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艳清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明确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教育部2020)
对所在学校高中英语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涉及学生对英语语感的认知和提高英语语感的方法。调查结果显示,94%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语感不满意;77%的教师对学生的英语语感不满意;76%的学生和92%的教师认为培养英语语感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英语朗读。“能否有效地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语感强弱。缺少语感就永远谈不上掌握或精通一种语言。朗读则正是提高语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纪玉华2015)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就必须重视英语朗读。
但是,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朗读教学往往被忽视。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做题,不愿意张口朗读,结果不仅造成了“哑巴英语”的现象,还限制了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一些教师过于追求应试效果,片面地强调学生做题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对英语朗读教学的要求,没有给其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朗读训练和朗读指导。结果,一些学生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学过的课文,甚至不能熟练使用国际音标标音而用汉语拼音或汉字标音。
朗读是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复杂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朗读可以训练学生的发音能力,提高其听说能力,培养其富有感情的独白和交谈技能。”(张正东1999)朗读能够使学生巩固语言知识,将其内化于心,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同时促进听、说和写等技能的综合运用。“朗读是一种综合眼、耳、口、脑的阅读方式,朗读者从准备朗读开始,直到最终完成,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思维状态。”(张海燕2016)朗读能够促进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朗读是将诉诸视觉形象的文字符号转化成明朗、清晰又充满感情的有声语言。高效的朗读教学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张海燕2016)
目前高考卷面上并没有直接考查语音、语调等与朗读直接相关的内容。受应试教学的影响,一些片面追求分数的学生和教师把大量精力用在做题提分上,不愿意在英语朗读上投入时间和精力,甚至占用学校专门安排的早读时间做题、讲题,忽视了朗读对英语综合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英语早读课大多是学生跟录音朗读、整体齐读和自己朗读,形式单调,缺乏新鲜感和趣味性,导致他们很容易对英语朗读失去兴趣。平时的英语学习中也缺乏形式多样、有吸引力的朗读活动,使学生难以感受到朗读所带来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无法形成积极的朗读态度。
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和朗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长期持续的指导。教师对于英语朗读教学的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在朗读实践中得到的指导不足及对朗读投入的精力不足。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考点,自己很少朗读,并且对学生的朗读水平没有要求,也缺乏有目标、有计划的英语朗读策略和方法的指导。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理想的语言输入要具备一些特点:可理解性(comprehensible),有趣且有关联(interesting and relevant),足够的量(sufficient quantity)等”(Rod Ellis 1999)。克拉申提出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认为在进行语言输入时,“动机(motivation)、自信心(self-confidence)、焦虑(anxiety state)会影响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动机明确、自信心足、焦虑程度轻的其语言输入的效果更好”(Rod Ellis 1999)。
综上所述,可理解的、有趣且相关的、足够量的语言材料,在学习者积极的情感状态下的输入,可以提高语言输入和吸收的效率,形成潜意识语言知识,使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获得一定的语感,形成真正的语言能力。只有以有效的语言输入为基础,才能保证有效的语言输出。在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环境中,能促进英语语言输入并获得语感的最有效、可行的方法是朗读。“朗读比试卷、家庭作业、评估表、读书报告和识字卡片更重要。朗读是最便宜、最简单、最古老的教学手段,在家里或教室里使用都再好不过了。”(崔利斯2016)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并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呢?朗读习惯的养成和英语语感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把以下策略贯穿在日常教学中,使之成为教学常态,才能使学生积累出深厚的语感,并形成扎实的语言能力。
一些教师和学生片面强调英语学习的应试效果,使埋头做题成为常态,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朗朗的书声,因此改变现状的核心是师生要转变观念。教师首先要明确朗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要让学生明白英语朗读对他们的自我成长和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正面引导其更新观念,重视英语朗读。只有共同的认识和端正的态度,才能保证英语朗读教学一系列措施的顺利实施。
