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介入女性老漂族家庭关系支持研究

2023-09-12 02:48孙贝贝
国际公关 2023年13期
关键词:家庭关系小组工作

摘要:女性老漂族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回应年轻子女的家庭需求是女性老漂族迁移的重要原因。老漂族在新社区生活适应中面临多种难题,包括生活自信降低、与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冲突、缺乏家人的精神慰藉等。本次研究关注家庭关系对女性老漂族的影响,开展为期四节的女性老漂族家庭关系支持小组工作,从老年人的自我认知、家庭角色定位、家庭关系处理方法和幸福时光四个方面为老漂族赋能。

关键词:女性老漂族;小组工作;家庭关系

一、关于女性老漂族家庭关系的研究

老漂族是指年龄超过60岁,跟随通过升学、工作、婚姻等途径进入城市并在城市定居的子女一起生活,但户籍依然留在农村的老人。[1]由于子女或其他亲人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老漂族从原来生活的农村地区来到子女工作和居住的城市,出于照顾子女特别是照顾孙辈的需要,与子女或其他亲人生活达半年以上,经常往返于现居住地和原来生活的地方。[2-3]由于工作特点,大多是女性独自来到子女居住的城市照顾孙辈或其他家人,女性老漂族在家庭关系、社区融入上与男性老漂族有显著差异,从家庭关系视角来研究女性老漂族有一定现实意义。

年轻家庭照顾需要是农村女性老年人迁移的主要原因。年轻子女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职业发展上,无法兼顾家务劳动、看护幼儿,加上难以支付雇用保姆的费用,在社会福利制度缺失和社会化机构服务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4]邀请农村老人帮忙是年轻家庭主动适应外部工作和家庭生活压力的策略选择。老漂族多数以户主的父母或岳父母等 “被抚养类关系”为主,其中又以女性老年人为主。[5]这种 “临时主干家庭”是阶段性的、短暂的,在年轻家庭不再需要老人时,老人会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中,老漂族流动的动机是通过对子女家庭的照顾与帮助,进行感情与经济投资,盼望日后年老困难时能获得子女的情感关怀和生活照顾。[6]

家庭权力关系问题影响老漂族心理健康。老漂族来到子女家中,子女是在生育孙辈的核心家庭中的主人,占有这个城市更多的社会资源,具有家庭权力优势,加上年轻人更倾向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老年人在家庭权力结构中的位置便会瓦解,甚至没有话语权,呈现出以 “子代权威”为基础的 “父代投奔子代”的模式,这与农村老人传统家长制家庭观念相左,面对陌生的城市和 “代际重心下移”的新型家庭关系,老年人不仅会有城市适应方面的挑战,在子女的家庭中也会产生诸多生活方式困扰和心理不适,这种权力特征阻碍老人融入迁入地的家庭生活,“被寄居”的自卑感和失落接踵而来,加上没有稳定的社会情感支持,没有适当的自我调适,容易产生自闭无助的悲观消极情绪,甚至诱发抑郁等疾病。[7-8]这些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不适应,很难对城市社会产生归属感。

关注和研究老漂族适应城市社区生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工作介入老漂族城市适应问题在实践上是行之有效的,[9]是促进老年人福利服务专业化发展的专业手段。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老漂们进行需求评估,帮助其调整行为方式和重构社会支持网络,[10]发挥社会工作者使能者角色,挖掘潜能,提高自我效能感,帮助老漂们和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良好互动关系。[11]有研究者为女性老漂们组织开展以社交为目标的朋辈群体交往小组,小组成员能够形成同辈支持网络,帮助女性老漂们排解孤独,融入社区生活。[12]

本文关注女性老漂族在子女家里的家庭关系,为存在家庭关系问题的老年人开展支持小组工作,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为期四节的小组活动,帮助老漂族觉察自己的家庭关系,挖掘老漂们与人相处的优势和潜能,分享与家人相处的经验,学习与子女、孙辈相处的经验和技能。

