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有效资源,建构高效小学美术课堂

2023-09-19 19:14刘金霞
教育界·A 2023年23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资源高效课堂

【摘要】美术课程是小学阶段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链接有效资源,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取得更好的美术学习效果。文章重点分析了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链接有效资源,建构高效小学美术课堂,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教学资源;高效课堂;小学美术

作者简介:刘金霞(1976—),女,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新教育小学。

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帮助学生形成适应未来社会的关键能力。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应用,还要积极链接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从而推动美术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一、运用网络微课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一)运用网络手段,搜集海量教学素材

美术教材的容量本身是非常有限的,再加上教材内添加了许多静态的图片素材,占据了较多空间,从而难以将更多优质的素材展现给学生,容易导致学生的美术视野较为狭隘。而互联网平台中有大量的美术素材,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有关的素材,以此作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这对拓宽学生美术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莫大的帮助[1]。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色彩的情感”时,教材中只使用了《回望》《生命之树》《呐喊》与几幅学生画作作为教学实例,向学生呈现色彩的情感,这对于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搜集一些关于色彩情感表达的代表性作品,并在课堂中为学生讲授这些作品,比如凡·高的《向日葵》主要使用黄色来彰显生命的狂热;马蒂斯的《红色的和谐》则是以红色这一主色调来体现作者对于生活的激情与革命的崇高志向;艾轩的《冬日的寂寥》则是使用黑、白、灰的冷色调呈现出冬季的严寒和寂寥,暗喻画中人物内心的孤寂之感……

互联网平台中存在大量的美术素材,教师以此作为教材的课外延伸,实现对教材内容的补充,能够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达成教学目标。

(二)运用网络微课資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基于新课程教学理念,自主探究是当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掌握和使用的主要方法。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教师既要引起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欲望,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要学习美术,又要对学生的美术素养加以培养和锻炼,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审美倾向来欣赏与创作美术作品,自主展示自己对美学艺术的爱好和追求。相对于传统的教材而言,网络课外资源具有更开放和多样的形式。为此,美术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与需求,为其提供合适的微课资源,并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在微课的引导下展开自主式学习和探究,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2]。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陶泥的世界”时,教师可以把网络微课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活动。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微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微课进行预习。微课中包含儿歌《泥娃娃》的动画资源,为学生呈现了活泼可爱的泥娃娃形象,以此引出这节课的主题—陶泥的塑造。教师还需为学生布置课前准备任务,让学生准备好小豆子、小珠子、纽扣、蕾丝边、飘带、贴纸等各种自己感兴趣的辅材,以及陶土与泥塑工具。在正式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让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和分工合作,并通过微课向学生们演示团、搓、揉、按压、挖、凿等陶塑方法,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与交流,带领学生使用课前准备好的陶土、辅材制作出一个泥娃娃,并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装饰。在课后活动阶段,教师可以使用微课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向学生演示和呈现优秀的陶土作品,引导学生想象陶土具体的使用途径,并对学生提交的陶土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点评和指导。

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引入网络微课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和动手尝试,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作水平,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益。

二、立足日常美术教学内容,丰富美术教学资源

(一)引入课外民间美术资源,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要想推动学生创作能力的有效发展,教师必须要对教学资源加以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动手实践产生更强烈的兴趣。为此,美术教师应当注重课外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让学生在了解新的美术知识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创作兴趣,从而实现拓宽学生美术视野、提高学生美术认知的教学目标,同时,这也能让学生的创作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3]。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水墨游戏”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我国水墨画的发展史整理成通俗易懂的资料,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并直接向学生演示水墨画的绘制过程以及不同朝代的水墨画的风格区别,让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同时,教师还需指导学生观察水墨画作品,让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和沟通,并尝试自己动手绘制一幅水墨画。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水墨画的绘制过程,以及水墨画的创作技巧,激发学生自主创作水墨画的兴趣。又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扇面画”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一些著名的扇面作品,例如明朝陈继儒的《水墨溪山》、沈周的《树荫垂钓》和清朝王鉴的《浮烟远岫》,再为学生介绍扇子的文化和发展历程,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扇子文化的了解。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扇面类型,例如竹扇、折扇、羽扇等,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进而使学生在后续的扇面绘制、扇子制作中保持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

