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过程性考核方式探索和实践

2023-09-06 00:19孙洁
科教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期末考试考核改革

孙洁

摘要课程考核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以及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形式单一,考核内容以传统的知识点记忆为主,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基于此,文章提出N+2过程性考核方式,并应用于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中,以实现对学生全面考核的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增加了师生交流互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过程性考核;N+2;学习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3.020

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和课程考核改革等。其中,课程考核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它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面、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而当前传统的一次性期末闭卷考核则存在诸多不足[1]。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与考核过程为例,对基于学习通平台的N+2过程性考核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的必要性

1.1“数据结构”课程的特点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在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学生考研和求职考核的课程之一。该课程是“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直接后续课程,也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Web应用程序开发”等课程的先导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表、栈、队列、串、树、图、查找和排序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与研究数据结构的特性,能够从应用数据中抽象出逻辑结构模型,并且能够选择合适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最后能够对算法进行效率分析。本课程教学内容包含理论和实验两部分,通过课程算法设计和上机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为后续学习及工作奠定基础[2]。

1.2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数据结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是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比30%。课程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后作业成绩和出勤成绩组成。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形式单一,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忽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3],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听课效率低;②学生作业存在抄袭现象,完成质量差;③学生对平时学习不重视,对期末考试复习依赖性比较强;④期末考试学生以突击方式面对,死记硬背,致使主观应用题得分较低;⑤课程考核成绩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能力。

1.3 N+2考核方式

根据学校课程考核改革精神,數据结构课程采用N+2课程考核方式。N+2考核方式中,“2”分别代表期末考试成绩和课堂笔记成绩,“N”是指一学期内除了“2”之外的考核次数。N+2各项仍是以百分制计[4],此次改革N的内容主要包括考勤签到、随堂练习、课堂互动、单元测试、实验报告等。该考核方式强调对学生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综合能力方面的考核,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协调发展。

2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

2.1改革的思路和方案

2.1.1课堂教学方式

改革前:主要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提问为辅,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少;改革后: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提问为辅,教师以随堂练习、主题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与学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2课程考核成绩组成

改革前: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改革后: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50%+过程考核成绩占40%+课堂笔记成绩占10%。由于减少了期末考试成绩比例,故解决了“一考定成绩”带来的各种问题。

2.1.3除期末考试成绩外的成绩组成

改革前:平时成绩=课后作业(80%)+出勤占(20%);改革后:课堂笔记(10%)+课后作业(10%)+单元测试(10%)+课堂出勤(20%)+随堂练习及其他互动活动(20%)+实验报告(30%)。由于增加了课堂笔记以及其他考核环节,从而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核的目标。

2.1.4期末考试命题类型和内容

改革前:单项选择题(20%)、填空题(20%)、简答题(20%)和应用题(40%);改革后:单项选择题(20%)、算法填空题(20%)、简答题(10%)和应用题(50%)。由于增加了应用类题目的比重,因此实现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核的目标。N+2考核方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①课堂笔记(10%)。每堂课都需要学生记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有电子笔记和纸质笔记,学生统一将纸质笔记扫描成电子笔记,在每章结束后上传学习通平台,教师利用学习通平台的生生互评功能,先让学生进行互评,再进行抽查评分。课堂讲授的知识都是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知识,要求学生认真做课堂笔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听课质量和效果[5]。

②课后作业(10%)。为了让学生及时复习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在每次课结束后,教师会在学习通平台上发布课后作业。

③课堂出勤(20%)。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主要通过学习通电子签到和随机点名方式进行。课前学生用手机扫描投影上的二维码进行签到,二维码每10秒钟更换一次,防止代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就重点难点内容设置相关问题随机点名让学生回答,以此顺便完成随机点名。

④随堂练习及其他互动活动(20%)。针对重点授课内容,教师提前在学习通平台中设置随堂练习若干,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情况发布练习,设置完成时间,每个学生都将参与练习,教师可实时查看答题情况,从而把握学生对已授课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互动活动包括抢答、问卷调查和主题讨论等。教师需要在课前设置好互动形式和内容,课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布活动。

