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改项目质量提升的困境与对策

2023-09-06 08:29江利张洁
科教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质量提升困境对策

江利 张洁

摘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是高校提升育人水平的重要抓手、强化内涵建设的重要载体、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但当前高校教改项目质量提升面临以下困境:教改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教改项目的质量标准不清、教改项目的功能定位存在分歧、教改项目质量建设研究薄弱。文章通过优化高校教改项目质量管理策略、重视高校教改项目质量文化培育、加强高校教改项目质量内涵研究,表明其为当前高校提升教改项目质量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教改项目;质量提升;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3.004

1高校教改項目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陆续启动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双万计划”。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以下简称“教改”)主要是围绕人才培养各环节重难点展开的,贯穿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全过程。当前,面对“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新工科”“OBE”等教育新理念、大学生“互联网原住民”新群体、技术革命与国家战略下未来人才素质新要求,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已迈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开展广度与深度兼顾的高质量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内涵建设新亮点,培育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优秀成果,是教育发展新形势及一流本科建设目标下各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战略举措。现阶段,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学会到学校乃至院系,每年会立项大批各类教改项目,涉及学校人才培养的宏观、中观及微观各个层面,容载着大量教育教学资源。依托大批项目为人才培养注入资源,但是质量不高的教改项目反而会造成资源损耗,遗留的问题影响深远。提升教改项目质量成为当前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育质量亟须关注的重点课题。

2高校教改项目质量存在的困境

2.1高校教改项目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

高校教改项目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化表现:一是教改项目的研究导向过于功利化,为获取项目经费、职称评聘及成果奖成为开展教改研究的主要目的;二是研究的核心内容趋于理论化,热衷于将某种理论与思潮“拿来主义”,生硬地嵌入教改中,而非着眼于真实情境或者校本实际问题解决中形成可供推广的经验;三是管理流程固式化,沿袭科研项目的管理模式,存在项目策划阶段缺乏合理布局、实施阶段申报评审过程繁复、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监督[1];四是成果推广滞后,项目结题后归档尘封,难以系统推广应用。且学界认为教改项目现实中宏观思维的话语权更大,微观思维明显式微[2]。研究者偏向从宏观社会、国家和学校角度关注大学教学改革,研究比较宏观的理论、政策或制度问题,而从微观层面深入师生角度和课堂教学,欠缺能真正让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并受益的改革。教改项目申报时信誓旦旦与结题时东拼西凑、重立项轻建设与重成果轻实践等问题,显然与教改项目的功能定位与价值取向背离。

2.2高校教改项目的质量标准不清

要提升教改项目质量,先要厘清教改项目的质量标准,究竟什么样的教改项目是高质量的,实践中的教改项目质量管理又存在哪些问题。有关教改项目质量内涵的界定、明确提出可操作性的项目是质量提升策略的基础。虽然项目制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及组织中得到应用和认可,项目质量管理相关研究在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日趋完善,但是主要聚焦于一般的工程与产品项目。研究认为项目质量是项目满足相关方要求的程度,来源于长期性组织中的质量管理实践,项目各个阶段对项目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项目质量蕴含于项目生命周期始终[3]。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将项目质量分为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每类项目质量内涵是由项目特性所决定的,教改项目不同于一般工程与产品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类型,虽然具有项目质量的共有属性,但是厘清其独特性是质量提升的关键。然而针对教改项目的质量标准相关研究欠缺,项目质量评价困难,项目质量管理效果不佳。

2.3高校教改项目的功能定位存在分歧

对于教改项目的功能定位存在差异:一种观点是高校教改项目具备导向、组织、整合、监督、服务等多元复合管理功能[4];另一种观点认为高校设立教改项目应着眼于推进教学改革进而改进教学实践的本体功能,而非其他的衍生功能[5]。另有学者对项目制在大学治理与教育改革中的成效、限度进行论述,认为项目制衍生了项目治理与学术治理冲突[6],因项目的规范理性而呈现出“表演化”的状态,在项目符号的掩饰下,学术的具体内容与真实所指较少被关注,“好”与“不好”可能难以得到有效区分[7]。

2.4高校教改项目质量建设研究薄弱

从研究内容上看,目前高校教改项目研究虽然围绕建设现状、功能定位、项目管理、质量评价等方面展开,但是研究并不深入,关于建设现状并未厘清问题的关键堵点,也未能阐明教改项目功能定位的深层逻辑,过于关注项目的管理程序合法性反而忽略教改项目的独特性,项目质量提升对策多是针对某一问题的修补而缺乏整体性规划与建设;从研究者的特征来看,教改项目管理工作者居多;从研究方法上看,方法单一,多为管理经验描述,实证研究少。与教改项目质量探讨密切相关的核心期刊论文成果凤毛麟角,研究整体质量亟待提升。

3高校教改项目质量提升的对策

3.1优化高校教改项目质量管理的策略

教改项目建设质量是困扰管理者与教改行动者的难题。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科研、人事等越来越多的部门依托网络平台创新管理模式,教学改革项目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针对高校教改项目类别和数量剧增,传统手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改项目管理需求,各高校积极探索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策略[8]。如乜晓燕等以东北工业大学为试点设计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综合管理系统[9],马瑞娜等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依托设计并构建基于B /S结构的教学研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10]。针对项目不同阶段的过程管理问题着眼于规范化探索,如秦俊等基于PDCA循环理论分析现行管理流程,再引入项目组合管理理论和方法、项目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对教研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11],刘丽伟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构建教改项目管理模式[12]。

