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职学生干部机制越来越完善,中职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中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学校在学生干部培养方面显得更为关注,同时也给学校沿用至今的培养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创新使用学校小组工作方法进行中职学生干部培养,有效解决学生干部面临的问题,提高他们自身的工作素质,是新时期中职学生干部培养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职;学生干部;培养方法;小组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2-0029-03
收稿日期:2016-01-05
作者简介:汤丽璇(1988-),女,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助理讲师,学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广东 广州/511300)
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小组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也是关于创新中职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研究。学校社会工作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随后扩展到世界很多国家,成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工作模式,而其中的小组社会工作也因此被广泛使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学校小组社会工作已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并积极应用于实践,成为一门专门化的职业。
一、中职学校学生干部培养现状
(一)传统的管理主义理念突出
学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主要表现对学生干部行为的控制与约束,这种教育忽视了学生干部的自主能动意识和人格独立,不利于学生干部个案和特殊问题的有针对性、有效的解决,而且,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存在“官本位”的思想,缺乏服务理念。
(二)存在“事本主义”倾向
学校在开展学生干部工作时,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倾向,较少考虑学生干部的个性发展和切实需要,也较少考虑措施的长远效果。
(三)缺少常态机制
现实中各种学生干部培养问题的处理基本是落在团委书记身上,然而由于协调能力的局限性以及本身工作事无巨细,因此他们对学生问题往往是采取“简单应急式”的处理,而没有对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处理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更没有将其作为日常工作去预防和管理,缺少常态机制。
二、小组社会工作在中职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小组社会工作满足中职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
中职学生干部踏入学校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群体生活,他们通过日常学习、课后活动及与人交往,不仅学到了新的知识,更认识了许多家庭之外的人,交了很多新的朋友,也因此容易遇到人际沟通交往方面的问题;而对于中职学生干部而言正处于青春期,对权威、对自己存在很多压力与困扰,他们往往更倾向于向同龄朋友倾诉心声,通过朋友来认识与肯定自我。因此,比起老师等承认群体,学生们更愿意接受同伴并与之交流。他们乐于参与小组活动,有着期望归属与同辈群体的需求,这为学校小组社会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也恰好能弥补学生干部们在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的不足。
(二)小组社会工作的形式丰富多样
由于实施学校小组工作参与的学生干部都是青少年,加上小组工作的形式不拘一格,而爱玩又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小组工作更易得到学生干部们的欢迎与认同。学校社工在实施服务时,可根据小组目标设计各式游戏或是趣味活动,在其中融入有助于促进团结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的游戏活动,吸引的形式让学生放松心情,在活动中消除焦虑,在互动中得到发展。
(三)小组工作能弥补学校对学生干部传统培养方式的不足
从学校社会工作的实施途径来看,目前学生适应不良问题层出不穷,而学校原有的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功能日益衰退,加之我国的学校专业辅导人力资源匮乏,学生缺少满意的个别咨询辅导帮助,而采用小组的方式进行自主与互助,让学生干部在小组中汲取力量以修正偏差观念与行为,是十分可行的。
三、小组工作方法在中职学校学生干部培养中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以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干部为被试,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分成两组,每组男生5人,女生7人。组一为实验组,即参加小组工作方法的小组;组二为对照组,继续沿用传统的培养方式,如思政教育、讲座和会议等形式。成员都是强制参加活动的学生干部,他们整体上身体健康,情况正常,无明显心理障碍,如学生会后反映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情况。小组活动开展时间由社工做好需求评估和方案设计后开始。
(二)研究方法
采用体验式学习。笔者针对实验组分别制定不同主题的活动,主要有学习沟通表达、学习处理个人情绪、学习团队协作、学习客观认识自己四个专题活动。另外,根据之前调查过学生干部们的喜好,设计与他们的兴趣紧密相关的活动形式,如榜样示范法、情景模拟、竞赛激励、角色模仿等技巧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围绕学生干部所需要能力素质以及主要存在问题来开展小组活动,通过榜样示范法、情景模拟、竞赛激励、角色模仿等技巧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三)研究步骤
整个小组活动分为6次,每次活动时间为1个小时,每次活动间隔时间为一周。(1)让大家熟识彼此,并建立好一个共同的契约;(2)学习沟通表达技巧,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3)交流学习处理日常情绪问题,辨识非理性情绪,学习理性处理情绪;(4)体验在团队中的角色,学会如何融入团队,与队员合作;(5)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并学会正确对待;(6)回顾总结,加深体会。
