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沪铭
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提出,强调个体在社会生活及学习活动中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形成并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构建新知识(吴艳2020)。将建构主义运用到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全面提升英美文学教学质量。
传统的学习理论趋向行为主义,而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使学习理论从传统的行为主义升华至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分为个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使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经验进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丰盈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学习是一个双向促进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将新知识融合到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因此获得新义;另一方面,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的加入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获得了重组与调整,从而逐渐趋于完整化与体系化。社会建构主义则认为学习是由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团队或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从而建构相关的知识、经验。学习不再仅仅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加工、吸收及内化,更需要他们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最终达成学习共赢的局面。社会建构主义更加重视学生学习及知识体系构建背后的文化背景,认为在不同文化及环境背景下,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式及思维有着较大的差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经验及技能并不是直接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的,而是学生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及环境下,通过在学习共同体中与学习伙伴及教师进行合作交流,整合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及意义建构的形式实现的。因此,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简单、直接的知识“灌输”,而是要将其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起点和生长点,引导他们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建构。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还有对知识的分析、加工、处理与转换运用。师生、生生间需要针对某些学习问题进行共同的探讨研究,在此过程中增强交流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学习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简单地被动接收知识、经验,而是能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对外部信息主动地进行辨析、加工、处理及内化的过程就是学习。对所学习的知识、经验及信息进行解释及迁移,就生成了个人的理解,即获得新知。学习个体的已有知识、经验不同,其在接收信息时所调取的知识、经验不同,自然就形成了新信息不同的解释,即“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学作品是语言发展及运用的最高层次,对于英语语言学习者而言,英美文学作品就是对英语语言知识应用的最好示范。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中,学生的阅读素材局限于教材及教学辅导资料,这当中大多数的阅读素材是缺乏文学性的,不足以展现出英语语言的魅力。而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教育,重视英美文学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通过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学习地道的英语语言知识,更好地感受英美文学的魅力及其与中国文学的差异。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大量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教师在讲解英美文学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出现的重点高频语言知识进行拓展学习,丰富语言知识。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能收获语言知识,这有助于其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也会保持稳步提升的状态。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会遇到丰富多样的语言现象,长期处在文学作品熏陶下,他们的语言素材会不断丰富,在写作时能够信手拈来,从而极大地提高写作能力与水平。
英语语言的学习与语文学习极为相似,都具有极强的人文性质和育人功能(黄强2021)。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即作者将自身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相应的文学作品。学生在品析英美文学作品时,不仅要注重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而且要深入挖掘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品味作者的写作心理及写作意图,从而提高对英美文学的理解与认知,并深入体会英美文学的魅力。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学生不仅能收获更多的英语语言知识,还能提高人文素养。学生在对中西文学作品的对比学习中,能够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文化包容能力及跨文化理解能力。此外,英美文学作品反映风土人情、人伦道德等,能加强学生对世界及社会的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符合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一门语言,其沟通、交流的工具性价值不断提升。因此,大学阶段的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英语沟通交流能力。若想在国际化的交流中更流畅、规范、标准地运用英语,就必须培养英语语言的表达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即跨文化交流理解能力。英美文学作品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出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其思维方式,其中的对话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技巧。此外,英美文学作品的熏陶还能够有效改变学生根深蒂固的母语思维定式,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模式,避开了“想表达的思想—母语表达方式—翻译成英语表达方式”这一烦琐的流程,使他们能够在具体的英语沟通中快速反应,实现顺畅的跨文化交流。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本,变革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创新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并制订课堂教学环节的评价标准,将教师角色、教学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及考试成绩等融为一个整体,重点突出“学生发展中心化”的特征。