通过管理平台建设和管理过程优化,申报、评审、变更等诸多线下项目管理环节可以通过线上实现,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广大教师促进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数据集成,建立教学建设与改革信息库,实现数据共享、资源整合。同时,完善教师成长过程自我管理,教师有科技处管理系统记录科研项目、有人事系统记录教师人事档案,教师职业生涯中,教学建设与改革探索同样需要自我管理支撑。除了提升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及时了解学院和学校立项项目建设状态,及时了解研究主题集中的领域,是否解决实际问题,杜绝重复立项,有助于加强项目的过程性管理,观测项目是否落地,督促项目组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减少立项不结题和资源浪费现象。

3.2重视高校教改项目质量文化培育

教改项目质量提升不仅要着眼于教改行动者对所承担的具体某一项目质量提升所做的行动,还要重视学校项目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项目质量文化培育。需着重关注如何破除教改项目建设的堵点,构建教改项目质量保障闭环,兼顾项目管理的合法性与释放教改活力等。要从制度完善、管理创新、服务优化等方面探寻问题解决之策,助力于教改项目质量提升。首先,要形成一条教改项目选拔质量标准,筛选最优项目。如张宏建等以访谈与实证数据为基础构建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的权重[13],秦俊等构建教改研究项目组合优选三级指标体系。其次,质量意识与质量标准是教改项目建设的有力保障,具体通过签订项目立项合同、加强项目检查力度、严格项目结题验收等落实。上至高校教学管理领导、下至教改项目主持人都熟悉教改项目建设和管理全过程,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把握教改项目质量建设的关键环节,保障项目稳步顺利实施。

3.3加强高校教改项目质量内涵研究

一是重视教改项目选题。不宜大而全,核心词不能过多,不能硬套热点帽子,名称表述规范。厘清题目中关键词的内涵,勿混淆相关概念。比如“课堂改革”与“课程改革”各有侧重点。能够围绕选题的关键词,找到研究中要重点突破的环节。比如:“XX合作研究”,研究中要重点突出合作机制;又如“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先明确该类人才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从哪些方面加强了人才的“复合创新”;“小班化教学”不是关注教学班的人数减少,而是重点关注教学班的规模变化后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方案中不随意缩小或者放大选题中核心词的概念范畴。比如:选题研究对象是“高校工科实践类课程”,实际研究过程中是“工科电类课程”研究;又比如“高校公共基础课程XX研究”窄化为专业层面的公共基础课程。

二是重视教改项目落地。不能仅是纯理论性的研究,需围绕明确的预定目标,系统化设计完整的改革方案,因此预期目标的撰写不宜过于笼统。否则,设计的研究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不易落地。改革应落实到具体课程中,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目标,并围绕目标进行改革。改革的预期效果是什么,预期效果通过什么方式体现,需要收集什么资料,需要提前具体到研究方案中,不能等项目结束还未开始收集过程性资料,无法进行对比分析。且不同的改革应有顺利实施项目的基本保障。比如,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有基层教学组织的支持;资源库的建设是否提前了解学生需求;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否有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翻转课堂建设是否有合适的教学平台作为支撑;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是否有教学团队合作,不能只是纯粹地加大个人工作量。

三是重视教改成效评价。改革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组织形式的变化,都应有配套的改革评价。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的配套评价标准是什么及如何制订,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方案完整,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分别是什么样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所占的比例分配。项目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施调查,设计调查问题应立足于推动下一阶段的工作。改革方案是否结合课程特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实施方案是否完整,实施过程中是否自评并不断优化。教学改革实效评价,强调项目是否落地进行实践探索,不能仅以论文论成败,改革成果的评价应从多方面入手。

基金项目:浙江省2021年度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质量提升策略研究”(Y202147402)、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基于三维质量模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KT2022021)。

参考文献

[1][11][14]秦俊,肖静.高校教研项目管理流程的优化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4):262-265.

[2]别敦荣.大学教学改革新思维和新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20(5): 66-70.

[3]王祖和.項目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何小平.高校教研教改项目管理功能论[J].当代教育论坛, 2006(23):103-104.

[5]邹永松,陈金江.回归实践:让教研项目真正推动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28-30.

[6]姚荣.大学治理的“项目制”:成效、限度及其反思[J].江苏高教,2014(3):12-16.

[7]熊进.“项目化”:项目制影响高校组织的实践表达及理性审视[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6):80-87.

[8]罗筑华.地方高校教研教改项目管理效能提升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9(12):34-37,53.

[9]乜晓燕,倪志英,李雷鹏.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森林工程,2013,29(6):194-196.

[10]马瑞娜,武艳艳,张建政,等.高校教学研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探索及实现[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3):241-244.

[12]刘丽伟.基于TQM理论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32(1):46-48,60.

[13]张宏建,彭玉华.高校教学改革项目实施效果绩效评价研究——基于A学院实施评价分析[J].价值工程,2015,34(14):188-191.

猜你喜欢
质量提升困境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困境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浅谈初中的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如何提升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