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评估精准定位 巧借直观优化教学

2023-09-06 06:48王珊利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直观

王珊利

摘要:预评估与形成性评估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两种有效度的评估方式。本文以“加、减、乘、除法意义复习”为例,论述了在预评估和形成性评估中巧借直观深化教学的策略,通过联系情境、借助线段、巧妙整合、精准练习等方法,从而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直观   预评估  形成性评估

预评估与形成性评估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两种有效度的评估方式。预评估指根据教材解读、前测、教学经验对学情进行假设性评估及反思。[1]形成性评估指在施教过程中形成现场评估,根据学情采取修正措施。在预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交替使用中,达成一个教学闭环,使教学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进而实现精准施教。

低年级学生思维的抽象层次不高,一般以机械为主,会混淆不同運算的规则。笔者尝试在评估的推动下,用直观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四则运算的意义,现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加、减、乘、除法意义复习”为例,谈谈实践中的做法。

一、引入直观图,直击加减意义的理解

预评估:北师大教材在二年级就基本完成了加、减、乘、除意义的学习,学生基本明白加、减的意义,但理解层次不深,一旦变式,则在运用时会出现问题。

教学处理:出示人物图1,想到什么运算?

形成性评估:学生能清晰说出加法的意义,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用加法。但是在列减法算式时更多的学生先想到比多少的情形。

教学调整:经验互动引导,顺势利用课件的动态展示给予学生回应式的反馈,引导学生发现7被分成了2部份,即和女生一样多的部分和多出的部分。

形成性评估:此时再回到图1,学生马上想到总的12人被分成了部分并列出12-5=7,12-7=5,并明白不管是算式12-5=7,12-7=5亦或7-5=2都是在求部分。

达成教学目的:掌握求总用加,求部分用减。

二、借助线段图,拓延加减意义的理解

预评估:学生对加减意义的已有经验被唤醒,但对于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变式拓展体会不深够。

教学处理:

第一步骤,具象变抽象,利用课件将图1变成线段图。

第二步骤,直观辨识,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动态展示并追问:当问号在不同位置时用什么运算?

第三步骤,线段“拓”展,追问:如果是三部分呢?(见图2)

形成性评估:学生初步感知原来加和减可以用同一线段图表示,在问号位置的变换中,感悟到加与减之间的互逆关系,并理解了不管是两部分还是三部分亦或者更多,求总一般可用,求部分一般可用减,至此对加减的理解得到深化。

达成教学目的:掌握了不管是几部分,求和用加法运算,求部分用减法运算。

三、引导巧变直观图,让乘加关系渐明朗

预评估:北师大版乘的教学从相同加数的情境导入,学生对一般加与乘的关系认识难免不够深刻。此外,笔者认为乘法是特殊加法的简便运算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简便,像4+4=8这样的算式用乘法表示其书写并谈不上简便,更是“部总关系”到“份总关系”的简便,而这一层面的认识正是学生的薄弱点与困惑点。

教学处理:

第一步骤,回到图1,能否挪动最少的人,让它能用乘法表示?

第二步骤,直观对比,深化认知。挪动后的人物图对应的线段图是哪幅,有什么特点?

追问:还需要把每部分具体标出来吗,并出示图3。

形成性评价:

关于第一步骤,采用人物图让学生进行变化,学生发现如果将一般的加法情境稍作“变化”便可以用乘法表示,即乘法是特殊加法的表示。

关于第二步骤,学生能清晰乘法线段图与加法线段图的不同,即乘的线段图的每一部分相等。通过追问,学生意识到因为每一部分相同,只要标出1份和份数就可以了。由图3的几何直观,学生经历从一般加法的“部总关系”到特殊加法的“份总关系”的认识过程,深刻理解了乘法是特殊加法的简便表示。

达成教学目的:理解了原来乘法是特殊加法的简便表示,其线段的各个部分是相同的,同时乘法也可以用来求和。

四、线段合二为一,引导学生在整合中理解除法

预评估:平均分用除法学生对此是比较深刻的,根据学生的这一现有水平,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让除法的复习水到渠成。

教学处理:线段整合,将图3的数字隐去见图4,变化“?”的位置,提问学生应用什么运算,为什么?

形成性评估:学生多数采用除法,较少用连减。课堂上侧重乘除法的勾连,笔者没有过多的停留于对减法和除法的联系,但是这是一个注意点,课后可以花一点点时间帮助学生进行勾连。

达成教学目的:感知乘法和除法关系,即条件和问题是相反的,是互逆关系。

五、借直观助辨析,让练习更有针对性

预评估:练习中问题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有文字、表格、图片……因此,最后的练习力图通过多元的表征形式丰盈学生的认知,于各种现象中发现本质。

练习一: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线段图,并尝试说说线段图每一部分对应的信息和问题。

1.手工小组计划做90件手工艺品,上午做了31件,下午做了36件,还要再做多少件才能完成计划?( )

2.老师有9支棒棒糖,要分给3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支?( )

3.做一件衣服需要6个扣子,做3件衣服需要多少扣子?( )

4.小明买一架玩具飞机19元,一辆玩具汽车36元和一个布娃娃15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

5.一支铅笔5元,3支铅笔要花多少钱?( )

形成性评估:通过举手牌的形式了解了70%以上的学生掌握了本课,约30%左右的学生出现错误。

教学调整:留足空间与时间,由班级的学优生当“小老师”进行说理讲解,因有之前的联结建构,多数学生能借助线段图再次深化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

练习二:机灵狗不小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

(1)一班订了多少份报刊?

(2)二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形成性评价:图表是数学语言表征的一种抽象形式,部分理解力薄弱的学生对于图表题思维转换较慢,理解问题时常常发生困难和错误。

教学调整:几何直观助力问题解决。

形成性评价:当借助线段时,学生不由得发出“原来如此”的惊讶声,此时将线段旋转,学生的思维立即有所转换,成功解决本题。

终结性评价:学生能读懂表格所表示的生活信息,但把生活信息转化成数学语言存在一定的困难,直观的线段图在这里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迅速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较好勾连起已有的认知,实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当然,线段图是半抽象的几何直观,要想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学。

课前的预评估能获取学生已有的学情,是精准施教的起始,而形成性评估可以精准定位学习力的区间与方位,从而进行有效的指导,给教师提供教学反思的依据。在预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合力作用下,巧借直观深化教学,能有效突破学生认知的薄弱之处,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认知体系,达到精准教学之效。

参考文献:

[1]玛丽·凯·里琪.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估直观
直观构造中的代数刻画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常模和标准参照模型的高职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估的研究
云南省地方性高校大学英语评估体系改革人文性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混合式学习法在大学英语新闻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模式实证研究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