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优化及其吸附模型

2023-09-13 07:00闫慧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沸石脱色等温

王 礼,杨 光,杨 波,闫慧敏

(上海理工大学 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 200093)

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是从海带或海藻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糖类化合物,其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羟基、羧基,其水溶液能与Ca(Ⅱ)配位产生具有“蛋盒”构型的不溶性凝胶吸附染料。 海藻酸钠具有价格低廉,对细胞相对毒性较小,固定化成型方便,传质性能好等特点,成为目前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的包埋剂之一[1-3]。 但是海藻酸钙微球机械强度较差、重复使用率不高,针对这些缺陷,可以将其他聚合物与海藻酸钠混合制备混合微球。 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弹性、溶胀性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聚乙烯醇的加入能加固凝胶网络,从而产生更加紧密的网状结构,减少体积扩张[4-5]。 因此,聚乙烯醇的加入可以解决海藻酸钙微球机械强度较差的缺点,从而提高其可重复利用度。

海藻酸钠凝胶微球中形成的“蛋盒”状三维网状结构,能够包覆沸石、高岭土、膨润土等小颗粒吸附剂制备复合材料。 其中沸石(zeolite)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呈骨架状结构的多孔性硅铝酸盐晶体,其骨架结构中有大量均匀微孔存在,比表面积很大,为吸附污染物提供了大量位点,且具备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其吸附能力[6-8]。常国华等的研究表明,人造沸石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活性炭,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其吸附效果影响不大[9]。Vimonses 等研究比较了膨润土、高岭土及沸石对刚果红的吸附效果,发现钠基膨润土表现出了最好的吸附性能,高岭土次之[10]。

作者通过注滴法制备吸附剂,探究不同SA 质量浓度、PVA 质量浓度和沸石质量浓度对吸附剂脱色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曲线优化法获得制备海藻酸钠微球 (SA-PVA-zeolite microsphere,SPZ)吸附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从而得到稳定性好、脱色率高的吸附剂。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红外光谱对其表征,并利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分析其吸附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亚甲基蓝(MB):购于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海藻酸钠、无水氯化钙:分析纯,购于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质量分数97%人造丙烯酸硼酸、聚乙烯醇、人造沸石:均为分析纯,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Unic 7200 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巴玖实业有限公司产品;XM-400ULF 恒温超声处理机:小美超声仪器昆山有限公司产品;Scientz-25T 真空冻干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LCMSH-Pro 磁力搅拌器:上海玉欣实业有限公司产品;YZ15 蠕动泵: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产品;SMS质构仪TA.XTPLUS:英国产;DHG-9240A 型电热鼓风干燥箱、THZ-100 恒温培养摇床: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Nicoletis10 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美国产;FEIQuanta450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美国产。

1.2 方法

1.2.1 SPZ 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海藻酸钠(SA)、聚乙烯醇(PVA)和沸石粉末,依次溶于100 mL 去离子水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将其置于磁力搅拌器以500 r/min 的转速搅拌10 min 充分混匀,超声20 min 去除气泡,得到混合液。 称取40 g 硼酸溶于适量去离子水中,于80 ℃加热溶解,冷却后再加入40 g 氯化钙,定容至1 L,即为40 g/L CaCl2-硼酸饱和溶液。 将蠕动泵一端橡皮管插入制备好的混合液中,另一端悬空于盛有40 g/L CaCl2-硼酸饱和溶液的烧杯上方,启动蠕动泵,最后混合液通过重力逐滴滴入40 g/L CaCl2-硼酸饱和溶液中,形成直径为2~3 mm 的海藻酸钠凝胶微球(SPZ)。 将微球置于4 ℃交联反应8 h 后,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晾干即为制备好的吸附剂,于4 ℃储藏备用[11-12]。

1.2.2 SA 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控制PVA 质量浓度为20 g/L 和沸石质量浓度为50 g/L 不变,SA质量浓度分别为5、10、15、20、25 g/L,按照1.2.1 的方法分别制备不同SA 质量浓度的SPZ,并按照1.2.6 的方法测定脱色率。

