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校本作业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2023-09-11 03:36:04高玉梅
新教师 2023年3期
关键词:校本作业

高玉梅

【摘 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具体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设计作业,通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要求,本文从培养审美理解力、审美联想力、审美创造力等方面着手,注重从教学任务完成、作业形式美化和学生差异情况等方面设计作业,让学生在校本作业创设的语言情境中落实“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审美,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校本作业 审美理解力 审美联想力 审美创造力

一、校本作业的审美教育功能

1.培养审美理解力。审美理解力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总体把握和认识的能力。它不是抽象的概念认识,而是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并自然产生的个性体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一是要指导学生理性地阅读文本,学习如何捕捉文本内容、认识人物和把握故事情节等。二是要培养学生理解文本的象征意义及其蕴含的时代精神、民族意识和哲学思想等。比如,《铁杵成针》的教学,应该让学生“读小故事悟大道理”,在故事里体会中国人骨子里“有志者事竟成”的坚韧信念。三是要指导学生对文本表现形式的把握。如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中具体写了童年趣事,在强调了家乡的月亮是“小月亮”时,不惜笔墨地赞美“他乡月”“他国月”的美妙绝伦。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作业,让学生从文章表现形式的角度去感受季老先生运用对比写法烘托出自己对“小月亮”、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童年月光下往事的追思。作业的设计注重从对语句的理解到对文章意蕴的整体把握,促使学生在作业实践中感受到文本表现形式的审美价值。

2.发展审美联想力。审美联想可以把教材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不仅可以填补文本的空白,还可以帮助学生勾画出相关的情节,在联想中享受自我实现的愉悦。一是要利用教材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联想方式。如《走月亮》中“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一句,作者用听觉沟通味觉,让细细的流水声氤氲“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再用味觉沟通视觉,于山村独有的“香味”中看流淌的月光。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有感官都沉浸在文本所描绘的画面中,通過联想领略文本带来的视觉美、味觉美、听觉美。二是要按照规律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联想有非审美联想和审美联想之分。非审美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不定向的联想,而审美联想是按一定的主题,定向的、浸润式的整体情境的联想。仍以上述《走月亮》中的句子为例,学生不能孤立地看“细细”一词,否则可能会理解为“天旱水涸”或“水流极小”。当学生把它放在整个句子的情境中去联想时,便会想象到山村静谧的夜晚,溪流泛着月光,飘着花香,一路向前,一路浅吟低唱。基于一定主题的定向联想,结合想象对文本进行体味和补充,学生必将感受到强烈的审美愉悦。

3.提高审美创造力。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实践化。教师要把启迪学生创造美的智慧,训练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贯穿于审美教育的整个过程。校本作业提供了语言实践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作业中展现自己理解与思考的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感。因此,在作业设计时:一是要重视学生审美创造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乐于思考、积极实践。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或作业填答过程中,教师不要满足于正确答案,而是要鼓励学生往前一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会是怎样的”。二是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去发现美、创作美。如《昆虫备忘录》的校本作业设计,教师让学生填写文中的拟声词“噌”“呜——扑”等词语,并思考:“噌”的一声令人感受到复眼昆虫的机警,“呜——扑”则让你想象出独角仙怎样的出场画面?有人说独角仙又丑又笨,你有什么看法?校本作业的设计主题鲜明,着力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动物的外形、习性、作用等特点。基于正确审美价值观的引导,学生的审美智慧得到启迪。有的学生写道:独角仙没有蝴蝶那样斑斓的翅膀,也没有蜻蜓那样窈窕的身姿,也不像蜜蜂那样会酿出蜜来,但它就是独角仙,它有它的不同。

二、校本作业中培养审美创造力的基本原则

1.明确单元学习任务,不因“美”失“本”。校本作业要遵循和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重视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也要重视对文本的学习,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如《西门豹治邺》一文中,“简要复述故事”是该单元的教学任务,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也是培养学生思考与表达的重要内容。但是师生往往在研读“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学重点产生了偏移。教师可以利用作业来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校本作业——《西门豹治邺》学习任务清单

任务1:默读课文第11~15自然段,圈画有关西门豹言行的语句,用自己的话说说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注意长话短说。

任务2:围绕“西门豹治邺的方法妙在哪里”,判断课文哪部分为重点部分。

根据对“询问老者(次要内容)—惩治恶人(重点内容)—兴修水利(次要内容)”的理解,在简要复述时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任务3:根据“情节完整、抓住要点、长话短说”的要求,简要复述全文。

“任务清单”引导学生在学习简要复述时能始终紧扣教材。作业设置只有情境鲜明,任务明确,学生才会积极地去思考和表达。

2.注重作业设计的美感,不因“美”忘“知”。作业设计的美感对学生的兴趣和态度的影响各不相同,但作业形式生动与否、作业字体间距大小、作业数量多寡以及相关图表、配图、颜色选择和搭配是否有趣,与学生审美创造力培养的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进行作业形式的美化。如《杨氏之子》的作业设计,在初读课文了解人物特点时,教师出示了“杨氏之子信息采集卡”(如下表)。形式新颖的设计把学生吸引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获取新知,而这恰是教师要清醒认识到的:作业设计的目的不仅要指向审美创造力培养,也要指向语文知识获取和能力训练。

3.尊重学生审美差异,不因“异”废“同”。学生的审美差异是现实存在的。学生的个体差异必然导致他们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获得不同的审美情趣。面对同一个审美主体,语言能力基础不同、审美意识不同、审美策略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因此,校本作业可以设计内容有难易之分、时间有长短不一、形式有文字及画面、载体有线上及线下的“作业超市”,供学生个性化选择,吸引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的审美活动中来。如《松鼠》一课的“作业超市”提供给学生个性化选择的机会,为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搭建了平台,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创造性表达的热情更加高涨,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松鼠》的“作业超市”清单

1.根据课文的描写,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自己从文中提取的信息。

2.创作一幅或多幅松鼠图,建议配上适当的文字说明。

3.搜集作家布封的信息,并与法布尔、沈石溪等中外作家做比较。

4.罗列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举例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5.完成一份关于松鼠的探究报告。

6.用音频、视频或其他方式介绍松鼠或其他动物,在线上分享。

在审美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但也不能因“异”废“同”。一方面,从尊重学生审美个体差异的角度,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和赏析;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是有一定标准的。比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对第三学段的指导意见为“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学习其中的思维方法”。如对《草船借箭》中诸葛亮这一形象的认识,每个学生以及文中的周瑜、鲁肃、曹操等人对他均是看法不一。教师要理解审美因人而异,但也要确保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致。因而,允许学生对诸葛亮的出身、政治立场等持保留意见,但在校本作业设置的主题情境中,教师应该制订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即学生是否认识了一个可谓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此人“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

综上所述,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小学语文作业实施审美教育,在具体的语言文字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审美联想力、审美创造力,努力在作业的设计中紧扣教材、美化形式和尊重差异,对于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曾营小学)

本文系2021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校本作业新形式的研究”(MJYKT2021-04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肖淑芳.“双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J].现代教学,2022(12):57-58.

[2]何秀莲.结合语文教学培养审美理解力[J].吉林工程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8-49.

[3]樊海清.语文教学与审美联想力的培養[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126-128.

猜你喜欢
校本作业
高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研究
论校本作业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实施与研究
例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阅读校本作业的实践与思考
优化初中历史校本作业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基于《课标》理念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优化设计初探
校本作业开发的几个原则
甘肃教育(2017年3期)2017-03-25 11:53:47
关于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研究报告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0:33
试分析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61期)2016-08-16 21:50:34
优化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的思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