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探究策略

2023-09-05 15:43:29吴永俊
关键词:实践创新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

吴永俊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建立完整物理基础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提高物理教学效能有利于新时代素质型人才的培养。[1]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存在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初中物理教师应根据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拓展生活化教学,开展综合化的物理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评价综合性,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  生活化教学  实践创新

初中物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以及生活实践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体现在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2]这就为生活化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的载体。生活化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极大降低学生对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极大程度的满足。但是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注重与学生互动,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创新初中物理教学的较好方式是将生活现象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充分融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对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科学原理进行探究,在贴近生活的教学氛围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要积极学习有关“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五育一体”“生活化教学”等教育理念,通过聆听专家学者的讲解,全面提高自身对初中物理教学理念的认知,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相关教学的研讨会议。充分认识生活教育方式的内在含义和重要作用,从而顺利开展物理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学习。[3]另外,教师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积极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提升专业素养。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以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对课本物理知识进行探究,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的生活感知力。

二、开展生活化物理课堂

教师要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生活中各种物理知识的精妙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利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降低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鼓励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开展相应的生活实践活动。[4]比如,教师在进行“声现象”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桌、水杯、文具盒、橡皮等进行敲击,在不同的事物载体上充分感受声音的表现状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声音在不同的载体上表现出不同的音色,传播的速度、声音的大小等都会因事物的形态而有所不同。金属文具盒敲击时发出尖锐的响声,橡皮敲击时发出迟钝而低沉的声音,水杯敲击时发出悠扬婉转的声音等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实践体验方式,加上教师对物理知识原理的讲解,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声现象”,从而更易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聆听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声音,并尽可能地把其中体现出来的各种物理原理讲给其他学生听,使学生真正做到不仅学到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还可以在生活中充分还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科学认知的升华。初中物理课程中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教学方式就是生活素材的融入和问题创设的课程导入。教师要积极利用物理教学中的生活现象,在贴近生活、富有实践情趣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对物理知识的自主探究和学习,把具有教学启发意义的相关物理知识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益在整体上得到提高。

三、增强初中物理课堂吸引力

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增强初中物理课堂的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游戏化教学、情境化教学、实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形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不同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联系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在各种生活现象的佐证下,积极开展实践验证活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初中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绝大多数的物理现象可以在生活中得以体现,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5]例如,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与“升华”“凝华”有关的物理现象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两种物理现象展开深入的思考,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多媒体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和展现生活中的动态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观感素材,让学生展开更形象的思考。比如,教师在多媒体课件里,可以播放类似的生活常识:北方严寒的冬天,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为什么呢?针对这段短视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升华与凝华及其各自物理原理的辩证关系进行思考。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开展实践性教学,在“密度”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物体的密度大小,鼓励学生从生活实践出发,进行多项探究活动。教师可通过人工按压、敲击、割裂观察,鼓励学生对身边不同物质的具体形态,如海绵、石块、肥皂、馒头、书本等进行细致观察,体会物质的密度。学生可横向切割海绵、馒头、肥皂等物质,观察其切割断面的具体状态,记录不同物质的组织密度大小,形成对“密度”基本概念的初步认识。在生活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往往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密度的含义及其真实状态,增强物理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带领学生开启具体知识的探究,理解教材中的相关概念。

四、完善教学评估体系

教师要在促进教学评估全面、全面渗透教育核心素养理念上下功夫。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评价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教师要激励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完成物理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可以将不同层次的评价比例进行综合评定,如学习状态、课堂表现、学科创新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生活实践能力、思想品德、文化涵养、社会交往能力等,这些能力增加到具体的教学评价中,以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标准,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行更全面的改进。教师在日常教学评价记录中,针对学生平时课堂表现进行主体性评价,督促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针对学生每节课的具体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专业知识创新应用能力等要素展开真实记录,减少阶段评估在学生整体教学评价中的比重。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展开独立评价,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出自己物理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形成比较真实的评价结果。教师应当以问题为导向,因材施教,科学调整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知识是和我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在深入生活实际中完成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对所学的具体内容掌握得更透彻,才能真正做到内化于心,深入了解物理知识。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生活素材,開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原理,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遵循适用性、引导性、系统性的原则,进行生活化的物理课堂设计,把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导向和启发运用到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总结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升物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爱军.谈微课在初中物理试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20(07):77-79.

[2] 蔡勇.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152-153.

[3] 余礼.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价值[J].湖南中学物理,2016(04):58-60.

[4] 约翰·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蔡汉彬.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转变探讨[J].文理导航,2020(09):28-29.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10:54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12:11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计算机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06:01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59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2:55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4:04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7:41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6:05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