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研究

2023-09-06 05:07马东堂张晓瀛熊俊赵海涛黄圣春
高教学刊 2023年25期
关键词:质量评价体系持续改进混合式教学

马东堂 张晓瀛 熊俊 赵海涛 黄圣春

摘  要:在混合式教學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当前我国高等教学改革的热点研究课题,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提供保障措施和衡量标准。课程思政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统一,所以在课程思政评价中应当避免简单化、片面化和静态化。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提出课程思政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从支持保障、教学团队、课程资源、教学设计和学生发展等维度,设计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思政评价方案,构建一套“多元化、全过程、动态化”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对于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价值塑造;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5-0062-04

Abstract: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blended teaching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t present, and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 can provide safeguard measures and measurement standards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ys attention to the unity of value shaping, knowledge imparting and ability training, so simplification, one-sidedness and quietness should be avoided in the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valuation, designs a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valuation scheme cove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rom the dimensions of support, teaching team, curriculum resources, teaching design and student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s a set of "diversified, whole-process and dynamic"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study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blended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value shaping; continuous improvement

如何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恰当地融入课程思政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研究课程,符合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调控和激励作用,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谭红岩等[1]提出了课程思政评价中的教师主体性、学生体验性、贯穿全过程和发展性四个原则。陈丹丹[2]提出了一种基于学生反馈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法。段云华[3]提出了课程思政评价应注重定性评价而非定量评价的观点。陆道坤[4]则强调课程思政评价中要凸显课程的建设性、教学的形成性和学生的发展性。但目前针对混合式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评价问题还缺乏体系化、可操作的研究成果。

下面首先分析当前课程思政评价存在的不足;其次,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提出课程思政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然后,从支持保障、教学团队、课程资源、教学设计和学生发展等维度,构建 “多元化、全过程、动态化”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论文进行总结。

一  当前课程思政评价存在的不足

(一)  评价的对象不够多元

现有的课程思政评价对象以课程和教师为主。但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很难直接归功于某一门课程和某一位老师,与课程教学与管理的相关要素都会对学生的发展带来影响,如学科专业、课程资源、教师、教学管理人员、队干部、导师和学生等。而且,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思政有着不同特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也应该成为课程思政评价的对象。

(二)  评价的过程不够全面

现有的评价存在着重形式化的显性材料评价、轻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等问题,不能全面体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混合式教学的全过程育人效果。目前对课程思政的评价依据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教学设计、教学总结、教研报告和教学论文等纸质材料,包括教学计划、试卷、教学设计样例、课件、教案、考核小结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等;二是课堂实录、微课和优秀案例等视频材料,包括课程思政示范课视频、现场教学视频、专家听课记录等。但是这些材料均属于形式化的显性材料,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和教学资料,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变化、投入程度、获得感和体验度,以及学生自评和互评等重要环节,很难真正反映学生的发展与育人实际效果。

(三)  评价方式偏静态化

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呈现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现有的评价方式通常是依据文档和视频等材料,考察是否融入思政内容、融入的思政元素分量是否合適、契合度如何等静态指标,很容易把课程思政变成一种形式上的改革。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忽视了学习情感的动态变化,就会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导致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塑造目标成为无源之水[4]。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综合体现在学生的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思想层面[4]。所以,建立能够综合体现“过程性”和“综合性”特征的动态化的质量评价体系,立体呈现评价结果,是课程思政评价的关键。

二  混合式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评价原则和方法

(一)  混合式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评价原则

1  多元化原则

课程思政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全面体现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多元化的评价。《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课程思政涵盖教师、教材、课程、专业、质量评价、学生和保障机制等多个要素[5]。多元化评价包括:①评教师,重点关注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思政元素融入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能力、科学评价的方法、教学反思的意识与能力[1];②评教材,重点考察教材的选用和建设情况,所用教材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对国防事业的关注和参与热情;③评课程,重点关注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考核性、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融合度和教学过程的参与度等;④评专业,从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出发,评价培养方案中课程思政理念的体现,评价总体设计的合理性;⑤评学生,重点关注学生的体验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情感的变化。课程思政是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隐性教育特征,使学生在“悟中学”中体验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所以这些变化是课程思政评价的重要内容;⑥评院系和教学管理部门,应重点考察提升教师队伍育德意识和能力的举措、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条件和机制等。