为有效利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达成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教师首先要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工作,以在具体的教学中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既保证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鉴体验感,又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首先,教师要将建构主义作为英美文学的教学指导理论,坚持以“学生发展中心化”为教学设计原则,构建“学生发展中心化”课堂学习模式(Classroom for Students’Development,CFSD),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学习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活动环节。其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计好学生的预习任务,如相关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文学流派、相关术语,作家及其简介、代表作品、作品风格等,并设计具体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如探究学习、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及合作学习等。再次,教师要明确自身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促进者、设计者及检测验收者等角色,引导他们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文学知识的建构,激发其思维能力和活力,高质高效地完成相关的文学品鉴任务。最后,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及教学验收机制,就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综合性、开放性、全面性的评价,对他们的文学作品解读成果进行验收,并作进一步的阅读拓展、延伸。教师只有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才能构建更加高质高效的英美文学教学课堂。
建构主义下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课堂角色,转变教学观念,“以导代教”,优化教学任务设计,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提起文学阅读的兴趣。
1.主题探究法
个人建构主义指出探究学习是学生习得新知识的重要学习方法。教师在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时可以提前准备学习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进行全新的解读。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英美文学经典作品《老人与海》时,先指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当时人们希望为了生存和自由与强权势力斗争的社会背景,对作品中的意象“巨大的马林鱼”“鲨鱼”进行剖析,培养其创新思维与批判精神。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对“老人”与“马林鱼”“鲨鱼”斗争的精神进行分析,使他们建构出“老人”不屈不挠、坚毅勇敢与倔强自信的个人品质。
2.合作交流法
社会建构主义原理认为学习是由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团队或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从而建构相关的知识、经验。这意味着学习不仅仅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加工、吸收及内化,更需要他们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最终达成合作共赢的局面。采用合作交流法时,要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然后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提出对学生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最后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主分工,交流彼此的观点。教师在采用合作交流法时切不可用自己的主观思想影响学生的思考角度与思维方式。仍以《老人与海》为例,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后,让他们分析《老人与海》的文学意蕴。学生通过交流“大海”“老人”“马林鱼”“鲨鱼”“海浪”等意象,分析其文学寓意,共同建构出对《老人与海》内涵的深层理解,即美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般混乱无常,而人们渴望的是像风平浪静的“大海”一样的美丽、平和的生活环境,面对像“马林鱼”“鲨鱼”般的强权势力,“老人”不屈不挠的斗争就是当时人们不畏强权、勇敢斗争的真实写照。
3.情境教学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在习得新知识时必须结合一定的环境才能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孙晓辉2022)。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沉浸式的阅读并且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深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与文学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相关的,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的视频,引导他们置身当时的社会情境再次品味文学作品。例如,在讲授《老人与海》时,教师先播放一段20 世纪50 年代初与美国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相关的视频,再播放一段波涛汹涌与风平浪静的大海情境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然后结合作者海明威创作时的美国社会环境,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和理解。当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时,便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性思维与探索欲;当学生在视频中直观地看到美国社会当时的混乱状况,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波涛汹涌的大海,从而强化对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的认知与理解。
4.支架式教学法
建构主义理念下,教师要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起点和生长点,引导他们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建构。因此,教师可以开展支架式教学,即将作品的意象、思想、语言、修辞等特点的分析方法进行示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品析,提高他们的文学作品品鉴能力及创新性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析、讨论前,先给他们进行简单的分析示范,教会他们方法,再由其进行自主创新性的探究讨论,从而建构出作品中每个意象的更新的文学意蕴。
建构主义下的英美文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课后总结及拓展,既要对文学作品本身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及特征、语言特点等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又要对文学作品的品鉴方法与技巧进行总结,形成新的建构认知,以更好地运用到后续的阅读学习中。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及时进行对比阅读,教师可以推荐与《老人与海》同样经典的英国文学作品《鲁滨孙漂流记》作为对比阅读作品——它也是以海洋为背景,描述了积极、顽强、极富生命力的主人公,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知识及技巧的迁移能力与建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建构主义的理念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其完全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其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在具体的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又要注意对其人文素养的培养,引导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其能够“尚读”“悦读”,在英美文学作品的不断熏陶下,提高英语应用水平及跨文化理解思维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