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琰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音乐的文化性及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得到进一步重视,学科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从音乐本体教学到文化脉络中的音乐内涵扩展出发,审思教学思路、围绕通感体验、促进兴趣转向,探究富有文化内涵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策略,发掘课堂教学中的缺失和值得教师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 文化内涵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0-63-03
当教师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音乐实践中追溯音乐的来源,理解音乐的背景与内涵,逐步实现对音乐深入认知时,能够最大化地把学生瞬时、短暂的兴趣转化为持久的爱好。本文从教学思路、通感体验、兴趣转变这三个方面出发,探究从音乐本体的审美到富有文化内涵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一、从音乐本体到文化内涵的教学思路
对音乐表象的感受与体验属于体系音乐学的范畴,关注的是音乐本体,而文化脉络中的音乐却能走向艺术的深层意蕴。从音乐本体到文化内涵的转型,能带领学生走出教学的贫乏或常规活动的桎梏。
(一)從文化的角度探究音乐
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文化学的兴起,标志着民族音乐研究视野的拓宽,也是民族音乐学特定研究对象的特殊状况所由使然。[1]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特色的音乐,在此基础上,课堂的音乐活动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唱,而是在对比、联想、迁移、感悟等音乐实践中,使学生懂得由节拍、节奏、调式、调性构成的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从文化的角度看音乐,学生就能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差异。因此,教师可以设计故事性的情境教学,进行音乐启悟式的简单创作,这样充满音乐文化内涵的课堂会使教学生动而充实。
音乐与文化的融合让教师懂得如何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解决教学重难点,知道音乐要传递给学生什么,以便合理地调整设计思路。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隆里格隆》这一课,如果不了解其音乐背景,只知道它是一首二声部的歌曲,学生的二声部演唱成了教学难点。而音乐文化使教师懂得这段音乐是京剧的一段过门,即行弦,因此不仅要让学生会唱,而且还要理解行弦在京剧演唱中的作用。这时应围绕行弦开展唱、念、做、打等一系列音乐实践,在不断的体验中学生熟悉了这段旋律,再进行二声部合唱就会事半功倍。
(二)从音乐的角度反观文化
从音乐的角度反观文化,不是要在音乐课堂上花过多的时间专门探究音乐文化,为了文化而教文化,而是要从中发掘音乐与外界相关的联系,了解由音乐勾勒和隐含的相关文化信息,知晓当时或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性和风俗习惯,并由此带领学生在各类音乐中找到异同点,对不同时期和地域文化的音乐有敏锐的洞察力,直至真正地理解音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音乐的能力。因此,从音乐角度探究文化,此时的音乐富有文化意蕴,最终将更好地服务教学。
在教学设计中从音乐的角度反观音乐文化,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渗透于教学环节,让学生从教师提供的音乐中总结相似的音乐风格,领悟形成这类风格的音乐文化,并对不同的音乐类型有自己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例如学会六年级上册《森吉德玛》这首歌的演唱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风格相同的短调《嘎达梅林》《美酒醇如香蜜》,请他们听一听、说一说这类音乐的特征,从而让学生总结出这类短调多产生于蒙古族人民劳动生活中的即兴演唱,它题材广、灵活性强。接着再换成长调给学生听,学生就很容易区分短调与长调不同风格的区别。
二、从音乐本体到文化内涵的通感体验
音乐文化既包括音乐本身,又包括形成音乐的历史因素,音乐存在的环境,音乐人物、事件,音乐创作、用途、功能等。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学生感到困难,所以教师要把相关的音乐文化转化为音乐实践,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同时具有音乐性与趣味性。
(一)在音乐的表现中传递音乐文化
音乐的表现包括声乐表演、器乐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这些以音乐实践形式传递给学生的不能只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要为学生呈现出文化中所孕育的音乐。在速度的快慢与节奏的变换中感受音乐意境,在旋律的起伏与力度的变化中感悟创作意图,在休止符的停顿、延长音的设置中体验音乐带来的遐想。这时如果教师强调学生演唱与演奏得更动听,那么学生所理解的就不是单纯的表现音质美,而是音乐文化所勾画的音画图景。
这样延伸到综合性艺术表演中,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文化积累,表演的形式会多样化,内容更饱满。同时,表演的过程又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文化的体验。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游子吟》这课,教师可以在学生对古诗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唱、诵、演的综合形式再现古诗意蕴,传递音乐文化。
(二)在音乐的欣赏中品味音乐文化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都是社会与时代发展的产物,在音乐文化背景中感受与欣赏音乐,能更好地理解各时期与地域的音乐风格特征。教师可带领学生体会隐藏在音乐中的社会生活的“声音”,听辨音乐中富有地域性的特殊节奏、不同民族音乐特有的调式,了解音乐与当地社会生活的联系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社会现象等。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非洲鼓魂》这一课,为了感受情境的带入感,首先可以让学生聆听音乐中依次出现的声响;其次模拟丛林中动物的声音及人们的跺脚声、击掌声、哼鸣声、鼓声,引导学生感受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后用几组不同的鼓语传情达意,告诉学生鼓不仅是非洲的传统乐器,而且是人们传递社会信息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感受音乐与品味音乐文化时,音乐文化就促进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三)在音乐的创造中体现音乐文化
