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娜
【摘 要】统编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将革命文化题材的文章集中在一个单元中,更加突出了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学习任务群和革命文化作品为研究对象,先分析革命文化作品的育人价值,再利用学习任务群将育人价值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接着通过理论论证、事实论证提出具体的反思建议,从而达到提高革命文化作品教学质量,优化课程思政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小学语文 教书育人 革命文化作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任务群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
革命文化题材作品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的有效运用,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革命文化作品的育人价值。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立足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充分利用学习任务群,促进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作品的育人价值
(一)体现语文课程的文化自觉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该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展现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智力、形成正确认知的关键时期,语文课程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国家凝聚力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在中国梦复兴的道路上,困难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如何教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如何引导学生坚定信念,如何指导学生面对现实,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革命文化题材单元的教学,有助于打好“中国底色”,植入一脉相承的“革命基因”,继承中华文化精神,内化“爱国”“友善”等价值观,直观、形象地体现语文课程的文化自觉。
(二)折射语文课程的内生价值
部分学者认为,革命文化題材类的教学活动很难实施,因为文本时空有距离,课文中描述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境与当下的时代发展有明显的不同,学生很难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效果严重弱化,教学价值不大。如果仅以学生生活现状为基础选编课文,教学思维会受到限制,文化传承的重任也无法承担。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人类智慧的成果,而不是局限于理解当下的生活。所以革命文化题材单元的教学活动是必要且迫切的,它充分折射出语文课程的内生价值,即引导学生将革命文化中的价值内化为己用,指导当下的生活实践。
二、学习任务群在革命文化作品教学中的运用案例
在小学语文革命文化作品教学中,可以设计科学合理的任务群来活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思政育人效果。本文以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为人民服务》为例,对学习任务群在革命文化作品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对照课程目标,确定育人着力点
《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演。通过阅读和学习,学生充分体会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受到了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借助综合实践,推进任务群设计
育人要点梳理清楚后,可以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学习任务中,通过三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现课程目标。具体设计如下。
1.任务群一:初读感知——“追悼会现场之记者在行动”。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自选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模仿现场记者。选择一,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些内容”;将毛主席的讲话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由记者代表展示回顾。选择二,品读追悼词,对比司马迁《报任安书》的内容,向现场听众介绍“人固有一死……”的内涵,表达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选择三,将了解到的张思德的光辉事迹投屏到大屏幕上,上台阐述张思德生前故事,讲解毛主席对“为人民服务”的认识。学生通过自选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合作,在高度自主的实践任务中充分把握教材内容,建立起革命文化作品的学习框架。
2.任务群二:拓展实践——“电影拍摄之编剧我能行”。
依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任务群二的学习实践。首先,鼓励学生聊一聊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革命者形象。接着,向学生展示张思德的图像资料和张思德的人生简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聚焦并想象关键语句中所反映的场景,以此把握课文内容。再然后,创设情境,学生是专题片的导演,以课文为拍摄脚本,以张思德人物经历为参照,拍摄人物专题片。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交流想法,想象在这些场景中张思德的外貌、神态、言行等,通过“场景布置组”“形象设计组”“台词创编组”“动作合成组”等小组的分工协作,合作创编脚本内容。最后,教师播放《张思德》电影片段,验证学生的“拍摄”水平,并请“导演”客观评价自己拍摄的作品与电影的差异。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体会到革命烈士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
3.任务群三:古今对比——“英雄榜单之真心英雄我所见”。
学生在任务群一和任务群二中进一步深化了对革命文化作品的理解,对“为人民服务”思想和革命人生观的体会更加深刻,但是革命人物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较为久远,较难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此,教师设计古今对比任务——“真心英雄我所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焦裕禄、黄文秀的简短工作纪录片,向学生介绍不同时代背景下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意义。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张思德、焦裕禄、黄文秀等人有哪些共同品质。然后,教师在课件中出示“英雄榜”,请学生思考与表达:“我希望英雄榜上有谁的名字?是什么让他光荣登榜?”再然后,教师及时补充:实干、奉献、忠诚等精神品质不是优秀党员的专属,普通人也应该具备同样的品质,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如对小学生而言:实干精神表现为良好的学习品质,认真完成作业,自主探索学习任务,勇于挑战难题,提高思考能力;奉献精神表现为能够团结合作,小组合作时分享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建议,乐于帮助、配合他人;忠诚精神指的是忠于国家、忠于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学习。最后,请学生在“英雄榜”上写出自己心目中的“真心英雄”,甚至可以自我签名,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英雄”。
三、学习任务群在革命文化作品教学中的运用反思
从上述案例可知,革命文化作品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为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教学要求,让“文”“道”结合起来