二、女性老漂族家庭关系服务需求评估

北京市H社区附近有重点小学和知名中学,社区约有1 000名老年人,主要来自农村社区,年龄多数在60岁以上,以女性为主,他们忙于照顾孙辈和家人,由于地域、语言等因素鲜少参加社区活动,社会交往的机会少,家庭关系是他们最重要的支持关系,当家庭关系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孤单和无助感,影响心理健康,面临的家庭关系问题基本相似,需求层次相当,这种同质性有利于分享经验和互动。

因生活习惯不同,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多数老人依然保留了在农村形成的节俭习惯,与青年人追求营养健康的观念存在一定的分歧,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同一屋檐下发生碰撞冲突,为了减少家庭矛盾,女性老漂们往往选择隐忍,努力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担心与子女关系紧张。

老人在子女家庭权力没有被 “看见”,容易产生冲突。老漂族女性多数受教育水平不高,面对大城市和子女家庭生活有较强的自卑感,新环境的不适应和观念的差异增加老人对自己负面认知,加上家庭权力地位較低,对子女工作和家庭重大问题没有话语权,容易在孙辈养育方式和技巧上产生冲突。

因为交流匮乏,家人之间产生疏离感。每天重复而又枯燥的工作淹没了他们的晚年和存在价值,与子女的互动话题主要围绕子女工作、孙辈的学习生活或者家人的病情,子女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女性老漂们的生活需求,与她们的互动不充分,难以完全满足她们的社交和情感需求。

三、小组活动设计与过程评估

本期小组以北京市H社区60—70岁老人中的女性老漂族为主要服务对象,采取自愿报名方式招募服务对象,并设计小组活动 (详见表1)。在小组中,老年人能够忽略地域、户籍、工作经历等客观差异,诉说家里的各种关系,分享与年轻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获得理解和支持。

(一)第一节:小组过程分析与评估

在破冰游戏 “我与美食”中,老人们通过各种美食的图片介绍自己与家乡,对手中持有的美食卡的每一道美食做法都娓娓道来,相互分享不同地方对这道菜做法的异同。老人们将美食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觉得做饭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将小组名称定为 “社区美食家”。老人们在分享美食的过程中拉近了距离,逐渐放下初次见面的羞涩与陌生,熟悉了彼此的家乡、美食和家庭,建立了小组规范,达到破冰的目的。

(二)第二节:小组过程分析与评估

由于这个小组是开放性的支持小组,所以这次有两位新的成员加入小组。有一位阿姨身体不舒服还是坚持前来参加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很感动,纷纷给她介绍一些食疗的方法。

小组成员们分享生活经历,生活节俭、勤劳和善良是他们选择最多的优点,觉得他们这一代人很不容易,现在的生活还不错,像生活节俭是优点,年轻人不一定接受,家里的孙辈都是独生子女,不希望孩子吃剩菜,她们在讨论中反思自己,做饭要适量。其中,新来的F阿姨觉得自己比较坚强,她介绍自己家里有两位病人需要她照顾,从按摩到喂饭,日复一日,她都有勇气坚持下去。其他的成员也表达对她的体谅,夸赞她有耐心,小组间的信任和融入加深。随后大家在动手活动分享家里的盆栽情况,有2位老人表示想把做好的盆栽送给儿媳妇,有3位表示送给孙子或孙女养着,另外3位表示送给女儿养着,与家人产生积极的联结。

(三)第三节:小组过程分析与评估

在第一次开展小组活动时,小组成员中有4位相互认识,但是不认识其他的成员,在这次小组开展前,有两位互不认识的阿姨相约以后一起参加舞蹈队,这几位阿姨通过小组工作,分享彼此的生活体验,形成支持关系网络。