针对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倡导“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创造性思维,开展即兴表演和音乐编创活动,表达个人想法和创意,提升创意实践素养”。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音乐的起伏手舞足蹈地表达情绪,但是没有教师的引导与相关音乐文化的渗透,编创与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是不容易的。因此,一方面要增强教师音乐创造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即兴编创,要在师生及生生的实践互动中进行提炼,这样加工过的律动或舞蹈就赋予了文化意蕴。
例如鼓励学生编创五年级下册《草原英雄小姐妹》中龙梅与玉荣快乐放羊的律动。学生也许能用肢体语言表现放牧的动作,但不注重渗透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性,是无法体会蒙古族人民在艺术表演中所表现出的豁达、自由与豪放的,设计的动作将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如果教师在学生即兴编创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进,融入蒙古族舞蹈特色,那么音乐文化就在创造与表演的过程中得到体现。
(四)在相关的领域中感悟音乐文化
在音乐相关的领域中感悟音乐文化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社会生活、姊妹艺术学科、其他学科的联系。教师可鼓励学生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特征及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唱、奏、演、诵等形式中发现音乐与姊妹艺术学科的融通;在迁移与探究中发掘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内在关联,使学生能够逐渐领悟相关文化。
针对舞蹈、戏曲、影视内容,需要将它们与音乐进行有机结合,在音乐情境中表现舞蹈,在演唱中表演戏曲,在赏析中感受影视音乐的功能与作用。例如歌曲《映山红》在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出现了两次,如果在电影情节中欣赏这段音乐,学生就能感受到同一音乐在不同背景中情绪是不同的,同时这些音乐情绪又升华了电影的情感表现。
三、从音乐本体到文化内涵的兴趣转变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动力,要想让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可引领学生开展音乐实践,引发他们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风格特征的音乐进行探究,了解相关音乐文化,促进学生对不同音乐的理解与喜爱,在思考、探究、实践的推动下,变被动接受音乐和对音乐的短暂兴趣为主动接受音乐和乐于探究音乐的持久兴趣。
(一)探寻分享中转变短暂兴趣,培养持久兴趣
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经历不同,因此会产生对不同情绪、风格、流派音乐的喜好,他们喜欢听、唱,甚至演奏,这就是学生在音乐上表现出的一种纯粹的、短时间的兴趣。为使学生长久保持兴趣或接纳不同风格的音乐,应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过程,引导他们在对比中寻找音乐的风格特色,了解是什么样的背景产生这样的音乐,在这样的背景中还创作了哪些类似的音乐。学生在探究与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培养持久兴趣,这时再引导他们学习其他类型的音乐,这样对音乐的喜好就不会局限于某一类型,并且会慢慢延伸出对其他类型音乐的理解与认同。
在戏曲中,大多数学生都比较熟悉京剧。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智取威虎山》时,首先可以从简短的视频开始,引导学生观察京剧演员的神态、动作、唱腔等,提高学生对京剧文化的认知。其次在引申环节选取不同戏种让学生辨识,对比戏曲的特点。最后在课后请学生准备一首京剧或另一种戏曲唱一唱,在下一节课与同学分享。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社会生活和文化中的音乐现象产生自己的看法,而且在过程性探究中对音乐将不再是短暂的喜爱、一时的兴趣。
(二)音乐实践中利用直接兴趣,推动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由音乐或活动本身需要所产生的兴趣,间接兴趣是由活动的目的、任务、结果而引起的兴趣。音乐实践性以发挥多种感官体验为优势,在唱、听、动、演等活动中表现音乐,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最佳方式。但是引导学生以任务驱动为目的,感悟音乐内部及音乐与外在的联系,达到某一学习效果、获得某一探寻结果等而引起的间接兴趣更能把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推进,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可让学生在不同速度、节奏的对比中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进而发现某一类型的音乐特征;在律动、舞蹈、童话剧表演中体验音乐表演带来的快乐,从而引发学生自主编创的乐趣;在打击乐伴奏、课堂小乐器演奏中,从单纯的兴趣学习到彼此合作完成一首作品的成就感,这些都在学生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转化中生成。
(三)成果展示中保持感官兴趣,形成自觉兴趣
兴趣有三个层次:感官兴趣、自觉兴趣、潜在兴趣。感官兴趣是由感官引起的,由一件事物引起的兴趣,具有不稳定性和外控性。学生对某一种类型音乐的喜爱就属于感官兴趣。而自觉兴趣高于感官兴趣,把外控变为内需,具有稳定性,是兴趣与能力的结合,可以产生不断学习的动力。教师鼓励学生把喜爱的音乐带入课堂,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究音乐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自觉兴趣。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如果教师在课前留五分钟时间给学生展示,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培养其探究意识和自觉兴趣,并为形成潛在兴趣,即志趣奠定基础。
在活动中发现,让高年级学生找自己感兴趣的音乐,找来的几乎都是流行音乐。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是可以引入课堂的,重点是怎么引导。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说一说歌曲的创作背景,唱一唱印象最深刻的歌词,议一议受古典音乐或戏曲所影响的流行音乐等。例如流行歌曲《新贵妃醉酒》融合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不想长大》采用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的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联想与迁移法,既可以追根溯源,又可以自然地把流行音乐主题推向中国传统戏曲或古典音乐主题的探究。
音乐自产生以来就深深地根植于文化之中,带领学生从音乐本体走向文化内涵,将为学生喜爱民族音乐、包容世界音乐、理解多元音乐文化打开一扇窗。
【参考文献】
[1]洛秦.启示、觉悟与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三十年(1980—2010)[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