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强弱关系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2023-09-12 07:56李婷
国际公关 2023年13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

摘要: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频发且复杂多样,严重威胁了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本文从社会网络中强弱关系视角出发,根据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划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网络强弱关系人群。基于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与特征分析,提出了依靠强弱关系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实际应用参考。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强弱关系;引导策略

新媒体的兴起拓宽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内容,也丰富了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大学生是网民群体中最活跃的人群,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时有发生。一些暗藏着不良社会思潮和负面信息的网络舆情深刻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关注网络舆情对社会生产生活及思维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再次强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党和国家将网络空间治理放在重要位置,要牢牢掌握网络空间的领导权、管理权以及话语权。从现实来看,网络舆情的发生不可避免,大学生社会交往情况直接影响高校舆情传播。为此,本文基于社会学中强弱关系理论视角,深入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特点,提出依靠学生群体强弱关系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网络及强弱关系相关理论概述

(一)社会网络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社会网络属于西方社会学理论范畴,它从社会结构的观点出发,描述了社会网络是由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同时,社会网络着重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它可以是个人、组织,也可以是其他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影响下人们的社会行为也会发生改变。随着社会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传统的社会网络又有了新的延伸,社会网络也随之离散和聚合。社会网络理论已经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一些其他领域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其中强弱关系理论是核心内容。

(二)强弱关系理论

1973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根据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互动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互惠交换四个指标,将社会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不同的强弱关系形成复杂的社会网络。他认为强关系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低风险性和高信用度的优势,适用于传授知识和价值观等深度交流,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而弱关系具有更明显的信息传递作用,个体可以通过弱关系从不同群体中获取信息再流向其他群体,促成信息在不同社会网络中的大规模快速传递,实现不同社会圈层的跨越。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网络发散性更强,不断开拓新的弱关系可以逐渐扩大人际情报网络规模,构成网络舆情传播基础。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与特征

基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社交互动特点,可以把大学生的社交网络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学校管理人员、教师、辅导员这类与大学生带有层级属性的人员,或班级同学、室友等这类交往密切的关系为强关系;而普通的同学、校友或各类学生组织等短暂社会接触的为弱关系。就新媒体平台的社会性质来说,用户个体间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交流的深度有限、认识时间短且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表现为陌生人之间的互动,理应被归纳为弱关系。互联网的交互性、匿名性促使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相互连接,为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传播和发酵提供了条件。

(一)线上线下双线传播,传播速度快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陌生人之间构成了一个较为复杂但又相互联系的强弱关系网络。大学生习惯在虚拟化社交场域中进行信息浏览和交流,其互动会对群体行为产生影响。在线上,学生习惯通过微信、微博、贴吧这些社交媒体上的弱关系获取热点信息。当相关意见和内容与其本身观点持相同或存异后,他们便从看客转变为参与者,通过转发、评论、爆料等方式持续助推事件吸引更多的弱关系人群参与讨论,同时通过寝室、班级等强关系在线下极速扩散,影响更多学生情绪和行为,易快速形成一定程度的舆情。反之,当现实生活中产生舆情事件,他们又会通过依靠强关系群体转发至线上的方式引发不同社群关注,圈子里的弱关系得到信息后再次传播实现裂变式扩散。

(二)舆情内容复杂多样,管控难度大

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多样化社会思潮,他们掌握的信息具有趋同性,易形成同质性极强的群体态度和意见。他们关注的内容又十分丰富,既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问题,又包括师德师风、管理服务、不当言论、非正常死亡等校园类问题。一旦事件经由网络传播,弱关系就会发挥纽带作用,促使不同意识形态、文化素养、身份背景的陌生人汇集成大的舆论场。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之中,部分大学生与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笔下描述的 “乌合之众”高度相似。如书中所言,他们从未渴求过真理,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3]当群体思想已经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在群体心理干扰下,学生加入以后也没有了观察能力,丧失对网络舆情的判断力。面对群体极化现象,高校很难做到及时的思想纠偏。如果采用删帖、禁言的处理方式会激化学生情绪,极易催发二次舆情。

(三)预警及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反应慢

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不当言论和偏差行为隐匿在网络中,辅导员和学生干部这类强关系难以在现实中察觉。高校缺乏舆情信息监控的技术和能力,当发现舆情风险时,往往已经在学生中蔓延,仅依靠强关系队伍充当 “消防员”角色,工作量大且收效欠佳。当学生的利益和价值诉求得不到解决时,就容易成为舆情爆发点。由于各级管理部门缺乏联动、通知迟缓、与学生沟通不畅等问题,高校舆情监测和化解能力较弱,易陷入塔西佗陷阱。塔西佗评论一位罗马皇帝时曾这样讲道: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无论他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会引起他人的厌恶。这个见解后来发展为西方政治经济学里的定律之一,即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说假话,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处理和反应就尤为重要。例如,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亡事件中,学生普遍相信所谓的 “阴谋论”,没有通告时学生说官方逃避责任,发出通告后又认为一定另有真相,不论学校如何反应,学生也很难认可结果,陷入更大的舆情危机。