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引入课外民间美术资源,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作思维,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并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欣赏地方民间美术,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不同地区也存在当地独特的艺术发展史,这孕育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地方民间艺术。教师可以将地方民间美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带领学生欣赏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能够对地方民间美术形成基本的了解,体会地方民间美术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更加直观地感知不同地区民间美术的特征与概念。教师可以选出特色鲜明的地方民间美术作品,带领学生对其进行欣赏、品鉴,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风筝的魅力”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江苏南通的民间艺术—板鹞风筝。由于许多学生都放过风筝,因此他们对板鹞风筝的相关知识很感兴趣。不过,尽管小学生都非常喜欢放风筝,但却对风筝的制作过程、发展背景不太了解,教师可以将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介绍板鹞风筝的相关知识。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形成对地方民间美术的基本认知,体会到江苏南通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间艺术之间的联系。在作品赏析环节,教师应当注重对美术形式和内容的解释,使学生由对美术的感性认知慢慢转变为理性认知。教师也可要求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喜欢的地方民间美术,以此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水平,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带领学生欣赏地方民间美术,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所掌握的民间美术知识,有助于学生真正成为美术课堂的主体,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塑造学生正确的美术思维,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美术思维体系,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三、创新美术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一)培养家长美术观念,做好美术启蒙教育

要想构建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既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还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学校组织的教学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是其了解事物、抒发情感、表达个人想法、发挥想象力的主要方式,更是培养其个人艺术思维的关键途径,因此教师需重视对家长正确美术观念的培养,发挥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比如有一些家长不太重视绘画,甚至还有部分家长认为美术是次要科目,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对此,美术教师应向家长渗透正确的美术观念,让家长学习相关的美术教育方法,从而确保家庭美术启蒙教育工作能够有效进行[5]。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我设计的自行车”时,教师可以布置亲子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一幅关于自行车的作品,并让家长对其进行点评。为了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家长注意几点。第一,家长需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要能意识到美术教育对于孩子认知水平、记忆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发展的重要作用,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例如家长可为孩子进行自行车的绘画示范。第二,家长应当注重对孩子绘画兴趣的培养和引导,例如有些孩子喜欢乱涂乱画,家长对此不太理解,片面地认为这是孩子淘气捣乱,并对孩子的此种行为加以否定与制止,进而让孩子在内心深处埋下了排斥绘画的种子。因此,家长必须要鼓励孩子积极地进行绘画创作,并对孩子的绘画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第三,家长提供的指导必须要与孩子的认知规律相符,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可超出孩子当前年龄段的能力,例如,孩子在完成自行车的绘画作业之后,会试着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对此,家长应当注重对孩子的引导,提高孩子对动作、色彩的认知水平,激励孩子大胆地进行绘画创作,让孩子对绘画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不难发现,教师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美术观念,能够发挥家庭教育的价值,拓展美术课程的教育边界,从而让学生的美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同时,这也能够促使每个家庭都参与到美术教学工作之中,从而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高效开展美术教学

一般而言,小学生在初步认知世界时,主要是利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发现世界的美,并在对美的元素的好奇、探索下展开艺术创作。由此可见,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并且大自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只需教师多加留意,便可从中整合出多元化的绘画素材。比如,大自然中苍郁的森林、广阔的平原、层峦叠嶂的山峰、清澈灵动的溪流、寂静幽美的林间小道等,甚至大自然中一片微小的树叶都能成为一幅美丽的绘画作品。可以说,大自然中随处可见可供利用的美术教学资源。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自然世界中,在此基础上开展美术教学工作,促使学生积极探索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感知大自然的美好,从自然中感悟美术。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走进春天》时,教师可在课前导学环节为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然后引入本课主题:“冰雪消融,春季到来,让我们一同走近自然,欣赏美好的春光吧。”雖然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教师无法直接组织学生进行游山玩水等活动,但是,只要设计得当,在校园中进行春景的欣赏也能让学生深刻地感知本课主题。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画出美丽校园”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游览完校园之后,自己动笔绘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校园景象。而在游览校园的过程中,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积累了大量的美术素材,产生了无限的创作灵感,因此能够更好地完成创作。

由此可见,教师在美术课堂中融入自然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创造能力,使得学生的美术作品更富有人文、自然气息,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美术的热爱。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师要注重丰富教学素材,在课堂中灵活引入各种课外艺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让学生享受学习美术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席秀君.挖掘农村美术资源,展现农村小学美术特色[J].新课程,2021(46):173.

[2]王惠君.巧用信息技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J].文理导航(下旬),2021(11):11-12.

[3]袁晨胧.小学版画教学中德育资源的探索与转化[J].清风,2021(22):28.

[4]鲁宇.运用动漫资源构建魅力小学美术课堂[J].山西教育(教学),2021(11):23-24.

[5]朱小琳.借力民间资源充实小学课堂:小学美术教学的深化思考[J].幸福家庭,2021(23):95-96.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资源高效课堂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