1.2.3 PVA 质量浓度对硬度及脱色率的影响 控制SA 质量浓度为10 g/L 和沸石溶液质量浓度为50 g/L 不变,而PVA 质量浓度分别为10、15、20、25、30 g/L,按照1.2.1 的方法分别制备不同PVA 质量浓度的SPZ,并按照1.2.7 的方法测其硬度以及按照1.2.6 的方法测定脱色率。

1.2.4 沸石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控制SA 质量浓度为10 g/L 和PVA 质量浓度为20 g/L 不变,而沸石质量浓度分别为30、40、50、60、70 g/L,按照1.2.1 的方法分别制备不同沸石质量浓度的SPZ,并按照1.2.6 的方法测定脱色率。

1.2.5 响应面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为基础,以SA质量浓度(A)、PVA 质量浓度(B)、沸石质量浓度(C)为考察因素,脱色率为响应值,采用Design Expert 8.0.6 软件Box-Behnken 中心组合原理设计实验,对SPZ 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响应面实验的编码水平见表1。

表1 响应面编码水平表Table 1 Response surface coding level table

1.2.6 SPZ 的吸附性能测试 准确吸取0.25、0.5、1.0、1.5、2.0、2.5 mL 的100 mg/L 的亚甲基蓝溶液于容量瓶中,分别定容到25 mL,即得到质量浓度为1、2、4、6、8、10 mg/L 的亚甲基蓝溶液。 在664 nm处测定吸光度[13],空白为去离子水,以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见图1。

图1 亚甲基蓝标准曲线Fig. 1 Methylene blue standard curve

亚甲基蓝标准曲线为y=0.064 98x+0.038 27,相关系数R2为0.999,其中x 为亚甲基蓝质量浓度,y为OD664。

称取2 g 干燥的吸附剂置于100 mL 锥形瓶中,量取20 mL 的30 mg/L 亚甲基蓝溶液,于25 ℃摇床200 r/min 振荡120 min 后,离心取上清液置于比色管中,静置15 min,测664 nm 下吸光度,从而根据标准曲线得出亚甲基蓝吸附平衡后质量浓度C,再由式(1)和式(2)计算脱色率D 和吸附容量Qe[13]。

式中:D 为亚甲基蓝脱色率,%;Ce为亚甲基蓝吸附平衡后质量浓度,mg/L;Co为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mg/L;Qe为吸附容量,mg/g;V 为亚甲基蓝溶液体积,L;m 为投加SPZ 微球质量,g。

1.2.7 SPZ 的硬度测试 选取直径约2 mm 的样品水平放置于质构仪样品台中央,选用型号P/2 探头,以0.5 mm/s 为测试速度和返回速度,触发力3 g,循环2 次,每次刺入深度为2 mm,每种样品取5 个平行样的平均值作为其硬度。

1.2.8 SPZ 的表征 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分析SPZ 吸附亚甲基蓝溶液前后官能团的变化。 将吸附前后的SPZ 烘干(40 ℃、120 min)后粉碎得到干燥的粉末,用KBr 压片法制得的薄膜样品直接测试,扫描范围为4 000~500 cm-1。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SPZ 吸附亚甲基蓝溶液前后的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 将真空冻干后的SPZ 微球切片,贴在有双面导电胶的样品台上,经离子溅射仪喷金后,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放大100 倍和10 000 倍进行观察拍摄。

1.2.9 动力学模型 称取若干份2 g 最优条件制备的SPZ 微球于100 mL 锥形瓶中,再量取20 mL 一定质量浓度的亚甲基蓝溶液,置于摇床以35 ℃、200 r/min 振荡300 min,其中每隔30 min 取样测定该时间下剩余亚甲基蓝溶液质量浓度,并计算平衡吸附容量Qe和t 时刻下的吸附容量Qt。然后分别根据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拟合。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粒子内扩散模型:

