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广迎
一、小学生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不足
(一)部分班主任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真实情况
部分班主任缺乏与学生家长的深入沟通,没有细致观察学生的在校具体状况,主要凭借个人主观和有限的经验对学生进行判断,导致班级管理效率不高。
(二)部分班主任的管理比较片面
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管理过于片面,仅仅注意班级的常规管理,忽视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且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往往过于简单,只能对班级问题起到短期的震慑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班级管理问题。原因在于班主任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威严有余而亲和力不足,缺乏一定亲和力,让学生无法对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状态,导致班级管理效率不高。
二、班级高效管理的对策
(一)制订班级管理规范
班主任要制订明确的班级管理规范守则,让所有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升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级会议来制订班级规章制度,讲解相关规定的内在含义,让学生能理解制订班级管理规范的目的,从而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二)培养班干部
班主任要懂得适当放权,培养班级管理助手——班干部,班干部是班集体中的核心,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模范带头和凝聚作用。他们是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对良好班风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班干部的选择要充分发挥民主性和科学性。班主任要制订班干部竞选的基本条件,满足条件者再进行民主投票选择。而民主投票则是选择有较高支持率的班干部,这样可以提升班级管理效率,方便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班干部之间要做好监督工作,明确自身的责任,让班干部平等待人、团结同学,形成严于律己、全心全意为班集体服务的品质。
(三)充分了解及反馈学生情况
教师对于学生情况的了解一方面源于学生干部,另一方面需要其他科目教师与家长的配合,这样从两方面进行观察才能有效提升信息的完整性与客观性。班主任要定期召开班级会议,让班干部做充分的会议准备,做好民意调查,将收集的情况进行汇总并报告,在会议上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做好班级情况的整理与汇报。班主任要定期与任课教师沟通,对班级整体情况进行了解。并定期组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活动,与家长共同制订具有个性化教学特点的相关计划。班主任应该做到結合学生的家庭力量,实现班级与家庭的一体化管理,提升班级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