价值内涵。在历史文化方面,南通蓝印花布起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并与“蓝花坊”“鲤鱼跃龙门”等众多故事传说相联系,历史悠久,乡土气息浓厚;在艺术美学方面,蓝印花布具有丰富的纹样形式和题材,还融入了刺绣、剪纸、雕刻等民间艺术的优秀图案样式,以含蓄隐喻的方式表达了祈福的心愿,极具我国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可以说,这一“非遗”项目蕴含丰富的人文和美学价值,是极佳的美术资源和教育资源。
2.2 地方初中生的美术水平
初中生已有一定的美術知识和艺术素养,对“非遗”项目具备基础欣赏能力。随着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知识经验的相对丰富,他们对“非遗”项目背后的文化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
感知觉、思维以及记忆方面的迅速发展,帮助他们形成了一定的逻辑思维以及初步的抽象思维,有助于其理解“非遗”项目较为复杂的美术制作步骤和细节。加之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绘画、刻印和设计创作表现基础,能够较好地表现“非遗”项目的形象。除此之外,各地区的学生对家乡的“非遗”文化耳熟能详,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乐于深入学习和了解。
2.3 美术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美术教材是依据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反映了国家课标的具体要求。经查阅,我国各版本初中阶段的教材均涉及“非遗”项目,如人美版的“走进民间美术”“民间工艺品制作”、人教版第二单元“情趣浓郁 能工巧匠”和第五单元“中国民间美术”、苏教版的“蓝白之美”等。教师可联系美术教材,从美术学科的特性出发,积极挖掘当地“非遗”项目和文化资源,根据当地的特点或教学条件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并开展个性化教学,从而形成校本课程和特色教学,变被动备课为主动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2]。
3 “非遗”项目转化为初中美术课程资源的路径
王大根教授的《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严抒勤的《南通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地方资源的应用》等文献强调,要开发利用合适的地域资源,必须深入了解文化资源的特征及其向美术资源转化的过程与方法。入选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的南通市通州区实验中学,以蓝印花布这一“非遗”项目为引领,创造性地开发出“蓝印+学科”的特色校本课程,充分挖掘“美育+学科”育人新路径。此案例对“非遗”项目转化为美术资源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结合分析其他优秀案例,本文总结出分析人文特色、探索教育功能和价值、校内外携手确定转化内容、立足核心素养设计课程的转化路径,并以省级“非遗”项目南通灯彩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3.1 分析人文特色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应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培育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3]。“非遗”项目的人文特色包括文化、历史、美学等方面,将其分析、提取并与美术课程相结合,能够丰富美术学科的情感性、人文性、實践性、审美性和创造性,并在潜移默化中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
以南通灯彩为例,在文化方面,灯彩与我国春节、元宵、中秋、七夕等传统节日密不可分,蕴含着求福祈丰、消灾辟邪的吉祥寓意;在历史方面,南通灯彩在东晋时期流行于现通州、如皋一带,有不少相关的故事传说,如渔民祈求海神保佑的“鳌鱼灯”传说;在美学方面,南通灯彩设计精巧、造型丰富,常见的有大龙灯、走马灯、荷花灯、兔儿灯等造型,使用传统五色进行配色,灯身还融合了书法、剪纸、雕刻等多种传统技艺。这些人文特色是潜在的教育资源。面对“非遗”项目,教师应利用多种途径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并逐条分析、归纳和总结,为探索教育功能和价值做好准备。
3.2 探索教育功能和价值
“非遗”项目的传统技艺、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对中学生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学生在丰富知识积累与文化储备、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的同时,能够增强“非遗”项目保护与工艺传承意识。经过对“非遗”项目人文特色的分析归纳,教师对“非遗”项目能够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在分析中逐渐明晰“非遗”项目的教育功能和价值,进而加以总结(见表1)。
3.3 校内外携手确定转化内容
“非遗”项目能否成功转化为美术资源,上升为独具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关键在于其内容是全盘转化,照搬进课堂,还是选择性转化,化繁为简。“非遗”项目源于民间,对其制作的步骤、重点和难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最为了解,而教师则具有长期的一线教学经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美术水平。因此,只有教师和传承人精心商讨,校内外携手确定转化内容,将实际操作难度较高的内容设置为学生可以体验制作的内容,才能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体验过程中感悟“非遗”项目的魅力。
在课程实施前,教师可对学生进行课前调研,了解学生对南通灯彩的认知程度,以便制订课程计划;在操作过程中,选用安全、易得的扎骨材料和绘制面料,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美术能力,简化操作程序,降低灯彩的造型和绘制难度,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开发传承人采用线上视频、提前录制、身临现场开展教学以及学生走进“非遗”工坊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直观的感知、体验、创作过程中体验“非遗”项目的魅力。
3.4 立足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
在现代教育改革进入核心素养培养时期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提炼出审美感知、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大核心素养。面对“非遗”项目的丰富价值,教师应明确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精选并整理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精心设计美术课程。通过图片、视频、实物展示和实地参观灯会等形式,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南通灯彩丰富的艺术形象,理解其中蕴含的浓厚情感;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兴趣倾向,自主选取不同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来设计、绘制南通灯彩;指导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联系社会和生活,尝试创作有创意的南通灯彩,让“非遗”项目焕发新意;在课程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观察和理解南通灯彩,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非遗”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了解、观摩、创作的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进而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4 资源转化案例——南通灯彩
本案例选取省级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南通灯彩为开发资源,经过前文的路径转化,总结形成“南通灯彩”美术课程资源库,其资源种类丰富、内容详备,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筛选、利用,进而设计美术课程(见表2)。
考虑到实际课时安排和教学情况,本研究设计以“追寻灯彩记忆、传递灯彩工艺、宣扬灯彩文化”为主题的三课时连续性教学课程,主题为“天官赐福——南通灯彩”,从而引导中学生“知非遗、学非遗、传非遗”,在了解南通灯彩的人文价值、艺术特色和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联系社会与生活创新灯彩造型、样式,并结合美术宣传知识和学校文化艺术节,宣扬南通灯彩文化(见表3)。
5 结语
我国丰富多彩的地域传统文化孕育了类目繁多、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它们为各地区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挖掘“非遗”项目的人文特色,探索“非遗”项目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整合校内外资源,与传承人合作授课,将“非遗”项目开发为地方性、时代性、生活性的教学内容,并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设计课程,实现“非遗”项目与校园美育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延续历史文脉,增强学生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林文静.论地方文化资源在校外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20):1,3.
[2] 王大根.如何提升美术课的内涵和品位[J].艺术教育,2007(7):6-7,20.
[3] 王丹彤,杨昊,高霁葳. 2022版课标背景下基于STEAM教育模式的中学美术课程教学实施路径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2,35(8):17-20.
作者简介:罗莎(1999—),女,广东梅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