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慧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格外需要教师关注学生成长,注重德育渗透。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构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以达到立德树人、减负增效的效果。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英语 育人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体现,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基础性知识的讲解,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增强英语学科的育人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资源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而在学習与礼仪教育、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进行延伸或应用,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同时,英语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也有助于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例如在教学“Can you do my homework?”一课时中,可以看到在Jiamin和机器人Robbie的对话中,Jiamin询问Robbie能做什么,Robbie回答自己能clean,sing,dance,draw等。借助小机器人与Jiamin的问答,教师可以进一步深挖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引导学生思考“What can you do”,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其健康成长。Jiamin问:“Can you do my homework?”Robbie的回答则是“Of course.I can,but I wont.”小机器人的回答对于学生而言也十分新奇,此时教师也可以从“I can,but I wont”入手,引导学生思考“Will Robbie do Jiamins homework? Why? ”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独立自主完成作业。同时,教师通过“I can,but I wont”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你能做,但是你不想做的事情”,培养其勇于说“no”的能力。
二、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育人”教育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入手,渗透德育资源。以“We will go by train”一课为例,在讲解交通工具如“ship,taxi,train,bus”等交通工具时,教师可以展示人们所使用的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吸引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培养其科学精神。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How do you go to school”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场景相联系,在加深学生对于单词记忆印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探索能力。
首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培养其正确看待和认识传统文化,促进其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对于一些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适当拓展其他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单词,提升学生的知识量以及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学习“Foods and drinks”以及“Food we need”相关课文时,其中经常会出现“dumping”“tea”等具有中国元素的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知识。
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相关资料的收集,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其对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此外,学生在创作个性化作品时,其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有助于促进其英语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从中适当选择一些佳作进行展示,而来自于教师的肯定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大的赞扬与鼓励,使得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进而能对英语学习保持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情感的交流是双向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关注学生放在首位,采用科学动态性的评价方式,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德育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
最后,借助课后作业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科学布置课后作业,避免重复性的作业类型。教师不仅需要创新作业形式与内容,还需要在作业布置中渗透德育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到英语学科的价值与意义。例如在学习“Daily life”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文制作课程表以及日程表;在学习“Directions”时,制作一张家附近的地图,并且用英文标注附近的建筑物等。这种实践性作业形式,不仅能够打破以往作业单一重复的模式,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德育教育,是立德树人理念的必然要求。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就需要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借助多媒体以及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海舸.学科育人导向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10):91-94.