2  全过程原则

课程思政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制度设计、持续改进和氛围营造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所有环节。所以,课程思政的评价应遵循全过程原则,围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训实践、日常管理和毕业实习等学生成长的环节进行评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形成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的合力,二者的作用在评价中很难严格切割。因而,课程思政评价也需要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有效反映课程思政发挥的效能和存在的不足。

3  动态化原则

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往往与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互相促进,因而评价要遵循动态化原则。鉴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具有过程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评价应该更注重定性评价而不是定量评价。评价的主体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混合式教学数据分析,对学生平时的表现、现实状态,作出定性的结论,如对每个同学给出评语,同时尊重每个同学的个体差异。混合式教学是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评价过程也应该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评价。质量评价体系并不存在唯一标准,还应按培养类型、专业类别和课程性质的不同分类制订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现出发展性和动态性。

(二)  混合式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评价方法

混合式教学具有融合性、交互性、协作性和教学记录全面等特点,该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评价方法更加丰富。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数据分析法、观察法和问卷法等[3]。1  数据分析法

以学生评价为例,我们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采用“SP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通信原理课程教学[6],平台可提供所有学生的线上预习、视频学习、参与讨论和提问,课上签到、提问、测试,课后作业、拓展学习和专题研讨等教学全过程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学生课内课外的学习表现,包括学习投入、课堂活跃度、知识掌握程度、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情感等,为课程思政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这些数据不能作为唯一评判学生学习情感的依据,有时会出现判断上的偏差,需要更多地结合实际观察记录来综合判断。

2  观察法[3]

长期的观察有时比数据分析或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更为直接。观察收集到的信息更真实、更直观,与数据分析相结合可望得到较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教师可根据所授课程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该评价方法更多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观察法收集的课程思政评价资料主要包括:①学生课堂上的表情、动作等直观的肢体语言,如会心地点头、眼神交流、主动发言、低头和打瞌睡等;②学习态度与兴趣表现,如是否会主动提问,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作业,深入思考教学内容、展开小组讨论,协作完成专题研讨,开展互帮互学,参与班级活动,或经常迟到、旷课,上课玩手机等。将这些观察内容制度化地进行收集,形成学生成长档案,用于评价。

3  问卷法

问卷法是进行质量评价的常用方法,问卷对象可以是教师(辅导员),也可以是学生。可以就教师的教学活动、思政融入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态度、活动及价值等方面的认知,设定确定性和开放性问题。相对而言,开放性问题更有助于发现一些平常容易忽略的现象,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真实态度。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设计了一套主客观结合、覆盖教学全过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评价方案,如图1所示。

三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課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课程思政评价需要构建一套比较完备的指标体系。我们从支持保障、教学团队、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和学生发展等多个维度,构建了一套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  支持保障维度

聚焦顶层制度设计和条件保障,有利于提高学校和教学管理部门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从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改善教学条件,提升课程思政的长期效果。

2  教学团队维度

团队成员课程思政意识,业务能力和育人能力,能否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和交流,是否建立了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和教研制度,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等。

3  教学资源维度

教材、视频、案例等都是混合式教学中的重要资源。不同教学资源体现的价值观不同,应慎重选择;同时,选择使用教学资源时能否紧密结合实际,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4  教学设计维度

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指标。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全面性要求;教学内容通过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关联度来衡量;方法、手段和考核方式主要指课程思政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程度,考核能否体现课程思政等。

5  学生发展维度

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紧密相关。学生发展应坚持全面评价的原则,可以从专业素质、家国情怀和个人品格等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价。

四  结束语

课程思政评估的根本是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闭环,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既要主动进行课程思政的评价,又要合理使用评价结果,构建规划—实施—评价—改进的质量循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螺旋式上升。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中应更加注重过程,以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原则,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谭红岩,郭源源,王娟娟.高校课程思政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改进[J].教师教育研究,2020(5):11-15.

[2] 陈丹丹.基于学生反馈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研究[J].科教文汇,2021(31):64-67.

[3] 段云华.高校“课程思政”实效评价体系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105-107.

[4] 陆道坤.课程思政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专题研讨),2021(3):25-31.

[5]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6] 马东堂,张晓瀛,赵海涛,等.以问题为引导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8):116-119.

猜你喜欢
质量评价体系持续改进混合式教学
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寒湿地植被生态恢复质量评价体系初探
质量持续改进在呼吸科患者鼻导管氧疗护理中的应用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构建高质量的早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精益管理在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