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危机事件应对与启示

2023-09-12 07:56余瞳杨洁
国际公关 2023年13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

余瞳 杨洁

摘要:本文再现了一位高职女生在校期间误入传销组织的真实案例。通过展示事件的发现及处理过程,透视出辅导员在校园危机事件应对中的角色作用,分析学生误入传销的原因以及处理危机事件的经验启示,做好归纳总结,举一反三,以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园危机事件应对模式。

关键词:校园危机事件;传销;案例分析;应对与启示

一、案例背景

小丽 (化名),女,是一个乖巧、努力的好学生。大三秋季学期开学前,小丽以照顾老人为由主动联系辅导员请假。开学三天后,小丽仍然没有返校,辅导员反复拨打她的电话都无人接听。随后,小丽在QQ给辅导员留言,表明休学的想法,原因是父母要求她休学照顾生病的奶奶。

此时,辅导员凭职业敏感以及对该学生的了解,判断出事情存在异常,于是展开多方位的调查工作。首先,辅导员要求要与家长核实情况,小丽提供了家长联系电话,电话中,该 “家长”同意小丽休学,并简单介绍了家里的 “困境”,哪怕辅导员表明可以申请助学金等资助,依然坚持休学。“家长”对可能产生的后果并没有特别在意,也没有体现出作为父母对孩子前途的关切。由此,辅导员对该 “家长”身份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其次,辅导员向小丽的舍友及班干部了解小丽的情况以及近期的社交动态。根据舍友和班干部的描述,小丽近期有在班群拉同学进其他群的情况,曾向舍友借钱,遭到拒绝后表现得脾气暴躁,且经常在对话中出现逻辑不通、前后矛盾的情形,与过去判若两人。

最后,辅导员通过查阅学生档案以及入学时登记的学生资料,找到学生的家长联系方式,联系家长向家长转述小丽开学以来没有返校的情况以及休学的想法。家长听后,表示震惊。一来家中并没有需要照顾的 “奶奶”,二来家长并不知道女儿没有上学;并且,不久前小丽给家里发了一份学校关于选拔人才到澳门科技大学进修的文件,并要求家长支付6.8万元的 “交换生”学费。然而,辅导员多方确认后,证实学校并没有这样的一个项目,文件是小丽伪造出来向家长骗取学费的。

于是,辅导员向上级领导及学校相关行政部门汇报小丽的情况,经院系领导对案情的讨论、研判,制定营救此学生的办法。

因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校方与家长都不敢进行强行营救,双方讨论后决定,收集证据后再由家长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寻求警方帮助。由于小丽长时间没有返校学习,学校有相关的考勤制度,为了让小丽以后能正常回归校园生活和学习,决定为她办理休学手续。谎言被揭穿后,小丽表示,她已经找到工作,不想再上学了,并拒绝沟通。

随后,由跟小丽关系最为亲近的哥哥负责与小丽直接联系,逐步取得她的信任,进而获取更多有利于营救的信息,同时收集证据,为后面的报警做好准备。通过校方、家长、警方多方的配合,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成功把小丽带回家。

复学后,小丽承认,当初确是经初中同学介绍误入了传销组织,但是当时,由于组织不停给她 “洗脑”,而且也没有被 “关起来”“殴打”“挨饿”等以前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的关于传销组织的特征,自己还不自知已经被骗入传销组织中了。直到被家人带回家之后,回想起来,才慢慢意识到那是一个传销组织。小丽表示,已经认识到错误了,并且把相关联系人全部删除,以后再也不会跟他们联系。

二、案例分析

(一)定性分析

此案例反映的是一位大学生在校期间误入传销组织后,从如何发现到成功解救再到顺利复学并重新融入校园生活的经过。通过展示事件的处理过程,透视出辅导员在校园危机事件应对中的角色作用。

(二)问题关键点

1.如何发现小丽 “请假”事件的不正常,从而提高警惕并展开调查。这是本案例最关键的点,如果发现不了问题,此次校园危机事件就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2.如何判断出小丽的假家长并联系到真实的家长。只有联系到真实的家长,家长与辅导员沟通清楚两边的情况,才能判断出学生确实误入传销组织。

3.如何加强家校联动,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确保沟通顺畅,同步掌握学生動态。

4.如何建立多方合作,顺利从传销组织中把小丽解救出来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学生,并让其意识到自己已被骗入传销组织,主动参与自救。

5.如何妥善处理小丽的缺课问题,避免因旷课节数太多导致退学。

6.在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况下回归家庭、回归校园后,如何帮助学生进行心理上的修复,摆脱阴影,重归正常生活和学习。

(三)原因分析

1.在本案例中小丽误入传销的原因分析

个人原因:小丽来自乡村,她的性格单纯,对身边的人抱有十分信任的态度;社会阅历较浅,独立判断的能力差;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危机防范意识较差。当她的同学向她推荐一个快速赚钱的机会时,就非常心动,在缺乏思考的情况下,放松了警惕,以致最后被拉入其中。

家庭原因:小丽的原生家庭存在重男轻女现象,从小她的父母就把更多的注意力和有限的资源花费在哥哥和弟弟身上,对作为女儿的她,则是 “养大就行”的态度。在缺乏家庭关爱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加上家庭的经济情况不好,让她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当同学向她介绍这种没有什么门槛又能快速赚钱的机会时,她也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 “赚大钱”,从而改变自己在家里被边缘化的地位。

社会原因:传销和变相传销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较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浅,不易发现传销的真面目,再加上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干出一番事业,而传销宣扬的 “低门槛、好工作、高收入”的特点,对涉世未深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

2.小丽成功回归校园的原因分析

发现及时:辅导员通过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细节理智判断,沉着应对,及时发现小丽提出 “请假”和 “休学”请求的异常,并揭穿了 “假家长”。