朗读材料要难易适度,最方便可取的材料是英语课文。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材料是好理解的,内容相关且有意义的,非常适合进行有效的英语语言输入。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或者课文中精选的段落,甚至背诵下来,能使其不仅对词汇、句型、语法结构烂熟于心,而且加深对课文主题意义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把握,从而提升思维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增加朗读量的输入,拓宽朗读范围,开阔学习视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愉悦的朗读氛围有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发挥,可以给他们学习英语增添信心。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愉快、轻松的英语朗读氛围,在聆听和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不要轻易打断,要尊重每个学生朗读时表现出的个体差异。如果学生出现严重卡顿,无法继续朗读下去时,教师就要及时地提供帮助,使其顺利地读下去。教师还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并适当给予鼓励和赞美,使其在朗读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这些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是其坚持英语朗读的动力。
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善于抓住教育教学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适时调整英语朗读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布置朗读任务,尽可能为他们进行英语朗读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配合,克服困难主动参与,使他们有意识地培养英语朗读的好习惯,在有效的英语朗读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英语语感,提升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互动教学不仅能融洽师生关系,而且能促进教学相长。
在高中英语朗读教学中,影响英语朗读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有5 个:(1)学生不能正确地拼读;(2)学生不主动朗读;(3)学生不理解朗读材料;(4)学生的朗读技能不足;(5)学生的朗读热情不高。
在高中英语朗读教学中,针对这5 个方面,教师不仅要探索出促进朗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因为“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初高中学习者就不能完全自主、有系统地发展和使用语言学习策略”(程晓堂、郑敏2002)。在高中英语朗读教学实践中,以下做法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和影响:
一些学生不能正确朗读英语单词,发音不准确;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识别48 个英语语音音素,即使看着音标也很难读正确;一些学生发音习惯不好,在辅音后面随意加元音;一些学生不按照基本的读音规则朗读;还有一些学生对一些常见的读音规则没有清晰的概念。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用一段时间有计划地讲授音标的发音,带领学生反复练习并纠正错误读音,直到他们记住并能准确地发出每一个音素后,再指导他们音节的拼读。在讲授音节的拼读时,教师应先带领学生从单音节练起,再过渡到双音节,最后练习多音节拼读,反复练习,直到熟能生巧,能够正确拼读。
一些学生不主动朗读英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朗读任务不明确。对于学习自主性强的学生来说,这不是问题,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很强的计划性,这就需要教师提前给他们布置朗读任务并提出适当的要求,带领和督促其完成任务。例如,每个单元的朗读任务必须是非常具体的,如要达到什么要求,完成任务的时间等。另外,关于英语早读上要完成的任务,教师也要提前规划和安排好。在规定的时间段,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重点地完成规定的英语朗读任务,并进行评价和反馈,从而使朗读任务落到实处,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果学生不理解英语朗读材料的内容,就会对朗读产生畏难情绪或畏惧心理。学生在朗读时遇到一些生词或长难句,造成对朗读材料的不理解,那么这些语言材料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则表现为不可理解的、缺乏趣味的,且没有相关性的,这种情况下他们几乎不可能产生并保持积极的情感状态,很难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也就不可能形成潜意识语言知识,更不可能获得一定的语感。因此,教师应先指导学生自己试读,帮助他们疏通语义后再进行示范朗读,使其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充满信心地进行积极、有效的朗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达到朗读的流畅性和思维的流畅性的完美结合。
有些学生缺乏一定的朗读技巧,读起来有一些生硬,如不能很好地处理连读、失爆等现象;有些学生长音、短音不分,双元音读不到位;有些学生意群停顿错乱。在指导学生朗读英语时,教师需要讲解并示范朗读技巧,使其可以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进行模仿练习。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恰当的意群停顿、语调、语流、语速及朗读者的情感变化等细节,使他们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英语朗读模仿。学生模仿得越生动、形象,英语语言内容就越能得到强化并内化于心,越有助于英语语感的形成。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英语朗读会变得自然、流畅。
学生英语朗读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朗读方法枯燥、单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英语朗读保持热情的最好办法是使朗读活动的形式多样化。课外朗读活动要及时跟进,可以成立英文朗读社团,在社团活动中开展趣味性的朗读活动。教师还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赞赏他们朗读时所展现出来的优点,使每一个朗读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被赏识,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状态,并适时点评其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还能使其对英语朗读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新鲜感。
高中英语朗读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从单一、狭窄的应试学习模式中跳出来,逐渐转变为多元、宽泛的文化学习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朗读,使其通过朗读把可理解、有意义、有趣且相关、足够量的语言材料,在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输入自己的大脑,获得一定的语感,形成真正的语言能力。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英语的节奏美、韵律美,感知语言材料的主题意义及深层含义,感知语言表达的内在逻辑思维关系,感知地道的语言和多元的文化。总之,要培养出爱朗读的学生,首先教师应是一个热爱朗读并善于朗读的人;其次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朗读的好习惯,促进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