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君
教育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题记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我要做那欢快高歌流动的水,使那些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小石头在水的浸润下出落得光鲜亮丽。读完叶澜教授的随笔读思录《俯仰间会悟》,更是有这样深深的感慨,教育就是让平淡无奇的日子开出花来……
进与退
叶澜教授说,进与退是一种对人生的领悟,在人生的道路上,真正的退是没有的,退总是为了进。我们的课堂何不在诠释着进与退的道理?
小明是培智班的一个学生,他有时懂事的让人心疼,对认字特别感兴趣的他,课间总是对着一些字卡图片发呆。那天我上完课后,没有着急回办公室,决定在教室里陪陪这个孩子。我们两个玩起了认字大赢家的游戏,看到他认对了字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样子,我鼻子一酸,孩子太容易满足了。这是给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最佳机会。接下来的游戏中我主动问他,“这个字到底读什么,陈老师是记不起来了,你教教我吧”。喜悦的神色瞬时爬上小明的脸庞,他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老师,我知道这个字,我现在和你说说吧”。接下来,小明教了我十几个字,有的字以词语的形式告诉我,还有的字告诉我他是在哪个广告牌上见过的。小明自信满满地给我讲解,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映在他的脸上,是那么光鲜亮丽……
教师要学会智慧地退。我非常赞同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我们的退避三让是为了成就学生更好地进,我们的放手是为了促成学生不断产生出新的生长点,是为了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溶与融
叶澜教授谈到,水的“溶”,阳光的“融”,两种不同的滋润,唤醒生命的力,在春天合在一起,化出了以生命装扮的春意。无论“溶”和“融”,都是一个缓慢的、优美的过程,在无声无息中,悄然变化着。我们的教育又何不是“溶与融”呢?
我想说,教师如水,润物细无声。我还想说,教师如暖阳,光芒照学子。教师的溶,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融,如暖阳般照耀学生的心房。并不完美的他们在我们教师的溶与融中舒展出人生最美的姿态。
记得刚接手一年级培智班时,面对学生纯真而又灿烂的面孔,我决定不去关注这些孩子的“短板”,而是发现他们的“长板”,无限放大他们的“长板”。我尽量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有学生学会了自己系鞋带,我把他的照片投射到屏幕上,夸奖他的进步;有学生自己学会了整理课桌椅,我在他桌子上放了一个示范岗标牌;有学生主动帮老师打扫教室,我奖给他一朵小红花……教育就是润物无声的渐染,是春风化雨般感化,是智慧和热血的浇灌。我们努力做有温度的教育,做有情怀的教师。
教育与生活
叶澜教授在书中谈到自己读的第一类书就是无字的生活与自然之书,谈到这些书对她心灵和人格的滋养。“能观物观心者,读大地原本书”,“无字之书”,不仅仅是实践;“天地人事”,俯仰之间,时时、事事、处处、人人,都是可读可学的无字之书,善读、乐读,好学、深思,这是叶澜教授的生活方式、生命实践。正是这样的生活方式、生命实践,叶教授创造出了“生命·实践”教育学,提炼出了“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新基础教育理念。的确,教育来源于生活,心灵有多大,眼光就有多明,世界就有多大、多明……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书是一种积累,更需要去应用,读书的价值就是让我们从阅读者变为身体力行的践行者。《俯仰间会悟》一书,我不仅看到了叶澜教授的随笔、散文和读书笔记,更感受到叶澜教授研究創建背后的思想生活。我,仰之钻之,读之思之,不断撷取精神的力量,做好教育,聆听生命的拔节,让平淡无奇的日子开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