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章兴
【摘要】 目的 对比磁共振成像(MRI)和CT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21年6月顺昌县人民医院接收的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116例(152髋),均行MRI及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手段的诊断效能进行对比。结果 在152髋中,发生股骨头坏死110髋。MRI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89.09%,85.71%,88.16%;CT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72.73%,57.14%,68.42%,MRI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 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MRI比CT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能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有力的参考与支持。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诊断效能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17-0106-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7.035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因多種病理原因引起的股骨头血运障碍,为临床骨科最常见也是最难治的疾病之一,多发于30~60岁人群中[1]。因为股骨头是将下肢与上体连接起来的一个关键部位,若股骨头发生坏死现象,即可能伤害到髋关节,导致髋关节功能下降,严重时甚至造成患者伤残[2]。股骨头坏死和血液病、风湿病、烧伤以及潜水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股骨头血供不足,致使骨髓细胞和骨细胞坏死。在临床中,此疾病表现并没有特异性,需通过多期影像图片作出诊断[3]。在发病早期,因为没有突出的症状,患者一般难以发现[4]。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上以关节钝痛、隐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若不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可导致患者终身残疾。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与病情轻重、发现早晚、病程分期关系密切,病变越早被发现,病情越轻,治疗效果越好。因此,早期诊断、正确评估病情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关键,及早明确病情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CT、X线、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等是临床股骨头坏死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MRI具有较高的分辨率,CT可实现多层面连续扫描;不过X射线检查图像易重叠,且密度、软组织分辨率均不及MSCT、MRI检查,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为了使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率有所提升,此次研究分别对MRI和CT两种影像技术进行了应用,并且就其诊断价值展开分析与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21年6月顺昌县人民医院接收的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116例(152髋)。纳入标准:(1)通过X线及临床查体等检查,怀疑是股骨头坏死;(2)有完整的临床病历资料,症状以轻度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走路略跛、髋关节胀痛等为主;(3)患者及家属均知晓,且自愿加入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哺乳期、妊娠期女性;(2)存在MRI和CT检查禁忌证;(3)伴恶性肿瘤者;(4)认知障碍,无法正常沟通;(5)存在精神病史等。其中男44例(56髋),女72例(96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0.05±6.88)岁;病程1~32个月,平均(8.64±2.11)个月;长期酗酒26例、长期用激素42例、有显著创伤32例。此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
1.2 方法 患者均行MRI和CT检查。(1)MRI检查方法:运用1.5T核磁共振仪(制造商为上海联影公司),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扫描SE序列,从而得出横轴位、冠状位T2WI及T1WI图像。参数设置,T1WI:TR 623 ms,TE 23 ms;T2WI:TR 3 000 ms,TE 85 ms;FOV是380 mm,层厚、层间距分别为3 mm、0.6 mm,偏转角150°。(2)CT检查方法:运用HD 750 16排螺旋CT(制造商为上海联影公司)进行扫描,层厚、层间距分别为2 mm、2 mm,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下缘到粗隆,上缘到髋臼,进行横断位容积扫描,从而得出软组织窗和骨窗图像。
1.3 诊断标准 分为0~Ⅳ期,0期:病理检查提示股骨头有坏死征兆,但MRI或CT检查并未发现异常;Ⅰ期:患者临床症状轻微,髋部有轻微疼痛,负重情况下可保持站立,但疼痛感加剧,MRI或CT结果未发现股骨头塌陷;Ⅱ期:股骨头坏死的症状较明显,MRI与CT检查发现股骨头有轻微塌陷或塌陷情况不明显;Ⅲ期:股骨头坏死症状比较严重,MRI或CT发现股骨头塌陷比较明显,软骨下有骨折现象,并呈“新月征”;Ⅳ期:股骨关节炎症严重,关节活动幅度显著缩小,MRI或CT结果发现关节间隙狭窄程度严重。
1.4 观察指标 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MRI和CT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能,具体包括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与敏感性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和CT诊断准确率比较 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在152髋中,发生股骨头坏死110髋(其中0期11例,Ⅰ期27例,Ⅱ期35例,Ⅲ期32例,Ⅳ期5例),无股骨头坏死42髋。MRI诊断准确率为88.16%(134/152),CT诊断准确率为68.42%(104/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MRI和CT诊断特异度与敏感度比较 MRI诊断股骨头坏死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09%(98/110)、85.71%(36/42),均高于CT诊断的72.73%(80/110)、57.14%(2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4。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长时间酗酒、股骨颈骨折、长时间口服激素药、髋关节脱位等都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诱因[5]。因为此疾病初期并没有显著症状,所以早期确诊率偏低,在有症状发生的时候,大部分患者已出现髋关节侵害,患者会有疼痛感、髋部不舒服,而且难以定位,微骨折和骨内压上升是关键原因。随着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髋关节功能受到干扰,活动会受到限制等。进入中晚期之后,因为已有股骨头塌陷,最好的治疗机会已经错过,所以仅可运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使得患者身体及心理都遭受较大的痛苦[6]。故而,必须进行早期诊断和有效干预,从而使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生活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
