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教育探索

2023-09-07 08:31李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3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李莎

[摘 要]会计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再到现在的智能财务,我们可以从这一发展过程中看到会计工具从原始到智能,会计工作从繁复到简便,会计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要满足市场的需求。但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的会计人才存在功能欠缺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借助国家推出的产教融合政策,按照市场中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人才培养。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大数据与会计;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3.049

[中图分类号]G712;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3-0171-04

0     引 言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高职教育,通过产教融合实现了企业与高职院校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也增强了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然而在产教融合落实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高职院校与企业应该将协同发展作为共同的目标,分析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制定出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策略,从而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概述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其中“产”指产业;

“教”指教育,多指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作为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教育主体,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该围绕自身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打造校企共建课程;同时,利用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以实训与实践为基础,提升学生业务实操能力,从而打造出一种深度融合产业与教育的新型办学模式。

从宏观层面来说,高职院校的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具有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开展深度的合作,一起培养符合岗位实际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从微观层面来看,推动产教融合的建设与发展,要形成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优势,发挥双方优势互补的作用。一方面,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要不断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院校的师资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培训服务,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企业要着眼于长远利益,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结合国家推出的产教融合新型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承担学校的实训与实践课程,提升学生业务实操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帮助即将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学生提前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这样既有利于学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也有利于减少企业出现“用工荒”的现象。因此,总体来看,国家提出深化产教融合,实质是要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利互惠,良好发展。

2     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教育现状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现阶段教育教学仍然重视理论知识,虽然也设置了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但学生的实操能力与企业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还不成熟,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实训的教学融合度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国家在高职院校中推出产教融合新型办学模式后,高职院校就特别强调要加强“双師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提升院校师资水平。这里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够担任相关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教学,又能指导学生的实训与实践的教师。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仍然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1]。“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中非常少,虽然有很多教师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他们是在高校毕业之后直接到职业院校任职的,所以缺乏一些实训与实践经验,在指导学生实训与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无法适应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导致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在产教融合中进行人才培养面临重重困难。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2   学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资金和教学场地的限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都是借助一些教学软件来完成的,通过教学软件让学生体验大数据与会计这个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借助教学软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会计岗位的操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但这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地走进企业,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过于片面,造成高职院校缺乏对市场中技术技能型人才实际需求的了解,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此外,教学软件中无法体现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所以通过教学软件的教学不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导致学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与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终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在最终用人的时候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录用人员进行培养,需要耗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而且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影响企业与学校之间合作的积极性,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2.3   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内容深度不足

很多企业对产教融合的了解不够深入,把通过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达成的校企合作当作是企业的一项投资,把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当作是企业临时雇用的廉价劳动力,没有深刻地理解产教融合的意义,这样就不能通过产教融合实现为社会培养所需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目的。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式比较单一,仅限于通过产教融合建设学生的实训实践基地、采用“订单班”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大多数通过产教融合进行的校企合作只是流于形式,企业为学校的学生提供实训实践基地或者是提供一些实习的岗位,甚至有的企业可能只是想利用学校学生的廉价劳动力,降低企业的工资成本,而企业很少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策略,没有建立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长远合作机制[2]。

2.4   企业缺乏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动机

我们都知道,每个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考虑成本;而高职院校具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产教融合是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相互转型和结合的过程,企业与高职院校作为产教融合中产业与教学的主体,只有在企业和高职院校两个主体之间产生共同的利益,才能真正地将产教融合落实。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为高职院校提供专业技术上的支撑,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可能还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或者企业需要承担一定的管理风险,这就在有形或者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在运营过程当中的成本,导致企业的预期收益与成本投入不相符,进而造成企业缺乏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的动机[3-4]。

3     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教育的有效策略

根据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实施产教融合进行人才培养的教育现状,本文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3.1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还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鼓励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地到企业中进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技能水平。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所以为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丰富其实践教学经验,高职院校可以派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学习。也可以请企业中的行业专家到高职院校对学校的专业课教师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同时,让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在企业学习、实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和指导工作,从而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共同提升。

3.2   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应该与更多的企业合作,加快产教融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市场输送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互利共赢,高职院校可以与合作企业签订人才共同培养合同,共同建立产教融合的实训实践基地,由学校提供专门的场地和理论知识指导教师,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教师,在合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订单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产教融合的实训实践基地完成实训、实习,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从而实现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5]。通过产教融合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高职院校可以进一步加深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源;同时,也能帮助企业降低人工成本,解决企业短时间内用人紧缺的问题。除此之外,为提高产教融合的质量,高职院校还应该定期邀请合作企业的领导亲临院校进行指导,同时还要让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到实训基地进修学习。产教融合实训实践基地能够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

3.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教育平台

首先,学校要在校内建立会计实训室,开展相应的会计实训课程,例如会计电算化、VBSE等,构建将理论知识学习、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连贯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通过开展相应的会计实训课程模拟会计岗位在企业中的实际工作场景,让学生了解会计岗位人员在企业中的实际工作流程,熟悉出纳、总账会计、成本核算等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在校内,专业课教师作为主导,通过课堂将专业课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实训课程,教师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指导并监督学生完成相应的实训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训课程的学习能够自主完成会计工作岗位的业务操作流程。

其次,学校应该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校外实训实践基地,通过校外实训实践基地把企业引进学校,通过企业提供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真正的实践,使学生能够将自己在学校课堂上所学的会计相关理论知识应用到真正的会计岗位工作中,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会计工作岗位的业务流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而能帮助学生在走出学校的时候更好地就业。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在整个运营过程中会更多地考虑成本,对于实习生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可能培养出的实习生在结束实习生涯之后不会选择继续留在该企业工作,这样既会浪费企业的大量资源,还会增加企业的时间成本,所以现在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招聘实习生;另外,会计是企业的核心岗位,实习生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企业也不会考虑为实习生提供接触会计真实业务的实习机会,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的实践效果不理想。因此,学校应该将这些因素都综合考虑进去,及时了解掌握相关的产教融合政策,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拓展校企合作的渠道,通过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同企业签订“订单班”式人才培养计划,高职院校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为了满足目前市场上对会计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产教融合政策,合理地运用产教融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分析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養所面临的问题,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搭建起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平台,进一步完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袁晓华,张淼.产教融合视域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2,35(10):19-21.

[2]黄献宁,李冉.“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9):54-56.

[3]叶君,李朝献.高职院校以产教融合强化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4):33-35,47.

[4]王雅妮.职教改革背景下会计专业产教融合政策实施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2):178-179.

[5]黄晶.基于产教融合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22(23):82-83.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