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研究

2023-09-12 12:39周浩毛超李瀚钦
科教导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

周浩 毛超 李瀚钦

摘要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基本方向,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为跨院校、跨地域的课程建设、资源共享、教学研究等工作搭建起新型的交流平台。文章总结了军事通用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了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现实价值,围绕虚拟教研室建设的重点内容,规划了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路径,为军队院校提高军事通用基础课程教学質量、探索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军事通用基础课程;军队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5.013

军事通用基础课程作为军队生长军官高等教育培养基本军事理论、军事思维、军事技能和战斗精神的核心课程,相关教研室的师资力量建设、教学资源积累、教学科研创新,是军事通用基础课程教学质效的重要支持和保障。

2021年,教育部启动了虚拟教研室的试点建设工作,创建了一批以信息化智慧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研究活动及课堂教学实践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军队院校要以此次试点建设为契机,以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指导,围绕军事通用基础课程,依托当代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加强跨专业、跨院校、跨地域的资源共享和课程共建,努力探索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以此带动军事通用基础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夯实军队生长军官学员的军事素质基础。

1当前军事通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困境

1.1课程教学计划不统一

对于军事通用基础课程,军队主管部门专门制订了通用基础课程的院校教学大纲,并在大纲中统一规范了军事通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等要素。由于院校专业建设各有特色,同一门军事通用基础课程在不同的院校,可能会由不同的教研室(系)开设。各教研单位通常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师资条件、软硬件环境等,制订出不同的课程教学计划,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学时安排、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手段呈现较大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军事基础课程的规范性和通用性要求。

1.2优质教学资源难共享

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各院校在部分军事通用基础课程中以学员能力培养为导向,编写了高水平的教材及参考资料,开发了素材库、开放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积累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但由于院校地域分布不同,且相关教研单位之间一直未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军事通用基础课程除了教材是统一编配使用的,其他如教案、课件、题库、案例、教学方法和实训项目等教学成果都保留在各单位内部,无法将课程建设的横向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也造成课件、题库等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

1.3骨干教员培养难度大

军事通用基础课程概念多、理论性强,专业面广、与部队情况联系紧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精通课程的全部内容;对新教员而言,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掌握不同军事专业领域的基础概念、原理、作战运用等知识体系内容,才有资格胜任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随着文职教员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缺乏军事专业背景和部队任职经历,文职教员课程教学能力的培养难度更加凸显。教研单位难以形成老中青搭配、年龄结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教学梯队。

2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价值

2.1推动课程的规范性建设

同样一门军事通用基础课程在不同院校的教学实施中存在较大差别,主要原因是各相关教研单位需要考虑自身的情况,对于主管部门制订的通用课程教学大纲的解读标准不同。建设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能够带动各方从军事通用基础课程性质地位、培养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本质问题出发,脱离原有实体教研室的“小圈子”,站在更高的维度,共同研究通用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性要求,以线上和线下等多种形式开展论证,逐步统一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然后,各单位可根据院校和专业的历史积累,在课程建设的细节层面增强自身特色,从而实现军事通用基础课程建设总体规范性和局部差异性的有效融合。

2.2促进院校间的有效协作

以往围绕教学的协作以上级教育管理部门为主导,院校间相关教研室的自主性协作机会较少。军事通用基础课程在多所院校内开设,将相关教研单位以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形式聚合起来,一方面能够加强各院校机关部门的横向联系,围绕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建设成效、教学保障等,统一认识、规范制度、制订计划;一方面能够加强各院校教研单位的深化合作,围绕军事通用基础课程建设,定期组织研究交流,共建共享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案例库,慕课资源、教学数据。围绕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不同院校机关、教研室之间的传统界限被打破,按照“军种内、跨军种、军内外”的顺序,持续扩大院校协作的“朋友圈”“交流群”,将极大促进各院校间的长久有效协作。

2.3带动教员队伍共同成长

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要求教员具备军事、教学等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综合各院校的优势力量,建设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组建课程建设的“大家庭”,是锻造军事通用基础课程高水平教员队伍的有效手段。建设虚拟教研室能够将多所院校的专业教学名师集合起来,牵头制订教学团队的发展规划、计划,定期组织专题议教、集体备课、示范观摩等活动;教学骨干承担样板课件和教案的制作、教学研究、教改创新等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教学“新手”在虚拟教研室的共享机制下,能够及时获取优质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团队带头人的引领和骨干的帮带下,快速熟悉教学内容,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完善并最终成长为合格教员。