革命文化作品具有独特的时代特点,教师要深入梳理课文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充分把握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最大化地发挥革命文化作品的教学价值。首先,梳理课文内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作品主要涉及四个领域,分别是国家、政党、先进榜样和民族精神。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课文后面设置了“阅读链接”:一种是延伸型链接,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另一种是比较型链接,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文章表达技巧,比较不同文章的表达方法。小学六年级上册的革命文化作品集中在第二单元,包括《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等作品;六年级下册的革命文化作品集中在第四单元,包括《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等作品。可以发现,随着年段升高,革命文化作品表达的形式逐渐丰富,涉及的范畴也进一步扩大,教学内容升级到“革命岁月”和“理想与信念”。其次,明确教学目标。在小学低段語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类文章以单篇形式出现,教学目标围绕英雄模范故事展开,旨在通过人物形象凸显高尚品格,强化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在小学中高段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做了梯度编排,教学目标从理论上升到实践,旨在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思想指导实践,同时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树立远大理想。所以,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时,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能“为了任务而任务”,而是要让“文”与“道”结合起来,确保任务间的逻辑关系。
如上述案例中,任务群一是针对教材自身内容的探索;任务群二是对语文知识的实践运用;任务群三是对课堂内容的生活化处理。三个任务群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共同发挥育人作用,既满足了教材的教学要求,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学习特点。
(二)设计有效实践,促核心素养提升
《课程标准》提出“实践育人”的理念,是教育传统中“知行合一”在现今学科教学中传承与深化的一种表现。“实践育人”赋予了学科教学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新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本能、求知兴趣、实践素养及创新能力,全力助推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最终促进实践主体——人的培养。但如果语文学习实践只是单纯的机械模仿,那么深度学习就不可能真实发生;如果语文学习实践只是课堂教学中的“昙花一现”,那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科探究就是一纸空谈;如果语文学习实践缺乏逻辑关联,那么即使动起来了也将会是“一盘散沙”。因此,有效设计语文学习实践,让学习任务内在关联又相融共生,在“学习输入—鉴赏理解—实践输出—共鸣共情”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这是我们深挖与探究的方向。
例如,本文案例《为人民服务》的学习任务群设计,实现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性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相融共生。任务群一,三个自选实践活动——思维导图记录领袖讲话、理解追悼词关键句、追述生前故事,既相互关联又各自作用,给予学生语言运用实践探索的充分自由,激发初读感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实践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任务群二,进一步细化主人公“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是“实践出真知”的深度学习,也是单元语文要素的有效实践。其中,品读关键语句、整合资料信息、合作创编剧本、观影对比脚本、评价编剧效果等实践活动使得张思德的光辉形象与精神品质力透纸背,深入人心,而学生的审美创造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任务群三,实现了“由人及我”的育人效果,学生对张思德的敬佩迁移到生活圈里的“真心英雄”,最后共情到自己的未来,希望自己也能成为有高尚品德的“真心英雄”。在思维能力提升的循序渐进过程中,文化自信也得以培养。可见,只有设计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关联互促的有效任务,构建深度学习的平台与途径,才能开启“实践育人”的模式,让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落到实处。
(三)重视群文阅读,使思想内化于心
统编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革命文化作品以单元的形式呈现,设计目标是改变碎片式学习方式,通过大目标、大任务、大情境等的设计,让学生形成结构化认知,让红色精神“活”起来,进而发展高阶思维。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时,应该从宏观角度出发,寻求新的教学方法,落实语文要素,将学生思维向纵深处推进。群文阅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兴起的阅读方法,契合统编教材“1+X”阅读理念,主要应用于单元教学活动中。所以,可以将群文阅读与学习任务群结合起来,共同实施革命文化作品单元教学。
例如,《为人民服务》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同单元文章还有《十六年前的回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故事,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时,可以将单元内容整合在一起。首先,明确“理想与信念”主题,将张思德、李大钊、董存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其次,设计学习任务群。任务一:学习李大钊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其坚贞不屈、忠于革命的崇高品德;任务二:编写电影脚本来了解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培养不怕困难、互助友爱的品质;任务三:讲述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故事,感受其舍身为国的伟大形象。最后,升华主题,三篇课文都是“理想与信念”主题的具体表现,虽侧重点不同,但都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行为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学生在一个单元中可以学习一类文章、一群人物,认知水平可以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任务群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教师需要精心设置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思考课文间的联系,保证阅读任务顺利完成。教师设计好主题,学生阅读时会自动向“理想与信念”靠拢,思考不同人物在不同环境中理想与信念的表现形式。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课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子任务的相互配合,强化“形式不同,真理不变”的认知。在学生基础认知水平提升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背景下的理想与信念应该是什么?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另外,教师还要及时纠正偏差的思想观念。革命文化在当今社会的表现是要掌握革命文化中的精神品质和教育价值,要让学生接受、传承、弘扬红色基因,要让思想内化于心,从而更好地指导生活实践。
综上所述,革命文化作品在语文教学中起着立德树人的作用,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渠道,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而学习任务群有助于实现育人价值,落实育人任务,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把握教学要求、重视群文阅读等,提高学生对革命文化的感悟,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学校思政德育一体化教研内涵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FJJKZX22-613)的研究成果;2022年福州市中小学德育课题“小学阶段以思政德育活动融合学科实践育人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编号:FZDY2022019)的研究成果。
【编后记】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革命文化题材类作品因其特有的思想内涵以及价值引领,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同时,革命文化题材类作品又承担着落实语文要素的重任。本专辑的两篇文章在促进学生受到革命文化教育的同时,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也做了较好的探索,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