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下OSBC干预在外科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2023-09-23 13:58宋广福杨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7期
关键词:教育培养考核成绩外科

宋广福 杨军

外科在我国医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而外科基础课程医学生需要掌握外科疾病的相关知识、诊断、治疗措施及基本的外科操作技能[1]。由于外科基础课程专业性、临床实践和操作性相对较强,涉及内容相对较多,而传统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而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掌握知识,虽然能满足外科基础课程带教需要,但是教学质量较差,教学满意度较低[2-3]。“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organ-systems-based curriculum,OSBC)干预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带教方法,该方法着重讲解身体不同器官的作用、形态结构和功能,分析不同器官在临床生理和病理中的作用、内在联系等,能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4]。随着外科学的不断发展,我国卫健委提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教学模式,并联合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 的意见》[5],该文件中指出加强卓越医生培训,能提升医生的综合专业水平及技能。因此,本研究以外科基础课程轮转的实学生为对象,探讨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 背景下OSBC 干预模式在外科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佳木斯大学外科基础课程轮转的实习生86 名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 名,男28 名,女15 名,年龄19~25 岁,平均(22.14±2.61)岁;入科时理论考核成绩74~86分,平均(80.68±5.61)分;操作成绩79~89 分,平均(82.42±5.84)分;实习生中,本科28 名,专科15名。观察组43 名,男26 名,女17 名,年龄18~26 岁,平均(22.64±2.71)岁;入科时理论考核成绩72~88分,平均(80.95±5.68)分;操作成绩75~88 分,平均(82.62±5.88)分;实习生中,本科26 名,专科17 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为外科基础课程轮转实习生[6],年龄≥18 岁。(2)均能配合连续4 个月带教实习。排除标准:(1)住培生、定科生或实习期间转其他院校者。(2)身体不适、家庭变故或辍学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根据外科基础课程进度安排,定期对外科疑难病例进行集中探讨,每周授课1 次、查房1 次,并完成3 次技能培训;培训完毕后,实习教师在外科内抽取1 名带教人员进行考试,评估教学质量。课前由实习生自行预习(不进行监督),带教过程中采用“传统外科基础课程+病例查看+汇报+提出诊疗计划+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针对教学过程中集中存在的问题,由带教老师进行统一的讲解与点评[7]。

观察组:联合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 背景下OSBC 干预模式。(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指对文献资料的检索、收集、鉴别、整理和分析,形成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该带教方法实施前借助万方、知网等数据库,以“OSBC”“外科学”“基础理论”为关键词进行集中检索,收集并研究国内外外科学的现状、模式等资料,为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 背景下OSBC 干预模式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2)OSBC 干预模式。①首先教学前授课教师下发临床案例材料,并给予5 d 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分析、讨论外科基础课程相关知识,结合国内外该系统外科疾病治疗指南,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再与授课老师的诊疗方案进行比较。②授课教师根据临床实践,重点加强外科基础课程及与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泌尿外科为例:根据“泌尿系正常结构(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正常生理功能(生理学)→泌尿外科疾病的演变进程(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临床表现、检查和诊断(诊断及影像学)→临床治疗、防治及治疗后康复等,形成一个系统与整体。③外科基础课程授课完毕后,对标准化病人进行专科查体、问诊、影像学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善于学习归纳和总结,形成临床思维能力。(3)比较法。外科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借鉴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专家的“比较四步法”。①描述:通过持续观察和资料的收集整理,了解实习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②解释:解释不同实习生之间不同测量指标存在的差异。③并列:将收集到的两组资料进行排列,确定比较的标准,通过t检验方法对两组的数据进行研究。④比较:该步骤主要对上一步骤获取的材料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验证上一步t检验假设的正确性,最终获得研究的结论。(4)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前者通过面对面的方法,利用语言沟通和交流,具有灵活、对受访对象要求不太严格,调查者可根据访谈时的情景调整提问的方式、问题的顺序等,对访谈的时间、地点要求较低。本研究中自编访谈问题,了解学生和教师对OSBC 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案设计的评价,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利用问卷调查法能从多层面、多角度了解学生、教师、工作单位等对OSBC 教学模式的认可度,对存在的问题和有待进一步完善缓解,两组均完成4 个月教学。

1.3 观察指标

(1)教学成绩。两组连续进行4 个月教学,完毕后分别从理论考核成绩(总分60 分)、操作考核成绩(总分30 分)、平时成绩(总分10 分)及总成绩(总分100 分)进行评估,总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得分越高,教学成绩越好[8]。(2)自主学习能力。两组带教前、带教4 个月后采用自主学习准备度量表从自我管理(12 个条目,总分60 分)、热爱学习(14个条目,总分70 分)及自我控制(14 个条目,总分70 分)3 个维度进行评估,合计条目40 个,得分越高,自主学习能力越强[9]。(3)教学质量。两组带教4 个月后分别从服务意识、学习态度、人际沟通能力、知识应用及动手能力进行评估,各项总分10 分,得分越高,教学质量越高[10]。(4)教学满意度。两组带教4 个月后采用通用满意度调查问卷从教学计划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形式是否新颖多样化、是否有助于提升临床应变能力、学习兴趣是否能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是否提高、理论知识是否能与临床紧密结合等6 个方面评估认为是的人数[1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教学成绩比较

观察组带教4 个月后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平时成绩及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教学成绩比较(分,)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教学成绩比较(分,)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两组带教前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带教4 个月后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热爱学习及自我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分,)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分,)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教学质量比较

观察组带教4 个月后服务意识、学习态度、人际沟通能力、知识应用及动手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教学质量比较(分,)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教学质量比较(分,)

2.4 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比较

两组教学计划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形式是否新颖多样化、学习兴趣是否能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是否有助于提升临床应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是否提高、理论知识是否能与临床紧密结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比较[名(%)]

3 讨论

外科基础课程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作为走向临床的过渡学科[12]。由于外科基础课程涉及内容较多,且多数知识较为枯燥,导致传统的教学无法满足临床带教需要,影响学生的有效掌握。

OSBC 干预模式属于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以人的身体的不同器官作为主线,结合不同的科室、疾病类型等,讲解不同器官在发病中的作用及存在的联系等,从而能帮助临床医学生形成全面的整体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13]。本研究中,观察组带教4 个月后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及教学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带教4 个月后自我管理、热爱学习及自我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 背景下OSBC 干预模式能提升外科基础课程实习生教学成绩,亦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OSBC 医学基础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中指出,OSBC 干预模式能以人体器官为出发点,了解不同器官的位置、血管和神经分布,能针对外科的特点,科学地整合相应的课程,不仅能了解机体器官的形态,亦可了解不同器官在外科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强调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14]。同时,OSBC 干预模式实施过程中充分融合了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病理学及免疫学等,能实现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联系[15]。此外,OSBC 干预模式能结合临床实际需要进行医学各基础学科知识内容结构的综合与重组,有助于让实习生更好地了解机能与形态、宏观与微观、生理与病理、正常和异常的研究,弱化了学科的限定,更加重视临床理论基础与临床的关联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部相继提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认为加强医学生教育培养2.0 教学模式的使用和实施,能缓解我国医学人才转移、临床操作能力不强等问题,能为临床输送创新思维、基础理论扎实的学生。因此,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 背景下OSBC 干预模式能提高外科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可获得较高的教学满意度[16]。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是否有助于提升临床应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是否提高、理论知识是否能与临床紧密结合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 背景下OSBC 干预模式能提高外科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 背景下OSBC 干预模式用于外科基础课程中,能提高学生成绩及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获得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猜你喜欢
教育培养考核成绩外科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公务员教育培养链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构建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