迅速联系:辅导员迅速与家长取得联系,核实小丽目前不在家的情况,以及学生存在 “两头骗”行为。

共商方案:信息传递及时有效。辅导员初步判断小丽的异常问题后,第一时间即向学院分管领导汇报,及时与学院领导、家长等共同制定应对方案。

心理辅导:在小丽离开传销组织后,及时对她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打开了心结,看清传销组织的内幕,树立了正确的认识,以健康积极的姿态重新回到校园生活。

三、解决思路与实施过程

(一)解决思路(详见图1)

(二)具体的实施过程

在学生出现以不符合常理的请假理由长时间未到校,或申请休学、退学等情况的时候,通过该生的任课老师、舍友、同班的班干部、关系较好的同学、朋友等了解学生的精神状态、近期的社交等情况,尽可能收集有用信息,根据信息作出基本的判断,并第一时间向所在院系领导汇报。[1]

在初步怀疑学生提供的是 “假家长”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尽快联系到该生家长,告知家长相关的情况,确认该生不在家的事实,并了解到学生描述的 “照顾奶奶”“家长要求休学”等情况是学生编造出来的。与此同时,也了解到小丽在暑假期间曾要求家长支付6.8万元的 “交换生”学费,并且家长已转账一半的费用。

在经过学院领导的多次集中研讨,确认学生误入传销组织后,及时联系家长,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制定方案。

辅导员联系学生确认休学意愿、协助家长代办休学手续,并要求学生提供委托书。由学生的哥哥跟学生联系,逐步取得学生的信任,进而获取学生所在具体位置。多方收集证据后,由家长向案发地公安部门报案,获得警方的介入和帮助,制定专门的营救方案,最终成功把学生带离传销窝点。[2]

小丽误入传销组织后的一段时间,被 “洗脑”“教育”,她的身心已遭受严重的创伤,再加上回到家后,同村邻居的闲言碎语,让学生感到很大压力,在心理上急需进行修复。休学在家期间,辅导员定期与学生及其家长联系,关注学生动态,并为学生预约提供线上心理辅导,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经过家人的关爱与陪伴、心理老师的线上辅导,小丽打开了心结,树立了正确的认识,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能够及时调整好心态,重新规划学业、规划人生,摆脱传销的心理阴影,于次年秋季正常复学,以健康积极的姿态重新回到校园生活。

在学生复学后,老师和同学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迎接小丽的加入。辅导员每周与小丽进行谈话,掌握小丽复学后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在刚复学的时候,小丽还不太适应新的班级和重新回归的校园生活,心里还有在传销组织时留下的阴影,同时也担心身边的新同学会像村里的邻居一样对她 “说三道四”,一度感到压力很大。在与辅导员一次次的深度交谈后,在心理老师的专业辅导下,在老师和同学给予更多的关爱以及帮助后,小丽感受到了校园的美好以及集体的温暖,从而能够顺利地适应校园学习和生活。[3]

四、经验启示

从此案例可以看出,传销组织对大学生的渗透和蛊惑无处不在,常常会利用同乡、同学等隐蔽的手法去欺骗青年学生,校园危机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因此,为教育学生提高防范意识,维护校园安全,应当对此类案例进行梳理,举一反三,建立校园危机事件应对方案,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掌握信息,随时调用

在新生入学之初,要收集好全体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做好台账,特别是学生家长或紧急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充分发挥班干部、宿舍长等信息员的作用,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异常学生的动向。

(二)加强宣传,先入为主

加强对学生特别是入学新生的宣传教育。结合现实案例制作宣传短片和手册,让在校生及早认识传销的本质,建立对金钱的正确观念,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面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

(三)严格考勤,及时发现

各班上课严格考勤,规范请假制度,辅导员还应加强与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沟通,对于没有办理请假手续又没有按时上课的学生,要及时了解情况。做好每周的考勤统计,对于经常性请假的学生要进行深入的情况了解。

(四)家校沟通,协同育人

遇到学生反常情况应迅速联系家长,同时还要确认家长的身份,保存好通话记录、谈话录音等。学生离校前要先要求其写好离校申请,并在离校申请中设置必要的信息,以便学生一旦離校能及时了解其位置,特别是要留好学生家长以及紧急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以备不时之需。

(五)举一反三,应对突发

实行年级、专业、班级、宿舍四级网格化管理,建立各级别的详细联系人网络,避免单线联络不通的问题。充分利用微信、钉钉、易班等网络社交平台,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解答学生的各种困惑。

如遇到学生被传销组织控制等突发情况,迅速联络家长,上报学院领导以及学校相关行政部门。如有必要,还要向当地公安机关求助,并为其提供一切有用线索,多方协作,共同商议,解决问题。

做好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危机事件应对模式 (详见图2)。

五、结束语

本案例能够妥善处理是基于辅导员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敏锐并及时发现请假、休学申请中的可疑之处。因此,要从本案例中汲取经验,举一反三,把 “意料之外”变为 “情理之中”。构建校园危机事件应对模式,精准掌握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强化心理帮扶,处理校园危机事件中形成工作闭环,确保每个环节经得起推敲,事后有据可循。

参考文献:

[1] 朱文武.新形势下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决策咨询,2015(02):71-75.

[2] 庄佳.高职院校辅导员对于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133-134.

[3] 高逸凡.浅谈大学生参与传销活动的现状及对策: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为视角[J].净月学刊,2016(03):36-38.

课题项目: 2022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课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GDWSJ14)。

作者简介: 余瞳,女,汉族,广东深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杨洁,女,汉族,广东茂名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
中学数学中的解题教学及案例分析
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整理心情 重拾自信
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案例分析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科技劳动视角下的超额剩余价值来源探析
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模式研究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利用数据流进行电控故障诊断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