第三节小组活动把视线聚焦在家庭关系上,在本次动物卡的分享环节,大家也都很投入,主动分享了自己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对孙辈养育问题的理解和思考等。有一位J阿姨分享说:“儿子天天工作很忙,像老鹰一样,晚上工作到凌晨1点多,儿媳也非常辛苦,和我的交流少,我之前不理解他们,现在都理解了,他们生活也不容易。”其他阿姨也说孩子工作忙,工作很努力,应该支持儿女。有一位Z阿姨说:“我在北京照顾儿子起居,发愁的是儿子不结婚,看别人抱孙子挺羡慕的,但儿子不找女朋友,天天工作。”其他的阿姨分享身边不愿意结婚的年轻人,很乐意为她儿子介绍对象。小组成员们在交流中有很多共鸣,成员讨论与子女的相处和角色定位,得到了成员们的支持。

(四)第四节:小组过程分析与评估

有两位成员提前请假回老家,但本次小组又有两位新的成员加入,一位是带来了她的朋友参与小组,另一位是在阿姨的介绍下参与小组,他们愿意介绍朋友或者其他符合条件的成员进入小组,代表着对小组的认可与肯定。

在小组活动开始的时候,社工告知小组成员们本次小组活动是最后一次,带着阿姨们回顾了前三节的活动内容。阿姨们分享收獲和体会,讨论了家庭生活幸福时光,分享了处理不愉快关系的经验和技巧,在最后结束时,大家表示自己很开心来参加此次小组活动,彼此不舍得分别,收获到自信和朋友。

四、结束语

老漂族和 “临时主干家庭”的壮大折射出社会变迁所引发的城市家庭结构和权力结构的变迁。女性老漂们面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异,受制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不完善和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上在城市社区缺乏社会支持网络,使得他们面对城市适应、社区融入、心理调整等一系列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制度、社会、心理等给予支持,本研究从家庭关系着手,基于对北京市H社区老漂族的需求评估,开展四节小组服务,通过美食相互熟识、正视与家人相处的优势、觉察家庭权力和角色、学习与家人沟通的注意事项,为老年人赋能。

小组服务过程中,老年人按时参与每节活动,气氛和谐融洽,感受到来自其他人的信任,拓展了社交网络,形成互助关系。社工运用鼓励、同理、倾听等技巧,尊重老年人的自决权。小组活动设计和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得到老人的肯定。小组活动室成为老年人分享和互助的场域,加上温馨安全的活动氛围,增加了老人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家庭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 姚兆余,王鑫.城市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与社区融入[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09):43-45.

[2] 李立,张兆年,张春兰.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与社区融入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1(31):185-186.

[3] 许加明.“老漂族”的城市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探析[J].社会工作,2017(04):96-107+112.

[4] 穆光宗.“老漂族”的群体现状与社会适应[J].人民论坛,2021(12):64-66.

[5] 周皓.省际人口迁移中的老年人口[J].中国人口科学,2002(02):35-41.

[6] 姚俊.“临时主干家庭”: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动与策略化:基于N市个案资料的分析[J].青年研究,2012(03):85-93+96.

[7] 欧阳雪莲,陈勃,罗照盛.老年人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09,29(05):91-96.

[8] 郭南南.“老漂族”现状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70-71.

[9] 孙丽,包先康.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状况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城市性”兴起为背景[J].广西社会科学,2019(07):67-72.

[10] 刘敏.“老漂族”城市适应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11] 郭璇.农村移居城市老年人社会适应及社会工作介入[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12] 侯汇.女性 “老漂族”朋辈支持网络构建的小组工作介入[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6.

基金项目: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研究” (项目编号:20SRC027)。

作者简介: 孙贝贝,女,汉族,北京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社区治理。

猜你喜欢
家庭关系小组工作
基于“二胎”政策下儿童玩具的互动性设计策略分析
“筑梦成长”高校贫困生小组工作援助计划
有关孝道入法的实践性研究
一个从无偿到有偿的另类投资
优势视角下小组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抗逆力研究
分析卡夫卡短篇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形成原因
互联网对现代家庭关系的影响
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带领的几点注意事项
小组工作方法在中职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初中生抗逆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