(四)主体活跃度高且不稳定,负面影响大

高校网络舆情构成复杂,包括学生自身理解不足、隐抑性现实问题激化,甚至有别有用心分子的恶意引导等。大学生社会经验、思辨能力、知识水平有限,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不协调、情感丰富而不稳定的心理阶段。网络谣言、偏激意见等使舆论传播表现得更加极致化,网络匿名性功能可以让他们有意识地塑造个人形象,以摆脱群体压力、实现心理释放。尤其是涉及学校生活等问题时,学生代入感强,立场不坚定,容易在舆论中迷失自我,言语失范问题严重。许多大学生出现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行为。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高校网络舆情的态势如果不能及时防范化解,很可能催生现实中各种形态的危机事件。基于上述论述,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可以从强弱关系两方面统筹。

(一)依靠强关系教师权威性,把握舆论话语权

大学的教师网络非常稳定,要紧紧依靠 “教师—学生”这个稳定的强关系渠道把握舆论话语权。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需要形成多方联动机制,把工作做细做实,坚决防止因工作不到位而导致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发生。针对舆情反映的问题,要积极组织相关部门正面回应核心关键点,让学生和公众看到学校的处置态度,抢占舆论先机,增强信任度。可以建立班主任、辅导员下沉一线常态化机制,用好宿舍走访、谈心谈话手段,关注学生微信、微博等线上言行,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并提供帮助,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注意发现和消除苗头性问题。在舆情已经蔓延的情况下,要区分学生受影响的程度,团结达成共识的大多数群体,找到深层次问题予以解决;对于极少数活跃群体要正面积极回应获取其信赖;对于学生的共性疑惑,要坚持做好与负面舆论对冲的准备,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击,纠正学生思想偏差;对于在舆情传播事件中存在传谣、造谣、涉及违法违纪行为的学生要进行惩戒。舆情消散后,通过持续追踪和深度报道把控整体舆论,营造正能量网络空间。

(二)把握强关系朋辈学生骨干,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大学生的部分社交网络如微信、朋友圈等具有牢固现实基础,一些网络舆情虽然发生在线上,但依然有强关系群体能够最先关注到。这就要牢牢抓住学生群体中学生干部这一 “关键少数”。学生干部如班委、宿舍长、党员等都是经过班级民主评议检验的,受到学生群体信任与拥护,他们的发声往往能够得到大多数同学的支持。学生的身份属性,让这部分 “关键少数”与学生群体的立场、感受和利益上属于共同体,他们可以是高校网络舆情的发起者、传播者,也可以是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群体作用,充分了解学生是否存在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对于可能诱发舆情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学校要按照有关工作机制组织专业力量进行研判,要坚持 “将网上发现的问题,网下妥善解决”的原则,确保应干预尽干预、早干预。在发现舆情苗头时,要迅速组建起由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学生骨干作为负责人的网格工作组,定点负责网格区域内同学线上线下的思想行为动向。将学生骨干作为高校与学生群体之间的情感纽带,有效解决两方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等问题。要对学生反馈的问题分类疏导,对于因学校管理工作不到位引发的不满,需及时反馈问题,通报工作进程;对因政策理解不到位而产生的逆反心理,要明理释策,破解认识局限,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三)发挥弱关系集体建设功能,形成辐射效应

大学生会自主形成广泛的弱关系社群,社群间之间也不断产生新的弱联系,因此做好弱关系集体建设十分必要。对于规范的弱关系学生组织如校友会、学生会、社团,要依托管理部门加强网络空间的学生集体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意识地渗透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无部门管理的组织及陌生人群难以掌握,消息体量巨大且更迭迅速,很容易产生网络舆论燃点。因此,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队伍、学生骨干这类强关系人群进驻网络社群,发现舆情隐患及时上报。在处理舆情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注重方式方法,理解学生的情绪表达,引导其正确认识舆情始末,避免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感受,造成舆情次生风险,要在共情共鸣中有效引领学生,稳定校内舆论风向。在公共网络空间,针对不实、负面的帖子要及时澄清明辨,发布有思想见地的深刻回应,持续倡导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导向,辐射并转化社会网络中的弱关系群体,帮助稳定舆论中心的学生情绪,形成理性回归。此外,要充分挖掘高校官方活动的信息传递作用,学校可以主动设置学生反馈意见的平台,如通过校长信箱、企业微信设置投诉模块等方式,畅通信息反馈渠道,不断提高问题解决率和学生满意率,帮助学生树立合理发声的思想认知,自觉规避网络舆情传播风险。

四、结束语

移动互联时代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公众思想交流、意见表达的场所。互联网对加快舆情事件处理速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其开放交互全民裂变式的传播方式,也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媒体环境和学生主体的新变化新特征,高校需要科学分析网络舆情传播特点,利用好围绕在大学生身边的强弱关系网络,多措并举,不断提升高校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 1.广东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学生交往场域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应对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C22863);

2. 2021 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 《“五微一体”:以南路革命为抓手的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网络育人路径研究》 (课题编号:2021BK116)。

作者简介: 李婷,女,汉族,黑龙江大兴安岭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
家庭冲突环境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引导策略
试论网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策略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分析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正面教育引导策略
警惕微信舆论场中的“舆论暗潮”
初三学生情绪波动成因探析及引导策略
捕捉灵动话题,催生日记写作
当代大学生网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引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