3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路径

3.1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

2021年,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申报工作中明确,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应由教学名师(省级及以上)、国家级一流专业负责人、一流课程负责人等高水平教师担任;虚拟教研室所依托专业或课程已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或“一流课程”[1]。课程类虚拟教研室通过构建教学发展共同体,广泛开展协同备课、研究交流、教师培训等活动,其所有的活动都需要核心课程作为建设的着力点。目前,军队院校的军事通用基础课程中,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已有多门课程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因此,在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中,将“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作为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基石,充分发挥教学名师、一流课程负责人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不仅有助于在未来申报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的工作中取得先机,保证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在高起点上稳步发展,还能通过虚拟教研室群体内的示范效应,指导更多的教员群体以一流课程为标杆,借鉴一流课程成熟的建设经验、丰富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展自身的课程教学设计,“克隆”培育更多优质的军事通用基础课程。

3.2落实虚拟教研室管理运行机制

由各院校多学科背景、多归属单位的教员组成的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需要一个稳定的管理运行机制来保障其持续的运作与发展[2]。一是制订工作管理制度,包括:计划制度,结合军队院校的年度工作要点,制订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研讨制度,围绕教学重点工作,定期研讨交流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开展集体备课;培养制度,针对新教员群体,确定教学能力提升的培养方案,指定传帮带的人员分工等。二是明确虚拟教研室的组织架构。可以将获得一流本科课程的实体教研室作为虚拟教研室建设的中心单位,负责抓总工作,其他参与成员或者单位作为分散节点,承担着各自区域内的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职责,以此形成较为稳定的组织架构,保证教研室的长效运转[3]。三是落实考核评价机制。虚拟教研室不仅要向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业务监督、年度考查,完成与教研室项目或主题相关的教改研究、培训示范等义务[4],还要针对虚拟教研室的整体和成员,设定评价指标和考核标准,引导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在“建”“研”“培”等工作上下功夫,推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不断做实、做强。

3.3借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虚拟教研室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产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大幅度提高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的运行效率。一是完善军内的教学、通讯平台。由于军事通用基础课程的保密要求,虚拟教研室的许多工作无法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展,只能依托于军内的梦课、视频会议等平台,但这些平台的功能配置、使用体验、服务质量与互联网上的智慧型教学平台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各部门继续增加投入,快速迭代升级,支撑虚拟教研室等教育新形态的健康发展。二是加强虚拟技术与现实的有效融合。军事课程的教学对象在课堂内外难以接触和体验真实的军事环境,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的课件、案例、实践平台的建设中,要综合运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等现代化新型信息技术手段,构建高逼真度的军事应用场景,帮助学员在学习情境的迁移中加深对军事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三是注重区块链技术的有效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打破中心化系统在教学资源库存储和分享中的局限性,提升包含军事数据在内的资源的安全性;还可以结合智能合约和资源贡献度的机制,避免教学资源库出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现象,并完善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成员贡献评价机制;另外,区块链技术以其分布式存储与共识机制,可以为梳理课程知识结构、实现课程知识图谱的构建与管理提供优化手段[5]。

3.4激发教研室团队合作共建的热情

军事通用基础课程几乎面向所有的军校学员,课程教员通常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只有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团队合作共建的热情,才能保证教学团队成员在课余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推进虚拟教研室的长远发展。一是关注团队成员的个人成长。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初期,要根据团队成员的任务分工以及个人的兴趣、特长、经历等,制订团队成员的成长规划,使团队成员在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过程中,提升个人军事基础课程教学能力、军事科研的学术水平,实现个人职业规划与虚拟教研室整体建设的同步发展。二是关心团队成员的个人切身利益。教研室的负责人、教学名师有责任按计划带动团队成员申报各级教改项目、教学科研、优秀教材、教学成果,让教研室骨干成員、年轻成员有机会冲击各类教育教学奖项,增强职称评审和评功评奖的实力,以此激发成员合作共建的热情。三是加强团队的内部凝聚力。除了正常的线上活动,军事通用基础课程虚拟教研室还要多安排各单位间的互访交流,共同筹划组织多院校联动的军事通用基础课程教学比武、军事常识竞赛;向上级争取互派教员交流代职的机会,在面对面的合作中,加深来自不同地域教员之间的协作关系,以此加强虚拟教研室团队的内部凝聚力。

基金项目:湖北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军事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2022467);海军工程大学教育科研项目“XX课程‘背景、案例、思政元素融合的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研究”(NUE2023ER05)。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2021-07-20).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2107/t20210720_545684.htm1.

[2]战德臣,聂兰顺,唐德凯,等.虚拟教研室:协同教研新形态[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3):23-31.

[3]刘晓海,刘诚洁.虚拟教研室在研究生思政课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理论观察,2021(12):154-157.

[4]曾建潮,吴淑琴,张春秀.虚拟教研室: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创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0(11):64-69.

[5]朱向荣,吴鸿祜,胡伟.FactChain: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众包知识融合系统[J].软件学报,2022,33(10):3546-3564.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部队评价机制探析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6所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2万名
文职人员对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浅论军队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用强军目标指引军队院校校风建设
军队院校军体教员队伍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毛泽东与军队院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