开展学生干部培养小组前后,对每个组员分别进行咨询了解,观察他们参加小组活动前后的状况变化。在小组过程中,辅之以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干部在现实的工作中、生活中主动迁移和应用新知识,并对课外作业进行分析。小组活动结束后,发放总结性评估问卷了解学生干部变化情况,并跟踪了解学生干部变化情况,并适当补以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
(四)研究结果
开展中职学生干部培养小组后,经过观察和咨询的方式,发现不少学生干部在参加小组辅导后比之前开朗,在工作中便显得更大方得体,表达和沟通能力更出色,而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得更亲密和谐。咨询记录和自行设计的总结性评估问卷的调查中也发现,小组活动前后学生干部们的各种素质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变。(具体如图1及表1所示)
实验组一共有12位成员,其中11位成员表示此次小组“能够”达到期望,觉得达到期望的情况为“一般”的有一位成员;其中7位成员表示交往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10位成员表示更加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有6位成员认为加深了团体合作性,协作能力有了“明显进步”;4位成员觉得“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学会“发掘别人优缺点 ”;12位成员都对此次小组工作非常支持与肯定,并希望下学期得到延续,有些成员甚至希望借鉴小组工作方法培养新干部。有学干在小组
后的“我想说”畅所欲言板块中说到:“参加小组活动后,我在处事方面、心态等方面均有所变化,虽然很细微,比如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给别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在这个小组挺开心的,一来结识许多工作伙伴,二来又学会许多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在这里真的不同于其他培训活动,很开心。”
四、思考
从效果评估的结果可以看出,小组工作方法对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确实有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寓教于乐的方式是学生干部更乐于学,更积极参与
以往的学干素质培养多以讲座的方式,内容上多以道理和普及知识为主,内容和形式上的单一,很容易使素质能力培养变成枯燥乏味的活动,还有交流会对于较为浮躁的青少年学生干部来说,效果也不大。而小组工作方法,以小组联系和交往互动为主要训练方式,活动比较轻松、有活力及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干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可以引发学干的参与热情。
(二)小组工作方法为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组工作方法利用集体的形式,模拟生活中的情景,把来自学习工作环境、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放在类似的情景中,成员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地实验、观察、分析、实践和体验真实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可以在这种模拟的情景中学习、尝试改变各种行为。而在这种情况下,成员可以不必付出很大的代价就能得到所表现行为反应的及时反馈,能够更迅速地修正行为。同时,小组领导者可以充分利用小组的各种资源营造充满关爱和支持的人际互动气氛,为学干营造了一个充满信任的小组气氛,成员的各种非理性的行为和观念都能得到包容,而且可以受到小组成员的支持、肯定和接纳,欣赏和鼓励,有利于促进成员的学习。
(三)良好的小组氛围的建立有助于增加学生干部彼此之间的亲密度和信任感
小组工作方法是针对中职的学干进行,其中尤以营造的良好小组氛围可以使学生干部互相之间更真诚和开放,参与者更容易敞开心扉进行沟通。这种沟通更有助于他们了解和接纳彼此,增进对他人的信任,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
(四)小组活动过程中安排切合学生干部实际情况的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把培训所学的新行为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实践练习,能够加深成员对自己的新行为的认识和体验,培养成员的独立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五、研究的不足
(一)组员差异性的问题
由于是针对中职的学生干部的小组活动,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生干部之间存在的问题类型和程度会存在差异,在小组培训中有时候无法做到真正的相互理解,有些活动学干之间的互助显得效果不佳,难以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另外每个人的喜好不一,设计的活动形式也无法一一满足每个人的喜好。所以,小组活动难以使每个人都达到预期效果。
(二)个别组员以自我为中心
有的学干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团体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有待锤炼,这些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一些集体活动的开展。有的学干个体观念较重,往往在其他成员融入集体活动时他们还沉醉于自己的世界,导致有时候影响整体活动进行的效果。
(三)时间短、内容多
学生干部的素质培养涉及的内容颇多,单元活动的时间较短,一些内容无法深入,学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练习所学的技巧。
(四)评价方式不够客观
小组培训过程中评价效果的方式多是观察和问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干部进步情况的如实反馈,从而影响培训效果的探悉。
参考文献:
[1]丁少华.小组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39-145.
[2]王欢.小组工作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06(5):93-94.
[3]王敏丽.高校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与管理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4):219-220.
[4]冯博雅.“成长小组”与同辈互助——解决新生适应问题的学校小组工作模式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169-170.
[5]刘丹.社工介入高校学生工作的模式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7):206-208.
[6]迟殿凤.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初探[J].文教资料,2010(4):203-205.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