⑤单元测试(10%)。主要是对每章的内容进行阶段性测试,测试题型和分数分配模拟期末考试,一方面考查每章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另一方面让学生每章结束后都有期末考试的感觉,这也是期末考试的预演。

⑥实验报告(30%)。该课程包括16学时上机实验课,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训练,提高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改革取得的成绩

为了体现N+2过程性课程考核改革在“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实施效果,本项目将两个教学班分为试点班和对比班。经过两年的实践,成绩对比如表1(p63)所示。

由表1统计可知,试点班和对比班相比,学生课程成绩优秀率及良好率均更高,及格率也更高,学生成绩整体得到提高。

课程成绩只是做了定量的评价,并不能全面地反映N+2过程性考核方式的实施效果,所以还需从定性方面对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进行评价。在定性评价过程中,采取了随机走访学生、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3],调查内容主要有学生出勤情况、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课前预习情况、课后作业情况、对传统考核/过程考核的评价、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在实验中的表现、对待记笔记的态度等。从调查结果以及学生的表现来看,此次改革有四个方面的改进。具体如下:

①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对比班的部分学生认为平时上课不重要,只需期末认真复习便可取得好成绩,所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不积极,对待作业的态度是应付了事,甚至有抄袭和迟交现象。此外,通过对试点班级问卷调查统计可知,95.5%的学生表示喜欢过程考核评价方式,98.5%的学生希望在教学中有好的表现。试点班学生课上表现积极,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和实验作业,认真预习、复习、查阅资料,数据显示,试点班88.4%的学生能按要求课前预习、98.5%的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考核方式改革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②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提高。通过对试点班级问卷调查统计可知,100%的学生不会无故旷课,86.7%的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87.5%的学生认为实验可以提高自身解决问题和算法设计的能力,愿意主动完成实验。从课堂、实验表现上看:相比对比班,试点班学生出勤率更高,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完成实验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一部分学生在完成自身实验任务的同时,还协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

③增加师生交流互动。课堂上有随堂提问、随堂练习、分组讨论、问卷调查和实验等活动,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使得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技能,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发展。

④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对比班72.5%的学生认为传统考核评价不公平,不能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79.6%的学生认为不需要记笔记,期末复习更重要,而试点班则有96.4%的学生认为记笔记很有必要,可以帮助自己梳理知识体系,巩固知识点,提高提炼、归纳总结的能力。对比班课程考核形式以期末考试形式为主,考核内容中偏重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期末考试突击即可考出好成绩,致使学生不注重学习过程。试点班的考核注重过程考核,考核内容强调综合能力考核,所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结语

本論文首先对考核方案进行了阐述,方案包括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和考核评定等。其次阐述了考核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最后对方案实施结果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此次课程考核改革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在教学中参与度提高,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一是在课程考核评价前,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考核方案、选择考核内容和具体评价方式,需要大量批阅笔记、作业和实验报告等,比传统课程考核方式的工作量更多,变向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6]。今后教师可以安排课程助教或课代表协助其完成批改作业、进行问卷调查等工作。二是教师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从全面的、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不以期末考试成绩好坏评价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基金项目: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0JG003Z)。

参考文献

[1]王洪振,白蒙.过程性考核在《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家畜生态学报,2022,43(2):94-96.

[2]涂晓红,胡方霞.关于《数据结构》教学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5):140.

[3]闫海英,龚声蓉,应文豪.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2):186-188,200.

[4]张全争,田长安,程继海.谈N+2考核模式——以合肥学院为例[J].教师,2012(26):61-62.

[5]陈琳.合肥学院N+2过程考核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7(32):176-178.

[6]安改娣,赵安香.高职专业课过程考核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15-18.

猜你喜欢
期末考试考核改革
向着期末考试,冲刺!
期末考试
内部考核
期末考试
改革之路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改革备忘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十年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