式中:Qt为t 时刻的吸附容量,mg/g;t 为吸附时间min;K1、K2、Ki分别为一级速率常数、二级速率常数、粒子内扩散常数,min-1;C 为与边界厚度有关的常数。

1.2.10 等温吸附模型 称取若干份2 g 最优条件制备的SPZ 微球于100 mL 锥形瓶中,再量取20 mL一定质量浓度的亚甲基蓝溶液,分别于35 ℃下置于摇床以200 r/min 振荡240 min,测定剩余亚甲基蓝溶液质量浓度,并计算平衡吸附容量Qe。 根据Langmuir 以及Freundlich 型等温方程,对其进行拟合[14]。

Langmuir 型等温方程:

Freundlich 型等温方程:

式中:Qm为最大吸附容量,mg/g;KL为Langmuir 常数,L/mg;n 为Freundlich 常数;KF为Freundlich 吸附系数,mg/g。

2 结果与分析

2.1 SA 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海藻酸钠(SA)为制备SPZ 微球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添加量的不同会影响微球的成型和吸附效果,通过大量预实验筛选,选择在SA 质量浓度5~20 g/L 范围内探索不同SA 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由图2 可见,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随着吸附剂中SA 质量浓度的增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当SA 质量浓度为10 g/L 时,脱色效果最佳;当SA 质量浓度5 g/L 时,吸附剂成形效果较差;高于10 g/L 成形效果均匀且稳定;达到25 g/L 时由于SA 质量浓度较大溶液黏稠,因此形成的吸附剂略有拖尾[15]。综上所述,质量浓度10 g/L 为本实验最佳SA 添加量。

图2 SA 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Fig. 2 Effect of SA mass fraction on decolorization rate

2.2 PVA 质量浓度对脱色率和硬度的影响

聚乙烯醇(PVA)为制备SPZ 微球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改善吸附剂的机械强度,从而提高稳定性。 添加量的不同会影响微球的硬度,通过大量预实验最终选择PVA 质量浓度为10~30 g/L,探索不同PVA 质量浓度对脱色率及SPZ 硬度的影响。

由图3 可见,随着吸附剂中PVA 质量浓度的改变,吸附剂脱色率变化不大。 而添加PVA 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吸附剂的硬度从而提高其稳定性,吸附剂硬度先随着PVA 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达到20 g/L 时,吸附剂硬度接近最高,随后随添加量的增加其变化趋于平稳。故本实验选择20 g/L PVA 质量浓度作为最佳添加量。

图3 PVA 质量浓度对脱色率和硬度的影响Fig. 3 Effect of PVA mass fraction on decolorization rate

2.3 沸石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沸石为制备SPZ 微球的主要成分之一,通过大量预实验筛选,最终选择在沸石质量浓度为30~70 g/L 区间探索不同沸石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如图4。

图4 沸石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Fig. 4 Influence of zeolite mass fraction on decolorization rate

当沸石质量浓度在30~50 g/L 时,吸附剂脱色率随沸石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达到50 g/L 后,吸附剂脱色率变化趋于平缓。 故本实验选择50 g/L沸石质量浓度为最佳添加量。

2.4 响应面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根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并结合Box-Behnken 中心组合原理,以SA 质量浓度(A)、PVA 质量浓度(B)、沸石质量浓度(C)为考察因素,脱色率为响应值,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实验,共计17 组实验,其中有5 组实验中心点,每组实验重复3 次取平均值[16]。响应面实验方案及结果见表2,利用Design-Expert 8.0.6 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2 响应面实验方案及结果Table 2 Response surface tests cheme and results

表3 响应面方差分析表Table 3 Response surface variance analysis

采用Design-Expert 8.0.6 的响应面分析程序对其进行回归拟合,得二次多元回归模型:脱色率=89.69+0.84A+0.29B+1.01C+0.18AB+0.62AC-0.17BC-3.55A2-1.16B2-2.33C2。 根据表2 进行响应面方差分析得出该模型P<0.01,表示该响应面建立的模型极显著,同时失拟项P=0.127 1 不显著(P>0.05),相关系数R2=0.955 3,均说明该模型有效可行,可以用来优化吸附剂的制备条件。

