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莉
摘要:史料作为探寻历史的媒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学会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尤为重要。文章从史料甄别,审慎选取;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学法指导,论从史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史料,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强调以史料为载体,从史料中去发现过去、解释历史,在史料的运用中探寻历史本质,理解史事联系及对人类社会的意义[1]。过去的永远过去,过去的不再回来,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只有通过史料,尽可能地对历史真相进行还原,而这种还原需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读能力。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也赖于感性经验的支持。史料作为探寻历史的媒介,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借助史料去感知、体验历史,引导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学会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
史料是过往遗留下来的痕迹,范围广泛,因此教师要对史料进行甄别,包括理清材料的类别、性质、作者立场等,还需要进行正反面辨别材料真伪等。如在“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中,讲述九一八事变的起因时,教师可以通过呈现日方与中方对于此事件的不同记载,进行设疑:为何针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记载,这种情况应如何辨别史料真伪?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三方史料,通过美国著名记者约翰·本杰明·鲍威尔的回忆录《我在中国二十五年》中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记载,引导学生学会从旁观者的角度,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识到通过史料之间的多重互证来辨别真伪的重要性。
梁启超先生认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史之可言。史料本身的真实性若出现疑问,更何谈史料教学,因此,选用较为可信的材料,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历史真实,对提高历史教学的公信力和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十分重要。一方面,教材及其配套的历史地图册,集中了教育名家的智慧,以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其中“相关史事”“知识拓展”“材料研读”等栏目以及出现在课文中的图片、注解、课前导读、课后思考题等,是最应该选用的基础史料[2]。如在讲述都江堰时,课文中都江堰的示意图以及材料研读中《华阳国志·蜀志》中的记载;在讲述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时,书中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图片以及相关史事栏目中焚书坑儒的介绍,都是经过论证的真实史料。在讲述张骞通西域时,材料研读《汉书·张骞传》中“凿空”一词的理解,则形象说明了张骞通西域的历史作用;在讲述经济重心南移,课后活动中的《史记·货殖列传》《宋书》中所描述的不同时期江南的景象,可以通过设疑来引出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讲述。另一方面,中、高考试题是由相关权威专家严格编制的,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和智慧成果,既体现了考查的最新方向,又蕴含了一些史学研究成果,包含了丰富的文字史料、图像史料等多样化的史料,是教学中可以依据实际进行使用的。
有效课堂强调学生主体性与主动性的发挥。教师尝试教授学生甄别史料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搜集、选取可信史料是培育史料实证素养的应有之义,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媒介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历,通过阅读、收集、整理等方法,选择具有价值的史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探寻史料价值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结合学情,找准学生的理解突破口进行有针对性的史料教学。教师尽量选取时间和空间上靠近叙述主体,形式上更容易吸引学生兴趣的史料。如“两汉科技文化”一课中,在教授历史巨著《史记》一目时,特别是关于《史记》的体例———纪传体,虽然在教材中有文字注解,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这种概念性的史学名称记忆或者理解起来依旧比较抽象,易与后面学习的《资治通鉴》的体例相互混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呈现《史记》目录页的照片,照片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目录中清晰显示“秦始皇本纪”“商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礼书”“乐书”等,便于学生产生具象的认知。在多媒体上把“纪”“传”用红笔进行标注,学生一目了然,图画史料与一手史料的配合以及课本注解,使得学生对于纪传体有清晰的认识并印象深刻。
在教学“青铜器与甲骨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在线博物馆查找青铜器的相关史料,强调史料获得来源的可靠性,课上所展示的各种类型的史料必须有明确出处可循。在课上学生展示了在“中国数字铜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中搜集的各类青铜器文字、图片和视频史料,特别是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演示“3D文物博物馆新体验———会动的三星堆”,放大缩小、拖动旋转三星堆青铜面具,引起学生们浓厚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增强了初中生历史学习的情境体验感,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查找青铜器的相关史料,了解青铜器的功能与分类,增加了学习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根据课标,理清重点,多手段相互配合进行史料教學。史料种类繁多,如何选择与取舍,课标无疑是第一标准,应理清课文内容,根据重难点选择合适的史料进行突破,并结合实际情况,多种教学手段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有效课堂。“秦统一中国”一课中,内容比较多,课堂容量很满,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秦代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实行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和政策措施[3]。在讲述皇帝制度,通过摘取《史记》文献中的“今天下大定,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引出皇帝制度;通过“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来说明皇权至上;对于三公制度,则结合教科书图示,进行讲解;在讲解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时,教师可以采取设置情境的方法,通过课堂表演、录音播放等手段,向学生展示秦朝时一个秦人在旅行中所遇到的因文字、货币、度量衡不同所造成的囧境,让学生化身课堂的主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水到渠成地理解重难点。