由于股骨头坏死早期无特征性表现,诊断需借助于影像学检查,以MRI、CT、X线等为主。其中,X线尽管成本低,易操作,能够把明显病变检查出来,但是其无论是敏感度还是准确度都不及前两者[7]。CT检查能夠将骨皮质和松质的关系展现出来,显现出皮质下状况,如有没有骨折等,从而对边缘硬化状况作出判断。在出现股骨头坏死之后,临床表现以髋关节水肿和血管受阻为主,而髋关节水肿多由积液所致,CT难以对其积液情况进行判断。本研究中,在152髋中发生股骨头坏死110髋,其中MRI诊断准确率为88.16%(134/152),CT诊断准确率为68.42%(104/152),差异显著(P<0.05)。相较于CT来说,MRI检查软组织分辨率、组织对比度均较好,且可获取任何方向的断层图像、三维立体图像,对病灶定位更准确;MRI能够对软组织进行重点扫描,从而对组织代谢水平加以了解,将病变部位骨结构、积液状况展现出来,从图像上看,会有异常信号存在,也就是长T1WI及T2WI信号,T1WI可见“双线征”,故而MRI的早期诊断价值相对更高;除此以外,其还有诸多的优势,如具有丰富的图像层次、扫描范围不受约束、软组织分辨率高等[1]。本研究中,CT扫描可清晰显示股骨头坏死早期、中期及晚期骨小梁缺少、股骨头内囊状透过区、股骨头软骨面断裂变形、股骨头塌陷变形及髋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等征象,但CT对周围软组织的显示不佳,故诊断准确率要低于MRI检查。有研究指出,在对Ⅱ~Ⅳ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上,CT和MRI并没有突出的区别,不过对Ⅰ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MRI明显更高[8]。
本研究发现,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72.73%,57.14%,68.42%,MRI分别是89.09%,85.71%,88.1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股骨头坏死MRI的诊断价值要高于CT,与姚丽雯等[9]的相关研究结论一致。其认为CT空间与密度分辨率较高,可以清晰地发现股骨头坏死碎裂、塌陷等情况;同时,CT诊断不会出现X线诊断下骨质结构重叠,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横断位断层图像。国外学者认为,股骨头坏死早期会出现少量的骨髓细胞骨细胞坏死的情况,形成细胞碎片并造成脂肪细胞坏死,不过刚坏死的脂肪细胞膜内脂肪仍然存在,可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与正常骨髓类似的高信号,此时CT检查结果往往为阴性,因而增加了漏误诊的发生风险[10]。MRI能够显示CT检查无法探查的骨髓病变,包括肉芽浸润、骨髓坏死、骨髓水肿等股骨头坏死早期病变情况,通过不同的信号强度可以了解股骨头坏死、吸收以及修复情况[11]。因此,在股骨头坏死中,MRI的诊断效能要优于CT。
综上所述,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相对CT而言,MRI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能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有力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婷,赵永强,周涛,等.早期股骨头坏死CT、MRI表现及其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7):155-157.
[2] 张来旭.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28-29.
[3] 胡善文,王磊,侯小丽,等.CT、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7):40-43.
[4] PACHORE J A,SHAH V I,UPADHYAY S.et al.The use of tranexamic acid to reduce blood loss in uncemented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 prospective 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DB/OL].Arthroplasty,2019-11-21.https://doi.org/10.1186/s42836-019-0012-6.
[5] FENG B,REN Y,CAO S,et al.Comparison of ceramic-on- ceramic bearing vs ceramic-on-highly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bearing surfaces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ith a mid-term follow-up[DB/OL].J Orthop Surg Res,2019-11-27.https://doi.org/10.1186/s13018-019-1410-8.
[6] WANG Z l,HE R Z,TU B.et al.Drilling Combined with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n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to Treat Femoral Head Epiphyseal Necrosis in Juvenile Rabbits[J].CURR MED SCI,2018,38(4):277-288.
[7] WANG W,LI Y,GUO Y,et al.Initial displacement as a risk factor for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pediatric femoral neck fractures:a review of one hundred eight cases[J].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SICOT),2019,44(10):129-139.
[8] 薛向东,李波,张燚,等.螺旋CT和磁共振在成人股骨頭坏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9,30(2):223-225.
[9] 姚丽雯,缪慧敏.CT、MRI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运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6):231-232.
[10] KUMAR V,SHARMA S,AGGARWAL S,et al.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outcomes of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using autologous osteochondral transfer (mosaicplasty).Preliminary report[J].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 (SICOT),2013,37(7):1639-1640.
[11] TAN Y,HE H,WAN Z,et al.Study on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aseptic femoral head necrosis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multiple small-diameter drilling core decompression: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ased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equivalent sphere model analysis[DB/OL].J Orthop Surg Res,2020-7-15.https://doi.org/10.1007/s00264- 013-1974-6.
(收稿日期: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