根据表3 可以发现二次多元回归模型中的一次项A、C 为差异显著项 (P<0.05),而B 差异不显著,说明SA 质量浓度(A)、沸石质量浓度(C)对脱色率具有显著的影响,而PVA 质量浓度(B)对脱色率影响不大,且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沸石质量浓度(C)>SA 质量浓度(A)>PVA 质量浓度(B)。 该模型中的各项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而A2和C2对响应值具有极显著的影响,B2有显著影响[17]。

2.5 响应面曲线分析及优化结果验证

为探究SA、PVA 和沸石质量浓度三者间交互作用对脱色率的影响,在某一因素固定为最优条件的情况下,考察交互项对脱色率的影响,通过Design-Expert 8.0.6 软件得到响应面及等高线图,见图5。

图5 不同因素交互影响脱色率的响应面曲线图Fig. 5 Response surface of different factors influencing decolorization rate

各图均呈现响应面向下的凸形曲面,由图5(a)可知,当控制沸石质量浓度为最优条件时,SA 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比PVA 质量浓度显著。 同理,由图5(b)可知,SA 质量浓度比沸石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更显著;由图5(c)可知,SA 质量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比PVA 质量浓度显著。

通过Design-Expert 8.0.6 软件分析得到制备吸附剂最佳制备条件:SA 质量浓度10.71 g/L,PVA 质量浓度20.59 g/L,沸石质量浓度52.32 g/L,预测在此工艺条件下脱色率的理论值为89.88%。为验证上述响应面实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根据实际条件将上述优化参数调整为SA 质量浓度11 g/L,PVA 质量浓度21 g/L,沸石质量浓度52 g/L,得到实际脱色率为88.57%。 这与理论值相接近,说明该模型可靠性强,可以准确预测优化制备条件。

2.6 SPZ 微球的表征

2.6.1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为进一步探究SPZ 微球对亚甲基蓝溶液脱色的机理,分别取吸附前后的干燥微球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放大100 倍观察其整体表观形貌,再放大10 000 倍观察其局部形貌,结果见图6。

图6 SPZ 的扫描电镜图Fig. 6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f SPZ

SPZ 微球截面放大10 000 倍后观察到其表面有许多褶皱且凹凸不平,构成了许多孔隙,从而提高了比表面积并为亚甲基蓝提供了较多吸附位点,并形成了较深的孔道,提高了物理驱动力[18-19],使亚甲基蓝分子更易达到吸附位点,从而提高吸附效率。 对比图6(b)和6(d)可明显看出吸附后表面附着有许多网状结构物质,亚甲基蓝被成功吸附在SPZ 表面,达到了脱色效果。

2.6.2 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 为探究SPZ 微球吸附亚甲基蓝前和吸附后的机理,分别对样品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其谱图见图7。

图7 SPZ 吸附前后红外光谱图Fig. 7 FTIR about SPZ before and after adsorption

在2 条曲线中,3 420 cm-1处对应的较宽的峰是由于SPZ 微球中水分子的—OH、PVA 表面的—OH 的伸缩振动而引起的,吸附后向3 410 cm-1处红移,这主要是由于—OH 和硼酸交联所致,从而导致酚类—OH 在吸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 640 cm-1为SPZ 微球和SA 表面的—COO—的对称伸缩振动,1 430 cm-1处为SA 中—COO—不对称伸缩振动峰,该峰为羧酸二聚物的特征吸收峰,说明SPZ微球中的—COO—在复合过程中参与了静电反应,而1 010 cm-1是C—O—C[20-21]。 与吸收前相比,吸附后各特征峰吸收强度均变大且峰形变窄,以上现象表明SPZ 与MB 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2.7 吸附动力学模型