联系当下,史料教学应落脚于历史与现实生活、时代发展主题的聯系与统一。历史是连接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桥梁,历史知识可以用符合时代的观点和语言去阐释。如讲述“丝绸之路”时,可联系当下的一带一路,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对我国对外政策制定的有益影响;在讲述都江堰以及大运河时,二者均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具有防洪、水运、灌溉的功能,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条件的利用,实现了当下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通过联系当今时代倡导的主题,渲染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升华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通过对史料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正确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处理大段的史料,解决问题,以2019年福建中考第32题的前两问解题思路为例。
材料一
材料二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一、根据材料一,简述北魏迁都地点发生的变化。(3分)
二、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迁都的原因及意义。(6分)
注意限定范围,进行针对性地处理。本题第一问为考查从图片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根据材料一”说明答案从材料一中提取,在材料一中找到北魏都城的变化。材料一为历史地图,需要考查学生读历史地图的能力,第一步注意地图的名称———北魏迁都示意图,接着读图例———都城的标志,根据图例,在图中找到北魏都城,从平城到洛阳的搬迁。
在明确限定范围的基础上,理清设问要求。其中设问要求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如“概括、分析、简述、说明、指出”等要求,用来提示答题时不可大量摘抄材料,要有提升和概括。另一部分则是设问的中心,根据第二问的题干要求知限定范围为“材料一、二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要求,粗读全部材料,提取与中心设问有关的信息,并在关键信息下标注,其中与北魏迁都原因相关的信息包括读图可知的,北魏都城从较北的平城南下迁到黄河流域的洛阳。材料二中提到的“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发达,而平城地区经常遭受灾荒”“随着北魏的开拓,平城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平城保守势力阻碍北魏社会的发展”,其中与北魏迁都意义相关的信息主要在材料二,“迁都后,孝文帝实施汉化措施,也使得草原文化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每则材料的出处也应注意,有可能为解题提供线索。
根据分值,分点作答。在第二题中,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与中心设问有关的信息之后,如何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地组织这些信息,是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及发散思维以及逻辑组织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从多个角度思考答题,如关于迁都的原因,依据提取的关键信息,可以从平城和洛阳,这两个角度出发,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其优缺点,平城自然地理环境恶劣、保守势力多、改革阻力大,等等;洛阳地区位于黄河流域,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发达。如关于迁都的意义,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思考,可以从短期来说对北魏的影响,长远来说对民族关系乃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以从小处来看对洛阳的影响,接着对北魏的影响等,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同时也掌握了更多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分值的分布,本题两问,共6分,可以推测,一问4分加一问2分或者两问各3分的分值分布,进行分点作答,一点1分或是2分,以保证答案的完整规范,严谨有序。
史料教学以“史实”为中心,包含着对过去的叙述和解释,也是对现在的启示和引导。历史教学可以从课内到课外拓展延伸,还可以由过去到现在,由社会生活到个人成长[4]。史料在历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史料学习方法、材料整理与运用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并对史料进行筛选、加工、整合,形成新的认识,获得新知识。核心素养视阈下进行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方法探究,在史料的选取上要遵循审慎甄别的原则,其中历史教材及其配套的历史地图册、中高考试题、经典历史著作是很好的史料来源。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结合学情,找准学生的理解突破口进行针对性地史料教学,根据课标,理清重点,多手段相互配合进行史料教学,联系当下,史料教学应落脚于历史与现实生活、时代发展主题的联系与统一。学法指导,论从史出,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力求学生能够进一步养成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形成历史反思。
参考文献:
[1]孙文龙.选取不同版本教材中史料的策略———兼论“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J].教育科学论坛,2018(31).
[2]林佳.初中历史教学的“四讲”原则初探[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13).
[3]鞠凡,于敏.史料教学对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J].教学考试,2021(8).
[4]刘永刚.史料教学让学生爱上历史课堂[J].中国教育学刊,2021(3).
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