为进一步探究SPZ 微球对染料MB 的吸附过程和机理,分别采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和粒子内扩散模型,分析35 ℃下不同时间对SPZ吸附MB 的影响,见图8。 并根据公式(3)~(5)分别对3 种模型进行拟合。

图8 吸附时间对SPZ 微球吸附性能的影响Fig. 8 Effect of adsorption time on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SPZ microspheres

由图8 可见,吸附容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呈先快速增长而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说明SPZ 吸附MB 经历了2 个阶段,分别是快速吸附及慢速平衡吸附阶段。 在0~120 min,溶液中MB 质量浓度相对较高,吸附剂表面存在大量吸附位点,故吸附速度快;在120~240 min,溶液中MB 被吸附掉一部分,大部分位点被逐渐覆盖,达到饱和,吸附平衡。 SPZ在120 min 左右即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容量比初始条件提高了近1 倍[22]。

计算得出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粒子内扩散模型的Qe分别为0.39、0.31、0.27 mg/g。 相比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R2=0.691),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79)拟合更好。 并且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理论Qe与实测Qe更接近。 说明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来准确描述SPZ 吸附MB,其吸附过程是物理扩散与化学吸附共存的过程,主要是化学吸附[23]。与快速吸附阶段(0~120 min)相比,慢速平衡吸附阶段 (120~240 min) 中颗粒内扩散系数Ki由0.038 min-1降至0.144 min-1,而扩散边界层从快速到慢速吸附阶段C 值由0.094 增加至0.249。说明随着吸附时间增加,MB 逐渐占据了SPZ 的吸附位点,导致扩散边界层变大,从而增大了扩散阻力,故吸附速率减缓直至平衡[24-25]。

2.8 吸附等温模型

为进一步探究SPZ 微球对染料MB 的吸附过程和机理,分别采用Langmuir、Freundlich 等温吸附分析不同初始MB 质量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见图9。并根据公式(6)~(7)分别对上述2 种模型进行拟合,结果如表5 所示。

图9 不同MB 初始质量浓度对SPZ 吸附性能的影响Fig. 9 Effect of different initial MB concentration on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SPZ

随着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吸附容量也逐渐增加,这是由于溶液单位体积中含有的MB 量越多,SPZ 表面与MB 接触的质量浓度梯度也越大,从而增加了吸附驱动力,利于吸附[26]。

计算得出Freundlich 等温吸附 (R2=0.985)与Langmuir 等温吸附 (R2=0.995) 拟合均较好,而Langmuir 等温吸附拟合更好。 说明可以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来准确描述SPZ 吸附MB,其吸附过程为物理扩散并伴随着化学吸附。 且KL为0.1 L/mg,说明0

3 结 语

作者以SA、PVA、沸石为主要原料,制成了一种可以去除染料亚甲基蓝的新型吸附剂,得到以下结论:

1)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优化实验,探索吸附剂SPZ 的最佳制备条件,在吸附剂制备均匀稳定的基础上,得出最佳制备条件为:SA 质量浓度11 g/L,PVA 质量浓度21 g/L,沸石质量浓度52 g/L,所得实际脱色率为88.57%,与理论值非常接近,证明该模型可以优化吸附剂的制备条件。

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吸附剂SPZ 吸附前后的微观结构,发现亚甲基蓝被成功吸附在SPZ表面; 并通过FTIR 证明表面SPZ 与MB 之间存在氢键及静电相互作用。

3)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Langmuir 型等温吸附模型,表明其吸附过程为物理扩散并伴随着化学吸附。

猜你喜欢
沸石脱色等温
沸石分子筛发展简述
5种沸石分子筛的吸附脱碳对比实验
EPDM/PP基TPV非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
脱色速食海带丝的加工
快速检测猪链球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
纳米CaCO3对FEP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沸石再生
酰胺类β成核剂对PP-R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影响
多晶沸石膜的研究进展
应用D301R树脂对西洋参果脱色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